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副仪表台组件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49713发布日期:2023-03-29 07:08阅读:52来源:国知局
车辆的副仪表台组件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的副仪表台组件和车辆。


背景技术:

2.许多用车的家庭中会出现多人同时使用一辆汽车的情况,由于每个的身材和驾驶习惯不同,每次更换驾驶员时,都需要重新调节驾驶座椅的位置、后视镜角度等参数,用户的用车体验较差。
3.在相关技术中,虽然一些车辆的驾驶座椅可以记录多种预设位置,但驾驶座椅不能识别到驾驶员的更换,预设位置的切换还需要手动操作,因此,车辆通过何种技术识别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在识别用户的身份信息时具有良好的交互体验是汽车行业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车辆的副仪表台组件,可提升用户的用车体验。
5.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副仪表台组件的车辆。
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副仪表台组件,包括:副仪表台本体;掌静脉采集模块和透光面板,所述透光面板与所述副仪表台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掌静脉采集模块设于所述副仪表台本体和所述透光面板之间,所述掌静脉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掌静脉信息以识别出用户身份信息,且所述掌静脉采集模块适于与所述车辆的控制器通信连接以将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传输至所述控制器。
7.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副仪表台组件,副仪表台组件设有掌静脉采集模块,用户能够轻松、便捷地完成掌静脉信息的采集动作,以提升用户的操作舒适性,同时,掌静脉采集模块与车辆的控制器通讯连接,掌静脉采集模块可满足车辆的人机交互的需求,提升用户的用车体验。
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透光面板设置在所述副仪表台本体上方。
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车辆的副仪表台组件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安装于所述副仪表台本体和所述透光面板之间,所述安装架具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敞开端与所述透光面板相对设置,所述透光面板遮盖所述安装槽的敞开端,所述掌静脉采集模块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10.进一步地,所述的车辆的副仪表台组件还包括:氛围灯,所述氛围灯设于所述安装槽内且围绕所述掌静脉采集模块设置。
11.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具有环形的遮光板,所述遮光板设于所述安装槽内且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固定,所述遮光板将所述安装槽分隔为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掌静脉采集模块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氛围灯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槽围绕所述第一安装槽设置。
13.进一步地,所述遮光板与所述透光面板相对的端部抵接于所述透光面板。
1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沿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所述掌静脉采集模块的中心点与所述车辆的驾驶座椅的座椅h点间的间隔距离为d,满足关系式:280mm≤d≤380mm。
15.进一步地,沿所述车辆的高度方向,所述掌静脉采集模块的上表面与所述车辆的驾驶座椅的座椅h点间的间隔距离为h,满足关系式:160mm≤h≤200mm。
16.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的副仪表台组件。
17.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副仪表台组件设有掌静脉采集模块,用户能够轻松、便捷地完成掌静脉信息的采集动作,以提升用户的操作舒适性,同时,掌静脉采集模块与车辆的控制器通讯连接,掌静脉采集模块可满足车辆的人机交互的需求,提升用户的用车体验。
18.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9.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副仪表台组件的爆炸图;
20.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副仪表台组件的俯视图;
21.图3是图2在a-a处的剖面图;
22.图4是图2在a-a处的剖面图;
23.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掌静脉采集模块与h点示意图。
24.附图标记:
25.副仪表台本体1、扶手11、掌静脉采集模块2、透光面板3、发光区31、掌静脉采集区32、安装架4、安装槽41、第一安装槽411、第二安装槽412、遮光板42、外侧板43、氛围灯5、副仪表台组件10、h点20。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高度”、“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29.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0.下面结合图1-图5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副仪表台组件10和车辆。
31.参照图1-图4所示,车辆的副仪表台组件10包括:副仪表台本体1、掌静脉采集模块2和透光面板3,副仪表台本体1可设于车辆座舱的主驾驶座椅与副驾驶座椅之间,透光面板3与副仪表台本体1固定连接,掌静脉采集模块2设于副仪表台本体1和透光面板3之间,透光面板3采用红外线透光材料,透光面板3可确保掌静脉采集模块2发出的红外线光线能正常穿过,还不影响手掌静脉成像,透光面板3可保护掌静脉采集模块2,并提升副仪表台组件10的整体性,可实现较好的造型设计意图。掌静脉采集模块2用于采集用户掌静脉信息以识别出用户身份信息,且掌静脉采集模块2适于与车辆的控制器通信连接以将用户身份信息传输至控制器,从实现车辆对用户身份信息的识别,控制器可根据用户身份信息控制车辆执行与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预设功能。
32.需要说明的是,当用户的手掌放置于透光面板3上方时,掌静脉采集模块2可发射预设波段的红外线穿过透光面板3,以照射用户手掌静脉内的血红蛋白,形成静脉图形,掌静脉采集模块2可根据静脉图形识别用户身份信息。将掌静脉采集模块2和透光面板3布置在副仪表台本体1上,用户在进入座舱采集掌静脉信息时,用户将手掌放在透光面板3上方的操作容易,用户能够轻松、便捷地完成掌静脉信息的采集动作,以提升用户的操作舒适性。
33.掌静脉采集模块2的设置,可提升用户的用车体验,实现更好的人机交互,例如,用户可先通过掌静脉采集模块2采集对应的掌静脉信息,并将该掌静脉信息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存入车辆的控制器内,然后通过控制器绑定该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个性化设置,个性化设置可以是驾驶座椅在驾驶模式下的调节参数、后视镜角度、多媒体播放的歌曲单等,从而用户在每次使用车辆时,在上车后先通过掌静脉采集模块2实现用户身份信息的识别,车辆的控制器可根据用户身份信息对应控制驾驶座椅、后视镜、多媒体等设备执行用户的个性化设置,以在使用车辆的用户为多个时,减少用户反复调节车内设备的操作。另外,当座椅开启迎宾模式时,用户在解锁车辆后,驾驶座椅可自动向后移动至极限位置,以便于用户上车,用户上车后可通过掌静脉采集模块2实现用户身份信息的识别,车辆的控制器可根据用户身份信息将驾驶座椅参数调整至与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驾驶模式。
3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副仪表台组件10,副仪表台组件10设有掌静脉采集模块2,用户能够轻松、便捷地完成掌静脉信息的采集动作,以提升用户的操作舒适性,同时,掌静脉采集模块2与车辆的控制器通讯连接,掌静脉采集模块2可满足车辆的人机交互的需求,提升用户的用车体验。
3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4所示,透光面板3设置在副仪表台本体1上方,用户在采集掌静脉信息时,手掌放在透光面板3上方时,手肘可自然放在副仪表台本体1的扶手11上,以提升用户的操作舒适性。
3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4所示,副仪表台组件10还包括:安装架4,安装架4安装于副仪表台本体1和透光面板3之间,安装架4可固定于副仪表台本体1,安装架4具有安装槽41,安装槽41的敞开端与透光面板3相对设置,透光面板3遮盖安装槽41的敞开端,掌静脉采集模块2设于安装槽41内,掌静脉采集模块2可向安装槽41的敞开端发射预设波段的红外线,红外线可穿过透光面板3照射到用户手掌,安装架4的安装槽41可对掌静脉采集模块2进行固定,以避免掌静脉模块在行车时振动,防止掌静脉模块发生异振异响。
3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4所示,副仪表台组件10还包括:氛围灯5,氛围灯5设于安装槽41内且围绕掌静脉采集模块2设置,氛围灯5可实现丰富的视觉效果,在用户解锁后进入车内时,可点亮氛围灯5,氛围灯5的灯光透过透光面板3而得到较好的视觉效果,以提升车辆的质感,同时通过灯光效果提示用户掌静脉采集模块2的位置,用户可将手掌放置在氛围灯5提示的区域内,以使手掌位于掌静脉采集模块2的正方向,以便于掌静脉采集模块2快速准确地采集用户掌静脉信息。当掌静脉采集模块2采集完用户掌静脉信息后,可熄灭氛围灯5,以通过氛围灯5的灯光变化提示用户掌静脉信息的采集情况,并在行车时减少氛围灯5对用户视线的干扰。
3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4所示,安装架4具有环形的遮光板42,遮光板42设于安装槽41内且与安装槽41的底壁固定,遮光板42将安装槽41分隔为第一安装槽411和第二安装槽412,掌静脉采集模块2设于第一安装槽411,氛围灯5设于第二安装槽412,遮光板42可将掌静脉采集模块2和氛围灯5分隔开,以避免氛围灯5的灯光照射到掌静脉采集模块2,减少氛围灯5的灯光影响掌静脉采集模块2的红外线静脉成像,实现氛围灯5和掌静脉采集模块2的组合布置且互不干扰,使静脉成像更清晰。
3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3所示,第二安装槽412围绕第一安装槽411设置,从而在第二安装槽412内的氛围灯5点亮时,使透光面板3在与第二安装槽412正对的位置形成发光区31,掌静脉采集模块2与透光面板3正对的位置为掌静脉采集区32,发光区31位于掌静脉采集区32的外侧且围绕掌静脉采集区32,以形成较好的视觉提示效果,提示用户将手掌放置在发光区31内侧的掌静脉采集区32的上方。
4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所示,遮光板42与透光面板3相对的端部抵接于透光面板3,以保证遮光板42的遮光效果,避免氛围灯5的灯光漏向第二安装槽412,防止氛围灯5的灯光影响掌静脉采集模块2的红外线静脉成像。
4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所示,安装架4与透光面板3相对的端部抵接于透光面板3,也就是说,安装架4的外侧板43同样具有遮光效果,以遮住氛围灯5的光线,防止副仪表台本体1周边缝隙出现漏光问题,提升整车品质。
4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4所示,掌静脉采集模块2布置在透光面板3的下方,掌静脉采集模块2可位于副仪表台本体1的中轴线上,副仪表台组件10在装配时包括以下步骤:
43.步骤s1。将掌静脉采集模块2和氛围灯5分别安装在安装架4上。
44.其中,掌静脉采集模块2安装于第一安装槽411,氛围灯5安装于第二安装槽412,掌静脉采集模块2与安装架4可采用螺钉或卡扣结构固定连接,氛围灯5与安装架4可采用螺钉或卡扣结构固定连接。掌静脉采集模块2和氛围灯5通过遮光板42隔开,以防止氛围灯5的光线照射到掌静脉采集模块2,影响红外线静脉成像,同时,安装架4的外侧板43具有遮光效果,可以遮住氛围灯5的光线,防止副仪表台本体1周边缝隙出现漏光问题。
45.步骤s2,将安装架4安装在副仪表台本体1上。
46.其中,安装架4与副仪表台本体1可采用螺钉或卡扣结构固定连接。
47.步骤s3,将透光面板3安装到副仪表台本体1上。
48.其中,透光面板3副仪表台本体1可采用卡扣结构固定连接。
4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所示,沿车辆的长度方向,掌静脉采集模块2的
中心点与车辆的驾驶座椅的座椅h点20间的间隔距离为d,满足关系式:280mm≤d≤380mm,例如,d=330mm,也就是说,沿车辆的x向(长度方向),掌静脉采集模块2的中心点位于车辆的驾驶座椅的座椅h点20间的前侧且间隔距离为330mm,以使用户坐在驾驶座椅上时,将手掌放于掌静脉采集模块2上方的操作方便,避免用户过于向前或向后伸手,提升用户的操作舒适性。
5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所示,沿车辆的高度方向,掌静脉采集模块2的上表面与车辆的驾驶座椅的座椅h点20间的间隔距离为h,满足关系式:160mm≤h≤200mm,例如,h=180mm,也就是说,沿车辆的z向(高度方向),掌静脉采集模块2的上表面位于车辆的驾驶座椅的座椅h的上方且间隔距离为180mm,以使用户坐在驾驶座椅上时,将手掌放于掌静脉采集模块2上方的操作方便,避免用户过于向上或向下伸手,提升用户的操作舒适性。
5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所示,掌静脉采集模块2的上表面可与副仪表台本体1的上表面与平齐,以方便用户识别,掌静脉采集模块2的识别高度为h1,h1满足关系式20mm≤h1≤80mm,由此,根据h和h1的取值范围,掌静脉识别高度上极限到座椅h点20的z向(车辆高度方向)距离小于等于280mm,掌静脉识别高度下极限到座椅h点20的z向距离大于等于180mm,掌静脉识别高度的设计尺寸范围最为合理,用户识别操作最舒适。
52.需要说明的是,掌静脉采集模块2的布置位置和形式可不受副仪表台组件10的形式影响,副仪表台组件10可以是断开式或整体式。
53.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车辆的副仪表台组件10。
5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副仪表台组件10设有掌静脉采集模块2,用户能够轻松、便捷地完成掌静脉信息的采集动作,以提升用户的操作舒适性,同时,掌静脉采集模块2与车辆的控制器通讯连接,掌静脉采集模块2可满足车辆的人机交互的需求,提升用户的用车体验。
55.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56.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