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差分驱动的陆轨两用底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77718发布日期:2022-10-12 08:5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差分驱动的陆轨两用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梁,所述主梁上连接有悬架和位于悬架两侧的从动轮支架,所述悬架两侧固接有悬浮架,所述悬浮架与驱动总成固接,多个驱动总成分别独立驱动,所述从动轮支架上安装有从动轮总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分驱动的陆轨两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架通过固定支架安装在悬架上,所述悬浮架与固定支架活动连接,所述悬浮架与固定支架的连接处设有固定铰点和活动铰点,所述悬浮架以固定铰点为支点,通过活动铰点实现有限行程的上下翻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分驱动的陆轨两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架与固定支架之间设有压簧。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差分驱动的陆轨两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架包括活动板a、活动板b、连板,三者一体焊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分驱动的陆轨两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总成包括驱动电机、减速箱、陆地轮、轨道轮,所述驱动电机为减速箱提供动力,所述减速箱为双出轴减速箱,输入轴与两根输出轴均在一侧,所述陆地轮与轨道轮分别安装连接至减速箱的两根输出轴上,所述陆地轮在轨道轮的外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差分驱动的陆轨两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所述输入轴与轨道轮所在输出轴的传动比和所述输入轴与陆地轮所在输出轴的传动比通过更换齿轮组进行调整,根据所述轨道轮直径和陆地轮直径之间的比值,调整上述两个传动比,将轨道轮的线速度和陆地轮的线速度调整至一定范围内,使轨道轮11.3和陆地轮11.2在上下轨道时影响小。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差分驱动的陆轨两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与轨道轮所在输出轴之间的传动比为i1;所述输入轴与陆地轮所在输出轴之间的传动比为i2;所述轨道轮的直径为d1,所述陆地轮的直径为d2;所述输出轴转速为r;所述轨道轮线速度为v1,所述陆地轮线速度v2;理论上v1=v2时,总成上下轨时窜动最小(或无窜动)。,为消除输入轴转速对机构防窜能力评估的影响,将两轮速度差值除以上下轨道平均速度(v1+v2)/2;消除常数后可得速度跳动系数a=|v1-v2|/(v1+v2)=|i1*d2-i2*d1|/(i1*d2+i2*d1);速度跳动系数a变化将影响设备陆地轮与轨道轮切换时的加速g值,从而影响设备速度与电机负载的变化。8.根据权利要求7任意一项所述的差分驱动的陆轨两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a=|i1*d2-i2*d1|/(i1*d2+i2*d1)≤0.1时,上下轨道时速度变化小。9.根据权利要求5-7任意一项所述的差分驱动的陆轨两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陆地轮所在的输出轴上设有支撑槽,所述支撑槽上设有机械限位,所述机械限位包括限位支架和缓冲胶垫。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分驱动的陆轨两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支架与
悬架之间设有万向轮支架,所述万向轮支架上设有万向轮,所述悬架与万向轮之间设有辅助轮支架,所述辅助轮支架上设有辅助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差分驱动的陆轨两用底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主梁,所述主梁上连接有悬架和位于悬架两侧的从动轮支架,所述悬架两侧固接有悬浮架,所述悬浮架与驱动总成固接,多个驱动总成分别独立驱动,所述从动轮支架上安装有从动轮总成。架上安装有从动轮总成。架上安装有从动轮总成。


技术研发人员:段树扬 夏小强 周政 郭轩 许光利 李文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05
技术公布日:2022/10/1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