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遮帘,特别是一种能装设在机动车辆内的后座椅和后座椅后方的衣帽架之间提供遮蔽用途的后座椅背遮帘。
背景技术:2.在机动车辆中,为了达到遮阳或遮物等目的,目前已有遮阳帘及遮物帘等相关产品,其中,遮阳帘能装设于机动车辆的车窗处提遮阳用途,遮物帘则能装设于机动车辆的后置物空间处提供遮物用途。
3.目前部分机动车辆中,为了配合使用者吊挂衣帽的需求,于机动车辆的后座椅后方的车内空间处装设衣帽架,提供使用者将衣帽吊挂在该衣帽架,避免衣帽随意放置在车内空间或座椅上而易发生皱折的问题。
4.前述机动车辆中,虽能利用后座椅后方的车内空间处设置的衣帽架提供使用者吊挂衣帽的功能。但是,后座椅配合乘坐者喜好的乘坐姿势,后座椅背需能前后调整椅背的倾斜角度,故设置于后座椅后方的衣帽架必须与后座椅之间保留预定的距离,后座椅背至衣帽架之间的空间需有合适的遮帘予以遮蔽。
5.现有的遮阳帘或遮物帘等遮帘构造,虽具备遮蔽功能,但是手动式或电动式遮阳帘或遮物帘等遮帘于其布帘展开或收合时,皆须由驾驶或使用者操作,故现有遮帘构造,若直接应用于后座椅背至衣帽架之间的空间时,难以自动因应后座椅背的角度调整而保持其应有的遮蔽功能,对此有必要重新思考创造出更符合实用的遮帘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后座椅背遮帘,解决现有机动车辆内的后座椅和后座椅后方的衣帽架之间的空间欠缺实用的遮蔽物件的问题。
7.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后座椅背遮帘,其用于装设在一后座椅背的后方,其包括:
8.一固定架;
9.一布帘,其相对的两侧边分别为一连接边和一活动边,该连接边连接该固定架;以及
10.一收折式布帘支撑机构,其装设于该固定架且连接该布帘的活动边,该收折式布帘支撑机构包括:
11.一活动边杆,其位于该固定架的外侧连接该布帘的活动边;
12.两收折式支撑组件,其相对设置于该固定架两侧且共同连接该活动边杆;以及
13.一或两个弹性部件,其装设于该固定架中且能对该两收折式支撑组件提供弹力,使该两收折式支撑组件能借由所述弹力而伸展及将该活动边杆推离该固定架,并使该活动边杆维持抵接后座椅背和展开该布帘,且该后座椅背的角度改变能带动该活动边杆,使该两收折式支撑组件适应性收合该布帘。
14.如上所述的后座椅背遮帘中,该固定架具有横向设置的一架杆,该架杆中具有一滑槽,该滑槽于该架杆形成一槽口,该滑槽内设有一滑轨;该两收折式支撑组件是相对排列地装设于该架杆的左右两侧,每一所述收折式支撑组件各包括一滑臂和一辅撑臂,该滑臂的两端分别为一组接端以及一滑移端,该滑臂的滑移端通过所述架杆的槽口而伸入所述架杆内,且该滑臂的滑移端枢设一滑动件,以该滑动件装设于所述架杆内的滑轨,所述弹性部件位于该架杆中且抵接所述滑动件,该辅撑臂两端分别为一枢接端以及一连接端,该辅撑臂的枢接端枢设于该固定架,该辅撑臂的连接端枢接该滑臂的中段。
15.如上所述的后座椅背遮帘中,该固定架具有两架杆,该两架杆是纵向立置且左右相对排列,该两架杆中各具有一滑槽,所述滑槽于所述架杆形成一槽口,所述滑槽内各设有一滑轨;该两收折式支撑组件分别装设于该两架杆且相对排列,每一所述收折式支撑组件各包括一滑臂和一辅撑臂,所述滑臂的两端分别为一组接端以及一滑移端,所述滑臂的滑移端通过所述架杆的槽口而伸入所述架杆内,且所述滑臂的滑移端各枢设一滑动件,以所述滑动件装设于所述架杆内的滑轨,该两架杆中各设有一所述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抵接所述滑动件,该辅撑臂两端分别为一枢接端以及一连接端,该辅撑臂的枢接端枢设于该固定架,该辅撑臂的连接端枢接该滑臂的中段。
16.如上所述的后座椅背遮帘中,该固定架于该两架杆的顶端之间具有一布帘连接杆,该布帘的连接边连接该布帘连接杆。
17.如上所述的后座椅背遮帘中,该固定架设有一布帘卷收器,该布帘卷收器连接该布帘的连接边,该布帘卷收器能自动卷收该布帘和释放该布帘。
18.如上所述的后座椅背遮帘中,该固定架的架杆于滑槽下方设有一布帘卷收器,该布帘绕过该架杆的顶部,该布帘的连接边连接该布帘卷收器。
19.如上所述的后座椅背遮帘中,该固定架于该两架杆的顶端之间设有一布帘卷收器,该布帘的连接边连接该布帘卷收器。
20.如上所述的后座椅背遮帘中,该两收折式支撑组件的辅撑臂分别于枢接端各枢设一滑块,并以所述滑块设于所述滑轨上。
21.如上所述的后座椅背遮帘中,该两收折式支撑组件的辅撑臂中段各设一弹性辅助部件,所述弹性辅助部件能抵接所述架杆。
22.如上所述的后座椅背遮帘中,该两收折式支撑组件的辅撑臂分别于枢接端各枢设一滑块,并以所述滑块设于所述滑轨上,该两收折式支撑组件的辅撑臂中段各设一弹性辅助部件,所述弹性辅助部件能抵接所述架杆。
23.本实用新型可达成的有益功效是,本实用新型后座椅背遮帘能装设于机动车辆内的后座椅和后座椅后方的衣帽架之间,其中,利用固定架设置于邻近衣帽架处,并通过收折式布帘支撑机构的伸展,并推动活动边杆抵接后座椅背,同时能将布帘自固定架拉伸展开至后座椅背,对后座椅背至衣帽架之间的空间提供遮蔽功用;当乘坐在后座椅上的乘客调整后座椅背的倾斜角度时,利用后座椅背推抵活动边杆的力量,通过该活动边杆带动该收折式布帘支撑机构中的被施以弹力的两收折式支撑组件自动相对收折,并经由活动边杆带动布帘因应后座椅背至衣帽架之间的间距改变,而自动适应性收合而适度地缩减遮蔽面积,并使布帘在后座椅的椅背与衣帽架之间持续提供遮蔽功能。
24.本实用新型的收折式布帘支撑机构还可进一步于该两收折式支撑组件的辅撑臂
的中段分别装设一弹性辅助部件,所述弹性辅助部件能抵接所述架杆,用以分别对所述辅撑臂提供辅助弹力,使两收折式支撑组件保持伸展状态,并能避免两收折式支撑组件收合动作产生死点。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后座椅背遮帘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26.图2是图1所示后座椅背遮帘第一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平面示意图。
27.图3是图2所示剖面线a-a位置的俯视剖视示意图。
28.图4是图1所示后座椅背遮帘第一优选实施例受力收折的立体示意图。
29.图5是图1所示后座椅背遮帘第一优选实施例受力收折的俯视剖视示意图。
30.图6是本实用新型后座椅背遮帘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31.图7是图6所示后座椅背遮帘第二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平面示意图。
32.图8是本实用新型后座椅背遮帘第三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33.图9是图8所示后座椅背遮帘第三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平面示意图。
34.附图标记说明:
35.10:固定架
36.11a:架杆
37.11b:架杆
38.12:滑槽
39.121:槽口
40.13:滑轨
41.14:布帘连接杆
42.15:布帘卷收器
43.151:布帘卷轴
44.20:布帘
45.21:连接边
46.22:活动边
47.30:收折式布帘支撑机构
48.31:收折式支撑组件
49.311:滑臂
50.3111:组接端
51.3112:滑移端
52.3113:滑动件
53.312:辅撑臂
54.3121:枢接端
55.3122:连接端
56.3123:滑块
57.32:活动边杆
58.33:弹性部件
59.331:固定件
60.34:弹性辅助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61.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62.如图1、图6及图8所示,其揭示本实用新型后座椅背遮帘的多个优选实施例,由该些附图中可以见及本实用新型后座椅背遮帘包括一固定架10、一布帘20以及一收折式布帘支撑机构30。其中:
63.该固定架10是用于装设于机动车辆内的后座椅后方,如图1、图6及图8所示优选实施例中,该固定架10具有沿着长度方向的至少一滑槽12,所述滑槽12于该固定架10的一侧形成有槽口121,该固定架10于所述滑槽12的内侧槽壁上还可设沿着所述长度方向延伸的一滑轨13。
64.如图1、图6及图8所示优选实施例,该固定架10包括至少一架杆11a、11b,其中,如图1至图3所示的优选实施例,该固定架10具有一架杆11a,该架杆11a是横向设置,所述滑槽12是设于该架杆11a,并在该架杆11a的一侧形成所述槽口121。如图6至图9所示的优选实施例,该固定架10具有两架杆11b,该两架杆11b是纵向立置且呈左右相对排列,该两架杆11b中各设有一所述滑槽12,每一所述滑槽12分别于所述架杆11b的一侧形成所述槽口121。
65.如图1、图6及图8所示的优选实施例,该固定架10中装设一布帘连接杆14或是装设一布帘20卷收器15,如图1至图2及图6至图7所示,该布帘卷收器15包括一布帘卷轴151以及设于该布帘卷轴151中的一卷收组件,该布帘卷收器15具备将布帘20自动卷绕于布帘卷轴151和将布帘20能自布帘卷轴151拉出展开的物件,该布帘卷收器15是现有的产品,其具体构造于此不再赘述。如图1至图2所示的第一优选实施例,该固定架10于该架杆11a内且位于该滑槽12的下方装设一所述布帘卷收器15。如图6至图7所示的第二优选实施例,该固定架10于该两架杆11b的顶端之间装设一所述布帘卷收器15。如图8至图9所示的第三优选实施例,该固定架10于该两架杆11b的顶端之间装设一布帘连接杆14。
66.如图1至图3、图6至图7以及图8至图9所示,该布帘20是具有遮蔽性的布材制成的软质部件,该布帘20相对的两侧边分别为一连接边21以及一活动边22,并以该连接边21连接该固定架10。该布帘20的连接边21固定于该布帘连接杆14上或连接该布帘卷收器15的布帘卷轴151。
67.如图1至图3、图6至图7以及图8至图9所示,该收折式布帘支撑机构30是装设于该固定架10且连接该布帘20的活动边22,而能带动布帘20展开及收合,该收折式布帘支撑机构30包括两收折式支撑组件31、一活动边杆32和一或两个弹性部件33,其中,该两收折式支撑组件31装设于该固定架10两侧,该两收折式支撑组件31共同连接该活动边杆32,并以该活动边杆32连接布帘20的活动边22,所述弹性部件33设于该固定架10中且能对该两收折式支撑组件31提供弹力,使该两收折式支撑组件31伸展而将连接布帘20的活动边杆32推离该固定架10,使布帘20展开。如图4至图5所示,通过操作该活动边杆32,进而带动共同连接该活动边杆32的该两收折式支撑组件31收折而拉动活动边杆32靠近该固定架10,使该布帘20收合。
68.如图1至图3所示的第一优选实施例,该两收折式支撑组件31是相对排列地装设于该固定架10呈横向设置的架杆11a左右两侧,如图6至图7以及图8至图9所示的第二、第三优选实施例,该两收折式支撑组件31是分别装设于该固定架10左右两侧呈纵向设置的两架杆11b。
69.如图1至图3、图6至图7以及图8至图9所示,每一所述收折式支撑组件31包括一滑臂311和一辅撑臂312,其中,该滑臂311的两端分别为一组接端3111以及一滑移端3112,该滑臂311的滑移端通过所述架杆11a、11b的槽口121而伸入所述架杆11a、11b内,并能沿着架杆11a、11b长度方向移动,于附图揭示的优选实施例中,该滑臂311的滑移端3112枢设一滑动件3113,以该滑动件3113装设于所述架杆11a、11b内的滑轨13,使滑臂311的滑移端3112能沿着架杆11a、11b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
70.该辅撑臂312两端分别为一枢接端3121以及一连接端3122,该辅撑臂312的枢接端3121枢设于该固定架10,该辅撑臂312的连接端3122枢接该滑臂311的中段。所述收折式支撑组件31通过滑臂311的滑移,使所述收折式支撑组件31改变其伸展或收折的型态。
71.该活动边杆32是设置于该固定架10的一侧且连接该两收折式支撑组件31,该活动边杆32能被推动远离固定架10及拉动接近该固定架10,如图1、图6及图8所示的优选实施例,该活动边杆32的两端分别连接该两收折式支撑组件31的滑臂311的组接端3111,使该两收折式支撑组件31能共同带动该活动边杆32远离固定架10及支撑活动边杆32,且该两收折式支撑组件31能带动活动边杆32移近该固定架10。
72.所述弹性部件33可为一个或两个,所述弹性部件33可为弹簧、弹性条或其他等效的弹性元件。所述弹性部件33装设于该固定架10中,所述弹性部件33能对该两收折式支撑组件31的滑臂311的滑移端3112或是该滑移端3112枢设的滑动件3113提供弹力。
73.如图1至图3所示的第一优选实施例,该收折式布帘支撑机构30具有一个所述弹性部件33,该弹性部件33选用弹簧,例如:压缩弹簧,该弹性部件33的中段结合一固定件331固设于固定架10的架杆11a的滑槽12中间区段,并以该弹性部件33的两端分别抵接该两收折式支撑组件31的该滑臂311的滑移端3112或该滑移端3112枢设的滑动件3113,使两所述收折式支撑组件31保持伸展状态。此外,该弹性部件33也可以改用拉伸弹簧或扭转弹簧,并连接于架杆11a与该滑臂311或该辅撑臂312,而对该滑臂311或该辅撑臂312提供弹力,也能使两所述收折式支撑组件31保持伸展状态,如图1至图3所示的第一优选实施例中选用单一个弹性部件33,也可以改用两个压缩弹簧式弹性部件33,该两个弹性部件33的一端以固定件固定于固定架10的架杆11a的滑槽12中间区段,该两个弹性部件33的另一端分别抵接该两收折式支撑组件31的该滑臂311的滑移端3112或是该滑移端3112枢设的滑动件3113,使两所述收折式支撑组件31保持伸展状态。此外,该弹性部件33也可以改用拉伸弹簧或扭转弹簧,并连接于架杆11a与所述滑臂311或所述辅撑臂312,而对所述滑臂311或所述辅撑臂312提供弹力,也能使两所述收折式支撑组件31保持伸展状态。
74.如图6及图8所示的第二、第三优选实施例中,该收折式布帘支撑机构30具有两个所述弹性部件33,该两弹性部件33选用压缩弹性,该两弹性分别装设该固定架10的两架杆11b的滑槽12中,该两弹性部件33的一端分别抵接该两收折式支撑组件31的该滑臂311的滑移端3112或该滑移端3112枢设的滑动件3113,使两所述收折式支撑组件31保持伸展状态。此外,该两弹性部件33也可以改用拉伸弹簧或扭转弹簧,并分别连接于该两架杆11b与该滑
臂311或该辅撑臂312,而对所述滑臂311或所述辅撑臂312提供弹力,也能使两所述收折式支撑组件31保持伸展状态。
75.如图1、图3、图6及图8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该固定架10还可于滑轨13于邻近架杆11a、11b两侧端处设有一滑块3123,该辅撑臂312的枢接端3121枢设于该滑块3123上,并通过该滑块3123能于滑轨13上有限距离滑移,避免连接滑臂311的辅撑臂312于旋转过程时产生死点。
76.如图1、图3、图6及图8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该收折式布帘支撑机构30还包括两个弹性辅助部件34,所述弹性辅助部件34可以选用弹簧、弹性条或其他等效的弹性元件,该两弹性辅助部件34分别连接该固定架10与该两收折式支撑组件31的辅撑臂312的中段之间,用以分别对所述辅撑臂312提供辅助弹力,使该两收折式支撑组件31保持伸展状态,并能避免该两收折式支撑组件收合后产生死点,确保该两收折式支撑组件31能维持正常伸展与收合动作。
77.于图1、图3、图6及图8等附图中,揭示所述弹性辅助部件34选用压缩弹簧,该两弹性辅助部件34的一端分别装设于该两收折式支撑组件31的辅撑臂312的中段,该两弹性辅助部件34的另一端能分别抵压在该固定架10的架杆11a、11b,用以分别对所述辅撑臂312提供辅助弹力。
78.本实用新型后座椅背遮帘是装设在机动车辆内的后座椅与后座椅后方的衣帽架之间,以图1至图5所示的后座椅背遮帘第一优选实施例为例,由该些附图中可以见及,本实用新型后座椅背遮帘的该收折式布帘支撑机构30的两收折式支撑组件在所述弹性部件33提供弹力作用下,该两收折式支撑组件31保持伸展状态,并能将连接布帘20活动边22的活动边杆32推抵至后座椅背的上段,使布帘20呈展开状态,而能在后座椅的椅背与后座椅后方的衣帽架之间的间距处提供遮蔽功能。当乘坐在后座椅上的乘客调整后座椅背的倾斜角度时,利用后座椅背推抵该活动边杆32的力量,进而通过该活动边杆32带动该收折式布帘支撑机构30的两收折式支撑组件31自动相对收折,并经由活动边杆32带动布帘20因应后座椅背至衣帽架之间的间距改变,而自动适应性收合而适度地缩减布帘20的遮蔽面积,布帘20在后座椅的椅背与衣帽架之间仍持续提供遮蔽功能。
79.如图8及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后座椅背遮帘第三优选实施例应用于机动车辆内的后座椅与后座椅后方的衣帽架之间,该收折式布帘支撑机构30的两收折式支撑组件31在所述弹性部件33提供弹力作用下,该两收折式支撑组件31保持伸展状态,并能将连接布帘20活动边22的活动边杆32推抵至后座椅背的上段,使布帘20被拉紧而呈展开状态,在后座椅的椅背与后座椅后方的衣帽架之间的间距处提供遮蔽功能。当乘坐在后座椅上的乘客调整后座椅背的倾斜角度时,利用后座椅背推抵该活动边杆32的力量,进而通过该活动边杆32带动该收折式布帘支撑机构30的两收折式支撑组件31自动相对收折,并经由活动边杆32带动布帘20因应后座椅背至衣帽架之间的间距改变,进而使布帘20呈自然下垂状态,布帘20在后座椅的椅背与衣帽架之间仍持续提供遮蔽功能。
8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
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