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风口气流控制机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20164发布日期:2024-03-05 15:15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出风口气流控制机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尤其涉及一种出风口气流控制机构及具有该出风口气流控制机构的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智能化,电控化的发展趋势,汽车的出风口的吹风方向,出风口的开关从过去都依赖手工操作发展到现在的电动控制,语音控制。这都需要驱动马达来实现,当前主流市场还是每一个操作动作需要一个马达来驱动。左右扫风一个马达,上下吹风一个马达,气流切断一个马达,这样一辆车最少要使用12个马达驱动,这样导致成本上升。并且也需要更多的占位空间,给结构设计带来很多困难,在很多情况下,由于空间的原因,不得不放弃电动出风口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风口气流控制机构及具有该出风口气流控制机构的车辆,以实现尽可能少的、甚至仅需一个执行器来控制气流的切断、上下吹风角度调节、上下扫风的功能。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出风口气流控制机构,其中,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其中,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接;

4、所述第一通道内具备可旋转的导流板;

5、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内分别具备可旋转地使其打开或封闭的第二风门和第三风门;

6、一驱动盘被配置为控制所述导流板、所述第二风门和所述第三风门转动;

7、所述驱动盘被配置为当所述导流板转动时,所述第二风门和所述第三风门静止;

8、所述驱动盘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二风门和/或所述第三风门转动时,所述导流板静止。

9、上述的出风口气流控制机构,其中:所述导流板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通道的中部,所述导流板被配置为可转动地遮蔽所述第一通道的上部或者下部。

10、上述的出风口气流控制机构,其中,所述出风口气流控制机构可操作地处于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

11、当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导流板遮蔽所述第一通道的上部或者下部中的一个,所述第二风门封闭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三风门封闭所述第三通道;

12、当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导流板遮蔽所述第一通道的上部或者下部中的一个,所述第二风门打开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三风门打开所述第三通道;

13、当处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导流板遮蔽所述第一通道的上部或者下部中的另一个,所述第二风门打开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三风门打开所述第三通道。

14、上述的出风口气流控制机构,其中,所述出风口气流控制机构自所述第一位置运行至所述第二位置期间,所述导流板静止,所述第二风门和所述第三风门连续地旋转;

15、所述出风口气流控制机构自所述第二位置运行至所述第三位置期间,所述导流板连续地旋转,所述第二风门和所述第三风门静止。

16、上述的出风口气流控制机构,其中,所述驱动盘被配置为:

17、当所述驱动盘朝向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出风口气流控制机构依次自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位置运行至所述第三位置;

18、当所述驱动盘朝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出风口气流控制机构依次自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二位置运行至所述第一位置。

19、上述的出风口气流控制机构,其中:

20、所述导流板包括:导流板轴、设于所述导流板轴上的导流板面板、导流板滑块、一端连接所述导流板滑块同时另一端连接所述导流板轴的导流板摆臂;

21、所述第二风门包括:第二轴、设于所述第二轴上的第二风门面板、第二滑块、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滑块同时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轴的第二摆臂;

22、所述第三风门包括:第三轴、设于所述第三轴上的第三风门面板、第三滑块、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滑块同时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轴的第三摆臂。

23、上述的出风口气流控制机构,其中,还包括:壳体,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三通道均位于所述壳体内;

24、所述第一通道位于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位于所述壳体的另一侧,所述第二通道位于所述第三通道的上方;

25、所述导流板轴、所述第二轴和所述第三轴相对于所述壳体可转动地固定设置。

26、上述的出风口气流控制机构,其中,所述导流板轴的两端、所述第二轴的两端和所述第三轴的两端分别设于所述壳体上的三对轴孔内。

27、上述的出风口气流控制机构,其中,所述驱动盘围绕其旋转中心转动,所述驱动盘上开设有相互独立的第一轨迹槽、第二轨迹槽和第三轨迹槽,所述导流板轴与所述第一轨迹槽相匹配,所述第二轴与所述第二轨迹槽相匹配,所述第三轴与所述第三轨迹槽相匹配。

28、上述的出风口气流控制机构,其中,所述第一轨迹槽沿第一方向具备a段和b段,所述a段至所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所述b段至所述旋转中心的距离逐渐减小;

29、所述第二轨迹槽沿第一方向具备d段和e段,所述d段至所述旋转中心的距离逐渐减小,所述e段至所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30、所述第三轨迹槽沿第一方向具备f段和g段,所述f段至所述旋转中心的距离逐渐减小,所述g段至所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31、具体的,所述第一轨迹槽的a段为静止段,所述第一轨迹槽的b段为作动段。

32、具体的,所述第二轨迹槽的d段为作动段,所述第一轨迹槽的e段为静止段。

33、具体的,所述第三轨迹槽的f段为作动段,所述第一轨迹槽的g段为静止段。

34、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a段和b段连续设置,d段和e段连续设置,f段和g段连续设置。

35、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轨迹槽并非仅具有a段和b段,类似的,第二轨迹槽也并非仅具有d段和e段、第三轨迹槽也并非仅具有f段和g段。

36、请参见下述的三个实施例:

37、上述的出风口气流控制机构,其中,第一轨迹槽沿第一方向还具备x0段,所述x0段、所述a段、所述b段依次设置,所述x0段至所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38、上述的出风口气流控制机构,其中,第二轨迹槽沿第一方向还具备x1段,所述x1段、所述d段、所述e段依次设置,所述x1段至所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39、上述的出风口气流控制机构,其中,第三轨迹槽沿第一方向还具备x2段,所述x2段、所述f段、所述g段依次设置,所述x2段至所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40、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是a段、b段、x0段一次设置;d段、e段、x1段依次设置;以及f段、g段、x2段依次设置。

41、一种车辆,其中,包括上述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出风口气流控制机构。

42、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43、(1)本发明能够使用尽可能少的执行器实现气流切断、上下吹风角度调节、上下扫风的多项功能,减少执行器的使用数量,降低成本,节省占位空间。

44、(2)本发明最少可仅使用一个执行器实现气流切断、上下吹风角度调节、上下扫风的多项功能,减少执行器的使用数量,降低成本,节省占位空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