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自动控制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66537发布日期:2022-04-30 14:52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自动控制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充电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自动控制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近年来我国绿色发展理念的推进,新能源开始逐渐代替传统能源成为新的主流趋势,其中,新能源汽车是新能源领域发展较为迅速的部分,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充电模块始终是其较为重要的一部分。现有技术中,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主要为充电桩,如图1所示,充电桩在使用时需要充电枪需要通过导线与桩体连接,同时,为保证充电方便导线需要设置较长距离,但是,部分使用者在使用完成后不会对导线进行整理,导致导线散落甚至折弯缠绕,导线长时间折弯缠绕容易发生损坏,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自动控制导线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新能源充电桩使用后导线容易发生缠绕折弯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一种能自动控制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新能源充电桩使用后导线已发生缠绕折弯损坏的问题。
4.为此,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一种能自动控制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包括:机箱、导线、充电枪和收线组件,所述机箱内固定设置有电源模块,所述导线绕设在所述收线组件上其导线一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所述导线另一端与所述充电枪电连接。
5.优选的,所述收线组件包括:
6.收线盒,所述收线盒固定设置在所述机箱侧壁上,所述收线盒内设置有第一主轴,所述第一主轴水平设置且与所述机箱外壁转动连接;
7.复位套筒,所述复位套筒套设在所述第一主轴上且与所述第一主轴转动连接,所述复位套筒与所述机箱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套筒与所述第一主轴之间设置有复位扭簧;
8.收线转盘,所述第一主轴端部固定设置有收线转盘,所述收线转盘远离所述第一主轴的端面上圆周阵列设置有若干收线杆,所述收线杆水平设置,且收线杆靠近收线转盘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限位滑块,所述收线转盘上沿径向设置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限位滑槽内;
9.导电刷,所述导电刷设置为u型结构,且导电刷与所述收线转盘外缘处卡接,所述导电刷与所述机箱外壁固定连接,且导电刷与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所述收线转盘与收线杆均设置为金属材质;
10.插接孔,所述收线盒上端开设有插接孔,所述充电枪插接在插接孔内,所述导线一端与所述充电枪电连接,且导线绕设在所述收线杆外侧且与其中一个所述收线杆电连接;
11.第二主轴,所述第二主轴设置在所述收线盒内壁上,第二主轴水平设置且与所述
收线转盘轴线重合,所述第二主轴靠近收线转盘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
12.第三主轴,所述第三主轴平行于所述收线转盘所在平面,所述第三主轴穿过所述收线杆且与所述收线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三主轴靠近所述收线转盘轴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
13.优选的,所述插接孔处所述收线盒内壁上转动设置有两个收线滚轮。
14.优选的,所述收线杆远离所述收线转盘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限位卡块。
15.优选的,所述收线盒侧壁上固定设置有触发套筒,所述触发套筒水平设置,所述第二主轴插接在所述触发套筒内且与触发套筒滑动连接,所述触发套筒内固定设置有触发电磁铁,所述触发电磁铁与所述第二主轴端部之间固定设置有触发弹簧,所述复位套筒内固定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复位扭簧抵接且与所述触发电磁铁电连接。
16.优选的,所述收线转盘靠近所述机箱侧壁的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加固连杆,所述加固连杆水平设置,所述加固连杆靠近所述机箱侧壁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加固滑块,所述机箱侧壁上设置有环形结构的加固滑槽,所述加固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加固滑槽内。
17.优选的,所述机箱内还设置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
18.散热滤网,所述机箱侧壁上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处固定设置有散热滤网;
19.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机箱内壁上,且支撑底板水平设置,所述支撑底板上固定设置有支撑主杆,所述支撑主杆竖直设置,且支撑主杆上端固定设置有散热电机;
20.主动齿轮,所述散热电机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主动齿轮,且散热电机输出轴与主动齿轮偏心设置,所述主动齿轮远离所述散热电机的一端同轴线固定设置有第一散热扇;
21.从动齿轮,所述支撑主杆上沿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支撑滑块,所述支撑滑块上转动设置有第四主轴,所述第四主轴平行于所述散热电机输出轴,所述第四主轴上固定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
22.第二散热扇,所述从动齿轮远离所述支撑滑块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散热扇,所述第二散热扇与所述从动齿轮同轴线设置;
23.连接摆杆,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设置有连接摆杆,所述连接摆杆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与所述主动齿轮同轴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环与所述第四主轴同轴线转动连接;
24.导向滑块,所述支撑底板上开设有导向滑槽,所述导向滑槽内滑动设置有导向滑块,所述导向滑块上固定设置有驱动摆杆,所述驱动摆杆竖直设置且驱动摆杆上端设置有槽口,所述从动齿轮上偏心设置有联动摆杆,所述联动摆杆与驱动摆杆槽口配合,所述驱动摆杆下端固定设置有刮板;
25.颤动摆块,所述散热滤网上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若干颤动摆块,所述颤动摆块与散热滤网之间通过颤动弹簧连接,所述颤动摆块能够与所述驱动摆杆抵接。
26.优选的,所述机箱外壁上所述散热孔上方固定设置有挡雨板,所述挡雨板斜向下设置。
27.优选的,所述机箱顶部固定设置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与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
28.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如下:充电装置使用时,导线绕设在收线组件上且
一端与充电枪连接,随后当需要进行充电时,将导线拉出,使用完成后收线组件自动将导线收回绕设在收线组件上,从而避免使用后导线缠绕造成损坏。
29.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30.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3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32.图1为现有技术中充电桩结构示意图;
33.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能自动控制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结构示意图;
34.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能自动控制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中收线组件结构示意图一;
35.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能自动控制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种收线组件结构示意图二;
36.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能自动控制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种散热组件结构示意图一;
37.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能自动控制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中散热组件结构示意图二。
38.附图中的标记如下:1、机箱;11、电源模块;2、导线;3、充电枪;4、收线组件;401、收线盒;402、第一主轴;403、复位套筒;404、复位扭簧;405、收线转盘;406、收线杆;407、限位滑块;408、限位滑槽;409、导电刷;410、插接孔;411、第二主轴;412、第一锥齿轮;413、第三主轴;414、第二锥齿轮;415、收线滚轮;416、限位卡块;417、触发套筒;418、触发电磁铁;419、触发弹簧;420、压力传感器;421、加固连杆;422、加固滑块;423、加固滑槽;5、散热组件;501、散热滤网;502、散热孔;503、支撑底板;504、支撑主杆;505、散热电机;506、主动齿轮;507、第一散热扇;508、从动齿轮;509、支撑滑块;510、第四主轴;511、第二散热扇;512、连接摆杆;513、第一连接环;514、第二连接环;515、导向滑块;516、导向滑槽;517、驱动摆杆;518、联动摆杆;519、刮板;520、颤动摆块;521、颤动弹簧;6、挡雨板;7、太阳能板;8、桩体;81、电枪;82、输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3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4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自动控制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机箱1、导线2、充电枪3和收线组件4,所述机箱1内固定设置有电源模块11,所述导线2绕设在所述收线组件4上其导线2一端与所述电源模块11电连接,所述导线2另一端与所述充电枪3电连接。
41.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充电装置使用时,导线2绕设在收线组
件4上且一端与充电枪3连接,随后当需要进行充电时,将导线2拉出,使用完成后收线组件4自动将导线2收回绕设在收线组件4上,从而避免使用后导线2缠绕造成损坏。
42.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收线组件4包括:
43.收线盒401,所述收线盒401固定设置在所述机箱1侧壁上,所述收线盒401内设置有第一主轴402,所述第一主轴402水平设置且与所述机箱1外壁转动连接;
44.复位套筒403,所述复位套筒403套设在所述第一主轴402上且与所述第一主轴402转动连接,所述复位套筒403与所述机箱1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套筒403与所述第一主轴402之间设置有复位扭簧404;
45.收线转盘405,所述第一主轴402端部固定设置有收线转盘405,所述收线转盘405远离所述第一主轴402的端面上圆周阵列设置有若干收线杆406,所述收线杆406水平设置,且收线杆406靠近收线转盘405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限位滑块407,所述收线转盘405上沿径向设置有限位滑槽408,所述限位滑块407滑动设置在所述限位滑槽408内;
46.导电刷409,所述导电刷409设置为u型结构,且导电刷409与所述收线转盘405外缘处卡接,所述导电刷409与所述机箱1外壁固定连接,且导电刷409与所述电源模块11电连接,所述收线转盘405与收线杆406均设置为金属材质;
47.插接孔410,所述收线盒401上端开设有插接孔410,所述充电枪3插接在插接孔410内,所述导线2一端与所述充电枪3电连接,且导线2绕设在所述收线杆406外侧且与其中一个所述收线杆406电连接;
48.第二主轴411,所述第二主轴411设置在所述收线盒401内壁上,第二主轴411水平设置且与所述收线转盘405轴线重合,所述第二主轴411靠近收线转盘405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412;
49.第三主轴413,所述第三主轴413平行于所述收线转盘405所在平面,所述第三主轴413穿过所述收线杆406且与所述收线杆406螺纹连接,所述第三主轴413靠近所述收线转盘405轴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锥齿轮414,所述第二锥齿轮414与第一锥齿轮412啮合。
50.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充电装置使用时,导线2一端与其中一个收线杆406固定连接,且导线2绕设在收线杆406外侧,同时收线杆406依次通过导电刷409和收线转盘405与电源模块11电连接,当需要充电时,拉动充电枪3将导线2拉出,此时导线2通过收线杆406带动收线转盘405转动,此时复位扭簧404被压缩,当使用完成后,复位扭簧404复位带动第一主轴402转动从而将导线2再次绕设在收线杆406;同时,第一主轴402转动时带动第一锥齿轮412与第二锥齿轮414啮合传动,进而带动第三主轴413转动,此时由于第三主轴413与收线杆406螺纹连接,进而带动收线杆406相互靠近,收线杆406所围成的圆周直径减小,避免导线2向外拉出时拉出过快对收线组件4造成损坏。
5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接孔410处所述收线盒401内壁上转动设置有两个收线滚轮415。
52.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通过设置收线滚轮415,使得导向向外拉出或回收时更加顺畅,避免导线2拉出时在插接孔410处棱角对导线2造成损坏,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
5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线杆406远离所述收线转盘405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限位卡块416。
54.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通过设置限位卡块416,避免导线2绕设在收线杆406上时因滑动导致从收线杆406上脱落,从而进一步提升收线组件4的安全性。
5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线盒401侧壁上固定设置有触发套筒417,所述触发套筒417水平设置,所述第二主轴411插接在所述触发套筒417内且与触发套筒417滑动连接,所述触发套筒417内固定设置有触发电磁铁418,所述触发电磁铁418与所述第二主轴411端部之间固定设置有触发弹簧419,所述复位套筒403内固定设置有压力传感器420,所述压力传感器420与所述复位扭簧404抵接且与所述触发电磁铁418电连接。
56.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收线组件4使用时,当向外拉出导线2时,复位扭簧404受压,此时压力传感器420受压并控制触发电磁铁418断电,随后触发弹簧419推动第二主轴411弹出,使得第一锥齿轮412和第二锥齿轮414啮合,进而便于进行放线,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
5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线转盘405靠近所述机箱1侧壁的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加固连杆421,所述加固连杆421水平设置,所述加固连杆421靠近所述机箱1侧壁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加固滑块422,所述机箱1侧壁上设置有环形结构的加固滑槽423,所述加固滑块422滑动设置在所述加固滑槽423内。
58.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通过设置加固连杆421对收线转盘405进行加固,避免收线转盘405因受力过大导致发生侧倾,从而提升收线组件4的稳定性,提升装置的实用性。
5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箱1内还设置有散热组件5,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散热组件5包括:
60.散热滤网501,所述机箱1侧壁上开设有散热孔502,所述散热孔502处固定设置有散热滤网501;
61.支撑底板503,所述支撑底板503固定设置在所述机箱1内壁上,且支撑底板503水平设置,所述支撑底板503上固定设置有支撑主杆504,所述支撑主杆504竖直设置,且支撑主杆504上端固定设置有散热电机505;
62.主动齿轮506,所述散热电机505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主动齿轮506,且散热电机505输出轴与主动齿轮506偏心设置,所述主动齿轮506远离所述散热电机505的一端同轴线固定设置有第一散热扇507;
63.从动齿轮508,所述支撑主杆504上沿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支撑滑块509,所述支撑滑块509上转动设置有第四主轴510,所述第四主轴510平行于所述散热电机505输出轴,所述第四主轴510上固定设置有从动齿轮508,所述从动齿轮508与所述主动齿轮506啮合;
64.第二散热扇511,所述从动齿轮508远离所述支撑滑块509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散热扇511,所述第二散热扇511与所述从动齿轮508同轴线设置;
65.连接摆杆512,所述主动齿轮506与从动齿轮508之间设置有连接摆杆512,所述连接摆杆512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环513和第二连接环514,所述第一连接环513与所述主动齿轮506同轴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环514与所述第四主轴510同轴线转动连接;
66.导向滑块515,所述支撑底板503上开设有导向滑槽516,所述导向滑槽516内滑动设置有导向滑块515,所述导向滑块515上固定设置有驱动摆杆517,所述驱动摆杆517竖直设置且驱动摆杆517上端设置有槽口,所述从动齿轮508上偏心设置有联动摆杆518,所述联
动摆杆518与驱动摆杆517槽口配合,所述驱动摆杆517下端固定设置有刮板519;
67.颤动摆块520,所述散热滤网501上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若干颤动摆块520,所述颤动摆块520与散热滤网501之间通过颤动弹簧521连接,所述颤动摆块520能够与所述驱动摆杆517抵接。
68.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充电装置使用时,散热电机505启动带动主动齿轮506和第一散热扇507转动,主动齿轮506转动时通过啮合传动带动从动齿轮508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散热扇511转动配合进行散热,此时由于散热电机505输出轴与主动齿轮506偏心设置,因此主动齿轮506与从动齿轮508啮合传动的同时带动从动齿轮508沿竖直方向摆动,进而扩大散热范围,提升散热效果;同时,从动齿轮508转动时通过槽口配合带动驱动摆杆517沿水平方向滑动,驱动摆杆517滑动时与颤动摆块520抵接带动颤动摆块520摆动进而使得散热滤网501抖动将散热滤网501上的灰尘杂质抖落,灰尘抖落后落在支撑底板503上,此时驱动摆杆517带动刮板519将灰尘刮除进行清理。
6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箱1外壁上所述散热孔502上方固定设置有挡雨板6,所述挡雨板6斜向下设置。
70.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通过设置挡雨板6,避免下雨时雨水从散热孔502进入机箱1内,同时挡雨板6倾斜设置能够便于雨水下落,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
7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箱1顶部固定设置有太阳能板7,所述太阳能板7与所述电源模块11电连接。
72.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通过设置太阳能板7能够利用太阳能进行储能,进一步提升装置的实用性,利于绿色发展理念的普及与推进。
73.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