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移动设备支架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吸附与卡扣式可转换调节一体设备支架及方法。
背景技术:2.随着汽车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复杂,导航已经成为出行必不可少的工具,车载导航因为定位不准确、更新慢略显鸡肋,手机导航尽管同样并不完美,但确实比车载导航要方便的多。在开车过程中,不能手拿着手机导航,这既不方便也不安全,所以需要一个能放手机,又能清楚看屏幕的方式,这点可以通过设备手机支架来实现,设备支架,是在车上用来固定手机的一种支架,设备支架大部份采用可固定方式,采用超大强力吸盘,稳定吸牢在挡风玻璃上,也可安装于汽车空调出风口及汽车仪表台。
3.而这类支架不方便进行吸附式与卡扣式转换调节,针对传统的手机和设备支架在使用时的固定方式单一,且适用场景相对有限,不能有效的根据使用环境和要求进行转换调节,而且市场上大部分的设备支架的结构较为复杂,其在使用组装,安装拆卸时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吸附与卡扣式可转换调节一体设备支架,包括:壳体、调节架、吸附装置、卡扣装置水平夹持装置和竖直承托装置,调节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壳体一侧,吸附装置和卡扣装置均铰接在调节架的另一端,水平夹持装置沿壳体宽度风向水平设置在壳体的上部,竖直承托装置沿壳体长度方向竖直设置在壳体下部,水平夹持装置和竖直承托装置之间传动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后壳和前盖,后壳的外侧与调节架的一端固定连接,后壳的内侧上部沿其宽度风向水平设置有水平滑轨,后壳内侧下部沿其长度方向竖直设置有竖直滑轨,后壳下端内侧对称设置有卡槽和限位柱,水平夹持装置与水平滑轨滑动连接,竖直承托装置与竖直滑轨滑动连接与卡槽卡接,后壳与前盖之间通过螺口柱与螺钉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架包括伸缩杆、杆套、第一球铰座、第一球轴、第一螺套以及第一锁紧螺栓,伸缩杆插设在杆套内,第一球铰座固定安装在后壳外侧,第一球轴的球头与第一球铰座铰接,第一螺套套设在第一球轴和第一球铰座的外侧,第一螺套与第一球铰座旋接,第一螺套靠近第一球轴的一端内侧设置有橡胶摩擦圈,第一球轴的轴端与伸缩杆通过锁紧螺栓铰接,杆套的外侧中部设置有锁紧头,锁紧头通过铰接座铰接在杆套上,铰接座固定设置在杆套外侧中部,杆套正对锁紧头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弹性压板,锁紧头与弹性压板抵接,弹性压板的下端以及伸缩杆正对弹性压板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摩擦片。
8.进一步的,所述吸附装置包括橡胶吸盘、第二球轴、第二球铰座、第二螺套以及第二锁紧螺栓,橡胶吸盘套设在第二球轴的下端,第二球铰座通过第二锁紧螺栓铰接在杆套
远离壳体的一端,第二球轴的球头铰接在第二球铰座内,第二螺套套设在第二球铰座和第二球轴外侧且与第二球铰座旋接。
9.进一步的,所述卡扣装置包括卡夹、导向杆、顶头和伸缩弹簧,卡夹的一端与第二锁紧螺栓铰接,导向杆固定设置在卡夹的上下夹板之间,顶头的下端套设在伸缩弹簧上,伸缩弹簧套设在导向杆上,顶头下端与卡夹的下夹板抵接,顶头是上端通过导向轨与卡夹的上夹板滑动连接,导向轨固定设置在卡夹的上夹板下侧。
10.进一步的,所述水平夹持装置包括夹持板、水平微调机构、轨座和扇形齿轮,夹持板安装在水平微调机构上,水平微调机构安装在轨座上,轨座与水平滑轨滑动连接,轨座通过齿条与扇形齿轮啮合传动,扇形齿轮通过转杆与螺口柱铰接,转杆固定在扇形齿轮的下端,转杆的上端与螺口柱铰接,转杆的下端通过连接杆与竖直承托装置连接,齿条固定设置在轨座靠近扇形齿轮的一侧,水平微调机构通过微调滑轨与轨座滑动连接,微调滑轨设置在轨座长度方向的一端。
11.进一步的,所述水平微调机构包括水平微调滑座、水平扣齿、水平齿轨、第一扭簧和扭簧座,水平微调滑座与微调滑轨滑动连接,,水平扣齿固定设置在扭簧座的下端,扭簧座的上端穿过水平微调滑座与夹持板固定连接,水平扣齿与水平齿轨扣接,水平齿轨沿微调滑轨长度方向设置在微调滑轨内侧,第一扭簧的下端与扭簧座固定连接,第一扭簧的上端与水平微调滑座固定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竖直承托装置包括t型滑座、簧片、托板和竖直微调机构,t型滑座与竖直滑轨滑动连接,簧片的下端卡接在对应的卡槽内,簧片的上端抵接t型滑座的直角弯口处,簧片位于限位柱之间,托板固定安装在竖直微调机构上,竖直微调机构通过竖直齿轨与t型滑座连接,t型滑座的上端与连接杆的下端铰接。
13.进一步的,所述竖直微调机构包括竖直微调滑座、竖直扣齿、第二扭簧和按压头,竖直微调滑座与t型滑座滑动连接,竖直扣齿固定设置在按压头的一端,竖直扣齿与竖直齿轨扣接,按压头铰接在竖直微调滑座的上端内侧,按压头与竖直微调滑座之间通过第二扭簧连接,第二扭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竖直微调滑座和按压头上。
14.本发明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吸附与卡扣式可转换调节一体设备支架的实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5.步骤一:在采用吸附式支架固定方式时,首先将橡胶吸盘按压在光滑的固定表面,通过转动伸缩杆和杆套,使得伸缩杆和杆套绕第二球铰座和第二锁紧螺栓转动,进而改变伸缩杆和杆套的角度,通过第一球轴和第一球铰座的配合调节角度,在需要长度调节时,首先转动锁紧头,调节锁紧头与弹性压板的抵紧状态,进而控制弹性压板与伸缩杆之间的距离,从而控制摩擦片之间的摩擦,以实现伸缩杆的伸缩固定,在需要角度调节时,通过转动壳体,使得后壳以及第一球铰座绕第一球轴转动,进而改变设备的角度,通过转动第一螺套,以改变第一球轴与第一球铰座之间的松紧,以控制其转动的幅度,通过橡胶摩擦圈来增加第一球轴与第一球铰座以及第一螺套之间的摩擦,防止松动。
16.步骤二:在采用卡扣式支架固定方式时,首先拨动顶头,使得顶头沿导向轨移动,同时顶头压缩伸缩弹簧,使得卡夹的上下夹板张开,然后将卡夹对准卡固的部位,然后松开顶头,伸缩弹簧复位将顶头沿导向轨方向推出,使得顶头与卡夹的下夹板抵紧,使得卡夹上下夹板与被卡扣的部位卡紧,通过第一球轴和第一球铰座的配合调节角度,在需要长度调
节时,首先转动锁紧头,调节锁紧头与弹性压板的抵紧状态,进而控制弹性压板与伸缩杆之间的距离,从而控制摩擦片之间的摩擦,以实现伸缩杆的伸缩固定,在需要角度调节时,通过转动壳体,使得后壳以及第一球铰座绕第一球轴转动,进而改变设备的角度,通过转动第一螺套,以改变第一球轴与第一球铰座之间的松紧,以控制其转动的幅度,通过橡胶摩擦圈来增加第一球轴与第一球铰座以及第一螺套之间的摩擦,防止松动。
17.步骤三:通过夹持板对设备进行夹固,通过竖直承托装置带动连接杆运动,进而推动转杆转动,转杆带动扇形齿轮旋转,进而带动齿条和轨座沿水平滑轨移动,轨座带动水平微调机构和夹持板移动,从而对设备进行夹持,通过水平微调机构对支架在水平方向的夹持范围进行进一步扩展,首先通过转动夹持板,由夹持板带动扭簧座转动,从而带动水平扣齿转动,使得水平扣齿与水平齿轨分开,然后沿微调滑轨长度方向移动水平微调滑座,进而将夹持板移动至所需位置,然后松开夹持板,第一扭簧带动夹持板复位,使得夹持板带动扭簧座和水平扣齿复位,使得水平扣齿与水平齿轨扣接;
18.步骤四:通过托板对设备进行承托,同时通过设备的重力推动托板带动t型滑座沿竖直滑轨移动,t型滑座则抵压簧片,使得簧片发生形变,由限位柱对簧片进行限位,防止簧片过度形变,当移开设备后,簧片复位,则推动t型滑座和托板复位,通过竖直微调机构对支架在竖直方向的承托范围进行进一步扩展,首先通过按压按压头,使得按压头带动竖直扣齿转动,将竖直扣齿抬起,然后沿t型滑座长度方向移动竖直微调滑座和托板,进而改变支架的承托范围,当托板移动至所需范围后,松开按压头,第二扭簧复位,进而带动竖直扣齿转动,使得竖直扣齿与竖直齿轨扣接,从而将竖直微调滑座和托板固定。
19.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20.1.本技术通过调节架的设置,实现了对支架长度以及角度的前端调节,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改变设备的支撑长度和角度。
21.2.本技术通过吸附装置和卡扣装置的设置,实现了设备在不同使用环境下,吸附式固定与卡扣式固定的有效转换。
22.3.本技术通过水平夹持装置和竖直承托装置的联动,利用设备的自重,实现对设备的自夹,方便快捷。
23.4.本技术通过水平微调机构和竖直微调机构的设置,进一步扩展支架在水平方向以及竖直方向上的可夹持、承托范围,使支架适用更多不同长宽的设备。
24.5.本技术通过壳体、调节架、吸附装置、卡扣装置、水平夹持装置以及竖直承托装置完成支架的快速组装以及安装拆卸,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26.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27.图3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28.图4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29.图5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30.图6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7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的主视图;
32.图8为本发明的调节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3.图9为本发明的调节架的分解图;
34.图10为本发明的吸附装置和卡扣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5.图11为本发明的吸附装置和卡扣装置的分解图;
36.图12为本发明的壳体、水平夹持装置和竖直承托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7.图13为本发明的壳体、水平夹持装置和竖直承托装置的分解图;
38.图14为本发明的水平微调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9.图15为本发明的竖直微调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0.图16为本发明的水平微调机构的分解图;
41.图17为本发明的竖直微调机构的分解图;
42.图18为图11中a处的放大图;
43.图19为图16中b处的放大图;
44.图20为图17中c处的放大图。
45.图中标号为:1-壳体;
46.1a-后壳;1a1-水平滑轨;1a2-竖直滑轨;1a3-卡槽;1a4-限位柱;1a5-螺口柱;
47.1b-前盖;
48.2-调节架;
49.2a-伸缩杆;
50.2b-杆套;2b1-锁紧头;2b2-铰接座;2b3-弹性压板;2b4-摩擦片;
51.2c-第一球铰座;
52.2d-第一球轴;
53.2e-第一螺套;2e1-橡胶摩擦圈;
54.2f-第一锁紧螺栓;
55.3-吸附装置;
56.3a-橡胶吸盘;
57.3b-第二球轴;
58.3c-第二球铰座;
59.3d-第二螺套;
60.3e-第二锁紧螺栓;
61.4-卡扣装置;
62.4a-卡夹;
63.4b-导向杆;
64.4c-顶头;
65.4d-伸缩弹簧;
66.4e-导向轨;
67.5-水平夹持装置;
68.5a-夹持板;
69.5b-水平微调机构;5b1-水平微调滑座;5b2-水平扣齿;5b3-水平齿轨;5b4-第一扭簧;5b5-扭簧座;
70.5c-轨座;5c1-齿条;5c2-微调滑轨;
71.5d-扇形齿轮;5d1-转杆;
72.5e-连接杆;
73.6-竖直承托装置;
74.6a-t型滑座;6a1-竖直齿轨;
75.6b-簧片;
76.6c-托板;
77.6d-竖直微调机构;6d1-竖直微调滑座;6d2-竖直扣齿;6d3-第二扭簧;6d4-按压头。
具体实施方式
78.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79.如图1至图5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80.一种吸附与卡扣式可转换调节一体设备支架,包括:壳体1、调节架2、吸附装置3、卡扣装置4水平夹持装置5和竖直承托装置6,调节架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壳体1一侧,吸附装置3和卡扣装置4均铰接在调节架2的另一端,水平夹持装置5沿壳体1宽度风向水平设置在壳体1的上部,竖直承托装置6沿壳体1长度方向竖直设置在壳体1下部,水平夹持装置5和竖直承托装置6之间传动连接。
81.具体的,针对传统的手机和设备支架在使用时的固定方式单一,且适用场景相对有限,不能有效的根据使用环境和要求进行转换调节,而且市场上大部分的设备支架的结构较为复杂,其在使用组装,安装拆卸时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壳体1对设备进行主要支撑,通过调节架2对壳体1以及设备进行使用所需的角度和长度的调节,由水平夹持装置5和竖直承托装置6对设备进行固定,而整个支架则通过吸附装置3和卡扣装置4进行固定,使用时可以根据使用环境和需要选择吸附式或者卡扣式,且整个支架的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方便,更能适用多样环境。
82.如图2和图13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83.所述壳体1包括后壳1a和前盖1b,后壳1a的外侧与调节架2的一端固定连接,后壳1a的内侧上部沿其宽度风向水平设置有水平滑轨1a1,后壳1a内侧下部沿其长度方向竖直设置有竖直滑轨1a2,后壳1a下端内侧对称设置有卡槽1a3和限位柱1a4,水平夹持装置5与水平滑轨1a1滑动连接,竖直承托装置6与竖直滑轨1a2滑动连接与卡槽1a3卡接,后壳1a与前盖1b之间通过螺口柱1a5与螺钉连接,
84.具体的,为了方便设备的支撑和夹固,同时能够根据设备的大小进行调节,本发明通过水平滑轨1a1和竖直滑轨1a2方便水平夹持装置5和竖直承托装置6移动,以便根据设备的大小进行调节。
85.如图2、图8和图9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86.所述调节架2包括伸缩杆2a、杆套2b、第一球铰座2c、第一球轴2d、第一螺套2e以及第一锁紧螺栓2f,伸缩杆2a插设在杆套2b内,第一球铰座2c固定安装在后壳1a外侧,第一球轴2d的球头与第一球铰座2c铰接,第一螺套2e套设在第一球轴2d和第一球铰座2c的外侧,
第一螺套2e与第一球铰座2c旋接,第一螺套2e靠近第一球轴2d的一端内侧设置有橡胶摩擦圈2e1,第一球轴2d的轴端与伸缩杆2a通过锁紧螺栓铰接,杆套2b的外侧中部设置有锁紧头2b1,锁紧头2b1通过铰接座2b2铰接在杆套2b上,铰接座2b2固定设置在杆套2b外侧中部,杆套2b正对锁紧头2b1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弹性压板2b3,锁紧头2b1与弹性压板2b3抵接,弹性压板2b3的下端以及伸缩杆2a正对弹性压板2b3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摩擦片2b4。
87.具体的,为了实现支架前端的角度调节以及长度调节,方便使用者操作,本发明通过伸缩杆2a与杆套2b的配合进行伸缩,以便调节长度,通过第一球轴2d和第一球铰座2c的配合调节角度,在需要长度调节时,首先转动锁紧头2b1,调节锁紧头2b1与弹性压板2b3的抵紧状态,进而控制弹性压板2b3与伸缩杆2a之间的距离,从而控制摩擦片2b4之间的摩擦,以实现伸缩杆2a的伸缩固定,在需要角度调节时,通过转动壳体1,使得后壳1a以及第一球铰座2c绕第一球轴2d转动,进而改变设备的角度,通过转动第一螺套2e,以改变第一球轴2d与第一球铰座2c之间的松紧,以控制其转动的幅度,通过橡胶摩擦圈2e1来增加第一球轴2d与第一球铰座2c以及第一螺套2e之间的摩擦,防止松动。
88.如图10和图11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89.所述吸附装置3包括橡胶吸盘3a、第二球轴3b、第二球铰座3c、第二螺套3d以及第二锁紧螺栓3e,橡胶吸盘3a套设在第二球轴3b的下端,第二球铰座3c通过第二锁紧螺栓3e铰接在杆套2b远离壳体1的一端,第二球轴3b的球头铰接在第二球铰座3c内,第二螺套3d套设在第二球铰座3c和第二球轴3b外侧且与第二球铰座3c旋接。
90.具体的,为了方便支架适用于具备吸附条件的工作环境,本发明通过橡胶吸盘3a以及第二球轴3b的设置,由橡胶吸盘3a进行吸附固定,通过转动伸缩杆2a和杆套2b,使得伸缩杆2a和杆套2b绕第二球铰座3c和第二锁紧螺栓3e转动,进而改变伸缩杆2a和杆套2b的角度。
91.如图10、图11和图18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92.所述卡扣装置4包括卡夹4a、导向杆4b、顶头4c和伸缩弹簧4d,卡夹4a的一端与第二锁紧螺栓3e铰接,导向杆4b固定设置在卡夹4a的上下夹板之间,顶头4c的下端套设在伸缩弹簧4d上,伸缩弹簧4d套设在导向杆4b上,顶头4c下端与卡夹4a的下夹板抵接,顶头4c是上端通过导向轨4e与卡夹4a的上夹板滑动连接,导向轨4e固定设置在卡夹4a的上夹板下侧。
93.具体的,为了方便支架适用于具备卡扣条件的工作环境,本发明通过卡夹4a对整个支架进行卡固,首先拨动顶头4c,使得顶头4c沿导向轨4e移动,同时顶头4c压缩伸缩弹簧4d,使得卡夹4a的上下夹板张开,然后将卡夹4a对准卡固的部位,然后松开顶头4c,伸缩弹簧4d复位将顶头4c沿导向轨4e方向推出,使得顶头4c与卡夹4a的下夹板抵紧,使得卡夹4a上下夹板与被卡扣的部位卡紧。
94.如图6、图7、图12和图13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95.所述水平夹持装置5包括夹持板5a、水平微调机构5b、轨座5c和扇形齿轮5d,夹持板5a安装在水平微调机构5b上,水平微调机构5b安装在轨座5c上,轨座5c与水平滑轨1a1滑动连接,轨座5c通过齿条5c1与扇形齿轮5d啮合传动,扇形齿轮5d通过转杆5d1与螺口柱1a5铰接,转杆5d1固定在扇形齿轮5d的下端,转杆5d1的上端与螺口柱1a5铰接,转杆5d1的下端通过连接杆5e与竖直承托装置6连接,齿条5c1固定设置在轨座5c靠近扇形齿轮5d的一侧,
水平微调机构5b通过微调滑轨5c2与轨座5c滑动连接,微调滑轨5c2设置在轨座5c长度方向的一端。
96.具体的,为了解决设备在支架上的水平夹固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夹持板5a对设备进行夹固,通过竖直承托装置6带动连接杆5e运动,进而推动转杆5d1转动,转杆5d1带动扇形齿轮5d旋转,进而带动齿条5c1和轨座5c沿水平滑轨1a1移动,轨座5c带动水平微调机构5b和夹持板5a移动,从而对设备进行夹持。
97.如图14、图16和图19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98.所述水平微调机构5b包括水平微调滑座5b1、水平扣齿5b2、水平齿轨5b3、第一扭簧5b4和扭簧座5b5,水平微调滑座5b1与微调滑轨5c2滑动连接,,水平扣齿5b2固定设置在扭簧座5b5的下端,扭簧座5b5的上端穿过水平微调滑座5b1与夹持板5a固定连接,水平扣齿5b2与水平齿轨5b3扣接,水平齿轨5b3沿微调滑轨5c2长度方向设置在微调滑轨5c2内侧,第一扭簧5b4的下端与扭簧座5b5固定连接,第一扭簧5b4的上端与水平微调滑座5b1固定连接。
99.具体的,为了进一步扩展支架在水平方向上的可夹持范围,使支架适用更多设备,本发明通过水平微调机构5b对支架在水平方向的夹持范围进行进一步扩展,首先通过转动夹持板5a,由夹持板5a带动扭簧座5b5转动,从而带动水平扣齿5b2转动,使得水平扣齿5b2与水平齿轨5b3分开,然后沿微调滑轨5c2长度方向移动水平微调滑座5b1,进而将夹持板5a移动至所需位置,然后松开夹持板5a,第一扭簧5b4带动夹持板5a复位,使得夹持板5a带动扭簧座5b5和水平扣齿5b2复位,使得水平扣齿5b2与水平齿轨5b3扣接。
100.如图7和图13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101.所述竖直承托装置6包括t型滑座6a、簧片6b、托板6c和竖直微调机构6d,t型滑座6a与竖直滑轨1a2滑动连接,簧片6b的下端卡接在对应的卡槽1a3内,簧片6b的上端抵接t型滑座6a的直角弯口处,簧片6b位于限位柱1a4之间,托板6c固定安装在竖直微调机构6d上,竖直微调机构6d通过竖直齿轨6a1与t型滑座6a连接,t型滑座6a的上端与连接杆5e的下端铰接。
102.具体的,为了解决设备在竖直方向上承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托板6c对设备进行承托,同时通过设备的重力推动托板6c带动t型滑座6a沿竖直滑轨1a2移动,t型滑座6a则抵压簧片6b,使得簧片6b发生形变,由限位柱1a4对簧片6b进行限位,防止簧片6b过度形变,当移开设备后,簧片6b复位,则推动t型滑座6a和托板6c复位。
103.如图15、图17和图20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104.所述竖直微调机构6d包括竖直微调滑座6d1、竖直扣齿6d2、第二扭簧6d3和按压头6d4,竖直微调滑座6d1与t型滑座6a滑动连接,竖直扣齿6d2固定设置在按压头6d4的一端,竖直扣齿6d2与竖直齿轨6a1扣接,按压头6d4铰接在竖直微调滑座6d1的上端内侧,按压头6d4与竖直微调滑座6d1之间通过第二扭簧6d3连接,第二扭簧6d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竖直微调滑座6d1和按压头6d4上。
105.具体的,进一步扩展支架在竖直方向上的可承托范围,使支架适用更多设备,本发明通过竖直微调机构6d对支架在竖直方向的承托范围进行进一步扩展,首先通过按压按压头6d4,使得按压头6d4带动竖直扣齿6d2转动,将竖直扣齿6d2抬起,然后沿t型滑座6a长度方向移动竖直微调滑座6d1和托板6c,进而改变支架的承托范围,当托板6c移动至所需范围
后,松开按压头6d4,第二扭簧6d3复位,进而带动竖直扣齿6d2转动,使得竖直扣齿6d2与竖直齿轨6a1扣接,从而将竖直微调滑座6d1和托板6c固定。
106.如图1至图20所示:
107.一种吸附与卡扣式可转换调节一体设备支架的实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8.步骤一:在采用吸附式支架固定方式时,首先将橡胶吸盘3a按压在光滑的固定表面,通过转动伸缩杆2a和杆套2b,使得伸缩杆2a和杆套2b绕第二球铰座3c和第二锁紧螺栓3e转动,进而改变伸缩杆2a和杆套2b的角度,通过第一球轴2d和第一球铰座2c的配合调节角度,在需要长度调节时,首先转动锁紧头2b1,调节锁紧头2b1与弹性压板2b3的抵紧状态,进而控制弹性压板2b3与伸缩杆2a之间的距离,从而控制摩擦片2b4之间的摩擦,以实现伸缩杆2a的伸缩固定,在需要角度调节时,通过转动壳体1,使得后壳1a以及第一球铰座2c绕第一球轴2d转动,进而改变设备的角度,通过转动第一螺套2e,以改变第一球轴2d与第一球铰座2c之间的松紧,以控制其转动的幅度,通过橡胶摩擦圈2e1来增加第一球轴2d与第一球铰座2c以及第一螺套2e之间的摩擦,防止松动。
109.步骤二:在采用卡扣式支架固定方式时,首先拨动顶头4c,使得顶头4c沿导向轨4e移动,同时顶头4c压缩伸缩弹簧4d,使得卡夹4a的上下夹板张开,然后将卡夹4a对准卡固的部位,然后松开顶头4c,伸缩弹簧4d复位将顶头4c沿导向轨4e方向推出,使得顶头4c与卡夹4a的下夹板抵紧,使得卡夹4a上下夹板与被卡扣的部位卡紧,通过第一球轴2d和第一球铰座2c的配合调节角度,在需要长度调节时,首先转动锁紧头2b1,调节锁紧头2b1与弹性压板2b3的抵紧状态,进而控制弹性压板2b3与伸缩杆2a之间的距离,从而控制摩擦片2b4之间的摩擦,以实现伸缩杆2a的伸缩固定,在需要角度调节时,通过转动壳体1,使得后壳1a以及第一球铰座2c绕第一球轴2d转动,进而改变设备的角度,通过转动第一螺套2e,以改变第一球轴2d与第一球铰座2c之间的松紧,以控制其转动的幅度,通过橡胶摩擦圈2e1来增加第一球轴2d与第一球铰座2c以及第一螺套2e之间的摩擦,防止松动。
110.步骤三:通过夹持板5a对设备进行夹固,通过竖直承托装置6带动连接杆5e运动,进而推动转杆5d1转动,转杆5d1带动扇形齿轮5d旋转,进而带动齿条5c1和轨座5c沿水平滑轨1a1移动,轨座5c带动水平微调机构5b和夹持板5a移动,从而对设备进行夹持,通过水平微调机构5b对支架在水平方向的夹持范围进行进一步扩展,首先通过转动夹持板5a,由夹持板5a带动扭簧座5b5转动,从而带动水平扣齿5b2转动,使得水平扣齿5b2与水平齿轨5b3分开,然后沿微调滑轨5c2长度方向移动水平微调滑座5b1,进而将夹持板5a移动至所需位置,然后松开夹持板5a,第一扭簧5b4带动夹持板5a复位,使得夹持板5a带动扭簧座5b5和水平扣齿5b2复位,使得水平扣齿5b2与水平齿轨5b3扣接;
111.步骤四:通过托板6c对设备进行承托,同时通过设备的重力推动托板6c带动t型滑座6a沿竖直滑轨1a2移动,t型滑座6a则抵压簧片6b,使得簧片6b发生形变,由限位柱1a4对簧片6b进行限位,防止簧片6b过度形变,当移开设备后,簧片6b复位,则推动t型滑座6a和托板6c复位,通过竖直微调机构6d对支架在竖直方向的承托范围进行进一步扩展,首先通过按压按压头6d4,使得按压头6d4带动竖直扣齿6d2转动,将竖直扣齿6d2抬起,然后沿t型滑座6a长度方向移动竖直微调滑座6d1和托板6c,进而改变支架的承托范围,当托板6c移动至所需范围后,松开按压头6d4,第二扭簧6d3复位,进而带动竖直扣齿6d2转动,使得竖直扣齿6d2与竖直齿轨6a1扣接,从而将竖直微调滑座6d1和托板6c固定。
11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