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系统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37968发布日期:2022-05-17 10:40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热系统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系统和车辆。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动车的普及和发展,在冬天由于电池的续航里程下降,电动车的能量消耗成为了用户非常关注的问题。
3.目前,车辆的座椅加热系统耗电量大,严重影响电动车的续航里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系统和车辆,可以把减震器产生的热能回收利用,降低座椅加热系统耗电量。
5.一种加热系统,应用于车辆,包括:
6.减震器,包括工作腔、第一输入口和第一输出口,所述工作腔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入口和所述第一输出口连通,所述工作腔内的导热介质能够从所述第一输出口流出,导热介质能够从所述第一输入口流入所述工作腔;
7.座椅加热管,包括加热通道,第二输入口和第二输出口,所述加热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二输入口和所述第二输出口连通;
8.第一管路,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口和所述第二输入口连通;
9.第二管路,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输出口和所述第一输入口连通;
10.所述减震器内的导热介质通过所述第一管路输入所述座椅加热管内,所述座椅加热管内的导热介质通过所述第二管路回流至所述减震器内。
11.作为加热系统的可选方案,还包括控制器、阀组件和传感器组件;
12.所述传感器组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中的至少一个管路内的导热介质的温度,并发送给所述控制器;
13.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中的至少一个管路内的导热介质的温度,控制所述阀组件;
14.所述阀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中的至少一个管路内导热介质的流量。
15.作为加热系统的可选方案,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通过所述第一管路流入所述座椅加热管内的导热介质的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通过所述第二管路从所述座椅加热管流出的导热介质的温度。
16.作为加热系统的可选方案,所述阀组件包括第一单通道阀和第二单通道阀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单通道阀在所述第一管路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管路内导热介质的流通,所述第二单通道阀在所述第二管路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管路内导热介质的流通。
17.作为加热系统的可选方案,所述阀组件包括三通比例阀,所述三通比例阀的第一
端口与所述减震器的所述第一输出口连通,所述三通比例阀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所述三通比例阀的第三端口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
18.作为加热系统的可选方案,当所述传感器组件检测到所述第一管路内导热介质温度低于第一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三通比例阀的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闭合,第一端口与第三端口连通。
19.作为加热系统的可选方案,还包括降温装置,所述降温装置包括储存容器和输送泵,所述储存容器通过所述输送泵将导热介质输送至所述第一管路,所述传感器组件还包括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靠近所述减震器的一侧,用于检测导热介质刚从所述减震器流入所述第一管路时的温度,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输送泵的启停和转速。
20.作为加热系统的可选方案,当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检测值大于第二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器启动所述输送泵,将所述储存容器内的导热介质输入所述座椅加热管内,并减小所述减震器内导热介质流向所述第一管路的流量。
21.作为加热系统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一管路、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降温装置所在的管路中的至少一个管路上包括单向阀组件。
22.一种车辆,包括座椅加热控制模块、减震器控制模块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系统,所述座椅加热控制模块与所述减震器控制模块通讯连接。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24.本技术所提供的加热系统,将减震器与座椅加热管相互连通,减震器受压伸缩运动并产生热量,提高了内部导热介质的温度,将减震器内的导热介质通过第一管路输入到座椅加热管内,用于提高座椅的温度,实现能量的回收利用,降低座椅加热系统对车辆电能的消耗;通过第二管路将座椅加热管内的导热介质回流到减震器内,实现液体介质循环流动,实现热量的持续输送,保证座椅加热管稳定的加热效果,提高用户体验。
25.本技术所提供的车辆,将减震器内的导热介质通过第一管路输入到座椅加热管内,用于提高座椅的温度,实现能量的回收利用,降低座椅加热系统对电能的消耗。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加热系统的示意图;
2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车辆的座椅加热控制模块和减震器控制模块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28.附图标记:
29.100、座椅加热控制模块;200、减震器控制模块;300、座椅;
30.1、减震器;2、座椅加热管;3、第一管路;4、第二管路;5、三通比例阀;6、传感器组件;7、单向阀组件;8、降温装置;
31.11、工作腔;12、第一输入口;13、第一输出口;
32.21、加热通道;22、第二输入口;23、第二输出口;
33.61、第一温度传感器;62、第二温度传感器;63、第三温度传感器;
34.71、第一单向阀;72、第二单向阀;73、第三单向阀;74、第四单向阀;81、储存容器;82、输送泵。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36.为了可以把减震器产生的热能回收利用,降低座椅加热系统耗电量,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加热系统,将减震器内部的导热介质输送至车辆需要加热的位置处。其中,导热介质既可以是液体,也可以是气体。下面以导热介质为液体压力油为例进行说明。
37.如图1所示,加热系统包括减震器1、座椅加热管2、第一管路3和第二管路4。
38.其中,减震器1包括内腔与外腔内的导热介质可循环流动的工作腔11,第一输入口12和第一输出口13,工作腔11分别与第一输入口12和第一输出口13连通。座椅加热管2包括加热通道21,第二输入口22和第二输出口23,加热通道21分别与第二输入口22和第二输出口23连通。
39.第一管路3两端分别与第一输出口13和第二输入口22连通;第二管路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输出口23和第一输入口12连通。
40.其中,减震器1内的导热介质通过第一管路3输入座椅加热管2内,用于座椅300加热,座椅加热管2通过第二管路4将导热介质回流至减震器1内,实现导热介质的循环流动。
41.本技术所提供的加热系统,将减震器1的工作腔11与座椅加热管2的加热通道21相互连通,减震器1受压伸缩运动并产生热量,提高了内部压力油的温度,将减震器1内的压力油通过第一管路3输入到座椅加热管2内,用于提高座椅300的温度,实现能量的回收利用,降低座椅加热系统对车辆电能的消耗;通过第二管路4将座椅加热管2内的液体回流到减震器1内,实现液体循环流动,实现热量的持续输送,保证座椅加热管2稳定的加热效果,提高用户体验。
42.加热系统还包括控制器、阀组件和传感器组件6,传感器组件6用于检测第一管路3和第二管路4中的至少一个管路内的导热介质的温度,并发送给电源模块控制器。
43.控制器用于根据电源模块第一管路3和第二管路4中的至少一个管路内的导热介质的温度,控制电源模块阀组件。
44.阀组件用于控制电源模块第一管路3和第二管路4中的至少一个管路内的导热介质的流量。该处的控制器既可以是减震器1的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也可以是单独设置的控制器件。
45.当传感器组件6检测到第一管路3内导热介质的温度过高时,控制器进行控制阀组件,减小减震器1流向第一管路3内导热介质的流量。
46.如图1所示,传感器组件6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6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62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温度传感器61设置在第一管路3上并检测流入座椅加热管2内的导热介质的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62设置在第二管路4上并检测从座椅加热管2流出的导热介质的温度。
47.便于控制器实时监控第一管路3和第二管路4内导热介质的温度,阀组件根据实际条件控制第一管路3和第二管路4的流量。
4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温度传感器61向控制器发送信号,第一温度传感器61设置于第一管路3靠近第二输入口22的一侧,更加准确地检测流入加热通道21的导热介质温度。
49.举例来说,第一温度传感器61的内通道设有第一感应部,通过导热介质流过第一感应部来检测流入加热通道21的导热介质温度。第一温度传感器61与控制器的信号交流方式既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无线传输连接,在此不做过多的限制。
5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温度传感器62向控制器发送信号,第二温度传感器62设置于第二管路4靠近第二输出口23的一侧,更加准确地检测流出加热通道21的导热介质温度,提高检测准确性。
51.举例来说,第二温度传感器62的内通道设有第二感应部,通过导热介质流过第二感应部来检测流出加热通道21的导热介质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62与控制器的信号交流方式既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无线传输连接,在此不做过多的限制。
52.在一些实施例中,阀组件包括三通比例阀5,三通比例阀5的第一端口与减震器1的导热介质输出口连通,即三通比例阀5的第一端口与第一输出口13连通,三通比例阀5的第二端口与第一管路3连通,三通比例阀5的第三端口与第二管路4连通,第一温度传感器61通过控制器来控制三通比例阀5。
53.在一种可能的场景中,当第一温度传感器61检测到第一管路3内导热介质温度低于第一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三通比例阀5的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闭合,第一端口与第三端口连通。
54.在一种可能的场景中,当减震器1内的导热介质温度低于第一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三通比例阀5,关闭流入座椅加热管2的液体,实现减震器1常规的内外腔的循环流动,可选择性地启动座椅加热系统。第一预设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控制器中进行标定。
55.可选的,加热系统还包括降温装置8,降温装置8包括储存容器81和输送泵82,储存容器81通过输送泵82将导热介质输送至第一管路3,传感器组件6还包括第三温度传感器63,第三温度传感器63设置于第一管路3靠近减震器1的一侧,便于第三温度传感器63检测导热介质刚从减震器1流入第一管路3时的温度。控制器用于控制输送泵82的启停和转速。当第三温度传感器63的检测值大于第二预设值时,启动输送泵82,并减小减震器1流入座椅加热管2的流量。
56.在一种可能的场景中,若流入座椅加热管2的导热介质温度高于第二预设值时,通过三通比例阀5控制流入的高温的导热介,可选择性地打开储存容器81旁边的输送泵82,泵入储存容器81内常温的导热介质。第二预设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控制器中进行标定。
57.在一些实施例中,储存容器81的一端与第一管路3连通,由于储存容器81泵入多余的液体,所以储存容器81的另一端与第二管路4连通,实现储存容器81内导热介质的循环回流,既可以设置在储存容器81内部,如图1所示,输送泵82设置在储存容器81外部。在其他实施例中,输送泵82可以设置在储存容器81内。举例来说,储存容器81可以为储液壶,还可以为储液罐或储液箱。
58.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管路3、第二管路4和降温装置8所在的管路中的至少一个管路上设置有单向阀组件7,用于防止导热介质逆流。
59.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管路3、第二管路4和降温装置8均设置有单向阀组件7。单向阀组件7包括第一单向阀71、第二单向阀72、第三单向阀73和第四单向阀74,第一单向阀71设置于第一管路3,且位于第一温度传感器61和第二输入口22之间,第一单向阀71只能允许液体从减震器1流向座椅加热管2。第二单向阀72设置于第二管路4,只允许液体从加热通道21流出。第三单向阀73位于储存容器81和第二管路4之间,只允许液体从第二管路4流向储存容器81。第四单向阀74位于储存容器81和第一管路3之间,只允许液体从储存容器81流向第一管路3。
60.通过增设第一单向阀71、第二单向阀72、第三单向阀73和第四单向阀74,保证了导热介质只能单向循环流动。
61.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座椅加热控制模块100、减震器控制模块200和上述的加热系统,座椅加热控制模块100与减震器控制模块200通讯连接。示例性地,如图2所示,三通比例阀5、输送泵82、传感器组件6均与减震器控制模块200电连接。
62.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阀组件可以包括第一单通道阀和第二单通道阀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单通道阀设置于第一管路3并控制第一管路3内传热介质导热介质的流通,第二单通道阀设置于第二管路4并控制第二管路4内传热介质导热介质的流通。
63.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单通道阀和第二单通道阀分别控制第一管路3和第二管路4内导热介质的流通和中断。控制器控制第一单通道阀和第二单通道阀中的至少一个。控制器与第一单通道阀和第二单通道阀的信号交流方式既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无线传输连接,在此不做过多的限制。
64.示例性地,当阀组件包括第一单通道阀和第二单通道阀时,第一种控制方式:第一温度传感器61通过控制器与第一单通道阀连接,用于控制第一单通道阀的开合,进而控制第一管路3内传热介质导热介质的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62通过控制器与第二单通道阀连接,用于控制第二单通道阀的开合,进而控制第二管路4内传热介质导热介质的温度。
65.示例性地,当阀组件包括第一单通道阀和第二单通道阀时,第二种控制方式:第一温度传感器61通过控制器同时与第一单通道阀和第二单通道阀连接,用于控制第一单通道阀和第二单通道阀的开合。示例性地,当需要提高加热通道21的温度时,控制器同时增大第一单通道阀和第二单通道阀内的流通口径,增大管路中导热介质的流量。
66.示例性地,当阀组件包括第一单通道阀和第二单通道阀时,第三种控制方式:第二温度传感器62通过控制器同时与第一单通道阀和第二单通道阀电连接,用于控制第一单通道阀和第二单通道阀的开合。示例性地,当需要降低加热通道21的温度时,控制器同时减小第一单通道阀和第二单通道阀内的流通口径,减小管路中导热介质的流量。
67.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6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6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70.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
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