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设备及充电设备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701401发布日期:2022-10-01 08:25阅读:50来源:国知局
充电设备及充电设备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设备及充电设备的控制方法,涉及一种用于对车辆进行充电的充电设备的控制技术。


背景技术:

2.能够进行基于从车辆外部供给的电力、即所谓插入充电的车辆正在普及。用于插入充电的充电设备通常设置在停车场等,但会占有一定程度的设置空间。因此,提出了一种将充电设备设为可动式并收容在地下的技术。
3.例如,在日本专利第5475407号公报中公开的充电用杆被配置为,能够设为从地面立起的状态并且能够设为被收容在地下的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4.可动式的充电设备能够被设置在接近停车空间的人行道等。由于可动部在未使用时被收容在地下,所以对于行人而言难以识别可动部的存在。因此,在可动部进行升降的情况下,有可能妨碍行人的通行。
5.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降低在可动式的充电设备中可动部的升降妨碍行人的通行的风险。
6.(1)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充电设备具有:可动部,其包含用于向车辆送电的送电部;升降装置,其使可动部在收容状态与露出状态之间升降,收容状态为可动部被收容在地下的状态,露出状态为可动部露出在地上的状态;控制装置,其对升降装置进行控制。控制装置以在第一时间段可动部维持收容状态,在与第一时间段不同的第二时间段可动部维持露出状态的方式,对升降装置进行控制。
7.在上述(1)的结构中,在第一时间段维持可动部的收容状态,在第二时间段维持可动部的露出状态。由此,能够防止可动部在第一时间段及第二时间段反复升降。由此,根据上述(1)的结构,能够降低可动部的升降妨碍行人的通行的风险。
8.(2)控制装置在第一时间段以可动部与用户操作无关地维持收容状态的方式,对升降装置进行控制。
9.在上述(2)的结构中,在可动部被维持为收容状态的第一时间段,与用户操作无关地,禁止可动部的上升。由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可动部的升降妨碍行人的通行的风险。
10.(3)在控制装置中,以即使在第一时间段可动部也根据用户操作而成为露出状态的方式,对升降装置进行控制,在使用了充电设备的车辆的充电结束之后,以可动部再次成为收容状态的方式,对升降装置进行控制。
11.在上述(3)的结构中,即使在可动部被维持为收容状态的第一时间段,在进行了用户操作的情况下,也批准可动部的上升。由此,能够对车辆进行充电,因此能够提高用户的便利性。此外,当充电结束时,可动部再次返回到收容状态,因此能够提高美观。
12.(4)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根据充电设备的周围的行人数量来确定。
在上述(4)的结构中,由于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是根据充电设备的周围的行人数量来确定,所以能够进一步有效地降低可动部的升降妨碍行人的通行的风险。
13.(5)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的充电设备的控制方法中,充电设备具有:可动部,其包含用于向车辆送电的送电部;升降装置,其使可动部在收容状态与露出状态之间升降,收容状态为可动部被收容在地下的状态,露出状态为可动部露出在地上的状态。控制方法包含:在第一时间段将可动部维持为收容状态的步骤;在与第一时间段不同的第二时间段将可动部维持为露出状态的步骤。
14.根据上述(5)的方法,与上述(1)的结构同样地,能够降低可动部的升降妨碍行人的通行的风险。
15.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点、方式和优点将从结合附图理解的本发明的以下详细说明中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16.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车辆的充电系统的布局的一例的图。图2是表示收容在地下的充电桩和车辆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图3是表示在地上露出的充电桩和车辆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充电桩的升降控制的处理顺序的一例的流程图。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充电桩的升降控制的处理顺序的另一例的流程图。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充电桩的升降控制的处理顺序的一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对图中相同或相应的部分标示相同的符号,不重复其说明。
18.[实施方式1]《充电系统的结构》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充电系统的布局的一例的图。在图1中,图示了车辆9停车在停车场设置的多个停车空间中的两个停车空间的每一个的状态。
[0019]
在本实施方式中,充电系统10具有多个充电桩1。多个充电桩1分别设置在与停车空间相邻的空间(例如人行道)。但是,充电桩1的设置数量没有特别限定。充电桩1的设置数量也可以仅为1台。此外,充电桩1与本发明的“充电设备”对应。
[0020]
充电系统10被配置为,使各充电桩1能够在被收容在地下的“收容状态”与在地上露出的“露出状态”之间升降(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在图1中,以实线表示在地上露出的充电桩1,以虚线表示被收容在地下的充电桩1。
[0021]
图2是表示收容在地下的充电桩1和车辆9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图3是表示在地上露出的充电桩1和车辆9的结构的一例的图。收容状态指的是,如图2所示,充电桩1降低到充电桩1的上端与地面大致相同高度的状态。露出状态指的是,如图3所示,充电桩1上升到充电桩1的上端为地上的规定高度的状态。
[0022]
充电桩1具有例如圆筒形状的框体。充电桩1设置在地面上形成的凹部的底面。该凹部被形成为,与充电桩1的框体的外周面具有规定的间隙。凹部的深度与收容状态的充电桩1的铅直方向的长度大致相同。
[0023]
充电桩1构成为能够进行车辆9的插入充电。充电桩1例如构成为能够与用户的便携终端(例如智能电话)2进行通信。充电桩1根据用户针对便携终端2进行的操作而被控制。充电桩1也可以构成为能够与车辆9进行通信。在该情况下,充电桩1根据针对车辆9的操作面板等(未图示)进行的操作而被控制。此外,也可以针对充电桩独立设置专用的操作装置(未图示)。充电桩1包含可动部11、升降单元12、控制器15。
[0024]
可动部11通过升降单元12进行升降。可动部11的升降方向在本例中为铅直方向,但也可以从铅直方向倾斜规定角度。可动部11包含充电连接器111及充电电缆112。充电连接器111及充电电缆112能够收容在可动部11的上部设置的收容空间中。
[0025]
充电连接器111与车辆9的入口91(后述)连接。充电连接器111与充电电缆112的一端电连接。在充电电缆112的另一端与电源3电连接。电源3例如是商用电源等交流电源。也可以在充电电缆112与电源3之间设置电力转换装置(未图示)。充电电缆112通过用户从收容空间取出充电连接器111而能够伸缩到入口91。此外,充电连接器111与本发明的“送电部”对应。
[0026]
升降单元12固定在地面上形成的凹部的底面。升降单元12使可动部11在收容状态与露出状态之间升降。升降单元12可以采用各种机构。具体而言,升降单元12可以具有齿条齿轮式的机构,也可以具有使用液压缸的机构,还可以具有磁力式的机构。齿条小齿轮式的机构通过使用电动致动器使与固定在可动部11上的齿轮齿条啮合的小齿轮旋转,从而使可动部11升降。使用了液压缸的机构将与活塞连接的杆固定在可动部11上,通过增减向缸主体供给的液压而使可动部11升降。磁力式的机构通过在可动部11与升降单元12之间基于磁力的排斥力,使可动部11升降。
[0027]
此外,升降单元12优选包含限制可动部11的上下方向的过度移动的机构(阻止件等)。由此,升降单元12被配置为,可动部11不超过与收容状态相应的位置地下降,并且可动部11不超过与露出状态相应的位置地上升。此外,升降单元12与本发明的“升降装置”对应。
[0028]
控制器15包含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等的处理器151、rom(read only memory)及ram(random access memory)等的存储器132、能够与充电桩1的外部设备进行有线和/或无线通信的通信模块153。在本实施方式中,通信模块153构成为,与其他充电桩1的通信模块(未图示)之间交换各种信息。由此,多个充电桩1能够协调动作。通信模块153也可以构成为,与能够综合控制多个充电桩1的管理服务器(未图示)能够进行通信。
[0029]
控制器15根据存储在存储器132中的信息、经由通信模块153接收的信息、和/或从未图示的传感器类取得的信息,控制充电桩1的构成设备(升降单元12等)。控制器15执行使可动部11上升的“上升控制”、使可动部11下降的“下降控制”。上升控制例如在用户操作便携终端2而操作了上升按钮(未图示)的情况下被执行。下降控制在用户操作便携终端2而操作了下降按钮(未图示)的情况下被执行。此外,控制器15与本发明的“控制装置”对应。
[0030]
车辆9在本例中是电动汽车。车辆9只要是能够进行插入充电的车辆即可,例如也可以是插入混合动力车。车辆9包含入口91、充电器92、电池93、转换器94、电机发电机95。
[0031]
入口91被配置在车辆9的外装部分设置的盖等的罩(未图示)的内部。入口91被配置为,能够插入充电桩1的充电连接器111。当充电连接器111插入到入口91中时,入口91和充电连接器111电连接。由此,能够进行从充电桩1向车辆9的电力传送。
[0032]
充电器92在从入口91供给交流电力的情况下,将该交流电力转换为直流电力并供
给至电池93。电池93是镍氢电池或锂离子电池等二次电池。
[0033]
转换器94将在电池93中储存的直流电力转换为交流电力,并将交流电力供给至电机发电机95。此外,转换器94将来自电机发电机95的交流电力(再生电力)转换为直流电力,并将该直流电力充电至电池93。电机发电机95接受来自转换器94的电力供给并向驱动轮施加旋转力,由此使车辆9行驶。
[0034]
《处理流程》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充电桩1的升降控制的处理顺序的一例的流程图。该流程图例如以每个预先确定的周期从主程序(未图示)调出并执行。各步骤通过基于控制器15的软件处理来实现,但也可以通过配置在控制器15内的硬件(电路)来实现。各步骤也可以代替控制器15而由未图示的上述的管理服务器执行。以下,将步骤简称为s。
[0035]
在图4中,假设在车辆9在夜间充电的机会与在白天充电的机会相比而较多的场所(住宅地等)设置充电桩1的状况。在s101中,控制器15判断当前的时刻是否为夜间时段。在当前的时刻为夜间时段的情况下(在s101中为是),控制器15使处理进入s103,以执行可动部11的上升控制的方式,控制升降单元12。然后,控制器15以可动部11维持露出状态的方式,控制升降单元12。
[0036]
在当前的时刻不为夜间时段的情况下(在s101中为否),控制器15判断当前的时刻是否为昼间时段(s102)。在当前的时刻为昼间时段情况下(s102中是),控制器15使处理进入s104,以执行可动部11的下降控制的方式,控制升降单元12。然后,控制器15以可动部11维持收容状态的方式,控制升降单元12。
[0037]
在当前的时刻不为夜间时段且不为昼间时段的情况下(s102中为否),控制器15返回到主程序。在这种情况下,取代时间段而根据用户针对便携终端2等进行的操作,使可动部11升降。
[0038]
以此方式,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在夜间时段到来时,可动部11上升而维持露出状态。通过在充电机会相对较多的夜间时段将可动部11维持为露出状态,能够防止可动部11反复升降,并且行人能够识别充电桩1的存在。因此,能够降低可动部11的上升妨碍行人的通行的风险。另一方面,在昼间时段到来时,可动部11下降而维持为收容状态。在充电机会相对较少的昼间时段,将可动部11维持为收容状态而不能够从外部看到,从而能够提高美观。
[0039]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充电桩1的升降控制的处理顺序的另一例的流程图。在该流程图中,与图4所示的流程图相反地,在昼间时段到来时,可动部11上升而维持为露出状态。另一方面,在夜间时段到来时,可动部11下降而维持为收容状态。
[0040]
以此方式,例如在昼间时段使用的机会与在夜间时段使用的机会相比而较多的场所(商业场所等),也可以切换维持露出状态和/或收容状态的时间段。由此,能够防止在昼间时段中重复进行可动部11的升降,并且在昼间时段中行人能够识别充电桩1的存在。因此,能够降低在昼间时段可动部11的上升妨碍行人的通行的风险。另一方面,通过在夜间时段将充电桩1维持为收容状态而从外部不能够看到,能够提高美观。
[0041]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1中,当预先确定的时间段(本发明的第二时间段)到来时,可动部11上升而成为露出状态,此后也维持为露出状态。在其它的时间段(第一时间段)到来时,可动部11下降而成为收容状态,此后也维持为收容状态。上述两个时间段是考虑车辆
9的充电机会的多少(伴随充电机会可动部11会升降的次数)、充电桩1周围的混杂状况(每个季节的行人的增减等)而预先确定的。通过将可动部11维持为露出状态,与在车辆9的每个充电机会使可动部11升降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可动部11的升降次数。此外,行人能够识别充电桩1的存在。由此,能够降低可动部11的升降妨碍行人的通行的风险。
[0042]
此外,在图4及图5所示的例子中,可动部11的升降根据时间段进行控制。在这些例子中,可动部11不会根据用户操作进行升降。由此,在上学时间段或上班时间段等周围的行人多的时间段中,即使用户实施了用于使可动部11上升的操作,可动部11也被维持为收容状态。换言之,禁止基于用户操作的可动部11的上升。由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可动部11的升降妨碍行人的通行的风险。
[0043]
控制器15也可以代替预先设定本发明的“第一时间段”及“第二时间段”地,根据过去的规定期间中的充电频率来对车辆9的充电机会的多少进行学习。此外,控制器15也可以例如通过提取由未图示的摄像机拍摄的图像中的人来判断充电桩1的周围的混杂状况。
[0044]
[实施方式2]在实施方式2中,说明承接用于使可动部11上升的用户操作的结构。此外,实施方式2的充电系统10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系统结构(参照图2和图3)相同。
[0045]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充电桩1的升降控制的处理顺序的一例的流程图。s301、s306的处理与实施方式1中的s101、s103的处理(参照图4)相同,因此不重复说明。
[0046]
在当前的时刻是昼间时段的情况下(在s302中为是),控制器15使处理进入到s303,判断是否进行了用于使可动部11上升的用户操作(基于用户的上升操作)。在用户未进行上升操作的情况下(在s303中为否),控制器15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以执行可动部11的下降控制的方式,控制升降单元12。然后,控制器15以可动部11维持收容状态的方式,控制升降单元12(s307)。
[0047]
与此相对,在用户进行了上升操作的情况下(s303中是),控制器15以执行可动部11的上升控制的方式,控制升降单元12(s304)。然后,控制器15以到车辆9的充电结束为止的期间(s305中为否)可动部11维持露出状态的方式,控制升降单元12。在车辆9的充电结束时(s305中为是),控制器15使处理进入s307,以执行可动部11的下降控制的方式,控制升降单元12。然后,维持可动部11的收容状态。
[0048]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2中,即使在可动部11被维持为收容状态的时间段,在用户进行了上升操作的情况下,也批准可动部11的上升控制。由此,能够对车辆9进行充电,因此能够提高用户的便利性。只是,在充电结束时,可动部11再次被设为收容状态。此外,虽然未图示,但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也可以切换夜间时段(s301)与昼间时段(s302)。虽然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该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全部方面都是例示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表示,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义及范围内的全部改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