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钻保护器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41851发布日期:2022-10-05 05:31阅读:77来源:国知局
防钻保护器构造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防钻保护器构造。


背景技术:

2.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防钻保护器。该防钻保护器具备:被构成为截面矩形的筒状并在车身框架的前部沿着车宽方向安装的主要构件;以及被配置在主要构件的内部的加强构件。在主要构件的背面,在车宽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安装有安装撑腿,该撑腿被安装在车身框架的前部。加强构件为沿着车宽方向较长且水平的板沿车宽方向上下交替地折回而成的形状,从主要构件的一端的开口插入到内部。加强构件为将车辆前后方向的宽度与主要构件的内部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内宽大致相等的板沿着车宽方向呈山形交替地折回而成的形状,其下部(谷的部分)被支承于主要构件的内部的底面,整体的高度与主要构件的内部的上下方向的内部尺寸大致相等。此外,在该公报中图示了:加强构件中的山的部分与谷的部分之间的倾斜的部分被配置在将主要构件和安装撑腿固定的上下的螺栓及螺母之间的状态。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627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6.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7.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防钻保护器中,因为在将主要构件(保护器主体)和安装撑腿(托架)固定的上下的螺栓及螺母之间配置有加强构件的倾斜的部分,所以在向防钻保护器输入载荷时,从保护器主体中的托架的正面输入的载荷向加强构件的倾斜的部分输入。即,由加强构件的呈直线状延伸的部分承受从保护器主体中的托架的正面输入的载荷,因此,在向防钻保护器输入载荷时,存在加强构件会变形,保护器主体会变形的可能性。另外,若追加地设置其他加强构件,则有可能导致防钻保护器的构造复杂化。
8.因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用简单的构成来确保防钻保护器的强度的防钻保护器构造。
9.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10.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1方式是防钻保护器构造,其经由托架固定于车身框架,在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的一侧的端部的下方沿车宽方向延伸,防止碰撞物从车辆的所述一侧潜入到车身框架的下方,具备保护器主体和加强构件。保护器主体具有:内纵板部,其在托架的所述一侧竖起的状态下沿车宽方向延伸并被固定于托架;外纵板部,其在从内纵板部向所述一侧分离的位置竖起的状态下沿车宽方向延伸;保护器上板部,其将内纵板部及外纵板部的上端缘彼此连结;以及保护器下板部,其将内纵板部及外纵板部的下端缘彼此连结,保护器主体通过内纵板部、外纵板部、保护器上板部以及保护器下板部界定出
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保护器内部空间。加强构件被形成为具有第1加强板部和第2加强板部的截面大致l状,在第1加强板部与第2加强板部的曲折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状态下配置于保护器内部空间,并固定于保护器主体。内纵板部具有被托架从前后方向的另一侧支承的被支承区域。加强构件的曲折部被配置在内纵板部的被支承区域的所述一侧,从与内纵板部的被支承区域接近或接触的位置延伸到与外纵板部接近或接触的位置。
11.在所述构成中,配置在保护器主体的保护器内部空间中的加强构件被形成为截面大致l状,加强构件的曲折部被配置在内纵板部中的被托架从前后方向的另一侧支承的被支承区域的一侧,并从与内纵板部的被支承区域接近或接触的位置延伸到与外纵板部接近或接触的位置。因此,在向防钻保护器输入载荷时从保护器主体中的托架的正面输入的载荷输入到截面大致l状的加强构件的曲折部。这样,因为能够由加强构件的曲折部承受从保护器主体中的托架的正面输入的载荷,所以能够抑制加强构件的变形,能够确保防钻保护器的强度。
12.因此,根据所述构成,能够用将截面大致l状的加强构件的曲折部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状态下配置在内纵板部的被支承区域的一侧这样的简单的构成,来确保防钻保护器的强度。
13.本发明的第2方式是所述第1方式的防钻保护器构造,第1加强板部及第2加强板部的至少一者中,外纵板部侧的端缘部的长度比内纵板部侧的端缘部的长度更短地形成。
14.在所述构成中,第1加强板部及第2加强板部的至少一者(以下,称为“一个板部”。)的外纵板部侧的端缘部(所述一侧的端缘部)的长度比内纵板部侧的端缘部(所述他侧的端缘部)的长度更短地形成。这样,因为使一个板部的外纵板部侧的端缘部的长度比内纵板部侧的端缘部的长度更短,所以与使外纵板部侧的端缘部的长度与内纵板部侧的端缘部的长度为相同长度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加强构件轻量化。另外,因为使一个板部的内纵板部侧的端缘部更长,所以能够将从所述一侧(外纵板部侧)输入到一个板部的载荷向内纵板部的宽广的范围传递。因此,能够使加强构件轻量化,同时将输入到加强构件中的载荷向内纵板部的宽广的范围传递。
15.本发明的第3方式是所述第1方式或所述第2方式的防钻保护器构造,加强构件的曲折部被配置在从保护器上板部向下方分离、且从保护器下板部向上方分离的位置。第1加强板部在从保护器上板部向下方分离、且从保护器下板部向上方分离的位置处从曲折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第2加强板部以与第1加强板部正交的方式从曲折部向上方或下方延伸。第1加强板部的内纵板部侧的端缘部从曲折部沿着内纵板部延伸到比被支承区域靠车宽方向外侧处,并焊接于内纵板部。
16.在所述构成中,因为加强构件的曲折部被配置在从保护器上板部向下方分离、且从保护器下板部向上方分离的位置,所以能够通过加强构件的曲折部来确保保护器上板部与保护器下板部之间的中间部分的前后方向的强度。
17.另外,第1加强板部的内纵板部侧的端缘部从曲折部沿着内纵板部延伸到比被支承区域靠车宽方向外侧处,并焊接于内纵板部。即,第1加强板部的内纵板部侧的端缘部在与内纵板部的被支承区域的车宽方向外端部交叉的状态下焊接于内纵板部。因此,例如,在将第1加强板部的内纵板部侧的端缘部呈线状焊接于内纵板部等,且来自所述一侧的载荷输入到防钻保护器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时(例如,斜角碰撞时),能够抑制比托架靠车宽方
向外侧的保护器主体向所述另一侧变形。
18.本发明的第4方式是所述第3方式的防钻保护器构造,第2加强板部具有沿着保护器上板部或保护器下板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端缘部。第2加强板部的所述端缘部被焊接于保护器上板部或保护器下板部。
19.在所述构成中,第2加强板部的端缘部被焊接于保护器上板部或保护器下板部。因此,在从所述一侧向保护器主体输入载荷时,能够防止保护器上板部或保护器下板部以向上方或下方鼓起的方式变形。
20.发明效果
21.根据本公开,能够用简单的构成确保防钻保护器的强度。
附图说明
22.图1是应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防钻保护器的车辆的侧视图。
23.图2是图1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24.图3是从前方观察图2的状态的主视图。
25.图4是将防钻保护器的保护器外侧件拆卸的状态的立体图。
26.图5是从上方观察防钻保护器的主要部分的状态的俯视图。
27.图6是图5的vi-vi向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此外,在各图中,fr表示车辆的前方,up表示上方,in表示车宽方向内侧。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方向表示车辆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表示面向车辆前方的状态下的左右方向。
29.如图1所示,应用本实施方式的防钻保护器构造的车辆1是驾驶室2大致位于比引擎(省略图示)靠上方处的平头型的车辆1,具有车身框架3。在车身框架3的前端部的下方,设置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前防钻保护器(防钻保护器)50(以下,称为“fup50”。),在车身框架3的后端部的下方,设置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后防钻保护器(防钻保护器)10(以下,称为“rup10”。)。fup50及rup10分别经由左右1对的托架11(在图1中仅图示了左侧的托架11。)而被固定于车身框架3,防止在与车高较低的载客车等对方车辆(碰撞物)的碰撞时对方车辆向车身框架3的下方潜入。此外,fup50及rup10在车辆1的前后对称地设置,具有大致相同的构成,因此,以下,说明rup10,而省略fup50的说明。
30.车身框架3具备:左右1对的侧梁4,其在车宽方向的两侧沿前后方向延伸;以及横梁(省略图示),其沿车宽方向延伸并将左右的侧梁4彼此连结。
31.如图1~图3所示,左右的托架11分别具有:被固定在左右的侧梁4上的上端侧的框架侧固定部11a;以及被固定于rup10的前表面12的保护器侧固定部11b,左右的托架11从左右的侧梁4向下方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护器侧固定部11b被形成为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板状,在与rup10的前表面12面接触的状态下被固定。
32.如图2~图6所示,rup10具备:矩形筒状的保护器主体13,其在车身框架3的后端部(前后方向的一侧的端部)的下方沿车宽方向延伸;以及左右1对的加强构件17,其被配置于保护器主体13的内部空间14(以下,称为“保护器内部空间14”。参照图6。)。此外,加强构件
17分别被对称地设置于车辆1的左右,具有大致同样的构成,因此,以下,说明左侧,而省略右侧的说明。
33.保护器主体13具有:保护器内侧件18,其被固定于左右的托架11的保护器侧固定部11b并沿车宽方向延伸;以及保护器外侧件19,其在保护器内侧件18的后方沿车宽方向延伸并被接合于保护器内侧件18。保护器主体13的车宽方向两端部分别被配置在比左右的托架11靠车宽方向外侧处。
34.保护器内侧件18为截面大致u状的构件,一体成形有:内纵板部20,其在与前后方向交叉的状态下沿车宽方向延伸;以及内上板部(保护器上板部)21和内下板部(保护器下板部)22,其从内纵板部20的上端缘及下端缘曲折并向后方延伸并上下地彼此相对。内纵板部20沿着铅直方向竖起。内上板部21及内下板部22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内纵板部20具有由左右的托架11的保护器侧固定部11b从前方支承的左右的被支承区域43。此外,在图3中,为了使得被支承区域43容易理解,将比被支承区域43的外周缘(保护器侧固定部11b的外周缘)略微靠内侧用单点划线43示出。即,内纵板部20的被支承区域43是被保护器侧固定部11b从前方覆盖并支承的区域。保护器内侧件18的被支承区域43被紧固固定在托架11的保护器侧固定部11b。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护器内侧件18具有:后述的左右1对的第1加强件15;以及后述的左右1对的第2加强件16。
35.保护器外侧件19是截面大致u状的构件,一体成形有:外纵板部23,其在与前后方向交叉的状态下沿车宽方向延伸;外上板部(保护器上板部)24及和外下板部(保护器下板部)25,其从外纵板部23的上端缘及下端缘曲折并向前方(前后方向的另一侧)延伸并上下地彼此相对。外纵板部23沿铅直方向竖起。外上板部24及外下板部25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外上板部24的前端部在从上方与内上板部21的后端部重叠的状态下被接合。外下板部25的前端部在从下方与内下板部22的后端部重叠的状态下被接合。通过将外上板部24及外下板部25接合于内上板部21及内下板部22,从而保护器内侧件18与保护器外侧件19相互接合并成为截面大致矩形的筒状,在内部界定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保护器内部空间14。在保护器内侧件18与保护器外侧件19接合的状态下,外纵板部23在从内纵板部20向后方分离的位置竖起,从后方与内纵板部20相对。另外,内上板部21及外上板部24(以下,称为“上板部21、24”。)将内纵板部20及外纵板部23的上端缘彼此连结,内下板部22及外下板部25(以下,称为“下板部22、25”。)将内纵板部20及外纵板部23的下端缘彼此连结。
36.如图4及图6所示,第1加强件15被形成为截面大致l状,具有:上板部15a,其沿着内上板部21的下表面沿车宽方向延伸;以及前板部15b,其从上板部15a的前端缘向下方曲折并沿着内纵板部20的后表面沿车宽方向延伸。第1加强件15的前板部15b与内纵板部20的被支承区域43相比向车宽方向两侧更长地形成,以在车宽方向上横跨内纵板部20的被支承区域43的方式配置,被焊接于内纵板部20。第1加强件15的上板部15a在车宽方向上被形成为与前板部15b大致相同的长度,并被焊接于内上板部21。第1加强件15与保护器内侧件18的被支承区域43一起被紧固固定于托架11的保护器侧固定部11b。
37.第2加强件16被形成为截面大致l状,具有:下板部16a,其沿着内下板部22的上表面沿车宽方向延伸;以及前板部16b,其从下板部16a的前端缘向上方曲折并沿着内纵板部20的后表面沿车宽方向延伸。第2加强件16的前板部16b与内纵板部20的被支承区域43相比向车宽方向两侧更长地形成,以在车宽方向上横跨内纵板部20的被支承区域43的方式配
置,被焊接于内纵板部20。第2加强件16的下板部16a在车宽方向上被形成为与前板部16b大致相同的长度,并被焊接于内下板部22。第2加强件16与保护器内侧件18的被支承区域43一起被紧固固定于托架11的保护器侧固定部11b。即,第2加强件16与第1加强件15被上下对称地设置。
38.如图3~图6所示,加强构件17被形成为具有加强横板部(第1加强板部)17a和加强纵板部(第2加强板部)17b的截面大致l状,被配置在保护器内部空间14中并被固定于保护器主体13。加强横板部17a与加强纵板部17b的曲折部44被配置在保护器主体13的内纵板部20的被支承区域43的后方、且被支承区域43的上下方向及车宽方向的大致中央,在前后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与内纵板部20及外纵板部23正交的方向)上呈直线状延伸。即,加强构件17的曲折部44被配置在从保护器主体13的上板部21、24向下方分离、且从下板部22、25向上方分离的位置。加强构件17的曲折部44从与保护器主体13的内纵板部20的被支承区域43的后表面接触的位置延伸到接近外纵板部23的前表面的位置。
39.加强构件17的加强横板部17a被配置在从保护器主体13的上板部21、24向下方分离、且从下板部22、25向上方分离的位置,与上下方向交叉(在本实施方式中,大致水平地延伸)。加强横板部17a在俯视下被形成为大致五边形状,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前端缘部(第1加强板部的内纵板部侧的端缘部)27;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后端缘部28;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内端缘部(曲折部44);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外端缘部32;以及相对于前后方向倾斜的倾斜端缘部31(参照图5)。加强横板部17a的前端缘部27从曲折部44的前端沿着内纵板部20的后表面沿车宽方向延伸到比内纵板部20的被支承区域43的车宽方向的外端缘部(车宽方向外端部)43a靠车宽方向外侧处,呈线状焊接于内纵板部20的后表面的预定的焊接区域29(参照图3)。加强横板部17a的外端缘部32被配置在比内纵板部20的被支承区域43的车宽方向的外端缘部43a靠车宽方向外侧处,从内纵板部20的后表面侧向后方延伸。加强横板部17a的后端缘部28在与外纵板部23的前表面接近的位置从曲折部44的后端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后端缘部28从外纵板部23的前表面向前方略微分离。加强横板部17a的后端缘部28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30位于比加强横板部17a的外端缘部32靠车宽方向内侧处。即,加强横板部17a的后端缘部28在车宽方向上比前端缘部27更短。加强横板部17a的倾斜端缘部31从加强横板部17a的后端缘部28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30向车宽方向外侧的前方呈直线状延伸,并连续到外端缘部32的后端。
40.加强构件17的加强纵板部17b在与车宽方向交叉的状态下从曲折部44沿铅直方向竖起。加强纵板部17b在侧视下被形成为大致五边形状,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下端缘部(曲折部44);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前端缘部(第2加强板部的内纵板部侧的端缘部)33;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后端缘部34;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上端缘部(第2加强板部的端缘部)35;以及相对于前后方向倾斜的倾斜端缘部38(参照图6)。加强纵板部17b的前端缘部33从曲折部44的前端沿着内纵板部20的被支承区域43的后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包含第1加强件15的前板部15b的后表面)向上方延伸,呈线状焊接于内纵板部20的后表面的预定的焊接区域36(参照图3)。加强纵板部17b的后端缘部34在与外纵板部23的前表面接近的位置从曲折部44的后端向上方延伸。后端缘部34从外纵板部23的前表面向前方略微分离。加强纵板部17b的上端缘部35沿着内上板部21的下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包含第1加强件15的上板部15a的下表面)沿前后方向延伸,呈线状焊接于内上板部21的下表面的预定的焊接区域37(参照图5)。
加强纵板部17b的倾斜端缘部38从后端缘部34的上端部39向上侧的前方呈直线状延伸,并连续到上端缘部35的后端。
41.在如上所述构成的rup10中,在截面大致l状的加强构件17的曲折部44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状态下,将加强构件17配置在保护器主体13的保护器内部空间14。而且,加强构件17的曲折部44被配置在保护器主体13的内纵板部20的被支承区域43的后方,从与内纵板部20的被支承区域43的后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加强件15的前板部15b的后表面)接触的位置延伸到与外纵板部23的前表面接近的位置。因此,在对方车辆从车辆1的后方碰撞而对rup10从后方输入载荷时,从保护器主体13中的托架11的保护器侧固定部11b的正面(图5中以空心箭头40示出的方向)输入的载荷会输入到截面大致l状的加强构件17的曲折部44。这样,能够由加强构件17的曲折部44来承受从保护器主体13中的托架11的正面输入的载荷,因此,能够抑制加强构件17的变形,能够确保rup10的强度。
42.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通过将截面大致l状的加强构件17的曲折部44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状态下配置于内纵板部20的被支承区域43的后方(一侧)这样的简单的构成,确保rup10的强度。
43.另外,因为使加强构件17的加强横板部17a的后端缘部28比前端缘部27在车宽方向更短,所以与使后端缘部28与前端缘部27为相同长度从而将加强横板部17a在俯视下形成为大致矩形状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加强构件17的加强横板部17a轻量化。另外,因为使加强横板部17a的前端缘部27比后端缘部28更长,所以,能够将从后方输入到加强构件17的加强横板部17a中的载荷向内纵板部20的宽广的范围传递。因此,能够使加强构件17轻量化,同时将输入到加强构件17中的载荷向内纵板部20的宽广的范围传递。另外,因为使加强构件17的加强纵板部17b的后端缘部34比前端缘部33在上下方向上更短,所以,与上述的加强横板部17a同样地,能够使加强构件17轻量化,同时将输入到加强构件17中的载荷向内纵板部20的宽广的范围传递。
44.另外,加强构件17的曲折部44被配置在从保护器主体13的上板部21、24向下方分离、且从下板部22、25向上方分离的位置。因此,能够利用加强构件17的曲折部44确保前后方向的压缩强度比较低的保护器主体13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分(保护器主体13的上板部21、24与下板部22、25之间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分)的强度。
45.另外,加强构件17的加强横板部17a的前端缘部27从曲折部44侧沿着内纵板部20的后表面沿车宽方向延伸到比内纵板部20的被支承区域43的车宽方向的外端缘部43a靠车宽方向外侧处,并呈线状焊接于内纵板部20的后表面的预定的焊接区域29(参照图3)。即,加强横板部17a的前端缘部27在与内纵板部20的被支承区域43的车宽方向的外端缘部43a交叉的状态下沿车宽方向呈线状焊接于内纵板部20。因此,在与对方车辆的碰撞时(例如斜角碰撞时)来自后方的载荷如图5中以空心箭头41所示输入到rup10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时,能够抑制保护器主体13中的比托架11靠车宽方向外侧的区域在托架11的保护器侧固定部11b的车宽方向外端缘部42的位置(被支承区域43的车宽方向的外端缘部43a)向前方曲折变形。
46.另外,加强构件17的加强纵板部17b的上端缘部35沿着内上板部21的下表面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呈线状焊接于内上板部21的下表面的预定的焊接区域37(参照图5)。因此,在载荷从后方输入到rup10时,能够防止保护器主体13的上板部21、24以向上方鼓起的方式
变形、以及上板部21、24以向下方凹陷的方式变形。
47.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使保护器主体13的内纵板部20及外纵板部23沿着铅直方向竖起,但是,不限定于此,只要与前后方向交叉即可。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保护器主体13的下板部22、25及上板部21、24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但是,不限定于此,只要与上下方向交叉即可。
48.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加强构件17的加强横板部17a的后端缘部28及加强纵板部17b的后端缘部34从外纵板部23的前表面向前方分离,但是,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与外纵板部23的前表面接触。在此情况下,也可以将加强构件17的加强横板部17a的后端缘部28及加强纵板部17b的后端缘部34焊接于外纵板部23。
49.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将加强构件17的加强纵板部17b的上端缘部35呈线状焊接于内上板部21,但是,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加强纵板部17b的上端缘部35呈点状地焊接于内上板部21。
5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将加强构件17的加强纵板部17b从曲折部44向上方延伸,但是,也可以从曲折部44向下方延伸。在此情况下,也可以将加强纵板部17b下侧的端缘部(在与曲折部44相反侧沿着下板部22、25延伸的端缘部)焊接于保护器主体13的内下板部22及外下板部25的至少一者的下板部。
5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将加强构件17的加强横板部17a大致水平地配置,并将加强纵板部17b沿着铅直方向配置,但是,不限定于此,例如,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加强构件17,也可以在使其以曲折部44为轴旋转的状态下降加强构件17固定于保护器主体13。在此情况下,也因为加强构件17的曲折部44被配置在内纵板部20的被支承区域43的后方并沿前后方向延伸,所以能够以简单的构成来确保rup10的强度。另外,加强横板部17a与加强纵板部17b之间的角度不限定于直角,例如也可以是钝角或锐角。
5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将加强构件17的加强横板部17a的前端缘部27从曲折部44侧延伸到比内纵板部20的被支承区域43的车宽方向的外端缘部43a靠车宽方向外侧处,但是,不限定于此。
5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将加强构件17的加强横板部17a的前端缘部27呈线状焊接于内纵板部20,但是,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车宽方向上分离的多个位置呈点状焊接。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将加强构件17的加强纵板部17b的前端缘部33呈线状焊接于内纵板部20,到那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上下方向分离的多个位置呈点状焊接。
54.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使加强构件17的加强横板部17a的后端缘部28比前端缘部27在车宽方向上更短、且使加强构件17的加强纵板部17b的后端缘部34比前端缘部33在上下方向上更短,但是,不限定于此,只要使加强横板部17a及加强纵板部17b的至少一者的后端缘部比前端缘部更短即可。或者,也可以使加强构件17的加强横板部17a及加强纵板部17b的双方的后端缘部与前端缘部相同,或者比前端缘部更长。
55.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使加强构件17的曲折部44的前端侧与保护器主体13的内纵板部20的后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加强件15的前板部15b的后表面)接触,但是,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曲折部44的前端侧接近内纵板部20的后表面。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使加强构件17的曲折部44的后端侧接近保护器主体13的外纵板部23的前表面,但
是,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曲折部44的后端侧与外纵板部23的前表面接触。
56.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在保护器内侧件18上设置了左右的第1加强件15及左右的第2加强件16,但是,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不设置左右的第1加强件15及左右的第2加强件16。
57.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通过将2个构件(保护器内侧件18及保护器外侧件19)接合从而将保护器主体13构成为筒状,但是,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用1个构件、或者3个以上的构件构成为筒状。
58.以上,基于上述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内容,当然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内适当变更。即,基于本实施方式由本领域技术人员等做出的其他的实施方式、实施例及运用技术等当然全部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59.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将本公开的防钻保护器构造应用于rup10及fup50的双方,但是,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仅应用于rup10及fup50的任一者。
60.本技术基于2020年2月25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特愿2020-029935),将其内容作为参照援引于此。
61.工业实用性
62.本公开的防钻保护器构造能够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各样的车辆的防钻保护器。
63.附图标记说明
64.1:车辆
65.3:车身框架
66.10:后防钻保护器(防钻保护器)
67.11:托架
68.13:保护器主体
69.14:保护器内部空间
70.17:加强构件
71.17a:加强横板部(第1加强板部)
72.17b:加强纵板部(第2加强板部)
73.20:内纵板部
74.21:内上板部(保护器上板部)
75.22:内下板部(保护器下板部)
76.23:外纵板部
77.24:外上板部(保护器上板部)
78.25:外下板部(保护器下板部)
79.27:加强横板部的前端缘部(第1加强板部的内纵板部侧的端缘部)
80.33:加强纵板部的前端缘部(第2加强板部的内纵板部侧的端缘部)
81.35:加强纵板部的上端缘部(第2加强板部的端缘部)
82.43:被支承区域
83.44:曲折部
84.50:前防钻保护器(防钻保护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