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外夹条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60848发布日期:2022-07-06 01:45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车门外夹条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门外夹条及车辆。


背景技术:

2.目前,车门外夹条中间安装方式有种,即卡子结构和卡接结构。车门外夹条通过中间的安装卡子以及两端端头的安装结构卡接在前、后门窗台外板包边位置。现有车门外夹条一般包括钢带、遮丑唇边、夹持唇边、端头安装结构以及泡棉结构。车门外夹条容易出现在按压外夹条时晃动、异响问题,对生产线、零部件质量及装配要求较高,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另外,由于唇边采用倒钩结构,导致在装配时易出现卷边或装配后唇边呈现波浪状态等外观缺陷问题,从而大大影响了生产效率及外观品质感。
3.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车门外夹条及车辆。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门外夹条及车辆,以解决外夹条装配后的按压晃动和异响问题。
5.第一面,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车门外夹条,包括安装卡子和车门外夹条钢带,所述安装卡子的上端向下弯折形成开口朝下的第一u形槽,安装卡子的下端向上弯折形成开口朝上的第二u形槽;所述车门外夹条钢带呈倒 u形;所述安装卡子设置在车门外夹条钢带内侧中间位置;所述安装卡子上设有安装卡子加强筋,该安装卡子加强筋与车门外夹条钢带之间的间隙为0.4mm-0.8mm;所述第一u形槽的宽度b小于卡接于第一u形槽内的车门外板包边厚度a。
6.可选地,所述车门外板包边厚度a减第一u形槽的开口宽度b的差值为0.2 mm
ꢀ‑
0.5mm的任意值。
7.可选地,所述车门外夹条钢带在远离车门玻璃侧的端部设有遮挡唇边,该遮挡唇边与车门外板之间具有干涉量。
8.可选地,所述车门外夹条钢带在靠近车门玻璃侧的外侧面上设有上夹持唇边和下夹持唇边,上夹持唇边与车门玻璃之间具有干涉量,下夹持唇边与车门玻璃之间具有干涉量。
9.可选地,所述车门外夹条钢带上还设有车门外夹条披风,该车门外夹条披风位于上夹持唇边的上侧。
10.可选地,所述遮挡唇边与车门外夹条钢带相连接部分较厚;所述遮挡唇边与车门外板相配合干涉位置较薄。
11.可选地,所述安装卡子的第一u形槽内设有安装卡子卡接边,该安装卡子卡接边与车门外板之间的搭接长度至少为2mm。
12.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车辆,采用如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所述的车门外夹条。
13.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4.(1)安装卡子加强筋与车门外夹条钢带之间预留有0.4mm-0.8mm的间隙,此间隙能够有效防止因间隙过大导致按压时外夹条钢带与安装卡子加强筋产生挫动。
15.(2)车门外板包边厚度减第一u形槽的开口宽度的差值为0.2 mm
ꢀ‑
0.5mm的任意值,能够有效防止干涉量过大,出现装配困难问题,干涉量过小,出现按压晃动明显问题。
16.(3)安装卡子卡接边与车门外板1干涉配合,同时安装卡子卡接边与车门外板搭接长度至少要保证2mm以上,能够有效防止搭接长度过小,出现卡接不牢固问题。
17.(4)通过对安装卡子的优化设计,对外夹条装配后的按压晃动、异响问题起到了一定的优化和改善作用,并且由于其断面的普遍适用性,能够进行大面积推广,实现断面通用化。
18.(5)通过对遮挡唇边的优化设计,不仅解决了装配时的卷边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外观缺陷问题,进而提升了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20.图2是本实施例中车门外夹条的详细结构图;
21.图3是安装卡子与周边配合关系示意图。
22.图中:1、车门外板,2、车门外板加强件,3、车门玻璃,4、车门内板,5、车门内板加强件,6、车门内饰板,7、车门外夹条,71、车门外夹条钢带,72遮挡唇边,73、上夹持唇边,74、下夹持唇边,75、车门外夹条披风,76、安装卡子,77、第一u形槽,78、第二u形槽,761、安装卡子加强筋,762、安装卡子卡接边, 8、车门内夹条。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4.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车门外夹条,包括安装卡子76和车门外夹条钢带71,所述安装卡子76的上端向下弯折形成开口朝下的第一u形槽77,安装卡子76的下端向上弯折形成开口朝上的第二u形槽78。所述车门外夹条钢带71呈倒 u形。所述安装卡子76设置在车门外夹条钢带71内侧中间位置。所述安装卡子76上设有安装卡子加强筋761,该安装卡子加强筋761与车门外夹条钢带71之间为间隙配合,在安装卡子加强筋761与车门外夹条钢带71之间预留有0.4mm-0.8mm的间隙,能够有效防止间隙过大导致按压时外夹条钢带71与安装卡子加强筋761产生挫动。
25.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车门外板包边厚度a减去第一u形槽的开口宽度b的差值为0.2 mm-0.5mm的任意值,能够有效防止干涉量过大,出现装配困难问题,干涉量过小,出现按压晃动明显问题。
26.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在安装卡子76的第一u形槽77内设有安装卡子卡接边762,该安装卡子卡接边762与车门外板1干涉配合,同时安装卡子卡接边762与车门外板1搭接长度至少要保证2mm以上,以防止搭接长度过小,出现卡接不牢固问题。
27.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车门外夹条7通过第一u形槽77卡接在车门外板1的包边上,所述第一u形槽77的开口宽度b小于车门外板包边厚度a;保证了第一u形槽77的开
口与车门外板1之间为过盈配合,使卡接牢固。通过此种车门外夹条7与车门外板1配合形式能够起到装配牢固、稳定,不易出现按压时晃动、异响问题,且此种结构制造方便、快捷,对生产线设备及存储没有特殊规定,大大节约开发周期及设备和人工的投入。
28.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车门外夹条钢带71在远离车门玻璃3侧的端部设有遮挡唇边72,起到保护(防止直接装配车门外夹条钢带71时刮伤钣金)和遮挡(遮挡装配后钣金和车门外夹条钢带71之间的缝隙)的作用。该遮挡唇边72与车门外板1干涉配合d,要保证足够的干涉量,防止干涉量过小,出现离缝问题。所述遮挡唇边72与车门外夹条钢带71相连接部分较厚;所述遮挡唇边72与车门外板1相配合干涉位置较薄,且有一定的倾斜角度,此倾斜角度与装配旋转方向一致,以保证装配时外夹条遮挡唇边72不易被带入,避免出现外观波浪等外观缺陷。
29.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车门外夹条钢带71在靠近车门玻璃3侧的外侧面上设有上夹持唇边73和下夹持唇边74,上夹持唇边73与车门玻璃3之间具有干涉量,下夹持唇边74与车门玻璃3之间具有干涉量。由于上夹持唇边73和下夹持唇边74分别与车门玻璃3干涉配合,能够起到遮挡风雨、灰尘及清洁玻璃表面雨滴的作用。
30.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车门外夹条钢带71上还设有车门外夹条披风75,该车门外夹条披风75位于上夹持唇边73的上侧。车门外夹条披风75与上夹持唇边73配合,能够起到遮挡、美化外观的作用。
31.如图1所示,车门外夹条7与卡接在车门内板4及车门内板加强件5上的车门内夹条8一起,构成了车门玻璃的夹持系统,用于起到密封、防水及清洁玻璃表面水珠的作用。
32.本实施例中,一种车辆,采用如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车门外夹条7。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