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换电柜智能加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65107发布日期:2022-08-31 15:29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换电柜智能加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换电柜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换电柜智能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2.在国内,我国汽车年产量早已突破两千万辆,大量汽车在城市使用,其燃油消耗、尾气排放、交通拥挤造成的社会成本高昂。为了减少空气污染,新能源汽车成为了当前发展的热点。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要建立智能充换电网络,从而推出了户外换电柜,让充电完全在户外完成。通过将锂电池共享的运营模式供电动车进行换电续航。
3.然而现有技术中,锂电池的充电需要一定的温度,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充电效率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从而使得电动车在该片区更换电池受到一定的阻碍。基于此,如何提高换电柜的充电效率成为了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电柜智能加热系统,包括:
6.温度检测模组,安装在换电柜的电源模组区内,用于检测所述电源模组区内的温度值;
7.处理模组,与所述温度检测模组连接,用于响应于所检测到的所述温度值低于第一温度阈值,生成加热控制信号;
8.加热模组,安装在所述电源模组区内,与所述处理模组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加热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加热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加热模组进行加热。
9.上述方案中,所述处理模组,还用于响应于所检测到的所述温度值高于第二温度阈值,生成加热停止信号,其中,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
10.所述加热模组,还用于接收所述加热停止信号,并根据所述加热停止信号,控制所述加热模组停止加热。
11.上述方案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12.电池检测模组,安装在所述电源模组区内,用于检测所述电源模组区内是否放置有电池;
13.所述处理模组,与所述电池检测模组连接,用于在检测到放置有电池,且所检测的所述温度值低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生成所述加热控制信号。
14.上述方案中,所述电池检测模组,包括:红外传感器,和/或压力传感器。
15.上述方案中,所述温度检测模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
16.上述方案中,所述加热模组,包括:热敏电阻。
1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换电柜,包括:
18.柜体,所述柜体内设置有电源模组区;
19.以及
20.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换电柜智能加热系统。
21.上述方案中,所述电源模组区,包括:用于放置电池的层板,以及插接电电池的充电口。
22.上述方案中,所述电源模组区,还包括:柜门。
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换电柜智能加热系统以及换电柜,包括:温度检测模组,安装在换电柜的电源模组区内,用于检测所述电源模组区内的温度值;处理模组,与温度检测模组连接,用于响应于所检测到的所述温度值低于第一温度阈值,生成加热控制信号;加热模组,安装在所述电源模组区内,与所述处理模组连接,用于接收加热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加热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加热模组进行加热。如此,本实施例中,通过换电柜智能加热系统,能够在换电柜的电源模组区内检测到的电源模组区内的温度值,从而智能地在温度值低于第一温度阈值时进行加热,改善换电柜的充电效率。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换电柜智能加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换电柜智能加热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换电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的新能源汽车,例如电动车都需要电池进行供电才能行驶,而电池更换需求则成为了新能源汽车的必不可少的需求之一,因此,一种具有能够共享电池的换电柜应运而生。现目前,换电柜是针对骑士、外包派送小哥、快递小哥等电瓶车使用人群推出的一款快速换电池的产品,能够帮助这些用户快速完成电瓶车电池的更换。
29.实际上,换电柜就是电瓶车户外的一个充电桩,电瓶车司机可以将自己的电瓶车内快要没电的电池放入换电柜进行充电,而换上之前已经在换电柜中充好电的电池。可知地,现有的电池大都是锂电池,而锂电池的充电会有一定的温度要求,通常在锂电池可承受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充电速度也就越快。因此,由于换电柜是一种户外充电桩,如果遇到严寒的天气等,就会造成换电柜的充电效率低,无法满足该区域的电瓶车车主的共享电池的更换需求。基于此,如何提高换电柜的充电效率成为了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3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换电柜智能加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系统1包括:
31.温度检测模组11,安装在换电柜的电源模组区内,用于检测所述电源模组区内的温度值;
32.处理模组12,与所述温度检测模组11连接,用于响应于所检测到的所述温度值低于第一温度阈值,生成加热控制信号;
33.加热模组13,安装在所述电源模组区内,与所述处理模组12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加
热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加热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加热模组进行加热。
34.这里的是处理模组12,分别与温度检测模组11与加热模组13连接,用于接收温度检测模组11检测到的电源模组区内的温度值,从而分析该温度值是否低于第一温度阈值,若温度值低于第一温度阈值,生成加热控制信号;若温度值不低于第一温度阈值,则不予生成任何信号。实际上,处理模组12通常控制整个换电柜智能加热系统的整体操作,诸如是否加热,加热的时间等。该处理模组1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来执行指令,以完成相应的操作。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处理模组12可以被安装在换电柜上,也可以被安装在换电柜对应的服务器上,总之,该处理模组12能够接收到温度检测模组11所检测到的电源模组区内的温度值,以及向加热模组13发送加热控制信号即可。
35.可以理解的是,如果处理模组12被安装在换电柜对应的服务器上,可以通过换电柜内的通讯模块,将温度值通过通讯模块发送给处理模组12,以及通过通讯模组接收到加热控制信号后,通过通讯模组将加热控制信号发送给加热模组13。
36.如果处理模组12为安装在换电柜上的处理模组,该处理模组12可以为单片机。
37.这里的第一温度阈值,可以是预先设定的针对某一型号的电池充电速度大于速度阈值的温度。该温度阈值,可以是通过多次实验得到电池充电速度大于速度阈值的最低温度。当然,第一温度阈值也可以是动态变化的,根据换电柜所放入的电池型号来确定。
38.本公开实施例的换电柜智能加热系统,通过温度检测模组,检测换电柜的电源模组区内的温度值;通过处理模组,与温度检测模组连接,用于响应于所检测到的所述温度值低于第一温度阈值,生成加热控制信号;然后通过同样安装在电源模组区域内的加热模组,接收加热控制信号,并根据加热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加热模组进行加热。如此,能够通过换电智能加热系统,在换电柜的电源模组区域内检测到的电源模组区内的温度值,从而智能地在温度值低于第一温度阈值时进行加热,改善换电柜的充电效率。
39.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请再参阅图1,所述处理模组12,还用于响应于所检测到的所述温度值高于第二温度阈值,生成加热停止信号,其中,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
40.这里,处理模组12,还会根据所检测到的温度值高于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生成加热停止信号,以便加热模组13停止加热,从而保证电池的充电性能。可以理解的是,若温度过高,也可能会因为温度过高而充电速度过快而烧坏电源电路等。基于此,本实施例中,通过过温保护,在保证电池充电效率的同时,也保证了电池的充电性能。
41.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能够节省电能,需要检测电源模组区内是否有电池,只有有电池存在才需要进行加热,以提高电池充电速度。基于此,请参阅图2,如图2所示,所述系统1还包括:
42.电池检测模组14,安装在所述电源模组区内,用于检测所述电源模组内是否放置有电池;
43.所述处理模组12,与所述电池检测模组14连接,用于在检测到放置有电池,且所检测的所述温度值低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生成所述加热控制信号。
44.本实施例中,通过加入电池检测模组14,能够检测到电源模组区内是否放置有电池,处理模组12只有在分析到电源模组区内放置有电池,且温度值低于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才生成加热控制信号;相比不管电源模组区内有没有电池,只要在温度值低于第一温
度阈值的轻快下,就生成加热控制信号来控制加热模组13进行加热而言,本实施例中能够在有电池的情况下才进行加热的判断,从而能够减少无电池情况下加热造成的电能的浪费,以为换电柜节省电能。
45.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电池检测模组14,可以为红外传感器。该红外传感器可以安装在放置电池的层板上,从而当有电池挡住时,自动检测到有电池插入。当然,也可以安装在柜体侧边,再此不做任何限定。
46.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电池检测模组14,也可以为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可以安装在放置电池的层板上,这样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存在时,表明放置有待充电的电池,从而检测到有电池插入。
4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温度检测模组1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
48.可以理解的是,当温度检测模组11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时,该温度检测恶魔族11所检测到的温度值,则应当理解为多个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值的平均值或者中间值。
49.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模组,包括:热敏电阻。
50.该热敏电阻,通电能够产品一定的热量,从而提高电源模组区内的温度值,从而提高充电效率。
51.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换电柜,请参阅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换电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换电柜3包括:柜体30,柜体内设置有电源模组区300;以及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用于换电柜智能加热系统。
52.如此,通过包括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用于换电柜智能加热系统,能够提高换电柜的充电效率,提高换电柜的使用体验。
53.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与用于换电柜智能加热系统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54.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源模组区,包括:用于放置电池的层板,以及插接电池的充电口。
55.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模组区,还包括:柜门。
56.如此,通过设计柜门,将电池关在柜门内,能够减少外界环境对电池的影响,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
5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