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授流接触轨的防护罩及侧部授流接触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79885发布日期:2022-09-10 01:36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授流接触轨的防护罩及侧部授流接触轨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授流接触轨的防护罩及侧部授流接触轨系统。


背景技术:

2.侧部授流接触轨系统主要用于磁浮、跨座式单轨、悬挂式单轨等新型轨道交通领域,其使用环境绝大部分为户外环境,而在户外环境下的侧部授流接触轨系统经常会遭受雨水、冰冻等恶劣天气,往往会造成授流接触轨供电不畅甚至断流、受流器滑块磨损加快等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授流接触轨的防护罩及侧部授流接触轨系统,能够有效地对授流接触轨系统起到防雨、防尘、防外物入侵、降低受流器磨损的作用。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授流接触轨的防护罩,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为具有至少一个弯折的折板结构,所述主体的一端与授流接触轨的背部和/或顶部固定相连,另一端向授流接触轨上授流面的方向延伸,且覆盖授流接触轨的授流面。
5.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依次相连的第一贴合面、第二贴合面、过渡面与防护面;
6.所述第一贴合面为竖直面,以贴合授流接触轨的背部,所述第二贴合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贴合面的顶端相连,另一端水平延伸,以贴合授流接触轨的顶部;
7.所述过渡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贴合面的延伸端相连,另一端向上延伸;所述防护面的一端与所述过渡面的延伸端相连,另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贴合面的方向水平延伸或倾斜延伸。
8.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贴合面与所述第二贴合面上均设置有第一固定孔。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侧部授流接触轨系统,包括若干通过膨胀接头依次相连的授流接触轨,其特征在于:
10.所述授流接触轨上设有若干第一防护罩,所述膨胀接头上设有若干第二防护罩,其中,所述第一防护罩为上述用于授流接触轨的防护罩,所述第二防护罩为上述用于授流接触轨的防护罩;
11.各所述第一防护罩通过第一固定机构与所述授流接触轨固定相连,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防护罩的端部相互重叠搭接;
12.各所述第二防护罩通过第二固定机构与所述膨胀接头固定相连,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防护罩的端部相互重叠搭接;
13.位于所述膨胀接头端部的第二防护罩的端部覆盖相邻第一防护罩的端部上。
14.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外夹板、内夹板以及紧固螺栓,所述内
夹板设在所述授流接触轨的c型槽内,所述外夹板包括固定相连的顶压板与侧压板;
15.所述外夹板与所述内夹板通过紧固螺栓固定相连,且所述第一贴合面固定夹持在所述侧压板与所述授流接触轨的背部之间,所述第二贴合面固定夹持在所述顶压板与所述授流接触轨的顶部之间。
16.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压板通过自锁斜垫压在所述第二贴合面上;
17.所述自锁斜垫包括压紧部与阻挡部,所述压紧部的底部为平面,所述压紧部顶部为斜面,所述阻挡部的一端与所述压紧部较薄的一端相连,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压紧部的斜上方延伸;
18.所述顶压板上设有与所述压紧部顶部斜面配置的嵌入槽。
19.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同一所述第一固定机构中所述紧固螺栓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各所述紧固螺栓沿竖向间隔分布,且各所述紧固螺栓的螺帽上均设有紧固孔,以使得同一所述第一固定机构中的所有紧固螺栓能够被同一钢丝绑扎固定。
2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防护罩的端部通过同一所述第一固定机构与所述授流接触轨固定相连,且同一所述第一防护罩的两端在重叠搭接过程中同时位于上方或同时位于下方。
21.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固定设在所述膨胀接头上,且所述第二固定机构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对应的第二固定孔;
22.所述第二防护罩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连接螺栓的配合与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固定相连。
23.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位于所述膨胀接头端部的第二防护罩的端部与相邻第一防护罩的端部之间设有挡水板。
24.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一种用于授流接触轨的防护罩及侧部授流接触轨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25.1、防护罩采用多转折结构,使得防护罩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
26.2、防护罩在授流接触轨上采用压紧式安装,无需在防护罩上打孔,可在沿授流接触轨的长度方向任意位置安装;
27.3、第一固定机构中的紧固螺母的螺帽上设置有紧固孔,以使得同一第一固定机构中的紧固螺栓能够被同一钢丝绑扎固定,进而彻底避免紧固螺母松动失效;
28.4、采用自锁斜垫压紧第二贴合面上,自锁斜垫压紧接触面积大、自锁效果好,稳定可靠;
29.5、侧部授流接触轨系统采用模块式组合结构,功能明确、方便灵活,安装简单、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3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实施例1中防护罩的轴测图;
3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实施例1中防护罩的侧视图;
3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实施例2中防护罩的轴测图;
3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侧部授流接触轨系统的第一轴测图;
35.图5为图4中的局部示意放大图;
3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侧部授流接触轨系统的第二轴测图;
37.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38.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锁斜垫的结构示意图。
39.附图标号:
40.主体1、第一贴合面101、第二贴合面102、过渡面103、防护面104、增强面105、第一固定孔106;授流接触轨2、第一防护罩201;膨胀接头3、第二防护罩301;外夹板4、顶压板401与侧压板402、第一定位槽403、第二定位槽404、嵌入槽405;内夹板5;紧固螺栓6、紧固孔601;自锁斜垫7、压紧部701、阻挡部702;第二固定机构8;挡水板9。
41.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3.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44.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5.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物理连接或无线通信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6.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47.实施例1
48.如图1-2所示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于授流接触轨的防护罩,该防护罩包括主体1,主体1为具有至少一个弯折的折板结构,主体1的一端与授流接触轨的背部和/或顶部固定相连,另一端向授流接触轨上授流面的方向延伸,且覆盖授流接触轨的授流面,即主体
1安装在授流接触轨上后形成一类似于遮雨棚的结构,进而对授流接触轨进行防雨、防尘、防外物入侵等防护工作。
49.本实施例中,主体1依次相连的第一贴合面101、第二贴合面102、过渡面103与防护面104。第一贴合面101为竖直面,以用于贴合授流接触轨的背部,第二贴合面102的一端与第一贴合面101的顶端相连,另一端水平延伸,以用于贴合授流接触轨的顶部。过渡面103的一端与第二贴合面102的延伸端相连,另一端向上延伸,以作为整个遮雨棚结构的支架部分;防护面104的一端与过渡面103的延伸端相连,另一端向远离第一贴合面101的方向水平延伸或倾斜延伸(倾斜向上或倾斜向下),以作为整个遮雨棚结构的遮挡部分。其中,过渡面103与防护面104之间为圆弧形过渡,使得防护门具有一定的弹性恢复能力,以保持遮雨棚的构型。同时在主体1安装在授流接触轨上后,由于第一贴合面101、第二贴合面102分别与授流接触轨的背部、顶部紧贴,即双向垂直紧固,使得主体1可随授流接触轨伸缩。
50.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防护面104的延伸端上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增强面105,使得防护罩整体在保持一定宽度的同时,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
51.实施例2
52.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授流接触轨的防护罩,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中的防护罩在第一贴合面101与第二贴合面102上均设置有第一固定孔106,其中,第一贴合面101与第二贴合面102上第一固定孔106的数量均为多个,且沿第一贴合面101、第二贴合面102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53.实施例3
54.如图4-8所示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侧部授流接触轨系统,包括若干通过膨胀接头3依次相连的授流接触轨2。授流接触轨2上设有若干第一防护罩201,膨胀接头3上设有若干第二防护罩301,其中,第一防护罩201为实施例1中的用于授流接触轨的防护罩,第二防护罩301为实施例2中的用于授流接触轨的防护罩。各第一防护罩201通过第一固定机构与授流接触轨2固定相连,且相邻的两个第一防护罩201的端部相互重叠搭接。各第二防护罩301通过第二固定机构8与膨胀接头3固定相连,且相邻的两个第二防护罩301的端部相互重叠搭接。位于膨胀接头3端部的第二防护罩301的端部覆盖相邻第一防护罩201的端部上。
55.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机构包括外夹板4、内夹板5以及紧固螺栓6,内夹板5设在授流接触轨2的c型槽内,外夹板4包括固定相连的顶压板401与侧压板402,顶压板401与侧压板402一体成型且行程l形结构。外夹板4与内夹板5通过紧固螺栓6固定相连,且第一贴合面101固定夹持在侧压板402与授流接触轨2的上边缘背部之间,第二贴合面102固定夹持在顶压板401与授流接触轨2的顶部之间。采用第一固定机构压紧的方式将防护罩安装在授流接触轨2上,无需在防护罩上打孔,使得防护罩可在沿授流接触轨2的长度方向任意位置安装。
56.优选地,顶压板401的顶部具有第一定位槽403,底部具有第二定位槽404,当第一贴合面101与第二贴合面102被外夹板4与内夹板5固定夹持在授流接触轨2上时,第一贴合面101与授流接触轨2的上边缘背部嵌入第一定位槽403,授流接触轨2的下边缘背部嵌入第二定位槽404,以保障夹持的稳定性与牢固性。
57.进一步优选地,顶压板401通过自锁斜垫7压在第二贴合面102上。其中,自锁斜垫7包括压紧部701与阻挡部702,压紧部701的底部为平面,压紧部701顶部为斜面,阻挡部702的一端与压紧部701较薄的一端相连,另一端向远离压紧部701的斜上方延伸。顶压板401上
设有与压紧部701顶部斜面配置的嵌入槽405。采用自锁斜垫7压紧接触面积大、自锁效果好,稳定可靠。
58.本实施例中,同一第一固定机构中紧固螺栓6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各紧固螺栓6沿竖向间隔分布,当紧固螺栓6锁紧外夹板4与内夹板5后,紧固螺栓6上的螺帽抵接在外夹板4的外部,且各紧固螺栓6的螺帽上均设有紧固孔601,紧固孔601的数量为多个且均贯穿螺帽,进而当各紧固螺栓6锁紧外夹板4与内夹板5后,可以用一钢丝将同一第一固定机构中的所有紧固螺栓6绑扎固定,进而彻底避免紧固螺母松动失效。当然,紧固螺栓6也可以采用钢丝搭接焊接等其他方式锁定旋转、防止松动。
59.本实施例中,同一个第一防护罩201均被两个以上第一固定机构固定在授流接触轨2上,且两个第一固定机构位于第一防护罩201两端的位置、其余第一固定机构与端头的第一固定机构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其中优选地,相邻的两个第一防护罩201的端部通过同一第一固定机构与授流接触轨2固定相连,且同一第一防护罩201的两端在重叠搭接过程中同时位于上方或同时位于下方。
60.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机构8为与外夹板4构型相同的l形结构,由于膨胀接头3的背部没有c形槽,因此直接将第二固定机构8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的方式固定设置在膨胀接头3上,且第二固定机构8分别与膨胀接头3的顶部与背部固定相连。其中,第二固定机构8的侧部与顶部均设有与第一贴合面101、第二贴合面102上第一固定孔106对应的第二固定孔,第二防护罩301通过至少两个第二固定机构8与膨胀接头3相连,即第二防护罩301通过第一固定孔106、第二固定孔、连接螺栓的配合与第二固定机构8固定相连。
61.由于第二防护罩301并非采用压紧式安装,因此第二防护罩301与第二防护罩301之间存在有高度差,即位于膨胀接头3端部的第二防护罩301的端部与相邻第一防护罩201的端部之间具有一个间隙,为了避免雨水导流,在该间隙内设置有挡水板9。
6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