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柱内饰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59446发布日期:2022-04-14 20:29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柱内饰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立柱内饰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2.立柱内饰结构属于车辆内饰的一部分,是连接侧窗立柱、车窗玻璃、窗下横梁以及内饰板的关键内饰结构。目前,传统的立柱内饰结构多采用单层结构,通过固定件进行固定,然而固定件外露导致美观效果差,并且进行维修时往往需要破坏性拆除,导致维修拆卸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单层立柱内饰结构美观效果差,且维修拆卸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一种立柱内饰结构及车辆。
4.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立柱内饰结构,包括底座与罩盖,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安装部及两个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车窗立柱固定连接,所述两个第二安装部由所述第一安装部相对的两端朝同一方向延伸形成;
5.所述罩盖包括第三安装部及两个第四安装部,所述两个第四安装部由所述第三安装部相对的两端朝同一方向延伸形成,并与所述第三安装部共同界定形成一容置腔,所述底座与所述车窗立柱全部收容于所述容置腔内;
6.其中,所述罩盖还包括第一定位件及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形成于每个所述第四安装部面向所述第二安装部的表面,并与所述第二安装部定位配合,所述第二定位件形成于每个所述第四安装部面向所述车窗立柱的表面,并与所述车窗立柱定位配合。
7.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二安装部面向对应侧的所述第四安装部的表面开设有卡接槽,每个所述第一定位件为与对应所述卡接槽定位配合的卡扣。
8.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二定位件为与所述车窗立柱表面定位抵接的凸肋。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车窗立柱接触的表面上凹陷设置有防滑凹槽。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安装部朝向所述底座的表面凸设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沿所述罩盖的罩设方向纵长延伸并抵接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上。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筋远离所述第三安装部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上,并将所述两个第二安装部之间的空间分离形成至少两个子腔。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四安装部背离所述第三安装部的一端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支撑于车窗玻璃上,并遮挡所述车窗玻璃与所述车窗立柱之间的全部间隙。
13.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四安装部的所述弹性件沿相互背离的方向外扩设置。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安装部背离所述底座的外侧面设置有凹陷的裁剪标识凹槽。
15.第二方向,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窗立柱及如上所述的立柱内饰结构,所述立柱内饰结构与所述车窗立柱相连。
16.上述的立柱内饰结构及车辆,底座通过第一安装部与车窗立柱相连,罩盖通过两个第四安装部及第三安装部共同界定形成容置腔,将底座与车窗立柱全部收容于容置腔内,使底座与车窗立柱的连接更加安全美观;此外,罩盖还通过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分别与底座及车窗立柱定位配合,使立柱内饰结构与车窗立柱的连接更加稳固。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立柱内饰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18.图2为图1所示的立柱内饰结构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图1所示的立柱内饰结构中罩盖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图1所示的立柱内饰结构位于侧围骨架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4.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5.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27.在汽车领域,立柱内饰结构是用于连接侧窗立柱、车窗玻璃、窗下横梁以及内饰板的关键结构。随着汽车在人们生活中地位的逐渐升高,人们对于汽车各方面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立柱内饰结构通常采用单层结构,通过自攻钉与车窗立柱连接固定,然而自攻钉的钉头或者自攻钉的装饰盖将会露出,影响美观。此外,这种结构维修时往往需要破坏性拆除,不利于维修拆卸。
28.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人注意到,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对于立柱内饰结构产生了一些新的需求。例如新能源汽车多具有车载供氢系统,而车载供氢系统包括供氢管路。对于传统的汽车结构而言,供氢管路暴露在外部,影响整体美观。因此,可通过对立柱内饰结构的改进,将罩盖罩设于与车窗立柱连接的底座上,并通过罩盖与底座形成一具有容纳功能的容置腔,从而可以实现供氢系统管路的布置,还能够实现usb线束的走线,使汽车整体结构更加美观。
29.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立柱内饰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 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罩盖的结构示意图。为便于描述,附图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的结构。
30.参阅图1、图2以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立柱内饰结构100,包括底座10与罩盖20。其中,底座10包括第一安装部11及两个第二安装部12,第一安装部11与车窗立柱201固定连接,两个第二安装部12由第一安装部11相对的两端朝同一方向延伸形成。即第一安装部11与两个第二安装部12共同将底座10构造为一“凵”形结构。
31.罩盖20包括第三安装部21及两个第四安装部22,两个第四安装部22由第三安装部21相对的两端朝同一方向延伸形成,并与第三安装部21共同界定形成一容置腔23,底座10与车窗立柱201全部收容于容置腔23内。即第三安装部21与两个第四安装部22共同将罩盖20构造为一“凵”形结构,且与底座10 开口相对的罩设于底座10上,以将底座10及车窗立柱201均收容于容置腔23 内。
32.此外,罩盖20还包括第一定位件24及第二定位件25,第一定位件24形成于每个第四安装部22面向第二安装部12的表面,并与第二安装部12定位配合。第二定位件25形成于每个第四安装部22面向车窗立柱201的表面,并与车窗立柱201定位配合。
33.罩盖20可以分别通过第一定位件24与底座10定位配合,通过第二定位件 25与车窗立柱201定位配合,从而进一步提高立柱内饰结构100整体与车窗立柱201的连接强度。
34.具体到本实施例中,首先将底座10与车窗立柱201相连,即将第一安装部 11与车窗立柱201接触,并通过自攻钉202进行固定连接。进一步地,将罩盖 20开口朝向底座10的罩设于底座10上,由此,将自攻钉202罩设于罩盖20内部。同时,罩盖20通过第一定位件24与底座10定位配合,使罩盖20能够稳定设置于底座10上。此外,罩盖20还可以通过第二定位件25与车窗立柱201 定位配合,能够进一步地提高立柱内饰结构100整体与车窗立柱20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35.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第二安装部12面向对应侧的第四安装部22的表面开设有卡接槽121,每个第一定位件24为与对应卡接槽121定位配合的卡扣。卡接槽121设于第二安装部12朝向第四安装部22的侧面上,卡扣朝向第二安装部12凸设于第四安装部22上。具体地,当罩盖20罩设于底座10上时,卡扣与卡接槽121相互卡接配合,从而使罩盖20与底座10能够稳定连接。
36.进一步地,每个第二定位件25为与车窗立柱201表面定位抵接的凸肋。一方面,凸肋能够作为第四安装部22的加强结构。另一方面,凸肋与车窗立柱201 定位抵接,能够实现罩盖20与车窗立柱201的进一步连接固定。
3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11与车窗立柱201接触的表面上凹陷设置有防滑凹槽111。为了使底座10与车窗立柱201的连接更加稳固,在第一安装部 11与车窗立柱201相接触的表面上开设若干防滑凹槽111,能够避免底座10与车窗立柱201之间产生滑动。
3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安装部21朝向底座10的表面凸设有第一加强筋211,第一加强筋211沿罩盖20的罩设方向纵长延伸并抵接于第一安装部11上。第一加强筋211不仅能够提高第三安装部21的强度,进而提高罩盖20的整体强度,由于其能够与第一安装部11相抵,从而还能够加强底座10与罩盖20之间的连接强度。
39.进一步地,第一加强筋211远离第三安装部21的一端抵接于第一安装部11 上,并将两个第二安装部12之间的空间分离形成至少两个子腔。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筋211设置为两个,从而将两个第二安装部12之间的空间分离形成三个子腔。通过三个相互独立的子腔,能够实现多种线束的独立走线。例如可以将供氢系统的管路与usb线束分别设置在不同的子腔内,两种线束互不影响、独立走线。
40.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第四安装部22背离第三安装部21的一端设置有弹性件221,弹性件221支撑于车窗玻璃203上,并遮挡车窗玻璃203与车窗立柱 201之间的全部间隙。具体地,每个第四安装部22通过弹性件221与车窗玻璃 203相连,通过弹性件221的弹性形变对车窗玻璃203与车窗立柱201之间的胶缝进行遮挡装饰。
41.进一步地,两个第四安装部22的弹性件221沿相互背离的方向外扩设置,且均呈圆弧形结构设置。由此,通过弹性件221的弹性特征,能够实现弹性件221与车窗玻璃203之间的过盈配合,加强罩盖20与车窗立柱201之间的卡紧力。
4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安装部21背离底座10的外侧面设置有凹陷的裁剪标识凹槽212。如图4所示,当车窗立柱201与侧围骨架204相交时,需要通过该裁剪标识凹槽212对罩盖20进行裁剪,实现立柱内饰结构100在车窗立柱201 与侧围骨架204过渡位置的连接固定。
43.基于与上述立柱内饰结构100相同的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窗立柱201及如上所述的立柱内饰结构100。其中,立柱内饰结构100与车窗立柱201相连。
44.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时,首先将底座10通过第一安装部11与车窗立柱201 相连,并通过自攻钉202实现固定。进而将罩盖20与底座10开口相对的罩设于底座10上,第四安装部22上的卡扣卡合于第二安装部12上的卡接槽121内,实现底座10与罩盖20的连接固定。此外,第四安装部22超出第二安装部12 的部位通过其上设置的凸肋与车窗立柱201相抵,从而实现罩盖20进一步与车窗立柱201相连,能够使立柱内饰结构100与车窗立柱201的整体连接结构更加稳固。
45.在此基础上,第四安装部22上的弹性件221抵靠于车窗玻璃203上,由于其具有弹性,可与车窗玻璃203过盈配合,因此不仅能够对车窗玻璃203与车窗立柱201之间的胶缝进行遮挡装饰,还能够加固罩盖20与车窗立柱201之间的连接紧密程度。
46.此外,由于两个第一加强筋211将两个第二安装部12之间的空间分为相互独立的三个子腔,可将供氢系统的管路与usb线束分别设置在不同的子腔内,实现两者的独立走线,互不影响。
47.上述实施例中的立柱内饰结构100及车辆,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48.1)通过罩盖20将底座10与车窗立柱201的连接位置罩设于其内部,提高车窗立柱201的整体美观性;
49.2)罩盖20通过卡扣与底座10上的卡接槽121相互卡接配合,此外,还通过第四安装部22上的第二定位件25与车窗立柱201进一步连接,从而能够提高立柱内饰结构100与车窗立柱201之间的整体连接稳定性;
50.3)底座10上与车窗立柱201接触的侧面设有防滑凹槽111,能够防止底座 10与车窗立柱201之间产生滑动,提高底座10与车窗立柱201的连接牢固度;
51.4)第一加强筋211将两个第二安装部12之间的空间分隔形成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子腔,能够实现不同线束的独立走线;
52.5)在第三安装部21上设置裁剪标识凹槽212,能够对罩盖20进行准确裁剪,从而实现立柱内饰结构100在车窗立柱201与侧围骨架204过渡位置的连接固定。
53.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5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