一种汽车仪表板导风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50484发布日期:2022-03-05 09:24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仪表板导风槽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内饰领域,涉及一种汽车仪表板导风槽。


背景技术:

2.随着汽车的逐步发展,汽车内饰的设计也逐渐前卫且更具科技感,造型也越来越独特。因为风口模块的运动机构限制,无法完成出风口曲线等造型设计。从而导致造型不能完成优美的外观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汽车仪表板导风槽,解决了如何设计另一种导风槽的问题。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仪表板导风槽,它包括集风腔和自所述集风腔向仪表板出风口延伸的上导风道和下导风道,所述上导风道和所述下导风道均开口于所述仪表板出风口,所述上导风道与所述下导风道临近所述仪表板出风口处的片段形成为夹角,所述集风腔内设置有阀板,所述阀板是可旋转地设置,且所述阀板在旋转过程中能够阻挡所述上导风道进风端或所述下导风道进风端从而调节所述上导风道进风端或所述下导风道进风端的通量。
6.优选地,所述阀板能够完全阻挡所述上导风道进风端或所述下导风道进风端。
7.优选地,所述阀板旋转方向的两端向所述集风腔的内壁弯曲并抵紧所述集风腔的内壁。
8.优选地,所述上导风道与所述下导风道对应于仪表板出风口长度方向的两侧位置伴随所述仪表板出风口弯曲而弯曲。
9.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0.本实用新型的汽车仪表板导风槽,由于集风腔中引出了上导风道和下导风道,并通过阀板来阻挡上导风道或下导风道的进风端,当上导风道或下导风道进风端被部分或全部遮挡时,上导风道或下导风道之间的通量比例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仪表板出风口处的风向发生变化,因此仪表板出风口无需设置可旋转的格栅即能够实现风向的调节,从而能够实现仪表板出风口的弯曲造型等设计。
附图说明
11.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12.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所应用于的汽车仪表板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风口模块结构示意图,显示风口是直线延伸的;
14.图3是图1中的一个断面图,断面是沿着行驶方向的竖直面;
15.图4是图1中的另一个断面图,断面是沿着行驶方向的竖直面;
16.图5是图4中a处放大图;
17.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8.1、集风腔;
19.2、上导风道;
20.3、下导风道;
21.4、阀板;
22.5、风口格栅。
23.6、木纹板;
24.7、包覆中饰板;
25.8、仪表板出风口;
26.9、风口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9.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30.如图1所示汽车仪表板,其中开设的仪表板出风口8长度方向的两端是弧形的。
31.如图3和图4所示断面图,仪表板出风口8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导风的导风槽,包括集风腔1、上导风道2和下导风道3。其中,集风腔1与图2的风口模块9连接,用于接收气流。从集风腔1引出两个出风道:上导风道2和下导风道3。
32.上导风道2和下导风道3的进风端均与集风腔1连通,而出风端与仪表板出风口8连通,从而将集风腔1中的气流引导至仪表板出风口8。
33.上导风道2和下导风道3在临近仪表板出风口8的片段形成为夹角。其中,上导风道2临近仪表板出风口8的片段大致呈水平延伸,从而将气流水平吹出;下导风道3临近仪表板出风口8的片段大致呈竖直(略微朝向驾驶员侧倾斜),从而将气流竖直向上吹出。上导风道2和下导风道3的出风端之间是起装饰作用的木纹板6,下导风道3的驾驶员侧是包覆中饰板7。从上导风道2和下导风道3流出的气流在仪表板出风口8处相遇,会改变气流的流向。若上导风道2和下导风道3中自各的气流流量发生改变,则汇合后从仪表板出风口8流出的气流方向会发生改变。
34.本例中的阀板4即用于改变上导风道2或下导风道3中的通量,从而改变仪表板出风口8流出的气流方向。
35.如图3、图4以及图5所示,阀板4设置在集风腔1内,阀板4是可旋转地设置。阀板4旋转时,可以阻挡上导风道2或下导风道3的进风端,改变其通量。且阻挡的面积可以从零增加至全部阻挡。当阀板4将上导风道2全部阻挡时,则气流全部经过下导风道3流出,这时仪表板出风口8的出风方向几乎是竖直向上的。这时,若阀板4旋转,使上导风道2有小的通量,则会有小的气流经过上导风道2流出,从而与仪表板出风口8处下导风道3流出的气流汇合,使仪表板出风口8出风方向向驾驶侧旋转。当阀板4将上导风道2全部放开时,且下导风道3也处于全部放开状态时,仪表板出风口8处出风方向基本与水平面呈45度。这时,阀板4可以继续向下旋转,从而对下导风道3的进风端进行阻挡,减小下导风道3的通量,而这时上导风道2的通量是满的,使得仪表板出风口8处出风方向逐渐向水平方向旋转,直至下导风道3的通量为零,气流全部从上导风道2流出,仪表板出风口8处出风方向几乎为水平方向。
36.如图5,阀板4旋转方向的两端向集风腔1的内壁弯曲并抵紧集风腔1的内壁,从而使得阀板4与集风腔1内壁的接触面积减小,且仍不失阀板4将上导风道2或下导风道3完全封闭时的密封性。
37.由于通过阀板4改变仪表板出风口8的气流方向,则风口格栅5则不需要考虑到风向的调节,从而使得风口格栅5的结构更简约,从而能够实现上导风道2和下导风道3造型弯曲,以适应仪表板出风口8优美的弯曲造型,参见图1,仪表板出风口8长度方向的左右两端向下弯曲,对应的,上导风道2和下导风道3在长度方向(车身宽度方向)两端也是弯曲的,而在以往的导风槽设置中,仪表板出风口8往往是直线延伸的,不能够实现弯曲。
3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汽车仪表板导风槽,通过上导风道2、下导风道3及配合的阀板4能够实现仪表板出风口8风向的调节,从而使得风口格栅5无需考虑风向调节,因此风口格栅5的结构更简约,从而能实现仪表板出风口8的弯曲造型设计。
39.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