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飞行器乘客的双座长排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40211发布日期:2023-07-28 11:58阅读:28来源:国知局
用于飞行器乘客的双座长排座椅的制作方法
用于飞行器乘客的双座长排座椅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飞行器乘客的双座长排座椅。本发明还涉及这种双座长排座椅在飞机中的布置。
2.飞行器的机舱的布局极大地影响乘客的舒适度,并形成重要的商业问题,特别是在长途飞行中。
3.座椅是飞行器机舱布局的重要点。在长途飞行中,座椅可以从椅状位置转换到床状位置,同时在这两种配置中在舒适度和使自身与其他乘客隔离的可能性方面提供等效服务。
4.为了满足这些需求,现有技术提出的解决方案依赖于单独的座椅,在两个相邻的座椅之间留下很小的运动自由度。然而,许多乘客与家人一起旅行、特别是作为一对伴侣,而他们将期望在旅行中能够彼此更亲密。
5.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飞行器乘客的座椅的解决方案,这些座椅改善了乘客的舒适度,特别是针对同一家庭或一对伴侣的两个乘客。
6.为此目的,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座长排座椅,该双座长排座椅允许期望如此的乘客更自由地共用他们两个相邻座椅的空间。
7.更确切地,用于运输工具(诸如飞行器)的乘客的双座长排座椅具有坐式配置和卧式配置,并且包括围绕独立的两个配对座椅的基本上竖直壳体,其特征在于,
[0008]-两个配对座椅沿着飞行器的纵向轴线定向,
[0009]-两个配对座椅中的每一个彼此独立地采取至少一个椅状位置和一个床状位置,
[0010]-两个配对座椅包括靠背和座部,
[0011]-在床状位置中,两个配对座椅通过延伸部延伸,
[0012]-当双座长排座椅处于卧式配置时,两个配对座椅处于床状位置、并且被布置成处于相同高度处并形成连续水平表面,连续水平表面具有被适配成形成能够容纳两个躺卧人员的双人床的宽度和长度,
[0013]-当双座长排座椅处于坐式配置时,两个配对座椅处于椅状位置、被布置成使得两个配对座椅各自的靠背并入到双座长排座椅的基本上竖直壳体中,从而形成与可选的头枕分隔的连续竖直壁,并由此为两个就坐人员提供共同靠背。
[0014]
在坐式配置中,结合了两个配对座椅的两个靠背的壳体的竖直壁可以在两个靠背之间是基本上平坦的,或者在每个靠背的高度和/或壳体的总高度的至少一个80%以上、或甚至至少90%以上没有起伏或没有尖端。
[0015]
两个配对座椅的靠背和座部可以在椅状位置和床状位置之间移动。
[0016]
每个配对座椅的靠背在椅状配置中可以占据并入到壳体中的位置并在卧式配置中占据形成床部分的基本水平位置。
[0017]
两个配对座椅的靠背和座部可以在椅状位置与床状位置之间固定,并且每个配对座椅可以包括搁腿架,搁腿架在缩回位置与在卧式配置中形成床部分的基本水平位置之间移动。
[0018]
双座长排座椅可以包括移动分隔壁,分隔壁能够占据分隔位置,在分隔位置中,分
隔壁形成分隔两个配对座椅的壁,并且分隔壁能够占据缩回位置,在缩回位置中,两个配对座椅属于同一空间。
[0019]
分隔壁可以包括至少两个部分,至少两个部分包括固定部分和至少一个移动部分,至少一个移动部分相对于固定部分竖直平移滑动,并插入到位于两个配对座椅之间的壳体上的至少一个引导槽中。
[0020]
用于乘客的双座长排座椅可以包括两个盒体,两个盒体位于两个配对座椅的两侧上并能够用作扶手或实用表面。
[0021]
每个盒体可以包括延伸部,该延伸部可供布置在双座长排座椅后方的座椅的乘客触达。
[0022]
用于乘客的双座长排座椅可以旨在布置在中间排的中间座椅的后方,该中间座椅包括延伸部,该延伸部允许在双座长排座椅的配对座椅处于床状位置时延伸双座长排座椅的配对座椅。
[0023]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乘客的面对面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面对面模块包括面对面布置的如上所述的双座长排座椅和附加排,并且特征在于,附加排提供延伸部,该延伸部允许在双座长排座椅的配对座椅处于床状位置时延伸双座长排座椅的配对座椅。
[0024]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乘客的座椅排的布置,其特征在于,该布置包括在该布置的端部处占据两排的这种面对面模块,并且特征在于,后续排由如上所述的双座长排座椅和中间座椅的交替构成。
[0025]
本发明的这些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在以下关于附图以非限制性方式实施的两个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详细解释,在附图中:
[0026]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处于坐式配置的用于飞行器乘客的双座长排座椅。
[0027]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处于卧式配置的用于飞行器乘客的双座长排座椅。
[0028]
图3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处于坐式配置的用于飞行器乘客的双座长排座椅。
[0029]
图3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处于卧式配置的用于飞行器乘客的双座长排座椅。
[0030]
图4以后四分之三视图示出了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双座长排座椅的座椅排的布置。
[0031]
图5以前四分之三视图示出了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双座长排座椅的座椅排的布置。
[0032]
图6以后四分之三视图示出了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双座长排座椅的座椅排的布置。
[0033]
图7以立体图示出了包含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双座长排座椅的面对面模块。
[0034]
图8以立体图示出了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双座长排座椅的座椅排的布置和包含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双座长排座椅的面对面模块。
[0035]
下面,在考虑与飞机的纵向轴平行的方向时,纵向方向将指定方向。在考虑旨在将用于飞行器座椅的座椅安装到飞机内部的位置时,将以扩展到座椅的方式使用相同的参考
系。
[0036]
下面描述双座长排座椅10的两个实施方式:
[0037]-由图1、图2以及图5至图8所展示的第一实施方式使用具有移动靠背和座部的配对座椅11、12,
[0038]-由图3a、图3b和图4所展示的第二实施方式使用具有固定靠背和座部以及移动搁腿架的配对座椅11、12。
[0039]
在这两个实施方式中,双座长排座椅10包括壳体1,该壳体围绕两个配对座椅11和12以及两个盒体14和15。壳体1是弯曲竖直壁,该弯曲竖直壁的水平截面是在宽度方面拉伸的u形形状。壳体1还具有中央部分s1和与中央部分垂直的两个侧向部分s2、s3,这些部分是基本上平坦的并且通过弯曲链接部彼此连接。两个配对座椅11和12可以占据椅状位置和床状位置,这将在下面详细描述。
[0040]
壳体1具有垂直于中央部分s1的纵向竖直对称平面a1。竖直平面a1平行于飞行器的纵向轴线。壳体1相对于飞行器的地板固定,该壳体旨在安装在地板上,并且地板支撑本发明的双座长排座椅10的元件。
[0041]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壳体1的中央部分s1在其后部面上具有在图2中可见的两个相邻凹部e1、e2,这两个凹部并且布置在壳体的对称平面a1的两侧上,旨在分别接纳移动配对座椅11、12的靠背111、112。
[0042]
移动配对座椅11、12的每一个由移动靠背111、121和移动座部112、122构成,移动靠背和移动座部铰接而相对于彼此旋转。壳体1的凹部e1、e2以如下方式制成,即使得当移动座部配置成处于椅状位置时,凹部允许将靠背111、121完全并入。在此位置中,靠背111、121由此占据基本上竖直的、轻微向后倾斜的位置。座部112、122占据基本上水平位置。
[0043]
每个配对座椅11、12可以执行相对于壳体1的平移运动,可选地与靠背相对于座部的旋转运动相结合。因此,为了从由图1所示的椅状位置移动到由图2所示的床状位置,座部112、122经历纵向平移,使其远离壳体1移动。同时,靠背111、121经历相对于壳体的竖直平移和相对于座部112、122的同时旋转,以便从并入到壳体中的基本上竖直位置移动到基本上水平位置,至少部分地占据先前由座部112、122占据的位置。因此,在座椅的床状位置,靠背111、121和座部112、122形成连续的基本上水平表面,从而形成用于乘客的床的一部分。
[0044]
因此,当座椅被配置成处于床状位置时,在靠背与座部之间形成的最大角度可以是180度。
[0045]
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特别地,椅状位置与床状位置之间的转变可以通过任何其他类型的运动组合来实现。
[0046]
在图3和图4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壳体1不具有凹部,并且配对座椅11、12部分地固定。在椅状位置中,可移除的靠背111、121被紧固而抵靠壳体1,而在床状位置中,可以将靠背移除以增加睡觉区域的长度。替代性地,这些靠背是固定的且不可移除的。此外,配对座椅11、12的座部112、122是固定的。
[0047]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配对座椅11、12还包括移动搁腿架113、123。移动搁腿架113、123相对于固定座部112、122铰接而旋转。搁腿架113、123的运动允许将配对座椅11、12中的每一个独立地调整到椅状位置或床状位置。在如图3a所示的椅状位置中,搁腿架113、123占据基本上竖直、或更一般地缩回位置,在该位置中,搁腿架释放座椅前部的空间,从而允许
乘客将他们的脚定位到坐式位置。在如图3b所示的床状位置中,搁腿架通过相对于座部旋转而升高,直到搁腿架占据基本上水平位置,该基本上水平位置延伸了座部并形成乘客的床的一部分。
[0048]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替代方案中,搁腿架113、123在其远端处具有扩口形状,因此当座椅处于床状位置时为使用者提供更大的运动自由度。此外,这种运动自由度允许处于床状位置的配对座椅的使用者将其脚搁在延伸部上,该延伸部相对于配对座椅11、12的方向侧向定位。
[0049]
在所有实施方式中,当两个配对座椅11、12处于椅状位置时,双座长排座椅处于坐式配置。两个配对座椅11、12被布置成使得它们各自的靠背111、121并入到双座长排座椅的基本上竖直壳体1中,从而形成与可选的头枕分隔的连续竖直壁。
[0050]
换句话说,当两个配对座椅处于椅状位置时,靠背111、112形成由壳体限定的弯曲壁的一体部分。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靠背通过填充凹部e1、e2而并入到壳体中,以便形成由壳体限定的弯曲壁的一体部分。换句话说,壳体和靠背一起形成不具有任何间断的弯曲竖直壁。由壳体1和所并入的靠背111、121形成的组件形成用于两个配对座椅11、12的共用且连续的靠背。
[0051]
因此,尽管存在两个不同的座椅,但本发明具有形成相当于单个靠背的单个表面的优点。壳体消除了两个座椅之间的任何分隔,这两个座椅不再被视为靠背表面的两个不同部分。因此,双座长排座椅形成用于两个就座人员的共用靠背。通过这种构造,两个人员可以在双座长排座椅的整个宽度上无差别地定位他们自身,从而尽可能地利用最大空间。换句话说,他们的定位并不严格地限于分配给他们的座椅的靠背。因此增加了舒适度。
[0052]
特别地,每个配对座椅11、12的每个靠背111、121的表面与相邻壳体的表面连续。表面在两个靠背111、121之间保持连续,这允许两个乘客靠近在一起。换句话说,在坐式配置中,壳体在两个乘客之间的靠背处不具有甚至轻微的分隔。根据实施方式,这种连续性由两个座椅之间的基本上平坦的表面形成。替代性地,连续性可以由任何不具有带标记的起伏的表面形成。通过观察壳体的水平截面,这种连续性是明显的。有利地,此连续性在靠背的整个高度上延伸。替代性地,此连续性延伸超过每个靠背的高度或壳体的总高度的至少80%、或甚至90%。
[0053]
此外,在这两个实施方式中,当两个配对座椅11、12处于床状位置时,双座长排座椅处于卧式配置。因此,座椅被布置成处于相同高度处并形成连续水平表面,该连续水平表面具有被适配成形成能够容纳两个躺卧人员的双人床的宽度和长度。此处还针对两个人员优化了整个空间。
[0054]
当然,两个座椅保持独立并且可以占据不同的位置。
[0055]
在两个实施方式中,壳体1还可以在其后部面上具有竖直槽r1。位于两个配对座椅11、12之间的这个槽r1旨在用于引导可移除的分隔壁13进行竖直平移。这个分隔壁13布置在配对移动座椅11、12之间,并允许在由图2所示的高位置中将双座长排座椅10的空间分隔成两个单独的子空间。
[0056]
根据实施方式,分隔壁13由固定部分131和至少一个移动部分132构成,该至少一个移动部分在固定部分131中竖直滑动。替代性地,可以存在能够根据伸缩类型的操作占据数个位置的数个移动部分。
[0057]
固定部分131本身呈现为中空矩形隔断,该中空矩形隔断容纳滑动机构,该滑动机构用于至少一个移动部分132的竖直平移运动。分隔壁13的固定部分131紧固到地板和壳体1、垂直于壳体1的中央部分、并且位于壳体1的竖直对称平面a1中。在固定部分的纵向尺寸中,固定部分131在长排座椅10的壳体1与位于长排座椅前方的基本上中间排20的中间座椅之间延伸,以便在两个配对座椅11、12之间在腿处形成固定的物理分隔,如由图6所示。此外,固定部分131的高度(在竖直方向上测量的)对应于由配对座椅11、12的座部112、122形成的平面的高度,如在图1中特别可见。
[0058]
在所描述的两个实施方式中,分隔壁13的至少一个移动部分132可以至少采取:
[0059]-图2中所示的“高”位置,对应于分隔壁13的最大展开,在该位置中,分隔壁将双座长排座椅10分隔成两个单独的座椅;以及
[0060]-图1中所示的“低”位置,对应于移动部分完全缩回到固定部分内部,在该位置中,双座长排座椅10形成用于两个人员的单个欢乐性空间。分隔壁13的低位置对应于睡眠区域的高度。
[0061]
替代性地,分隔壁13可以采取“低”位置、“中间”位置和“高”位置。中间位置对应于至少一个移动部分部分地缩回到固定部分内部,这将分隔壁13定位在扶手的高度处,从而形成由两个座椅共用的中央扶手。高位置对应于分隔壁13展开到位于超过中间位置并且能够达到分隔壁的最大展开,最大展开位置在图2中示出。在高位置中,分隔壁13形成两个单独的扶手,并将双座长排座椅10分隔成两个单独的座椅。
[0062]
当分隔壁完全展开时,至少一个移动部分132在长排座椅10的壳体1与位于长排座椅前方的中间排20的中间座椅之间基本上纵向地延伸,并且竖直地在接近壳体1的高度的给定最大高度上延伸,以在两个配对座椅11、12之间形成完全分隔。
[0063]
在所采取的实施方式的替代方案中,分隔壁13的展开的最大高度可以采取任何其他高度,可选地小于壳体1的高度。
[0064]
在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移动部分132的运动进一步由存在于壳体1的后部面上并位于两个配对座椅11、12之间的竖直槽r1引导,如上所述。
[0065]
在所呈现的实施方式的替代方案中,互补槽布置在位于双座长排座椅10正前方的中间排20的中间座椅的后部面上,该互补槽用于在至少一个移动部分的前端部处引导至少一个移动部分,该前端部与在壳体的槽r1中被引导的端部相反。
[0066]
至少一个移动部分132可以是至少部分半透明的或不透明的。
[0067]
根据实施方式,分隔壁13可以部分地由允许视觉和/或声学隔离的材料制成。
[0068]
分隔壁13的位置的调整可以由配对座椅11和12的乘客中的每个乘客控制。
[0069]
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分隔壁13可以具有从缩回位置移动到分隔位置的任何其他移动性。这种移动性可以例如通过旋转或(多个)旋转和(多个)平移的组合来获得。
[0070]
在所呈现的两个实施方式中,壳体1的中央部分s1具有在壳体1的后部面上开放的两个侧向开口o1、o2(图6中所示),这两个侧向开口面向双座长排座椅10的盒体14、15定位。这些侧向开口o1、o2由占据位于双座长排座椅10后方的座椅的乘客使用,以允许他们触达位于盒体14、15内部的附加空间141、151。
[0071]
两个盒体14、15相对于竖直对称平面a1彼此对称地布置。盒体的水平截面具有直
角梯形的形状,该直角梯形在拐角处倒圆。截面朝向盒体前部较小。
[0072]
盒体抵靠壳体1布置如下:
[0073]-由盒体14、15的所述截面形成的梯形的底抵靠壳体1的中央部分s1定位,以及
[0074]-位于由盒体形成的梯形的底处的倒圆的直角与壳体1的倒圆的角相匹配。
[0075]
盒体14、15是中空的并且朝向壳体1的后部开放。因此,如上所述,这些盒体形成可以由位于双座长排座椅后方的乘客触达的附加空间141、151。这个附加空间141、151包括平坦的附加表面或延伸部114、124(在图6中可见),该附加表面或延伸部旨在形成用于位于双座长排座椅10后方的座椅的床延伸部。
[0076]
盒体14、15还限定了用于配对座椅11、12的使用者中的每一个的宽扶手。盒体14、15的上表面还提供允许例如放置物体的实用表面。
[0077]
壳体1的两个侧向部分s2、s3限定了双座长排座椅的空间。可缩回侧向壁16、17(图5中所示)可以延伸壳体的每个侧向部分s2、s3,以便在双座长排座椅10的空间与过道之间形成隔断。此侧向壁在壳体1的侧向部分s2、s3内部纵向平移滑动。因此,横向壁形成分隔壁。横向壁可以形成门,以用于从相邻的过道触达双座长排座椅的空间。在替代实施方式中,用于触达双座长排座椅的空间的这个门可以由能够提供视觉隔离的其他类型的机构和/或材料(例如帘布)制成。
[0078]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壳体1可以设置有隔音涂层。
[0079]
本发明还涉及具有如上所述的双座长排座椅10的飞行器区段的布局。
[0080]
这种布局包括例如图6中所示的布置,其中,根据本发明的双座长排座椅10布置在中间排20的后方,使得双座长排座椅10的配对座椅11、12在它们的床状位置通过由这个中间排20提供的附加表面或延伸部114、124而延伸。因此,中间排20有利地包括长排座椅,该长排座椅包括与双座长排座椅10的两个盒体类似的两个盒体,这个两个盒体定位为双座长排座椅10的配对座椅的延伸部。同样有利地,这个中间排20还包括两个座椅21、22。
[0081]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具有双座长排座椅10的飞行器布局由图5和图6示出。根据此实施方式的飞行器的布局包括在所描述的双座长排座椅10与中间排20之间的交替。
[0082]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具有双座长排座椅10的飞行器布局由图4示出。这种布局基于一个接一个地布置的一系列根据本发明的双座长排座椅。因此,在这种飞行器布局中,上述中间排20是相同的长排座椅10。因此,第一双座长排座椅10的延伸部114、124位于第二双座长排座椅10的盒体14、15中,第二双座长排座椅位于第一双座长排座椅10前方。在此实施方式中,搁腿架113、123在其远端处具有扩口形状,因此在座椅处于床状位置时为使用者提供更大的运动自由度。这种运动自由度允许使用者舒适地触达延伸部114、124(如在图4中示出的这些延伸部),也就是说相对于座椅11、12的方向侧向定位。
[0083]
具有双座长排座椅10的飞行器区段的布局包括关于区段的第一排、或甚至最后一排的具体实现方式,以便第一排提供用于位于此第一排后方的长排座椅10的使用者所需的延伸部114、124。
[0084]
因此,在没有中间排位于双座长排座椅10前方的具体情况下,可以布置附加排40以面对双座长排座椅10来为双座长排座椅提供延伸部114、124。这种被称为面对面模块30的组件由图7展示。
[0085]
因此,具有双座长排座椅10的飞行器区段的布局可以由以下构成:面对面模块30、
随后是中间排20和根据所呈现的替代性实施方式之一的双座长排座椅10的交替。
[0086]
替代性地,中间排20和双座长排座椅10的交替由一系列的双座长排座椅10构成。
[0087]
更一般地,本发明涉及运输工具(诸如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双座长排座椅10的航空、航海或铁路运输交通工具)的布局,特别是渡轮或游轮的布局以及长途列车的布局。本发明更具体地涉及这种航空、航海或铁路运输交通工具的商务舱或一等舱或任何其他豪华舱的布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