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客车扶手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扶手管三通连接件、扶手总成及客车。
背景技术:2.目前客车扶手三通连接件一般采用铸铝或不锈钢材质,固定方式均采用两半夹紧式对扶手管进行固定。安装前,三通连接件左右两半分开,安装时先用卡钳将三通连接件和扶手管预夹紧,然后在扶手管上定位钻孔,再将穿心螺栓穿入三通连接件和扶手管,最后用工具打紧穿心螺栓,将三通连接件和扶手管固定,松开卡钳完成安装。
3.这种三通连接件安装方式工序繁琐,需要现场定位钻孔,安装难度较高,并且由于扶手管上需要安装下客按钮或者ic卡机等电子产品,电子产品的线束需要从扶手管内部走线。因此,目前的三通连接件的安装方式往往会导致电子产品线束从三通连接件内部过线困难,并且安装时钻头容易打断线束。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扶手管三通连接件的安装方式会导致电子产品线束从其内部过线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扶手管三通连接件、扶手总成及客车。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扶手管三通连接件。该扶手管三通连接件包括三通主体管及外罩,所述三通主体管呈t形,所述三通主体管包括相交的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及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同轴,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内腔、第二连接管的内腔及第三连接管的内腔相互连通以形成t形空腔,所述外罩套设在所述三通主体管外部。
6.可选地,所述第三连接管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轴线,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相对所述第三连接管的轴线对称设置。
7.可选地,所述外罩包括扣合的第一半罩及第二半罩;
8.所述第一半罩朝向所述三通主体管的一侧设置有相交的第一横向半圆槽、第二横向半圆槽及第一纵向半圆槽,所述第一横向半圆槽与第二横向半圆槽同轴;所述第二半罩朝向所述三通主体管的一侧设置有相交的第三横向半圆槽、第四横向半圆槽及第二纵向半圆槽,所述第三横向半圆槽与第四横向半圆槽同轴;
9.所述第一横向半圆槽与第三横向半圆槽对接组成容纳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第一横向容纳腔,所述第二横向半圆槽与第四横向半圆槽对接组成容纳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第二横向容纳腔,所述第一纵向半圆槽与第二纵向半圆槽对接组成容纳所述第三连接管的纵向容纳腔。
10.可选地,所述第一横向半圆槽与第一纵向半圆槽相接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圆角,所述第二横向半圆槽与第一纵向半圆槽相接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圆角;所述第三横向半圆槽与
第二纵向半圆槽相接的位置设置有第三圆角,所述第四横向半圆槽与第二纵向半圆槽相接的位置设置有第四圆角;
11.所述第一圆角与第三圆角相对所述第一连接管的轴线对称设置且连续相接,所述第二圆角与第四圆角相对所述第二连接管的轴线对称设置且连续相接。
12.可选地,所述第一半罩上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横向半圆槽的底部的第一连接块及位于所述第二横向半圆槽的底部的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设置有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管轴线的第一安装通孔,所述第二连接块上设置有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管轴线的第二安装通孔;所述第二半罩上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三横向半圆槽的底部的第三连接块及位于所述第四横向半圆槽的底部的第四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块上设置有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管轴线的第三安装通孔,所述第四连接块上设置有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管轴线的第四安装通孔;
13.所述扶手管三通连接件还包括第一螺栓组件及第二螺栓组件,所述第一螺栓组件穿插在所述第一安装通孔与第三安装通孔上,以将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三连接块对接,所述第二螺栓组件穿插在所述第二安装通孔与第四安装通孔上,以将所述第二连接块与第四连接块对接,使得所述第一半罩及第二半罩固定。
14.可选地,所述第一螺栓组件包括第一穿心螺栓及第一穿心螺母,所述第一穿心螺母压装在所述第一安装通孔中,所述第一穿心螺栓穿过所述第三安装通孔并旋紧在所述第一穿心螺母中;
15.所述第二螺栓组件包括第二穿心螺栓及第二穿心螺母,所述第二穿心螺母压装在所述第二安装通孔中,所述第二穿心螺栓穿过所述第四安装通孔并旋紧在所述第二穿心螺母中。
16.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置有用于与扶手管连接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设置有用于与扶手管连接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三连接管上设置有用于与扶手管连接的第三螺纹孔;
17.所述第一螺纹孔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轴线,所述第二螺纹孔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轴线,所述第三螺纹孔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三连接管的轴线。
18.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内腔与第二连接管的内腔的连接处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三连接管凹陷的导向部。
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扶手管三通连接件,所述三通主体管包括相交的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及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同轴,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内腔、第二连接管的内腔及第三连接管的内腔相互连通以形成t形空腔,所述外罩套设在所述三通主体管外部。这样,三通主体管内设置有专门供电子产品的线束通过的空腔过道,有效解决电子产品线束从其内部过线困难的问题。
20.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扶手总成,其包括扶手管及上述的扶手管三通连接件,所述扶手管包括第一管、第二管及第三管,所述第一管与第二管同轴,所述第一连接管插接在所述第一管内,所述第二连接管插接在所述第二管内,所述第三连接管插接在所述第三管内。
21.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三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
管的轴线,所述第二螺纹孔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轴线,所述第三螺纹孔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三连接管的轴线;
22.所述第一管上设置有与第一螺纹孔同轴的第一沉头孔,所述第二管上设置有与第二螺纹孔同轴的第二沉头孔,所述第三管上设置有与第三螺纹孔同轴的第三沉头孔;
23.所述扶手总成还包括第一螺钉、第二螺钉及第三螺钉,所述第一螺钉穿过所述第一沉头孔并旋紧在所述第一螺纹孔中,所述第二螺钉穿过所述第二沉头孔并旋紧在所述第二螺纹孔中,所述第三螺钉穿过所述第三沉头孔并旋紧在所述第三螺纹孔中,以此将所述三通主体管与扶手管固定。
24.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客车,其包括上述的扶手管三通连接件。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扶手管三通连接件示意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扶手管三通连接件的三通主体管示意图;
27.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三通主体管的剖视图;
28.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扶手管三通连接件的外罩侧视图;
29.图5是图4中a-a的剖视图;
30.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扶手总成示意图。
31.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32.1、三通主体管;11、第一连接管;111、第一螺纹孔;12、第二连接管;121、第二螺纹孔;13、第三连接管;131、第三螺纹孔;14、导向部;
33.2、外罩;
34.21、第一半罩;211、第一横向半圆槽;212、第二横向半圆槽;213、第一纵向半圆槽;214、第一圆角;215、第二圆角;
35.216、第一连接块;2161、第一安装通孔;
36.217、第二连接块;2171、第二安装通孔;
37.22、第二半罩;221、第三横向半圆槽;222、第四横向半圆槽;223、第二纵向半圆槽;224、第三圆角;225、第四圆角;
38.226、第三连接块;2261、第三安装通孔;
39.227、第四连接块;2271、第四安装通孔;
40.3、第一穿心螺栓;4、第一穿心螺母;5、第二穿心螺栓;6、第二穿心螺母;
41.100、第一管;101、第一沉头孔;200、第二管;201、第二沉头孔;300、第三管;301、第三沉头孔;
42.400、第一螺钉;500、第二螺钉;600、第三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4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44.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扶手管三通连接件,包括三通主体管1及外罩2,所述三通主体管1呈t形,所述三通主体管1包括相交的第一连接管11、第二连接管12及第三连接管13,所述第一连接管11与第二连接管12同轴,所述第一连接管11的内腔、第二连接管12的内腔及第三连接管13的内腔相互连通以形成t形空腔,所述外罩2套设在所述三通主体管1外部。
4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管13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1的轴线,所述第一连接管11与第二连接管12相对所述第三连接管13的轴线对称设置。
46.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外罩2包括扣合的第一半罩21及第二半罩22。
47.如图5-6所示,所述第一半罩21朝向所述三通主体管1的一侧设置有相交的第一横向半圆槽211、第二横向半圆槽212及第一纵向半圆槽213,所述第一横向半圆槽211与第二横向半圆槽212同轴;所述第二半罩22朝向所述三通主体管1的一侧设置有相交的第三横向半圆槽221、第四横向半圆槽222及第二纵向半圆槽223,所述第三横向半圆槽221与第四横向半圆槽222同轴。
48.所述第一横向半圆槽211与第三横向半圆槽221对接组成容纳所述第一连接管11的第一横向容纳腔(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横向半圆槽212与第四横向半圆槽222对接组成容纳所述第二连接管12的第二横向容纳腔(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纵向半圆槽213与第二纵向半圆槽223对接组成容纳所述第三连接管13的纵向容纳腔(图中未示出)。
4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向半圆槽211与第一纵向半圆槽213相接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圆角214,所述第二横向半圆槽212与第一纵向半圆槽213相接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圆角215;所述第三横向半圆槽221与第二纵向半圆槽223相接的位置设置有第三圆角224,所述第四横向半圆槽222与第二纵向半圆槽223相接的位置设置有第四圆角225。
50.所述第一圆角214与第三圆角224相对所述第一连接管11的轴线对称设置且连续相接,所述第二圆角215与第四圆角225相对所述第二连接管12的轴线对称设置且连续相接。
51.第一横向容纳腔及第二横向容纳腔两者分别与纵向容纳腔的转角圆滑,解决了线束过线困难和容易磨损的问题。
5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三通主体管1为一体成型的铸钢件,所述外罩2为铸铝件。外罩2不仅能遮盖三通主体管1与扶手管的连接处,保证整体美观性,同时也可以将扶手管夹紧,起到辅助固定的作用。
5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半罩21上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横向半圆槽211的底部的第一连接块216及位于所述第二横向半圆槽212的底部的第二连接块217,所述第一连接块216上设置有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1轴线的第一安装通孔2161,所述第二连接块217上设置有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管12轴线的第二安装通孔2171;所述第二半罩22上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三横向半圆槽221的底部的第三连接块226及位于所述第四横向半圆槽222的底部的第四连接块227,所述第三连接块226上设置有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1轴线的第三安装通孔2261,所述第四连接块227上设置有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管12轴线的第四安装通孔2271。
54.所述扶手管三通连接件还包括第一螺栓组件及第二螺栓组件,所述第一螺栓组件穿插在所述第一安装通孔2161与第三安装通孔2261上,以将所述第一连接块216与第三连接块226对接,所述第二螺栓组件穿插在所述第二安装通孔2171与第四安装通孔2271上,以
将所述第二连接块217与第四连接块227对接,使得所述第一半罩21及第二半罩22固定。
55.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螺栓组件包括第一穿心螺栓3及第一穿心螺母4,所述第一穿心螺母4压装在所述第一安装通孔2161中,所述第一穿心螺栓3穿过所述第三安装通孔2261并旋紧在所述第一穿心螺母4中。
56.所述第二螺栓组件包括第二穿心螺栓5及第二穿心螺母6,所述第二穿心螺母6压装在所述第二安装通孔2171中,所述第二穿心螺栓5穿过所述第四安装通孔2271并旋紧在所述第二穿心螺母6中。
57.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连接管11上设置有用于与扶手管连接的第一螺纹孔111,所述第二连接管12上设置有用于与扶手管连接的第二螺纹孔121,所述第三连接管13上设置有用于与扶手管连接的第三螺纹孔131。
58.所述第一螺纹孔111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1的轴线,所述第二螺纹孔121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管12的轴线,所述第三螺纹孔131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三连接管13的轴线。
5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管11的内腔与第二连接管12的内腔的连接处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三连接管13凹陷的导向部14。导向部14的作用是能够将进入第一连接管11的内腔及第二连接管12的内腔的线束导向进入第三连接管13。
60.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扶手管三通连接件,所述三通主体管包括相交的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及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同轴,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内腔、第二连接管的内腔及第三连接管的内腔相互连通以形成t形空腔,所述外罩套设在所述三通主体管外部。这样,三通主体管内设置有专门供电子产品的线束通过的空腔过道,有效解决电子产品线束从其内部过线困难的问题。
61.另外,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扶手总成,其包括扶手管(图中未示出)及上述实施例的扶手管三通连接件,如图6所示,所述扶手管包括第一管100、第二管200及第三管300,所述第一管100与第二管200同轴,所述第一连接管11插接在所述第一管100内,所述第二连接管12插接在所述第二管200内,所述第三连接管13插接在所述第三管300内。
6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管11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111,所述第二连接管12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121,所述第三连接管13上设置有第三螺纹孔131;所述第一螺纹孔111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1的轴线,所述第二螺纹孔121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管12的轴线,所述第三螺纹孔131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三连接管13的轴线。
63.所述第一管100上设置有与第一螺纹孔111同轴的第一沉头孔101,所述第二管200上设置有与第二螺纹孔121同轴的第二沉头孔201,所述第三管300上设置有与第三螺纹孔131同轴的第三沉头孔301。
64.所述扶手总成还包括第一螺钉400、第二螺钉500及第三螺钉600,所述第一螺钉400穿过所述第一沉头孔101并旋紧在所述第一螺纹孔111中,所述第二螺钉500穿过所述第二沉头孔201并旋紧在所述第二螺纹孔121中,所述第三螺钉600穿过所述第三沉头孔301并旋紧在所述第三螺纹孔131中,以此将所述三通主体管1与扶手管固定。本技术中,扶手管上的沉头孔、外罩2上的安装通孔及三通主体管1上的螺纹孔均是由供应商在出厂时预先开设好,无需现场钻孔,简化了安装难度。
65.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螺钉400、第二螺钉500及第三螺钉600采用平头螺钉,能够避
免在安装过程中,钉头会损伤电子产品线束的问题。
66.本技术的扶手管三通连接件的安装工序为:
67.(1)定位好扶手管的安装位置,将电子产品的线束穿入扶手管和三通主体管1。
68.(2)将三通主体管1插入扶手管内,然后将扶手管上预开好的沉头孔与三通主体管1的螺纹孔对齐。
69.(3)穿入连接螺钉并打紧。
70.(4)将外罩2安装在扶手连接处,穿入穿心螺栓和穿心螺母,打紧后即可完成安装。
71.另外,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客车,其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扶手管三通连接件。
7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