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硬度调节系统及座椅硬度调节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714294发布日期:2022-10-04 21:03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座椅硬度调节系统及座椅硬度调节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座椅硬度调节系统及座椅硬度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2.在日本特开2020-157944中,公开了一种能够调节座椅硬度的车辆。


技术实现要素:

3.在用户(例如驾驶者)拥有车辆的情况下,通常,如果设定了一次座椅硬度,则无需用户在每次驾驶该车辆时对座椅硬度进行设定。另一方面,例如在如租用汽车、共享汽车等那样地用户不拥有车辆的情况下,存在每次用户驾驶该车辆时需要对座椅硬度进行设定的问题。
4.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根据用户以前设定的座椅硬度而自动地调节座椅硬度的车辆的座椅硬度调节系统。
5.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座椅硬度调节系统是车辆用的座椅硬度调节系统,具有:座椅硬度调节机构,其对在车辆搭载的座椅的硬度进行调节;控制部,其对所述座椅硬度调节机构进行控制,所述座椅硬度调节系统还具有将用户以前设定的座椅硬度与该用户的识别信息建立关联地存储的存储部,所述控制部根据与从所述用户输入的所述识别信息建立关联的座椅硬度而设定目标座椅硬度,并对所述座椅硬度调节机构进行控制。
6.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座椅硬度调节系统中,具有将用户以前设定的座椅硬度与该用户的识别信息建立关联地存储的存储部,控制部根据与从用户输入的识别信息建立关联的座椅硬度而设定目标座椅硬度,并对座椅硬度调节机构进行控制。根据这样的结构,如果用户输入识别信息,则能够自动地调节为基于以前设定的座椅硬度的座椅硬度。
7.在所述存储部中,除了所述用户以前设定的座椅硬度之外,还将表示设定了该座椅硬度的第一车辆的种类的第一车种信息与所述识别信息建立关联地存储,并且存储不同车种彼此的座椅硬度的对应关系,在所述控制部中,在对所述座椅硬度调节机构进行控制时,对在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第一车种信息与表示所述用户使用的第二车辆的种类的第二车种信息进行比较,在所述第一车种信息与所述第二车种信息一致的情况下,将在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所述第一车辆的座椅硬度设定为目标座椅硬度,在所述第一车种信息与所述第二车种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将与在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所述第一车辆的座椅硬度对应的所述第二车辆的座椅硬度设定为所述目标座椅硬度。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存储部中存储了座椅硬度的车辆的种类与用户使用的车辆的车种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恰当地调节座椅硬度。
8.所述座椅硬度调节机构具有:在所述座椅的内部设置的橡胶制的袋状部件;与所述袋状部件连结的压缩机;在所述袋状部件与所述压缩机之间设置的减压阀,通过调节所
述袋状部件的内部压力,调节所述座椅硬度。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简便地调节座椅硬度。
9.所述存储部存储表示所述袋状部件的内部压力与硬度的关系的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所述控制部参照所述数据,并控制为与所述目标座椅硬度对应的所述袋状部件的内部压力。或者,还具有测定所述袋状部件的硬度的传感器,所述控制部根据由所述传感器测定的所述袋状部件的硬度的测定数据,对所述袋状部件的内部压力进行反馈控制。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不受袋状部件的内部压力与硬度的关系随时间的变化的影响地,调节为用户设定的所需的座椅硬度。
10.在该座椅硬度调节系统关闭时,所述控制部将所述袋状部件的内部压力设为大气压。通过在不使用座椅的期间,将袋状部件的内部压力设为大气压,能够抑制橡胶制的袋状部件的劣化。
11.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座椅硬度调节方法,是对在车辆搭载的座椅的硬度进行调节的车辆用的座椅硬度调节方法,将用户以前设定的座椅硬度与该用户的识别信息建立关联地存储,根据与从所述用户输入的所述识别信息建立关联的座椅硬度而设定目标座椅硬度,并对所述座椅硬度进行调节。
12.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座椅硬度调节方法中,将用户以前设定的座椅硬度与该用户的识别信息建立关联地存储,根据与从用户输入的识别信息建立关联的座椅硬度而设定目标座椅硬度,并对座椅硬度进行调节。根据这样的结构,如果用户输入识别信息,则能够自动地调节为基于以前设定的座椅硬度的座椅硬度。
13.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根据用户以前设定的座椅硬度而自动地调节座椅硬度的车辆的座椅硬度调节系统。
附图说明
14.以下,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座椅硬度调节系统的示意框图。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座椅硬度调节系统的示意框图。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座椅硬度调节系统中的控制部的示意框图。图4是袋状部件的内部压力与硬度的关系的随时间变化的测定数据的示意曲线图。图5是表示在存储部中存储的袋状部件的内部压力与硬度的关系的随时间变化的数据的示意曲线图。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座椅硬度调节系统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应用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此外,为了明确地说明,以下的记载和附图被适当地简化。
16.《第一实施方式》
《座椅硬度调节系统的构成》首先,参照图1、图2,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座椅硬度调节系统进行说明。图1、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座椅硬度调节系统的示意框图。
17.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座椅硬度调节系统是汽车等车辆用的座椅硬度调节系统,具有座椅10、控制部20以及压力调节机构30。因此,座椅10、控制部20以及压力调节机构30都搭载在车辆上。车辆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是租用汽车、共享汽车等用户不拥有的车辆。
18.此外,图1、图2是相同的框图,但图1表示初次调节座椅硬度时的各种信号的流程,图2表示第二次以后调节座椅硬度时的各种信号的流程。首先,参照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座椅硬度调节系统的结构和初次调节座椅硬度时的信号的流程。
19.座椅10没有特别限定,例如是驾驶座。在此,在座椅10的内部设置了橡胶制的袋状部件bm。通过调节袋状部件bm的内部压力,调节座椅10的硬度。具体而言,袋状部件bm的内部压力越高,座椅10的硬度越变硬。
20.如图1所示,向控制部20输入用户(例如驾驶者)的识别信息id及用户的请求rq。识别信息id是用于识别用户的规定的数字、文字、记号、条形码、二维码、生物体认证信息等。识别信息id没有任何限定,例如通过设置在车辆的仪表板上的触摸面板、按钮等(未图示)输入。或者,在识别信息id为条形码、二维码、生物体认证信息等的情况下,也可以由设置在车辆上的读取器(未图示)读取。
21.请求rq是与用户设定的座椅硬度对应的输入信号。请求rq没有任何限定,例如通过设置在车辆的仪表板上的触摸面板或按钮等输入。控制部20将用户输入的请求rq设定为目标座椅硬度。然后,控制部20根据该目标座椅硬度,生成控制信号cs(cs1~cs3),并对压力调节机构30进行控制。
22.在此,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座椅硬度调节系统中的控制部的示意框图。如图3所示,作为硬件,控制部20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21、rom(read only memory)22、ram(random access memory)23和i/o(input/output)24。
23.cpu21例如是实施控制处理及运算处理等的运算部,根据控制程序及运算程序等,生成控制信号cs(cs1~cs3)。rom22例如是存储由cpu21执行的控制程序及运算程序等的存储部。ram23是暂时存储处理数据等的存储部。i/o24是输入输出装置,从外部输入数据及信号,并向外部输出数据及信号。即,控制部20具有作为计算机的功能,根据上述控制程序等实施座椅硬度调节处理。
24.在此,在作为存储部的rom22或ram23中,也可以存储表示袋状部件bm的内部压力与硬度的关系的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控制部20根据用户的请求rq,参照该数据并控制为与用户请求的座椅硬度对应的袋状部件bm的内部压力。因此,能够与袋状部件bm的内部压力与硬度的关系的随时间变化无关地,调节为用户设定的所需的座椅硬度。此外,该数据不是必须的。此外,存储该数据的存储部不限于rom22或ram23,也可以设置在控制部20的外部。该数据的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
25.压力调节机构30根据从控制部20输出的控制信号cs(cs1~cs3),调节袋状部件bm的内部压力。如图1所示,压力调节机构30具有压缩机cmp、减压阀v1以及排气阀v2。压力调节机构30的结构没有特别限定,通过该结构,能够简便地调节袋状部件bm的内部压力。在本实施方式的座椅硬度调节系统中,座椅硬度调节机构包含袋状部件bm及压力调节机构30。
26.压缩机cmp通过配管与袋状部件bm连结。压缩机cmp压缩从系统外取入的空气(air_in),并供给至袋状部件bm。压缩机cmp的驱动、停止、转速等动作由控制部20控制。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压缩机cmp的动作由从控制部20输出的控制信号cs1控制。
27.减压阀v1是用于将由压缩机cmp压缩的空气减压并供给至袋状部件bm的阀。因此,减压阀v1设置在压缩机cmp与袋状部件bm之间的配管上。在向袋状部件bm供给空气而使内部压力上升的情况下,排气阀v2关闭。减压阀v1的开闭及开度等动作由控制部20控制。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减压阀v1的动作由从控制部20输出的控制信号cs2控制,以使袋状部件bm的内部压力成为所需的压力。
28.排气阀v2是用于从袋状部件bm的内部向系统外放出空气(air_out)的阀。因此,排气阀v2设置在袋状部件bm和减压阀v1之间分叉的配管上。在从袋状部件bm的内部向系统外放出空气的情况下,关闭减压阀v1并且打开排气阀v2。排气阀v2的开闭及开度等动作由控制部20控制。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排气阀v2的动作由从控制部20输出的控制信号cs3控制。
29.例如,在本实施方式的座椅硬度调节系统关闭时,控制部20关闭减压阀v1并且打开排气阀v2,使袋状部件bm的内部压力成为大气压。通过在不使用座椅10的期间,将袋状部件bm的内部压力设为大气压,能够抑制橡胶制的袋状部件bm的劣化。
30.管理服务器40具有将用户的请求rq即用户设定的座椅硬度与用户的识别信息id建立关联地存储的存储部。管理服务器40例如是云服务器,具有作为计算机的功能。即,管理服务器40设置在车辆的外部,与控制部20无线连接。从用户输入到控制部20的识别信息id及用户的请求rq被发送到管理服务器40,与识别信息id建立关联地存储用户的请求rq。
31.此外,管理服务器40不是必须的。例如,也可以代替管理服务器40的存储部,在控制部20的存储部(例如rom22、ram23等)中存储识别信息id以及用户的请求rq。此外,管理服务器40也可以是用户的便携终端(例如智能手机)等。
32.接着,参照图2,对第二次以后调节座椅硬度时的各种信号的流程进行说明。在第二次以后,在管理服务器40中存储了初次的用户的请求rq即用户初次设定的座椅硬度。因此,当从用户输入了识别信息id时,管理服务器40向控制部20发送与识别信息id建立关联地存储的座椅硬度(请求rq)。此外,在图2中,用户的识别信息id经由控制部20输入到管理服务器40,但也可以直接输入到管理服务器40。
33.控制部20将从管理服务器40取得的请求rq设定为目标座椅硬度。然后,控制部20根据该目标座椅硬度,生成控制信号cs(cs1~cs3),并对压力调节机构30进行控制。因此,用户无需设定座椅硬度。
34.在此,在车辆为租用汽车、共享汽车的情况下,初次在管理服务器40中存储了请求rq的车辆(第一车辆)的种类与下次用户使用的车辆(第二车辆)的种类有可能不同。因此,
管理服务器40除了请求rq之外,还将表示该车辆的种类的车种信息(第一车种信息)与识别信息id建立关联地存储,并且存储不同车种彼此的座椅硬度的对应关系。
35.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20对在管理服务器40中存储的车种信息与表示用户使用的车辆的种类的车种信息(第二车种信息)进行比较。在管理服务器40中存储的车种信息与用户使用的车辆的车种信息一致的情况下,将在管理服务器40中存储的车辆的座椅硬度设定为目标座椅硬度。另一方面,在管理服务器40中存储的车种信息与用户使用的车辆的车种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将与存储在管理服务器40中的车辆的座椅硬度对应的、用户使用的车辆的座椅硬度设定为目标座椅硬度。根据这样的结构,在管理服务器40中存储了座椅硬度的车辆的种类与用户使用的车辆的车种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恰当地调节座椅硬度。
36.车辆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例如是轿车、货车、小型货车、紧凑型车、运动型车、suv(sport utility vehicle)等分类。例如,使针对轿车、货车、小型货车、紧凑型车等重视乘坐舒适性的车辆中设定的座椅硬度与在运动型车、suv等不重视乘坐舒适性的车辆中较硬的座椅硬度对应。车辆的种类可以更简单地分类为运动型车辆及除此之外的车辆(包含自动驾驶车辆)等。
37.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座椅硬度调节系统中,在管理服务器40中,用户以前设定的座椅硬度(请求rq)与用户的识别信息id建立关联地存储。因此,如果用户输入识别信息id,则能够自动地调节为基于以前设定的座椅硬度的座椅硬度。特别地,即使是如租用汽车、共享汽车等那样用户不拥有的车辆,用户也无需在每次驾驶该车辆时设定座椅硬度。
38.《表示袋状部件的内部压力与硬度的关系的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接着,参照图4、图5,详细地说明表示袋状部件的内部压力与硬度的关系的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图4是袋状部件的内部压力与硬度的关系的随时间变化的测定数据的示意曲线图。图5是表示在存储部中存储的袋状部件的内部压力与硬度的关系的随时间变化的数据的示意曲线图。
39.图4的横轴表示从袋状部件的制造起的经过时间,纵轴表示袋状部件的硬度。图4表示袋状部件在不同的内部压力x、y、z[hpa]下的硬度的随时间变化。排列成直线状的各点表示测定数据。x、y、z及大气压的大小关系为,大气压《z《y《x。即,内部压力越高,袋状部件的硬度也越变高。图4所示的数据在各经过时间中通过测定内部压力x、y、z[hpa]下的袋状部件的硬度而得到。
[0040]
当然,图4所示的数据不能够使用设置在座椅10上的袋状部件bm来取得。因此,例如使用与设置在座椅10上的袋状部件bm相同规格的袋状部件,取得图4所示的数据。即,该袋状部件仅用于取得袋状部件的内部压力与硬度的关系的随时间变化的数据,不作为产品使用。袋状部件的硬度例如能够通过能够粘贴在袋状部件的表面上的片状的压敏传感器等来测定。
[0041]
此外,图4毕竟是示意图,不表示实际的测定结果。此外,实际上,不仅在内部压力x、y、z[hpa]的三个点,而且在更多的内部压力下取得数据。
进一步地,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随着从制造起的经过时间,橡胶制的袋状部件软化,在任一个内部压力下,袋状部件的硬度均降低。另一方面,随着从制造起的经过时间,有时橡胶制的袋状部件硬化,袋状部件的硬度上升。
[0042]
图5是表示袋状部件的内部压力与硬度的关系的随时间变化的数据的曲线图。该数据存储在控制部20的存储部(rom22、ram23)中。图5所示的数据是根据图4所示的袋状部件的内部压力与硬度的关系的随时间变化的测定数据、图5所示的设置在座椅10上的袋状部件的制造时的硬度的测定数据而生成的。与直接使用图4所示的袋状部件的内部压力与硬度的关系的随时间变化的测定数据相比,能够更高精度地控制座椅硬度。此外,作为表示在存储部中存储的袋状部件的内部压力与硬度的关系的随时间变化的数据,也可以直接使用图4所示的袋状部件的内部压力与硬度的关系的随时间变化的测定数据。
[0043]
如图5所示,在内部压力x、y、z[hpa]的三条直线中,仅制造时的硬度是测定数据,其他部分是预测数据。制造时的硬度的测定数据可以针对袋状部件的全部产品进行测定,也可以针对每个规定的制造批次的产品进行测定。通过针对每个规定的制造批次进行测定,能够削减制造时的硬度的测定次数。
[0044]
在此,作为图5中虚线所示的内部压力x[hpa]下的直线的斜率,使用图4所示的内部压力x[hpa]下的直线的斜率。同样地,作为图5中以单点划线表示的内部压力y[hpa]下的直线的斜率及以双点划线表示的内部压力z[hpa]下的直线的斜率,分别使用图4所示的内部压力y、z[hpa]下的直线的斜率。
[0045]
控制部20根据用户的请求rq,参照图5所示的数据,并控制为与用户请求的座椅硬度(即袋状部件的硬度)对应的袋状部件的内部压力。如图5所示,根据从制造起的经过时间,针对用户的请求rq设定的内部压力进行变化。
[0046]
对图5所示的例子进行详细说明。在此,将从制造起的经过时间设为t,将袋状部件bm的内部压力设为p。在t《t1时,控制部20将内部压力p控制为满足p《z[hpa]的规定的值。在经过时间t=t1时,控制部20将内部压力p控制为z[hpa]。在t1《t《t2时,控制部20将内部压力p控制为满足z[hpa]《p《y[hpa]的规定的值。
[0047]
在t=t2时,控制部20将内部压力p控制为y[hpa]。在t2《t《t3时,控制部20将内部压力p控制为满足y[hpa]《p《x[hpa]的规定的值。在t=t3时,控制部20将内部压力p控制为x[hpa]。而且,在t》t3时,控制部20将内部压力p控制为满足p》x[hpa]的规定的值。
[0048]
《第二实施方式》接着,参照图6,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座椅硬度调节系统。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座椅硬度调节系统的示意框图。图6对应于图1。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座椅硬度调节系统除了图1所示的座椅10、控制部20以及压力调节机构30之外,还具有压敏传感器ps。
[0049]
压敏传感器ps是测定袋状部件bm的硬度的传感器。压敏传感器ps例如为片状传感器,粘贴在袋状部件bm的表面上。如图6所示,控制部20根据由压敏传感器ps测定的袋状部件bm的硬度的测定数据,
对袋状部件bm的内部压力进行反馈控制。因此,能够不使用图5所示的数据并与袋状部件bm的内部压力与硬度的关系的随时间变化无关地,调节为用户设定的所需的座椅硬度。其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0050]
在上述示例中,能够使用各种类型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来存储各种控制程序并供给至计算机。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各种类型的实体记录介质(tangible storage medium)。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例子包含磁记录介质(例如软盘、磁带、硬盘驱动器)、磁光记录介质(例如磁光盘)、cd-rom、cd-r、cd-rw、半导体存储器(例如掩模rom、prom(programmable rom)、eprom(erasable prom)、闪存rom、ram)。此外,程序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供给至计算机。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含电信号、光信号和电磁波。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经由电线及光纤等有线通信路径或无线通信路径向计算机供给程序。
[0051]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地改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