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属于踏面清扫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踏面清扫器研磨子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2.踏面清扫器是铁道专用名词,是用于踏面进行清扫的一种工具,主要采用研磨子沿踏面摩擦清洗。
3.由于研磨子与踏面经常摩擦,造成研磨子的研磨块磨损消耗比较快,需要经常更换,而采用常规的螺纹拆装方式,需要借助起子或扳手进行操作更换,其寻找扳手以及换向对接均比较麻烦,从而造成常规的螺纹安装方式操作起来比较麻烦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来用于踏面清扫器研磨子的连接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螺纹安装方式操作起来比较麻烦的问题的问题,而提出的用于踏面清扫器研磨子的连接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用于踏面清扫器研磨子的连接装置,包括操作主体、固定架、夹紧架和研磨块,所述操作主体的前部与固定架前部转动安装,所述操作主体的后部与夹紧架的前部固定安装,所述固定架的后部滑动安装在夹紧架的前部,所述研磨块的上部夹在固定架和夹紧架之间,所述操作主体包括螺纹柱、螺母、转杆、转环、挡盘、卡盘、卡块和把手,所述螺母的后端固定连接在夹紧架的前部,所述螺纹柱的前端转动安装在固定架的前部,所述螺母螺纹安装在螺纹柱的外壁,所述转环转动安装在挡盘的外壁,所述卡盘的后端固定连接在挡盘的前端,所述挡盘的后端固定连接在螺纹柱的前端,所述卡块与卡盘卡接匹配,所述转杆贯穿转环和卡块,所述卡块固定连接在转杆的外端,所述转杆与转环转动连接,所述把手的前端固定连接在卡块的后端。采用操作把手将卡块卡入卡盘内部的方式,方便了通过把手操作卡盘转动工作,从而方便了研磨块的拆装工作,通过把手的向后收起状态,节省了占用空间。
6.优选的,所述把手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球形块。通过球形块增加了把手后端与手部的接触面积,降低了把手戳伤使用者的可能性。
7.优选的,所述转杆的外侧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转杆的外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转环的上部外壁。通过弹簧方便了转杆带动卡块和把手向后摆动恢复。
8.优选的,所述固定架包括安装座、第一滑杆和第一架体,所述安装座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架体的上端,所述第一滑杆的前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架体的后端,所述第一滑杆滑动穿插在夹紧架的内壁,所述安装座的下端与夹紧架滑动接触,所述螺纹柱的前端转动安装在第一架体的内壁。采用固定架稳定夹紧架的滑动方向。
9.优选的,所述第一架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座,所述螺纹柱的前部外壁转动安装
在导座的内壁,所述挡盘的后壁滑动支撑在导座的前壁。利用导座保障螺纹柱前部转动工作的稳定性。
10.优选的,所述夹紧架包括第二架体和套筒,所述套筒的后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架体的前端,所述套筒套在螺纹柱的后部外侧,所述套筒的前端固定连接在螺母的后端,所述第一滑杆滑动贯穿第二架体。采用套筒罩在螺纹柱外侧的方式,降低螺纹柱后部占用空间。
11.优选的,所述第二架体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的后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架体的上部内壁,所述第二滑杆与第一架体滑动穿插。通过第二滑杆加强第二架体滑动方向的稳定性。
12.优选的,所述研磨块包括块体,所述块体的上部外壁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的下部卡接匹配。通过卡槽加强块体与第二架体和第一架体对接的牢固度。
13.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采用操作把手将卡块卡入卡盘内部的方式,方便了通过把手操作卡盘转动工作,从而方便了研磨块的拆装工作,通过把手的向后收起状态,节省了占用空间,通过球形块增加了把手后端与手部的接触面积,降低了把手戳伤使用者的可能性。
14.2、通过弹簧方便了转杆带动卡块和把手向后摆动恢复,采用固定架稳定夹紧架的滑动方向,利用导座保障螺纹柱前部转动工作的稳定性,采用套筒罩在螺纹柱外侧的方式,降低螺纹柱后部占用空间,通过第二滑杆加强第二架体滑动方向的稳定性,通过卡槽加强块体与第二架体和第一架体对接的牢固度。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操作主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固定架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夹紧架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研磨块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球形块;2、操作主体;3、固定架;4、夹紧架;5、研磨块;6、螺纹柱;7、螺母;8、转杆;9、转环;10、挡盘;11、卡盘;12、弹簧;13、卡块;14、把手;15、安装座;16、第一滑杆;17、第一架体;18、导座;19、第二架体;20、第二滑杆;21、套筒;22、块体;23、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参照图1-2,用于踏面清扫器研磨子的连接装置,包括操作主体2、固定架3、夹紧架4和研磨块5,操作主体2的前部与固定架3前部转动安装,操作主体2的后部与夹紧架4的前部固定安装,固定架3的后部滑动安装在夹紧架4的前部,研磨块5的上部夹在固定架3和夹紧架4之间,研磨块5通过固定架3和夹紧架4夹紧的方式固定。
23.操作主体2包括螺纹柱6、螺母7、转杆8、转环9、挡盘10、卡盘11、卡块13和把手14,螺母7的后端固定连接在夹紧架4的前部,操作主体2通过螺母7与夹紧架4固定连接,螺纹柱
6的前端转动安装在固定架3的前部,操作主体2通过螺纹柱6与固定架3转动连接,螺母7螺纹安装在螺纹柱6的外壁,螺母7呈圆形,转环9转动安装在挡盘10的外壁,转环9呈环形,卡盘11的后端固定连接在挡盘10的前端,挡盘10的后端固定连接在螺纹柱6的前端,卡盘11的外周开设有卡槽,卡块13与卡盘11卡接匹配,转杆8贯穿转环9和卡块13,卡块13固定连接在转杆8的外端,且卡块13和转杆8为一体结构,转杆8与转环9转动连接,把手14的前端固定连接在卡块13的后端。
24.把手14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球形块1,球形块1呈球形。
25.转杆8的外侧设有弹簧12,弹簧12套在转杆8的外侧,弹簧1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转杆8的外端,弹簧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转环9的上部外壁,利用弹簧12为转杆8提供恢复转动作用力。
26.参照图2和图3,固定架3包括安装座15、第一滑杆16和第一架体17,安装座15高有一对,第一滑杆16高有多个,安装座15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架体17的上端,第一滑杆16的前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架体17的后端,利用第一架体17固定安装座15和第一滑杆16,第一滑杆16滑动穿插在夹紧架4的内壁,安装座15的下端与夹紧架4滑动接触,螺纹柱6的前端转动安装在第一架体17的内壁,固定架3通过第一架体17与操作主体2转动连接。
27.第一架体1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座18,第一架体17和导座18为一体结构,螺纹柱6的前部外壁转动安装在导座18的内壁,第一架体17通过导座18与螺纹柱6转动连接,挡盘10的后壁滑动支撑在导座18的前壁。
28.参照图2和图4,夹紧架4包括第二架体19和套筒21,套筒21的后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架体19的前端,套筒21套在螺纹柱6的后部外侧,利用套筒21为螺纹柱6提供转动工作空间,套筒21的前端固定连接在螺母7的后端,夹紧架4通过套筒21与操作主体2固定连接,第一滑杆16滑动贯穿第二架体19,利用第一滑杆16引导第二架体19滑动工作。
29.第二架体19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杆20,第二滑杆20设置有多个,第二滑杆20的后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架体19的上部内壁,第二滑杆20与第一架体17滑动穿插,利用第二滑杆20与第一架体17滑动穿插的方式,进一步引导第二架体19的滑动方向。
30.参照图3和图5,研磨块5包括块体22,块体22的上部外壁开设有卡槽23,卡槽23设置有四个,卡槽23与第一架体17和第二架体19的下部卡接匹配,通过卡槽23与第一架体17和第二架体19卡接的方式加强块体22的牢固度,
31.工作原理:安装时,先将块体22摆放到第二架体19和第一架体17的下部内侧,然后将把手14向前展开,使得卡块13卡入卡盘11上部内壁,再手动通过把手14带动卡块13和卡盘11转动,通过卡盘11带动挡盘10和螺纹柱6转动,使得螺纹柱6沿螺母7向后螺旋转移动,利用挡盘10挤压挤压第一架体17,借助第一架体17的反作用力通过螺纹柱6带动螺母7向前移动,通过螺母7带动套筒21和第二架体19向前夹紧块体22。
3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