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面套用卡条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749934发布日期:2022-12-31 00:05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座椅面套用卡条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面套用卡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面套用卡条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汽车座椅按形状可分为分开式座椅、长座椅,按功能可分为固定式、可卸式、调节式,按乘坐人数可分为单人、双人、多人椅,根据座椅的使用性能,从最早的固定式座椅,一直发展到多功能的动力调节座椅,有气垫座椅、电动座椅、立体音响座椅、精神恢复座椅,直到电子调节座椅。
3.现有汽车座椅面套固定的卡条在使用时存在很多的问题,现有的一些卡条安装在汽车座椅底部后,不便于工作者对汽车座椅面套进行固定,同时卡条对座椅面套的固定效果较差,容易导致座椅面套松开,影响面套的使用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固定更加牢固,同时方便座椅面套固定的汽车座椅面套用卡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面套用卡条及使用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现有的卡条在安装在汽车座椅底部后,不便于座椅面套的固定,同时卡条对座椅面套的固定效果较差,导致座椅面套容易松开,致使座椅面套的使用效果变差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座椅面套用卡条及使用方法,包括卡条本体和与座椅面套固定连接的两个布条、其中一个布条的端部与第一插接头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个布条的端部与第二插接头的侧壁固定连接,卡条本体的一端侧壁开设有第一插接槽,卡条本体远离第一插接槽的一端底部开设有第二插接槽,卡条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座椅面套固定的固定机构。
6.固定机构包括传动轴,传动轴转动安装在卡条本体的内部,传动轴的一端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第一插接头的顶面固定设置有与第一齿轮齿槽处啮合的齿板,第二插接头的底面固定设置有与第一齿轮齿槽处啮合的齿板,卡条本体的侧壁固定安装有用于带动传动轴转动的动力装置,第一插接头的底面与第二插接槽的内壁贴合,第二插接头的顶面与第一插接槽的内壁贴合,座椅面套的固定通过传动轴的转动得以实现。
7.卡条本体的侧壁固定安装有控制设备,控制设备与动力装置之间电性连接,控制设备包括控制开关。
8.进一步地,动力装置包括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传动轴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一齿轮、传动轴和步进电机动力输出轴的轴心重合。
9.进一步地,第一插接头的顶面与第一齿轮的底面齿槽处啮合,第二插接头的底面与第一齿轮的顶面齿槽处啮合。
10.进一步地,传动轴远离第一齿轮的一端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卡条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二齿轮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活动槽,活动槽的侧壁固定安装有
销轴,销轴的外壁转动安装有限位板,限位板远离第二齿轮的一端延伸出活动槽的内部,限位板的一端底部与活动槽的底面贴合,第二齿轮通过限位板与第二齿轮齿槽处的卡接得以实现。
11.进一步地,限位板靠近第二齿轮的一端外壁为倾斜状结构,限位板的一端与第二齿轮的齿槽处啮合。
12.进一步地,限位板的一端顶面开设有卡槽,卡槽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与活动槽的顶面固定连接。
13.进一步地,弹性件包括弹簧,卡槽不少于两个,且最少有两个卡槽沿限位板中心对称设置,卡槽的内部均设置有弹簧。
14.进一步地,第一插接头的侧壁固定设置有安装柱,布条的外壁与安装柱的外壁贴合,第一插接头的顶面设置有用于固定布条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移动槽,移动槽开设在第一插接头的顶面,移动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固定头,固定头的顶面与移动槽的顶面之间固定连接弹簧,固定头的顶面中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头,限位头的顶部贯穿移动槽并延伸至外部,固定头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多个固定齿,布条与第一插接头之间通过固定齿与布条外壁卡接得以实现。
15.进一步地,多个固定齿等距分布在固定头的底面,固定齿为圆锥形结构,固定齿的底部与布条的外壁紧密贴合,第二插接头的底部同样设置有用于固定布条的限位机构。
16.一种汽车座椅面套的卡条固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1、将座椅面套安装在汽车座椅外部后,将第一插接头和第二插接头分别插入至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的内部,使得第一插接头和第二插接头的顶面与第一齿轮齿槽处啮合连接,按压控制开关并启动步进电机,带动步进电机驱动传动轴转动,使得第一齿轮同时转动,致使第一插接头和第二插接头分别沿第一齿轮转动的方向移动,由于第一插接头和第二插接头分别与第一齿轮齿槽处的不同位置啮合,使得第一插接头和第二插接头在第一齿轮转动时可以沿不同方向移动,从而带动布条拉紧座椅面套,使得座椅面套的安装更加方便。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中,通过将第一插接头和第二插接头分别插入至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的内部,使得第一插接头和第二插接头的顶面与第一齿轮齿槽处啮合连接,启动步进电机带动传动轴和第一齿轮的转动,使得第一插接头和第二插接头分别沿第一齿轮转动方向移动,从而完成布条的收紧过程,使得布条对座椅面套完成固定过程,利用传动轴的转动可以快速完成座椅面套的固定过程,使得座椅面套的固定更加方便,同时利用限位板对第二齿轮的卡接能够使得座椅面套的固定更加牢固,使得座椅面套的使用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中第一插接头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中卡条本体的剖视图;图3为本发明中卡条本体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中第一齿轮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中限位板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第二齿轮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中的图6中a处结构放大图;图8为本发明中第一插接头的剖视图;图9为本发明中固定头的示意图。
19.图中:1、卡条本体;2、动力装置;3、控制设备;4、第一插接槽;5、第二插接槽;6、第一插接头;7、布条;8、限位头;9、第二插接头;10、传动轴;11、第一齿轮;12、第二齿轮;13、活动槽;14、限位板;15、销轴;16、移动槽;17、固定头;18、安装柱;19、固定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2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2.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面套用卡条及使用方法,包括卡条本体1和与座椅面套固定连接的两个布条7、其中一个布条7的端部与第一插接头6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个布条7的端部与第二插接头9的侧壁固定连接,卡条本体1的一端侧壁开设有第一插接槽4,卡条本体1远离第一插接槽4的一端底部开设有第二插接槽5,卡条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座椅面套固定的固定机构。
23.布条7的收紧能够将座椅面套固定在汽车座椅的外部,第一插接槽4和第二插接槽5有着安装第一插接头6和第二插接头9的作用,通过第一插接头6和第二插接头9分别在第一插接槽4和第二插接槽5内部的滑动可以带动布条7的收紧,从而可以实现座椅面套的固定。
24.固定机构包括传动轴10,传动轴10转动安装在卡条本体1的内部,传动轴10的一端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11,第一插接头6的顶面固定设置有与第一齿轮11齿槽处啮合的齿板,第二插接头9的底面固定设置有与第一齿轮11齿槽处啮合的齿板,卡条本体1的侧壁固定安装有用于带动传动轴10转动的动力装置2,第一插接头6的底面与第二插接槽5的内壁贴合,第二插接头9的顶面与第一插接槽4的内壁贴合,座椅面套的固定通过传动轴10的转动得以实现。
25.通过将第一插接头6和第二插接头9分别插入至第一插接槽4和第二插接槽5的内部后,可以使得第一插接头6和第二插接头9的外壁分别与第一齿轮11外壁不同位置的齿槽处啮合,启动动力装置2带动传动轴10转动,使得第一齿轮11同时转动,利用第一齿轮11的转动可以带动第一插接头6和第二插接头9沿第一齿轮11的转动方向移动,从而使得第一插接头6和第二插接头9能够带动布条7移动并完成座椅面套的收紧安装过程。
26.相对于现有的一些卡条在操作时更加的方便,同时对座椅面套的固定效果更好,致使座椅面套的固定更加牢固,使得座椅面套的使用效果更好。
27.卡条本体1的侧壁固定安装有控制设备3,控制设备3与动力装置2之间电性连接,控制设备3包括控制开关。
28.控制开关通过电线与动力装置2电性连接,控制开关的构成包括交流接触器、外壳以及开关组成,交流接触器通过线圈与动力装置2电性连接,其控制是对电机的启动、加速、运转、减速及停止进行控制。
29.通过控制开关可以控制动力装置2的启停,使得动力装置2能够更加方便带动传动轴10的转动。
30.动力装置2包括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传动轴10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一齿轮11、传动轴10和步进电机动力输出轴的轴心重合。
31.采用步进电机可以方便传动轴10沿不同方向转动,通过设置步进电机可以使得步进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可以沿不同方向转动,从而可以方便步进电机带动传动轴10沿不同方向转动,进而使得第一插接头6和第二插接头9与卡条本体1之间的连接和分离更加方便。
32.其中,轴心重合时可以方便步进电机在启动时传动轴10和第一齿轮11能够同步转动,且转动得更加平稳。
33.第一插接头6的顶面与第一齿轮11的底面齿槽处啮合,第二插接头9的底面与第一齿轮11的顶面齿槽处啮合。
34.第一插接头6和第二插接头9分别与第一齿轮11不同位置的齿槽处啮合能够方便第一齿轮11转动时带动第一插接头6和第二插接头9可以沿不同方向移动,从而更加方便第一插接头6和第二插接头9带动布条7对座椅面套进行收紧过程。
35.传动轴10远离第一齿轮11的一端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12,卡条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二齿轮12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活动槽13,活动槽13的侧壁固定安装有销轴15,销轴15的外壁转动安装有限位板14,限位板14远离第二齿轮12的一端延伸出活动槽13的内部,限位板14的一端底部与活动槽13的底面贴合,第二齿轮12通过限位板14与第二齿轮12齿槽处的卡接得以实现。
36.在第一齿轮11转动时,第二齿轮12的轮齿可以顶动限位板14在活动槽13内部转动,当第一齿轮11停止转动时,限位板14的一端同时会与第二齿轮12的齿槽处卡接,由于限位板14的底部与活动槽13的底面贴合,可以使得限位板14只能沿第二齿轮12转动的方向同步转动,利用限位板14与第二齿轮12的齿槽处卡接可以对转动后的第二齿轮12进行固定,同时能够对第一齿轮11在转动结束后进行固定,从而使得第一齿轮11对第一插接头6和第二插接头9的控制固定更加牢固,从而使得座椅面套的固定更加牢固。
37.其中,活动槽13的设置有着提供限位板14转动的作用,销轴15的设置有着安装限位板14的作用。
38.限位板14靠近第二齿轮12的一端外壁为倾斜状结构,限位板14的一端与第二齿轮12的齿槽处啮合。
39.倾斜状结构的设置能够方便限位板14靠近第二齿轮12的一端与第二齿轮12的齿槽处卡接,使得限位板14与第二齿轮12齿槽处的卡接更加方便。
40.限位板14的一端顶面开设有卡槽,卡槽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与活动槽13的顶面固定连接,弹性件的设置能够方便限位板14在被第二齿轮12轮齿顶动后的复位,在第二齿轮12转动并带动轮齿顶动限位板14在活动槽13内部转动结束后,限位板
14会在弹性件释放弹性势能时复位,并与第二齿轮12齿槽处卡接,从而方便限位板14的一端与第二齿轮12齿槽处的卡接。
41.弹性件包括弹簧,卡槽不少于两个,且最少有两个卡槽沿限位板14中心对称设置,卡槽的内部均设置有弹簧。
42.弹簧可以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弹簧,对称设置的弹簧可以更加方便限位板14的复位,使得限位板14与第二齿轮12齿槽处的卡接更加方便。
43.实施例二请参阅图1、图8和图9,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第一插接头6的侧壁固定设置有安装柱18,布条7的外壁与安装柱18的外壁贴合,第一插接头6的顶面设置有用于固定布条7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移动槽16,移动槽16开设在第一插接头6的顶面,移动槽16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固定头17,固定头17的顶面与移动槽16的顶面之间固定连接弹簧,固定头17的顶面中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头8,限位头8的顶部贯穿移动槽16并延伸至外部,固定头17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多个固定齿19,布条7与第一插接头6之间通过固定齿19与布条7外壁卡接得以实现。
44.通过拉动限位头8可以带动固定头17在移动槽16内部反向移动,在布条7与第一插接头6侧壁连接时,布条7会与安装柱18的外壁贴合,当布条7的外壁完全与安装柱18外壁贴合后,松开限位头8使得固定头17在弹簧释放弹性势能时复位,并带动固定头17底部的固定齿19同时与布条7外壁卡接,利用固定齿19与布条7外壁的卡接能够实现布条7与第一插接头6之间的连接固定。
45.反向拉动限位头8可以带动固定头17底部固定齿19与布条7的外壁分离,从而可以将布条7与第一插接头6的侧壁分离,从而可以使得布条7与第一插接头6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可拆卸式的连接可以方便第一插接头6和卡条本体1的重复使用,使得第一插接头6和卡条本体1可以适用不同种类的座椅面套,使得卡条本体1和第一插接头6的适用范围更广。
46.弹簧的设置可以使得固定头17对布条7的固定更加牢固,在没有外力拉动限位头8时,固定头17底部的固定齿19会与布条7的外壁始终卡接,从而使得固定头17对布条7的固定更加牢固,使得布条7与第一插接头6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
47.多个固定齿19等距分布在固定头17的底面,固定齿19为圆锥形结构,固定齿19的底部与布条7的外壁紧密贴合,第二插接头9的底部同样设置有用于固定布条7的限位机构。
48.多个固定齿19的设置可以增加固定头17底部与布条7外壁之间的接触范围,使得布条7的固定面积更广,从而使得固定头17对布条7的固定更加牢固。
49.圆锥形结构的设置可以使得固定齿19与布条7外壁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从而使得固定头17对布条7的固定更加牢固。
50.其中,第二插接头9的侧壁同样设置有限位机构,第二插接头9侧壁设置的限位机构与第一插接头6侧壁设置的限位机构结构相同,通过限位机构同样能够方便第二插接头9与布条7之间的连接。
5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
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