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垫、车辆和脚垫的自清洁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698090发布日期:2022-10-01 06:37阅读:76来源:国知局
脚垫、车辆和脚垫的自清洁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脚垫、车辆和脚垫的自清洁方法。


背景技术:

2.由于车辆外部环境通常会存在灰尘、沙粒、泥水等物质,在驾驶员或乘客在进入车辆时,容易将鞋底残留外来物质带入车辆中,使得脚垫变得脏污。并且脚垫通常采用织绒材料制成,难以清理。然而长时间不清理脚垫将造成细菌滋生和异味。
3.脚垫的清洁通常需要将脚垫从车辆中取出,或者需要借助额外的工具从而在车辆中对脚垫进行清洁,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一种脚垫、车辆和脚垫的自清洁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部分或者全部不足。
5.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脚垫,包括上垫、底垫、吸尘电机以及控制器。上垫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和贯穿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孔口。底垫与所述上垫层叠设置且与所述下表面接触。所述底垫包括吸尘孔、吸尘管道和自所述底垫靠近所述上垫的表面凹入的容纳部。所述吸尘孔设置于所述容纳部的侧壁。所述吸尘管道通过所述吸尘孔与所述容纳部连通。所述容纳部与所述孔口连通。所述吸尘电机通过所述吸尘管道和所述吸尘孔与所述容纳部连通。控制器与所述吸尘电机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吸尘电机的开启或关闭。通过这样设置,脚垫能够实现自主吸尘清洁,无需后续进行人为吸尘或清洗,不仅能在日常使用中保持清洁度,还能够使用户免于定期清洗脚垫的烦恼。
6.进一步地,所述底垫包括间隔件和多个容纳单元。所述容纳单元设置于所述容纳部中。所述间隔件将相邻的两个容纳单元间隔开。通过设置间隔件,能够为覆盖在容纳部上方上垫提供支撑,使得用户踩踏于脚垫上时有更好的接触感,避免用户踩踏于容纳部上方的上垫时脚部陷入容纳部中,并使得上垫变形起翘。
7.进一步地,所述上垫设置于所述容纳部中,且覆盖所述容纳部。所述上垫的下表面抵靠所述间隔件。如此,即便用户踩踏上垫的任意区域,上垫上表面的污物都能够通过孔口进入容纳部中,避免上垫存在卫生死角需要进行人为刷洗。
8.进一步地,所述容纳部的侧壁高度大于所述上垫的厚度和所述间隔件的高度之和,从而使上垫能够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固定在容纳部中,避免上垫和底垫的相对移动。
9.进一步地,所述吸尘孔的数量包括多个。所述吸尘孔设置于所述容纳部与所述容纳单元的延伸方向垂直的侧壁上,且多个所述吸尘孔与多个所述容纳单元一一对应。所述吸尘管道与多个所述吸尘孔连通。通过使每一容纳单元对应设置有吸尘孔,使得吸尘电机能够清理每一容纳单元中的灰尘物质,保持每一容纳单元的清洁,避免卫生死角。
10.进一步地,所述脚垫还包括排尘管道。所述排尘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吸尘电机连接,
另一端与所述脚垫的外部空间连通。如此,可以将吸入吸尘管道中的颗粒物质及时排出脚垫,无需用户后续在对吸尘电机收集的颗粒物质进行处理,进一步降低用户参与清洁的频率。
11.进一步地,所述脚垫还包括挡板和挡板电机、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吸尘管道中。所述挡板电机分别与所述控制器和所述挡板电连接。所述挡板电机运行时,所述挡板保持与所述吸尘管道的流通截面平行,从而避免水泵向容纳部注入流体时,流体通过吸尘孔流出容纳部,造成流体的浪费
12.进一步地,所述挡板的形状和面积与所述吸尘管道的流通截面的形状和面积相同,使得挡板能够尽可能地密封吸尘管道的流通截面,阻挡流体通过。
13.进一步地,所述底垫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纳部侧壁的流体孔。所述脚垫还包括第一流体储存部、第二流体储存部和水泵。第一流体储存部通过所述流体孔与所述容纳部连通,用于储存未使用的流体。第二流体储存部,通过所述流体孔与所述容纳部连通,用于储存污染的流体。水泵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水泵分别与所述第一流体储存部和第二流体储存部连接。所述脚垫包括注水模式和吸水模式:当所述脚垫处于注水模式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水泵将第一流体储存部的流体通过所述流体孔泵送进入所述容纳部;当所述脚垫处于吸水模式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水泵将容纳部中的流体抽吸入所述第二流体储存部中。通过这样设置,脚垫能够完成自主冲洗,进一步将容纳部中残留的灰尘,或者是污水等排出底垫,而无需人为进行冲洗,进一步降低人为清洗脚垫的频率。
14.进一步地,所述流体孔和所述吸尘孔分别设置于所述容纳部相对的两个侧壁,从而能够简化结构。并且,在设置有容纳单元的实施例中,将流体孔和吸尘孔相对设置能够使得流体孔和吸尘孔的孔面积尽可能地接近容纳单元的截面积,提高吸尘效率和冲洗效率。
15.进一步地,所述底垫包括间隔件和多个容纳单元。所述容纳单元设置于所述容纳部中。所述间隔件将相邻的两个容纳单元间隔开。所述流体孔的数量包括多个。所述流体孔设置于所述容纳部与所述容纳单元的延伸方向垂直的侧壁上。多个所述流体孔与多个所述容纳单元一一对应,从而能够实现每一容纳单元的冲洗。此外,容纳单元的设置使得容纳部进行冲洗的液体需求量也减少,从而降低冲洗脚垫的成本,以及补充第一流体存储部中流体的频率。
16.进一步地,所述脚垫还包括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流体储存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脚垫的外部空间连通。如此,脚垫能够在每次冲洗脚垫时自主将第二流体储存部中的流体排出,或者污染的流体体积达到第二流体储存部的容积时将污染的流体排出,无需用户清空第二流体储存部,进一步提高脚垫清洁的自动化程度。
17.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脚垫以及用以控制所述脚垫的车辆控制单元。
18.本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脚垫的自清洁方法,应用于如前述实施例所述的车辆,包括:
19.步骤一、获取车辆的运行状态,从而能够针对车辆的不同运行状态启用合适的清洁模式。
20.步骤二、判断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如是,控制所述脚垫开启相应的清洁模式,所述清洁模式包括吸尘模式、冲刷模式或风干模式中的一种或多种。如此,
能够避免在不期望或者不合适的时候开启不合适的清洁模式,从而造成对用户的干扰或者是清洁模式的出错。
2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进一步包括: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处于行驶状态,如是,控制所述脚垫开启吸尘模式。所述吸尘模式用于吸附所述脚垫中的颗粒物质。当车辆处于行驶状态时,脚垫保持持续吸尘,在车辆的运行过程中完成吸尘功能,无需用户专门腾出时间来进行吸尘,提高清洁效率和使用的方便性。
22.进一步地,所述自清洁方法还包括:步骤三、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处于行驶状态,如否,控制所述脚垫关闭吸尘模式。如此,脚垫可以完全自动开启和关闭吸尘功能,无需人为介入。
2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包括:判断是否接收清洁指令,且所述车辆是否处于制动状态,如是,控制所述脚垫开启冲刷模式。所述冲刷模式用于冲洗所述脚垫。通过这样设置,能够避免车辆在移动过程中导致液体的溢出,进而导致车辆驾驶室内部空间的污染,或者打湿用户的身体或衣物。并且冲刷模式的开启需要用户发送清洁指令,从而能够避免在用户不期望的时间进行冲刷,造成对用户的干扰。
24.进一步地,所述自清洁方法还包括:步骤三、判断冲刷模式是否结束,如是,控制所述脚垫开启风干模式。所述风干模式用于干燥所述脚垫。通过设置风干模式,能够加速脚垫的干燥进度,避免在车辆的密闭空间内脚垫难以自行风干而导致潮湿、异味、滋生细菌等问题。
25.进一步地,所述自清洁方法还包括:步骤四、判断所述风干模式是否结束,如是,控制所述脚垫关闭清洁模式。在风干模式结束后关闭脚垫的清洁模式,能够节省车辆的能量消耗,同时能够避免脚垫在车辆制动状态下长时间运行产生噪声导致对用户的干扰。
26.应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示出为本技术的脚垫的一个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29.图2示出为本技术的脚垫的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30.图3示出为本技术的脚垫的上垫的一个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1.图4示出为本技术的脚垫的一个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2.图5示出为本技术的脚垫的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33.图6示出为本技术的脚垫的一个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4.图7示出为本技术的脚垫的吸尘管道的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35.图8示出为本技术的车辆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36.图9示出为本技术的自清洁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37.图10示出为本技术的自清洁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38.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
39.在本技术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除非另作定义,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若仅指代“一个”时会再单独说明。“多个”或者“若干”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在本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40.参考图1和图2,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脚垫100,包括上垫1和底垫 2。底垫2和上垫1层叠设置,并且和底垫2的下表面12接触。上垫1还包括贯穿其上表面11和下表面12的孔口13。底垫2包括自底垫2靠近上垫1的表面凹入的容纳部21,容纳部21和孔口13连通。如此,上垫1表面的泥沙、水等污物能够通过孔口13进入底垫2的容纳部21中,避免污物残留在上垫1,影响脚垫100的外观和清洁度。
41.参考图3,孔口13数量的增加有利于上垫1的上表面11存在的污物进入容纳部21中。此外,上垫1还包括设置于上表面11的防滑凸起15,从而增加用户鞋底和上垫1之间的摩擦力,避免用户鞋底潮湿或者上垫1的上表面11有水时造成打滑,影响用户体验,甚至是造成用户受伤的情形。防滑凸起15还可以设置在下表面12,从而增加上垫1和底垫2之间的摩擦力,避免上垫1和底垫 2的相对滑动。图中防滑凸起15示出为三角形,但应视为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防滑凸起15可以是任意形状,本技术并不限制。防滑凸起15可以自上表面11 向上延伸1-2毫米,从而保证防滑效果。
42.上垫1还可以包括毛刷14,毛刷14能够帮助将用户鞋底存在的污物刮蹭下来,使得鞋底的污物能够进入孔口13中,避免用户在脚垫100上活动时污物的扩散,造成污染面积的增加。毛刷14可以是自上表面11向上突起的纤维毛刷 14,或者可以是纤维丝圈,本技术对此并不限制。
43.本技术的脚垫100包括吸尘电机3和控制器(未示出),控制器和吸尘电机3电连接,用于控制吸尘电机3的开启或者关闭。底垫2包括吸尘孔22和吸尘管道(未示出):吸尘孔22设置在容纳部21的侧壁23,吸尘管道通过吸尘孔22与容纳部21连通。吸尘电机3与吸尘管道连通,从而通过吸尘管道和吸尘孔22、容纳部21连通。当控制器控制吸尘电机3开启时,吸尘
电机3能够将容纳部21中诸如灰尘、沙粒等颗粒物质吸入吸尘管道中,从而保持脚垫100的清洁,避免脚垫100受到震动或踩踏时颗粒物质扬起到空气中。如此,脚垫100 自身便能够完成除尘操作,无需后续通过将脚垫100取出进行刷洗等步骤,不仅能在日常使用中保持脚垫100的清洁度,还能够降低脚垫100的人为清洗需求和清洗频率,使用户免于定期清洗脚垫100的烦恼。
44.在一些实施例中,吸尘电机3不仅可以用于吸附容纳部21中的颗粒物质,由于吸尘电机3运行时产生吸力导致容纳部21中的空气流通,因此吸尘电机3 还能够用于干燥容纳部21中存在的液体。当用户的鞋底存在液体并且液体进入容纳部21时,吸尘电机3能够干燥该液体,从而避免液体长时间在车辆的密闭空间中存留,造成细菌滋生和霉菌等问题。
45.此外,吸尘电机3和容纳部21之间通过吸尘管道连接,因此吸尘电机3的设置位置灵活,可以将吸尘电机3设置于任何合适的位置,随后通过管道布置实现吸尘电机3与容纳部21之间连通。
46.在一些实施例中,脚垫100包括与吸尘管道连接的灰尘储存仓(未示出),吸尘管道通过将容纳部21中的颗粒物质吸入灰尘储存仓中实现脚垫100的清洁,后续用户可以通过定期清空灰尘储存仓来保证脚垫100吸尘功能的正常运行。
47.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脚垫100还包括排尘管道4。排尘管道4的一端与吸尘电机3连接,另一端与脚垫100的外部空间连通。通过设置排尘管道4,可以将吸入吸尘管道中的颗粒物质及时排出脚垫100,无需用户后续在对吸尘电机3收集的颗粒物质进行处理,进一步降低用户参与清洁的频率。
48.参考图4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垫2包括间隔件25和多个容纳单元 26。容纳单元26设置于容纳部21中。间隔件25将相邻的两个容纳单元26间隔开。通过设置间隔件25,能够为在第三方向z上覆盖在容纳部21上方上垫1 提供支撑,使得用户踩踏于脚垫100上时有更好的接触感,避免用户踩踏于容纳部21上方的上垫1时脚部陷入容纳部21中,并使得上垫1变形起翘。
49.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垫1设置于容纳部21中,且覆盖容纳部21。上垫1的下表面12抵靠间隔件25。如此,即便用户踩踏上垫1的任意区域,上垫1上表面11的污物都能够通过孔口13进入容纳部21中,避免上垫1存在卫生死角需要进行人为刷洗。
50.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垫2包括多个吸尘孔22。吸尘孔22设置于容纳部21 与容纳单元26的延伸方向垂直的侧壁23上,且多个吸尘孔22与多个容纳单元 26一一对应。吸尘管道与多个吸尘孔22连通。以图3和图4所示实施例为例,容纳单元26沿第一方向x延伸,因而吸尘孔22设置于容纳部21垂直于第一方向x的侧壁23处。诚然,也可以是容纳单元26沿第二方向y设置,吸尘孔22 设置于容纳部21垂直于第二方向y的侧壁23处,本技术并不限制。通过使每一容纳单元26对应设置有吸尘孔22,使得吸尘电机3能够清理每一容纳单元 26中的灰尘物质,保持每一容纳单元26的清洁,避免卫生死角。
51.容易理解的是,每一吸尘孔22对应一个吸尘管道,多个吸尘管道之间可以彼此独立,分别与吸尘电机3连接。或者可以是多个吸尘管道集成为一个主吸尘管道,主吸尘管道与吸尘电机3连接,本技术并不限制。
52.在多个吸尘管道彼此独立的实施例中,可以使得吸尘电机3为不同的吸尘管道配置不同的风力。举例而言,脚垫100的中心区域通常为踩踏区域,该区域的踩踏频率高于例
如脚垫100边缘位置的踩踏频率。若每一吸尘管道都具有相同的风力,则在灰尘较少的容纳单元26处,风力过大,造成能耗浪费;在灰尘较多的容纳单元26出,可能风力不足以高效地进行吸尘。因此,可以使对应于脚垫100中心位置处的容纳单元26的吸尘管道的风力大于其他容纳单元26 的风力,从而更具有针对性地进行吸尘,同时能够减少能耗。
53.结合参考图5至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垫2还包括设置于容纳部21侧壁23的流体孔27。脚垫100还包括第一流体储存部6、第二流体储存部5和水泵7。水泵7分别与第一流体储存部6和第二流体储存部5连接。第一流体储存部6通过流体孔27与容纳部21连通,用于储存未使用的流体。第二流体储存部5通过流体孔27与容纳部21连通,用于储存污染的流体。水泵7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能够控制水泵7的开启和关闭、以及水泵7的运行模式。
54.脚垫100包括注水模式和吸水模式:当脚垫100处于注水模式时,控制器控制水泵7将第一流体储存部6的流体通过流体孔27泵送进入容纳部21;当脚垫100处于吸水模式时,控制器控制水泵7将容纳部21中的流体抽吸入第二流体储存部5中。
55.通过这样设置,脚垫100能够完成自主冲洗,进一步将容纳部21中残留的灰尘,或者是污水等排出底垫2,而无需人为进行冲洗,进一步降低人为清洗脚垫100的频率。并且由于脚垫100能够进行自主冲刷,有利于提高用户冲洗脚垫100的积极性以及频率,从而提高脚垫100的清洁度和洁净度,避免细菌滋生而影响用户的健康。
56.此外,本技术的脚垫100将未使用的流体和污染的流体分别存储,能够使得每次冲洗脚垫100的液体都是干净的,进而保证冲洗的洁净程度以及卫生程度。
57.第一流体储存部6可以容纳干净的自来水,或者容纳添加有消毒液、清洁剂等添加剂的流体,本技术并不限制。通过在流体中加入消毒液等添加剂,能够在冲洗过程中实现消毒的功能,进一步避免细菌和霉菌等的滋生,提高脚垫 100的卫生程度。
58.在一些实施例中,脚垫100包括排水管道8。排水管道8的一端与第二流体储存部5连接,另一端与脚垫100的外部空间连通。如此,脚垫100能够在每次冲洗脚垫100时自主将第二流体储存部5中的流体排出,或者污染的流体体积达到第二流体储存部5的容积时将污染的流体排出,无需用户清空第二流体储存部5,进一步提高脚垫100清洁的自动化程度。
59.在容纳部21中设置有多个间隔件25和多个容纳单元26的实施例中,流体孔27的数量包括多个,流体孔27设置于容纳部21与容纳单元26的延伸方向垂直的侧壁23上,多个流体孔27与多个容纳单元26一一对应,从而能够实现每一容纳单元26的冲洗。此外,相比于没有设置间隔件25和容纳单元26的技术方案,由于间隔件25的存在减小了容纳部21的液体容积,因此需要填满整个容纳部21所需的液体量减少,进而对容纳部21进行冲洗的液体需求量也减少,从而降低冲洗脚垫100的成本,以及补充第一流体存储部中流体的频率。
60.具体参考图5,在上垫1设置于容纳部21且覆盖容纳部21的实施例中,容纳部21的侧壁23高度h1大于上垫1的厚度h2和间隔件25的高度h3之和,使得水泵7向容纳部21注入流体时,流体能够浸没上垫1而不溢出容纳部21,实现上垫1的同步清洁,进一步提高脚垫100的清洁程度和卫生程度。
61.诚然,在不设置有水泵7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容纳部21的侧壁23高度 h1设置为大于或者等于上垫1的厚度h2和间隔件25的高度h3之和,从而使上垫1能够在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上固定在容纳部21中,避免上垫1和底垫2的相对移动。
62.在一些实施例中,脚垫100只包括吸尘电机3,此时脚垫100只能够实现吸尘功能。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脚垫100只包括水泵7,此时脚垫100只能够实现冲洗功能。但是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脚垫100同时包括吸尘电机3和水泵7,从而同时实现吸尘功能和冲洗功能,最大化脚垫100清洁的自动化程度。
63.参考图7,在脚垫100同时包括吸尘电机3和水泵7的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水泵7向容纳部21注入流体时,流体通过吸尘孔22流出容纳部21,造成流体的浪费,脚垫100还包括挡板9和挡板电机(未示出),挡板9设置于吸尘管道28中;挡板电机分别与控制器和挡板9电连接。当控制器控制水泵7向容纳部21注入流体时,控制器控制挡板电机运行,此时挡板9的状态如图7中的(a) 所示。挡板电机使挡板9保持与吸尘管道28的流通截面平行,此时流体即便到达吸尘管道28,也将受到挡板9的阻挡,难以进一步在吸尘管道28中流通。当控制器控制吸尘电机3运行时,控制器断开对电机的控制,此时挡板9处于不受力状态,因而当吸尘管道28中有风流通时,挡板9绕转轴91枢转开,使得吸尘管道28变为可流通的状态,此时挡板9的状态如图7中的(b)所示。
64.为了使得挡板9能够有效地阻挡流体通过,在一些实施例中,挡板9的形状和面积与吸尘管道28的流通截面的形状和面积相同,因此当挡板电机工作时,挡板9能够尽可能地密封吸尘管道28的流通截面,阻挡流体通过。
65.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挡板9的密封性能,可以在挡板9与吸尘管道28内壁接触的边缘设置密封件,例如在挡板9的四周设置橡胶圈等,本技术并不限制。
66.在一些实施例中,流体孔27和吸尘孔22分别设置于容纳部21相对的两个侧壁23,从而能够简化结构。并且,在设置有容纳单元26的实施例中,将流体孔27和吸尘孔22相对设置能够使得流体孔27和吸尘孔22的流通面积尽可能地接近容纳单元26的截面积,提高吸尘效率和冲洗效率。
67.此外,容易理解的是,吸尘孔22在第三方向z上的下边缘如果高于容纳部 21的底壁24,则在设置吸尘孔22的侧壁23处存在一台阶位置,容纳部21中的灰尘容易堆积于台阶位置而难以进入吸尘孔22中,形成卫生死角。若吸尘孔 22在第三方向z上的下边缘如果低于容纳部21的底壁24,则有效的吸尘面积小于吸尘孔22的流通面积,降低吸尘效率。因此,参考图5,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吸尘孔22在第三方向z上的下边缘与容纳部21的底壁24平齐。类似地,流体孔27在第三方向z上的下边缘与容纳部21的底壁24也可以平齐,此处不再赘述。
68.参考图8,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200,包括如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脚垫100以及车辆200控制单元210。由于脚垫100的水泵7、吸尘电机3、第一流体储存部6、第二流体储存部5等部件均通过管道与脚垫100的容纳部 21连接,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空间灵活设置脚垫100的水泵7、吸尘电机3、第一流体储存部6、第二流体储存部5在车辆200中的位置,从而避免用户直观地看到水泵7、吸尘电机3等结构,影响车辆200的美观性。
69.应当说明的是,车辆可以是用于载运人员的汽车、客车和火车;用于载运货物的货车等,本技术并不限制。并且附图所示实施例中,水泵7、吸尘电机3、第二流体储存部5和脚垫100的设置位置应作为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脚垫100 可以设置于车辆200中任意座位下方,水泵7、吸尘电机3等结构可以设置于车辆200中的任意位置,本技术并不限制。
70.参考图9,本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脚垫的自清洁方法,能够应用于前述实施例
的脚垫。
71.在步骤301中,获取车辆的运行状态。
72.在该实施例中,运行状态包括行驶状态、制动状态,从而能够针对车辆的不同运行状态启用合适的清洁模式。
73.在步骤302中,判断车辆的运行状态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如是,控制脚垫开启相应的清洁模式。如此,能够避免在不期望或者不合适的时候开启不合适的清洁模式,从而造成对用户的干扰或者是清洁模式的出错。
74.在一实施例中,车辆控制单元判断车辆是否处于行驶状态,如是,控制脚垫开启吸尘模式。吸尘模式用于吸附脚垫中例如灰尘、沙粒等颗粒物质。通过这样设置,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脚垫保持持续吸尘,从而在行驶途中完成吸尘功能,无需用户专门腾出时间来进行吸尘,提高清洁效率和使用的方便性。同时,由于汽车运行过程中车辆的机械结构产生噪声,因此脚垫吸尘时产生的声音几乎可以被忽略,避免影响驾驶。
75.在一实施例中,车辆控制单元还可以判断车辆是否处于行驶状态,如否,控制脚垫关闭吸尘模式。如此,脚垫可以完全自动开启和关闭吸尘功能,无需人为介入。并且,由于用户可能在车辆未启动时也长时间待在车辆中,例如等人或者休息等,此时关闭吸尘模式能够避免给用户造成不期望的噪声。
76.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在吸尘模式持续一段时间后,车辆控制单元控制脚垫关闭吸尘模式。例如在吸尘模式持续五分钟后,关闭吸尘模式。如此,由于在吸尘模式运行一段时间后,脚垫中可能都不会新增颗粒物质,因此即便继续吸尘,也不会提升脚垫的清洁度和卫生度,因此设置吸尘模式的持续时间能够避免能源的消耗。
77.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是车辆控制单元记录车辆处于行驶状态的次数,在次数达到预设值之后,控制脚垫开启吸尘模式。举例而言,在车辆处于第十次行驶状态时,脚垫开启吸尘模式。如此,可以避免每次行驶过程中都开启吸尘模式,造成可能的能源浪费。
78.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是车辆控制单元判断车辆驾驶舱内部的音量分贝是否大于预设值,如是,控制脚垫开启吸尘模式。如此,当驾驶舱内部的音量分贝小于预设值时,车辆控制单元默认用户处于休息状态或者需要安静的环境,因而控制脚垫关闭吸尘模式,从而为用户提供安静的环境,提高脚垫的清洁智能度。
79.在另一实施例中,车辆控制单元判断其是否接收清洁指令,且车辆是否处于制动状态,如是,控制脚垫开启冲刷模式。冲刷模式用于冲洗脚垫。制动状态是指车辆行驶速度为零时的状态,即保持静止的状态。其中车辆可以处于点火或者熄火状态,本技术并不限制。由于在冲洗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液体,因此在车辆处于制动状态时启动冲洗模式能够避免车辆在移动过程中导致液体的溢出,进而导致车辆驾驶室内部空间的污染,或者打湿用户的身体或衣物。并且冲刷模式的开启需要用户发送清洁指令,例如按车辆上对应的清洁按钮,使得用户能够确保车辆停止在平坦的路面再开启冲刷模式,不仅能够避免车辆停于斜面时脚垫中的液体溢出,还能够避免在用户不期望的时间进行冲刷并造成对用户的干扰,例如用户将车辆调节为制动状态并希望在车内休息时。
80.在一些实施例中,冲刷模式可以包括注水步骤和抽水步骤。注水步骤为:获取车辆的流体储存部中的液体,并向脚垫注入该液体。抽水步骤为:抽出脚垫中的液体。抽水步骤可以将液体从脚垫抽出至流体储存部中,或者可以是直接排除车辆外,本技术并不限制。注
水步骤和抽水步骤可以循环多次,从而在有限的脚垫空间内实现液体的多次流动以及液体对脚垫底壁、侧壁的撞击,从而模拟冲洗的效果。此外,在注水步骤和抽水步骤循环多次的实施例中,可以是在多个抽水步骤中只抽出脚垫中的部分液体,从而可以在下一个注水步骤用更少的液体量来填充脚垫的内部空间;而在最后一个抽水步骤时抽出脚垫中的所有液体,从而最少化脚垫的残留液体量,使得脚垫更容易干燥,避免脚垫由于残留液体多而导致脚垫潮湿并滋生细菌、霉菌等问题。举例而言,若冲刷模式包括四个注水步骤和四个抽水步骤时,那么第一、第二和第三个抽水步骤均只抽出脚垫中的部分液体,而在第四个抽水步骤抽出脚垫中的全部液体。
81.由于脚垫的冲刷模式的注水步骤需要从流体储存部中获取,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流体储存部中的流体不足以完成一个注水步骤时,或者在注水步骤过程中流体不足时,车辆控制单元可以控制车辆发出警报声进行报错,或者在仪表盘或者车载电视显示流体不足的标志,从而提醒用户冲刷模式无法正常运行。警报声可以是与车辆中其他警报声不同的特定的声音,从而提醒用户报错原因是因为流体储存部中的液体量不足,使得用户能够及时补充液体。
82.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脚垫开启冲刷模式时,当车辆控制单元判断车辆处于行驶状态时,若冲刷模式处于注水步骤时,终止注水步骤进入最后一个抽水步骤,抽水步骤结束后关闭脚垫的冲刷模式,从而避免车辆在行驶时脚垫中的水溢出;若冲刷模式处于抽水步骤时,继续完成当前的抽水步骤,随后关闭脚垫的冲刷模式,避免冲刷模式进入下一个注水步骤,造成行驶过程中液体的溢出。
83.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按需设置注水步骤和抽水步骤的数量,例如可以使冲刷模式循环一次、两次甚至是十次注水步骤和抽水步骤,本技术并不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控制单元还可以在最后一个抽水步骤结束后控制脚垫开启风干模式,例如冲刷模式包括十个注水步骤和十个抽水步骤时,在第十个抽水步骤结束后,开启风干模式。风干模式用于风干脚垫。通过设置风干模式,能够加速脚垫的干燥进度,避免在车辆的密闭空间内脚垫难以自行风干而导致潮湿、异味、滋生细菌等问题。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按需设置风干模式的持续时间,例如持续十秒、二十秒、一分钟等,本技术并不限制。
84.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控制单元还可以判断脚垫位置的湿度是否大于预设值,如是,则控制脚垫开启风干模式,从而能够在环境湿度较大等原因导致风干不彻底时智能开启风干模式,从而保持脚垫的干爽。类似地,风干模式也可以是默认持续一段时间,例如持续十秒、二十秒、一分钟等,本技术并不限制。
85.进一步地,车辆控制单元可以在风干模式结束后控制脚垫关闭清洁模式。举例而言,若风干模式的持续时间为一分钟,则车辆控制单元在开启风干模式后一分钟即关闭脚垫的清洁模式,能够节省车辆的能量消耗,同时能够避免脚垫在车辆制动状态下长时间运行产生噪声导致对用户的干扰。
86.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控制脚垫关闭清洁模式后,车辆控制单元还可以控制车辆发出声响,从而提示用户清洁模式已经结束,可以正常启动车辆并进行驾驶。
87.此外,脚垫同时包括吸尘模式和冲刷模式的实施例中,车辆控制单元可以控制脚垫在执行某一次数的吸尘模式过后,当车辆处于制动状态并保持预设时间时,自动开启脚垫的冲刷模式。举例而言,可以是脚垫在执行过两次吸尘模式后,只要车辆控制单元判断到
车辆处于制动状态并保持了三分钟,便自动开启脚垫的冲刷模式。如此,可以使得脚垫自动完成吸尘模式和冲刷模式,无需人为介入便可以使脚垫长期保持清洁的状态。同时在车辆处于制动状态并保持一段时间后再开启冲刷模式,可以避免在车辆等红绿灯或者短暂上下客时脚垫误开启冲刷模式。
88.应理解,在脚垫同时设置有吸尘功能和冲刷功能的实施例中,脚垫的自清洁方法可以同时包括上述与冲洗功能和冲刷功能对应的实施例的步骤,本技术并不限制。
89.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0所示,脚垫的自清洁方法可以包括:
90.在步骤401中,获取车辆的运行状态。
91.在该实施例中,运行状态包括制动状态和行驶状态,从而能够针对车辆的不同运行状态启用合适的清洁模式。车辆的行驶速度大于零时即为车辆处于行驶状态。车辆的形式速度为零时,即为车辆处于制动状态。当车辆处于制动状态时,车辆可以为点火状态或者熄火状态,本技术并不限制。
92.在步骤402中,判断车辆的运行状态是否处于行驶状态,如是,控制脚垫开启吸尘模式。
93.吸尘模式用于吸附脚垫中的颗粒物质,从而避免颗粒物质存在于脚垫中滋生细菌,或者由于用户踩踏脚垫导致灰尘扬起。在该实施例中,当车辆处于行驶状态时,脚垫保持持续吸尘,在车辆的运行过程中完成吸尘功能,无需用户专门腾出时间来进行吸尘,提高清洁效率和使用的方便性。
94.在步骤403中,判断车辆是否处于行驶状态,如否,控制脚垫关闭吸尘模式。
95.在该实施例中,脚垫可以完全自动开启和关闭吸尘功能,无需人为介入。并且,由于用户可能在车辆未启动时也长时间待在车辆中,例如等人或者休息等,此时关闭吸尘模式能够避免给用户造成不期望的噪声,提高脚垫的清洁智能性。
96.在步骤404中,判断是否接收清洁指令,且车辆的运行状态是否处于制动状态,如是,控制脚垫开启冲刷模式。
97.冲刷模式用户清洗脚垫。车辆处于冲刷模式时,车辆控制单元控制脚垫从车辆中的流体储存部获取液体,并向脚垫注入液体,随后抽出液体,从而模拟液体冲刷的效果。在该实施例中,在车辆处于制动状态时启动冲洗模式能够避免车辆在移动过程中导致液体的溢出,进而导致车辆驾驶室内部空间的污染,或者打湿用户的身体或衣物。并且冲刷模式的开启需要用户发送清洁指令,从而能够使用户在确保车辆停止平坦路面时再开启冲刷模式,避免冲刷过程中由于车辆处于倾斜状态而导致液体溢出,同时能够避免脚垫在用户不期望的时间进行冲刷,对用户产生影响,例如用户将车辆调节为制动状态并希望在车内休息时。
98.在步骤405中,控制脚垫开启风干模式。
99.风干模式用于干燥脚垫。在该实施例中,在冲刷模式后开启风干模式,能够加速脚垫的干燥进度,避免在车辆的密闭空间内脚垫难以自行风干而导致潮湿、异味、滋生细菌等问题。
100.在步骤406中,控制脚垫关闭风干模式。
101.在该实施例中,在风干模式结束后关闭脚垫的清洁模式,能够节省车辆的能量消
耗,同时能够避免脚垫在车辆制动状态下长时间运行产生噪声导致对用户的干扰。
102.应当说明的是,吸尘模式和冲刷模式的开启没有先后顺序,车辆控制单元可以根据车辆的运行状态开启对应的清洁模式,例如在车辆处于制动状态并且车辆控制单元接收到清洁指令时,开启冲刷模式;在冲刷模式结束后,车辆控制单元判断车辆处于行驶状态,此时开启吸尘模式,本技术并不限制。
103.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多种修改、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法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104.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