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钢子午线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60892发布日期:2022-06-10 18:46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半钢子午线轮胎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汽车轮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钢子午线轮胎。


背景技术:

2.轮胎作为车辆与地面接触的唯一部件,起到支持车辆重量、承受汽车负荷、传送牵引和制动力的作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轮胎连续的形变曲挠,会产生大量的热,尤其是胎冠部承受的力最大,长时间的高速运行易发生疲劳损坏。
3.对于需求量最大的半钢子午线轮胎而言,胎冠部一般采用两层钢丝带束加一层尼龙冠带的结构来箍紧胎体层,达到控制轮胎外形尺寸的目的,此结构的不足之处在于尼龙冠带伸长率大、强度较小,轮胎在长时间高速运行情况下,尼龙冠带不能有效束缚胎体层,轮胎在行驶过程中容易发生形变,进而使轮胎发生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半钢子午线轮胎,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轮胎在行驶过程中容易发生形变的技术问题。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半钢子午线轮胎,包括第三带束层,所述第三带束层包括钢帘线,所述第三带束层包覆所述轮胎的胎冠部和胎肩部设置。
6.可选的,所述钢帘线缠绕所述轮胎设置,所述钢帘线包括多股单线,多股单线相互绞合。
7.可选的,所述第三带束层还包括束缚绞线,所述束缚绞线缠绕于所述多股钢帘线。
8.可选的,所述轮胎还包括第一带束层和第二带束层,所述第一带束层、第二带束层和第三带束层由内而外依次设置。
9.可选的,所述第三带束层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带束层的宽度以及所述第二带束层的宽度。
10.可选的,所述第一带束层包括第一帘线,所述第一帘线与所述轮胎周向的夹角为24
°
~28
°

11.可选的,所述第二带束层包括第二帘线,所述第二帘线与所述轮胎周向的夹角为-24
°
~-28
°

12.可选的,所述第一带束层的宽度为所述轮胎的行驶面宽度的0.95倍-1.09倍。
13.可选的,沿所述轮胎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二带束层比所述第一带束层窄10mm。
14.可选的,沿所述轮胎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三带束层比所述第一带束层宽10mm。
1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6.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钢丝带束层,利用其中的钢帘线束缚轮胎的胎冠部和胎肩部,使其能够平铺整个接地行驶面区域,使接地压力均匀分布,箍紧整个行驶面区域,不会造成偏磨现象,减小整个胎冠部在滚动过程中的周向变形,有效提高了轮胎在长时间高速运行下的耐久性能。
附图说明
17.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半钢子午线轮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钢丝带束层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
22.1-钢丝带束层,11-第一带束层,12-第二带束层,13-第三带束层,131-钢帘线,132-束缚绞线,2-胎面胶,4-帘布层,5-内衬层,6-胎冠部,7-胎肩部。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半钢子午线轮胎,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第一带束层11、第二带束层12和第三带束层13,所述第三带束层13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带束层11以及所述第二带束层12,所述第三带束层13包括钢帘线131,所述第三带束层13包覆所述轮胎的胎冠部6和胎肩部7设置。
2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胎冠部6由外向内依次设有胎面胶2、基部胶3、钢丝带束层1、帘布层4和内衬层5。所述钢丝带束层1包括第一带束层11、第二带束层12和第三带束层13。
26.通过设置钢丝带束层1,利用其中的钢帘线131束缚轮胎的胎冠部6,使其能够平铺整个接地行驶面区域,使接地压力均匀分布,箍紧整个行驶面区域,不会造成偏磨现象,减小整个胎冠部6在滚动过程中的周向变形,有效提高了轮胎在长时间高速运行下的耐久性能。
2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带束层11包括第一帘线,所述第一帘线与所述轮胎周向的夹角为24
°
~28
°
。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帘线是由不同直径的多根钢丝以相同的捻向和相同的捻距进行缠绕制备而得,制作第一带束层11的步骤包括:带束钢丝进入钉子房

钢丝挂架

穿丝板穿丝

挤出机供胶

带束层覆胶压出

带束层冷却

带束层裁断

带束层拼接

带束层卷取。
28.第一帘线与所述轮胎周向的夹角为24
°
~28
°
的有益效果是保证接地印痕为微椭圆形,进而保证冠部磨损均匀。
2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带束层12包括第二帘线,第三带束层13包括第三帘线,所述第二帘线与所述轮胎周向的夹角为-24
°
~-28
°
。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帘线、第二带束层12、第三帘线、第三带束层13的制备方法与制作第一帘线及第一带束层11的方法相同,第二帘线与所述轮胎周向的夹角为-24
°
~-28
°
,与第一帘线交错,形成网状结构,通过第一
帘线和第二帘线形成的网状结构束缚轮胎的胎冠部6,束缚更为牢固,使得轮胎在滚动过程中更不易变形,进一步提高了轮胎的耐久性能。
3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带束层11的宽度为所述轮胎的行驶面宽度的0.95倍-1.09倍,沿所述轮胎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二带束层12比所述第一带束层11窄10mm,所述第三带束层13比所述第一带束层11宽10mm。
3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轮胎的行驶面宽度为轮胎胎冠部6的宽度,通过第一带束层11将胎冠部6缠绕,第二带束层12的宽度小于第一带束层11的宽度,原因是错开不同带束层的端点位置,防止出现应力集中。在将第三带束层13缠绕在第二带束层12的外周,由于第三带束层13的宽度大于第一带束层11的宽度,因此第三带束层13自其侧边向中部依次与胎肩部7、第一带束层11和第二带束层12接触。一方面将第一带束层11和第二带束层12紧紧捆住,能够减少轮胎的形变,另一方面第三带束层13除了覆盖轮胎的行驶面,还覆盖了胎肩部7的一部分,从而使胎冠部6和胎肩部7受力均匀,进而减少其形变,延长了轮胎的使用寿命,防止因胎冠部6受力过大而引起胎肩部7鼓起,或因胎肩部7受力过大导致胎冠部6鼓起。
3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钢帘线131缠绕所述轮胎设置,所述钢帘线131包括多股单线,多股单线相互绞合。多股单线绞合的钢帘线131强度更高,不易断裂,在缠绕在轮胎外周侧后能够提供更强的束缚力,进一步减小轮胎行驶过程中的形变,延长了轮胎的使用寿命。
3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带束层13还包括束缚绞线132,所述束缚绞线132缠绕于所述多股钢帘线13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束缚绞线132为环状。未安装束缚绞线132时,束缚绞线132为单根条状,沿轮胎的轴向设置,并胶接在轮胎的外周侧,多根束缚绞线132绕轮胎的中轴线呈环形阵列分布,然后将第三带束层13沿轮胎的轴向缠绕在束缚绞线132的外周侧,最后将束缚绞线132的两端回折,其两端焊接或胶接,单根束缚绞线132形成闭环状,将缠绕多圈的第三带束层13捆住,最后覆上基部胶3,将束缚绞线132与第三带束层13固定。由于轮胎的胎肩部7相较于胎冠部6倾斜,同时第三带束层13的束缚力度较大,为了防止第三带束层13的钢帘线131滑落松脱,设置束缚绞线132将第三带束层13束缚,进而增强了轮胎的可靠性。
3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