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以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80596发布日期:2022-10-21 23:03阅读:30来源:国知局
控制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以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控制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以及系统。


背景技术:

2.近年来,开发了根据在装置间收发信号的结果而进行认证的技术。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车载器在与便携机之间收发信号来进行便携机的认证的系统。
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08419号公报
4.在上述那样的系统中,为了提高安全性,也假设将认证的结构设为多级的结构。但是,在该情况下,存在重试所需的时间增大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要素:

5.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兼得安全性的提高和重试所需的时间的缩短。
6.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观点,提供一种控制装置,上述控制装置搭载于框体,并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基于使用了在搭载于上述框体的第一无线通信装置与由用户携带的便携式设备之间收发的依据第一无线通信标准的无线信号的认证处理的结果、以及使用了在搭载于上述框体的第二无线通信装置与上述便携式设备之间收发的依据第二无线通信标准的无线信号的规定的处理的结果,来控制上述框体所具备的被控制装置,上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在上述认证处理未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情况下,不等待上述规定的处理的完成而进行上述认证处理的再次执行。
7.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其他观点,提供一种存储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述程序使计算机作为搭载于框体的控制装置发挥功能,并实现控制功能,该控制功能使上述控制装置基于使用了在搭载于上述框体的第一无线通信装置与由用户携带的便携式设备之间收发的依据第一无线通信标准的无线信号的认证处理的结果、以及使用了在搭载于上述框体的第二无线通信装置与上述便携式设备之间收发的依据第二无线通信标准的无线信号的规定的处理的结果,来控制上述框体所具备的被控制装置,上述程序使上述控制功能进行控制,使得在上述认证处理未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情况下,不等待上述规定的处理的完成而进行上述认证处理的再次执行。
8.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其他观点,提供一种系统,上述系统具备搭载于框体的控制装置、搭载于上述框体的第一无线通信装置、搭载于上述框体的第二无线通信装置、以及由用户携带的便携式设备,上述控制装置基于使用了在上述第一无线通信装置与上述便携式设备之间收发的依据第一无线通信标准的无线信号的认证处理的结果、以及使用了在上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与上述便携式设备之间收发的依据第二无线通信标准的无线信号的规定的处理的结果,来控制上述框体所具备的被控制装置,上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在上述认证处理未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情况下,不等待上述规定的处理的完成而进行上述认证处理的再次执行。
9.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能够兼得安全性的提高和重试所需的时间的缩短。
附图说明
10.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系统1的构成例的框图。
11.图2是表示基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比较系统8的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时序图。
12.图3是表示基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系统1的处理的流程的时序图。
13.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装置130进行的控制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14.附图标记说明
[0015]1…
系统;10

移动体;110

第一无线通信部;120

第二无线通信部;130

控制装置;135

控制部;140

被控制装置;20

便携式设备;210

第一无线通信部;220

第二无线通信部;230

控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此外,在本说明书及附图中,对实质上具有相同的功能结构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由此省略重复说明。
[0017]
<1.实施方式>
[0018]
<<1.1.系统构成例>>
[0019]
首先,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系统1的构成例进行叙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系统1具备搭载于规定的框体的各种装置和由用户携带的便携式设备。
[0020]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系统1的构成例的框图。在图1所示的一个例子的情况下,系统1具备搭载于移动体10的各种装置和便携式设备20。
[0021]
(移动体10)
[0022]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移动体10是搭载有后述的各装置的框体的一个例子。作为移动体10以外的框体的例子,例如假设设置在室内或室外的门装置等。
[0023]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移动体10例如可以是人能够搭乘的车辆、船舶、航空器等。以下,以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移动体10是一般车辆的情况为主要例子进行说明。
[0024]
(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10)
[0025]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10在与由利用移动体10的用户(例如,移动体10的所有者,或者被该所有者允许利用移动体10的人物)携带的便携式设备20之间,进行依据第一无线通信标准的无线信号的收发。
[0026]
在上述第一无线通信标准中,例如可以使用lf(low frequency:低频)带的信号以及uhf(ultra-high frequency:高频)带的信号。
[0027]
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10具备用于收发依据上述第一无线通信标准的无线信号的天线元件。
[0028]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10执行使用了所收发的无线信号的认证处理。
[0029]
作为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10在控制装置130的控制下,对便携式设备20发送认证请求,并接收便携式设备20发送的认证响应而作为对该认证请求的响应。
[0030]
在该情况下,上述认证请求可以是用于请求便携式设备20的真实性所涉及的认证所需的信息的信号,上述认证请求也可以是包含认证所需的信息的信号。
[0031]
此外,作为上述认证所需的信息,例如可列举便携式设备20的标识符、预定的密码、密钥信息、使用了散列函数的运算的结果等。
[0032]
另外,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10将认证处理的结果发送给控制装置130。
[0033]
(第二无线通信装置120)
[0034]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无线通信装置120在与便携式设备20之间,进行依据与第一无线通信标准不同的第二无线通信标准的无线信号的收发。
[0035]
作为上述第二无线通信标准的一个例子,可列举超宽带(uwb:ultra-wide band)无线通信。
[0036]
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无线通信标准并不限定于上述的例子,可以是能够利用于后述的规定的处理的执行的各种标准。
[0037]
第二无线通信装置120具备用于收发依据上述第二无线通信标准的无线信号的天线元件。
[0038]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无线通信装置120可以使用收发的无线信号执行规定的处理。
[0039]
上述规定的处理例如可以是推定移动体10与便携式设备20的位置关系(更准确而言,第二无线通信装置120与便携式设备20的位置关系)的处理。
[0040]
作为推定上述位置关系的处理,例如可列举推定移动体10与便携式设备20之间的距离的处理(以下,也称为测距)、推定以移动体10为起点的便携式设备的角度的处理。
[0041]
另外,第二无线通信装置120将规定的处理的结果发送给控制装置130。
[0042]
(控制装置130)
[0043]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装置130具备由处理器等构成的控制部135。
[0044]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部135对基于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10的依据第一无线通信标准的无线信号的收发、以及基于第二无线通信装置120的依据第二无线通信标准的无线信号的收发进行控制。
[0045]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部135基于使用了依据第一无线通信标准的无线信号的认证处理的结果、以及使用了依据第二无线通信标准的无线信号的规定的处理的结果,来控制移动体10所具备的规定的被控制装置140。
[0046]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部135可以在认证处理中确认了便携式设备20的真实性,并且规定的处理的结果满足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使被控制装置140执行规定的动作。
[0047]
例如,在规定的处理是上述的推定位置关系的处理的情况下,控制部135可以在认证处理中确认了便携式设备20的真实性,并且推定为移动体10和便携式设备20处于规定的位置关系的情况下,使被控制装置140进行规定的动作。
[0048]
另外,例如,在规定的处理是上述的推定距离的处理的情况下,控制部135可以在认证处理中确认了便携式设备20的真实性,并且推定为移动体10与便携式设备20之间的距
离在规定的范围内的情况下,使被控制装置140进行规定的动作。
[0049]
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部135的特征之一在于,进行控制,使得在认证处理未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情况下,不等待规定的处理的完成而进行认证处理的再次执行。
[0050]
根据上述那样的控制,通过认证处理和规定的处理,能够提高安全性,并且缩短重试所需的时间。
[0051]
关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装置130进行的控制,另外详细地进行说明。
[0052]
(被控制装置140)
[0053]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被控制装置140是移动体10所具备的规定的装置,在控制装置130的控制下执行规定的动作。
[0054]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被控制装置140例如可以包含移动体10的控制车门的开锁及上锁的锁装置、发动机等。
[0055]
例如,控制装置130在认证处理中确认了便携式设备20的真实性,并且规定的处理的结果满足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使锁装置执行开锁,也可以允许发动机的启动。
[0056]
(便携式设备20)
[0057]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携式设备20是由利用移动体10的用户携带的装置。
[0058]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携式设备20具备第一无线通信部210、第二无线通信部220以及控制部230。
[0059]
(第一无线通信部210)
[0060]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无线通信部210在与搭载于移动体10的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10之间进行依据第一无线通信标准的无线信号的收发。
[0061]
因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无线通信部210具备能够收发依据第一无线通信标准的无线信号的天线元件。
[0062]
(第二无线通信部220)
[0063]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无线通信部220在与搭载于移动体10的第二无线通信装置120之间进行依据第二无线通信标准的无线信号的收发。
[0064]
因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无线通信部220具备能够收发依据第二无线通信标准的无线信号的天线元件。
[0065]
(控制部230)
[0066]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部230对第一无线通信部210及第二无线通信部220的动作进行控制。
[0067]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部230的功能由各种处理器实现。
[0068]
以上,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系统1的构成例进行了叙述。此外,使用图1说明的上述结构只是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系统1的结构不限定于该例。
[0069]
例如,在移动体10也可以搭载有多个第二无线通信装置120。在该情况下,多个第二无线通信装置120各自可以在与便携式设备20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收发,并且执行规定的处理。
[0070]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系统1的结构能够根据规格、运用而灵活地变形。
[0071]
<<1.2.控制的详细内容>>
[0072]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装置130进行的控制详细地进行叙述。
[0073]
这里,为了对由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装置130起到的效果进行说明,首先,针对基于一般的比较系统8的处理的流程示出一例。
[0074]
此外,比较系统8具备移动体80以及便携式设备90。另外,在移动体80搭载有第一无线通信装置810、第二无线通信装置820以及控制装置830。另外,便携式设备90具备第一无线通信部910、第二无线通信部920以及控制部930。
[0075]
图2是表示基于比较系统8的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时序图。此外,在图2中,作为规定的处理,例示了进行推定移动体80与便携式设备90之间的距离的测距的情况。
[0076]
在图2所示的一个例子的情况下,首先,搭载于移动体80的第一无线通信装置810在控制装置830的控制下,发送认证请求(s102)。
[0077]
接下来,便携式设备90的第一无线通信部910发送认证响应作为对在步骤s102中接收到的认证请求的响应(s104)。
[0078]
但是,在第一无线通信部810在步骤s104中不能接收到由第一无线通信部910发送的认证响应的情况下,或者能够接收到的情况下,都可能会产生由于噪声等的影响而无法正常地取得信息的状况。
[0079]
此时,在比较系统8中,在步骤s106~s112中的测距完成后,进行认证请求的再次发送(认证处理的重试)(s114)。另外,然后,再次进行测距。
[0080]
这样,在比较系统8中,由于在等待测距的完成之后执行认证处理的重试、以及伴随该认证处理的重试的测距的重试,因此存在重试间隔变大的趋势。
[0081]
特别是,在第一无线通信装置810与第一无线通信部910之间进行多次测距的情况下,或者在多个第一无线通信装置810分别进行测距的情况下,上述趋势更加显著。
[0082]
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是着眼于上述问题而想出的,能够有效地缩短认证处理所涉及的重试间隔。
[0083]
因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装置130的控制部135进行控制,使得在认证处理未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情况下,不等待上述规定的处理的完成而进行认证处理的再次执行。
[0084]
图3是表示基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系统1的处理的流程的时序图。
[0085]
在图3所示的一个例子的情况下,首先,搭载于移动体10的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10在控制装置130的控制部135的控制下,发送认证请求(s202)。
[0086]
接下来,便携式设备20的第一无线通信部210发送认证响应作为对在步骤s202中接收到的认证请求的响应(s204)。
[0087]
另一方面,控制装置130的控制部135可以在步骤s202中使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10发送认证请求之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未完成认证处理的情况下,不等待在发送完毕的认证请求之后的测距(s208~s214)的完成,而使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10再次发送认证请求。
[0088]
此外,作为用于检测在规定的时间内未完成认证处理的条件,可列举控制部135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接收到认证处理的结果、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10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测距响应等。
[0089]
根据上述那样的控制,可以不等待与在规定的时间内未完成的认证处理相同周期中的测距所需的时间,因此能够有效地缩短认证处理所涉及的重试间隔。
[0090]
此外,控制部135可以进行控制,使得在使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10再次发送认证请求的情况下,中断在发送完毕的认证请求之后的测距(s208~s214)。
[0091]
另一方面,控制部135在接收到与在发送完毕的认证请求之后的测距(s208~s214)的结果相关的信息的情况下,可以丢弃与该结果相关的信息。
[0092]
例如,便携式设备20的第二无线通信部220基于在步骤s202中第一无线通信部210接收到认证请求,对移动体10的第二无线通信装置120发送测距请求(s208)。
[0093]
第二无线通信装置120发送测距响应作为对在步骤s208中接收到的测距请求的响应(s210)。
[0094]
第二无线通信部220基于在步骤s208中发送的测距请求、以及在步骤s210中接收到的测距响应来计算测距值(s212)。
[0095]
第二无线通信部220基于从发送测距请求的时刻到接收到测距响应的时刻为止的时间δt1、和从第二无线通信装置120接收到测距请求的时刻到发送测距响应为止的时间δt2来计算测距值。
[0096]
更具体而言,第二无线通信部220通过从时间δt1减去时间δt2来计算测距请求及测距响应的往复的通信所需的时间,另外,通过将该时间除以2,能够计算测距请求或测距响应的单程的通信所需的时间。另外,第二无线通信部220通过将信号的速度乘以(时间δt1-时间δt2)/2的值,计算移动体10与便携式设备20之间的距离的推定值亦即测距值。
[0097]
另外,第二无线通信部220将在步骤s212中计算出的测距值发送给第二无线通信装置120(s214)。
[0098]
但是,如上所述,控制部135由于已经实施了认证处理的重试控制,因此可以丢弃在步骤s214中第二无线通信装置120接收到的测距值所涉及的测距结果(测距值本身,或者基于测距值判定的结果)。
[0099]
此外,在图2中,例示了测距值的计算由第二无线通信部220进行的情况,但测距值的计算也可以由第二无线通信装置120进行。
[0100]
另外,测距请求及测距响应的收发、测距值的计算也可以执行多次。
[0101]
以上,举出一个例子对基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系统1的处理的流程进行了说明。
[0102]
接着,再一次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装置130进行的控制的流程详细地进行说明。
[0103]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装置130进行的控制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0104]
在图4所示的一个例子的情况下,控制部135首先使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10发送了认证请求后,判定在规定的时间内是否接收到认证处理的结果(s302)。
[0105]
这里,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接收到认证处理的结果的情况下(s302:否),控制部135控制认证处理的重试(s304)。
[0106]
具体而言,控制部135使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10再次发送认证请求。
[0107]
接下来,控制部135判定是否接收到步骤s304中的重试控制前的测距(除在步骤s304中使第一无线通信装置110再次发送的认证请求之后的测距以外的所有的测距)的结果(s306)。
[0108]
这里,在接收到该测距的结果的情况下(s306:是),控制部135丢弃该测距的结果
(s308)。
[0109]
另一方面,在步骤s302中,在规定的时间内接收到认证处理的结果的情况下(s302:是),控制部135基于认证处理的结果来判定是否确认了便携式设备的真实性(s310)。
[0110]
这里,在便携式设备的真实性不被确认的情况下(s310:否),控制装置130可以结束一系列的处理。
[0111]
另一方面,在确认了便携式设备的真实性的情况下(s310:是),控制部135判定是否接收到在认证处理的重试之后的测距的结果(s312)。
[0112]
这里,在规定时间内未能接收到在认证处理的重试之后的测距的结果的情况下(s312:否),控制装置130可以结束一系列的处理。
[0113]
另一方面,在规定时间内能够接收到在认证处理的重试之后的测距的结果的情况下(s312:是),控制部135判定测距的结果是否满足规定的条件(s314)。
[0114]
此时,例如,在接收到的测距的结果是测距值的情况下,控制部135可以判定该测距值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
[0115]
另外,例如,在接收到的测距的结果是表示测距值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的信息的情况下,控制部135可以基于该信息来进行判定。
[0116]
在测距的结果满足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s314:是),控制部135对被控制装置14的规定的动作的执行进行控制(s316)。
[0117]
<2.补充>
[0118]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例。如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则能够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技术思想的范畴内想到各种变更例或修正例,这些当然也应理解为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0119]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装置进行的一系列的处理也可以使用软件、硬件、以及软件和硬件的组合中的任一个来实现。构成软件的程序例如预先收纳于设置在各装置的内部或外部的记录介质(非临时介质:non-transitory media)。而且,各程序例如在由计算机执行时被读入ram,并由cpu等处理器执行。上述存储介质例如是磁盘、光盘、磁光盘、闪存等。另外,上述的计算机程序也可以不使用存储介质,而例如经由网络进行分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