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撞梁和纵梁的总成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94519发布日期:2022-07-26 22:49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防撞梁和纵梁的总成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撞梁和纵梁的总成及汽车。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汽车工业进入迅速发展阶段,汽车工厂的数量也迅速增加,同时装配工人大大增加,这就使得设计研发人员在设计汽车零部件时在零部件满足汽车功能性能的前提下需要大大提升零部件的装配时的人机方便性,同时还可缩短使装配时间,提升整车制造成本,进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防撞梁一般装配在纵梁上,装配时先依靠装在纵梁上的定位销准确的将防撞梁预装在定位销上,然后打紧防撞梁装配螺栓,完成防撞梁装配。现有的装配过程中,为避免预装配防撞梁滑落脱离,有如下两种防止方法:第一种是装配工人先将防撞梁预装配到定位销上,且一只手扶着防撞梁,另一只手用电动或气动套筒扳手紧固防撞梁安装螺栓。但此种方法不仅影响装配工人的装配的便捷性,还会增加装配防撞梁的时间,进而降低装配效率。并且,若遇特殊情况无意撤销外力后,防撞梁会随着定位销滑落脱离,脱离后很有可能砸伤附近人的,以造成人员受伤的问题。另一种是一个人扶着防撞梁,另一个人用电动或气动套筒扳手紧固防撞梁安装螺栓。此种情况虽避免了防撞梁滑落,但需要增加人员,导致了人工成本增加。
4.因此,现有技术中防撞梁的装配过程存在安装不够便捷、安装效率低以及人工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防撞梁的装配过程存在安装不够便捷、安装效率低以及人工成本高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防撞梁和纵梁的总成,总成包括防撞梁和两个纵梁,防撞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吸能盒,且吸能盒的一端分别与防撞梁相接,另一端沿垂直于防撞梁的方向朝远离防撞梁的方向延伸,并且防撞梁的两端通过吸能盒分别安装于两个纵梁上。每个纵梁靠近吸能盒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安装构件,第一安装构件上设置有定位件,且定位件的一端与第一安装构件连接,另一端朝远离纵梁的方向延伸。定位件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接槽,卡接槽沿定位件的周向延伸,并且,卡接槽从靠近纵梁的一端起到远离纵梁的一端逐渐朝定位件的轴线靠近,使得卡接槽沿定位件轴线方向的截面呈三角形。
7.吸能盒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构件,第二安装构件上设置有卡接孔,定位件贯穿卡接孔,且第二安装构件与第一安装构件固定连接,使得纵梁与对应的吸能盒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当安装有吸能盒的防撞梁与安装有定位件的纵梁进行装配时,将各吸能盒的第二安装构件上的卡接孔穿过对应的纵梁上的定位件,在外部作用力被撤销时,在防撞梁的重力和纵梁对第二安装构件的支撑力的作用下,使得第二安装构件背离纵梁的一侧抵接在
卡接槽远离纵梁的一端的侧壁上,卡接孔的内壁面抵接在卡接槽的内壁面上。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安装有吸能盒的防撞梁与安装有定位件的纵梁进行装配时,将各吸能盒的第二安装构件上的卡接孔穿过对应的纵梁上的定位件,使得定位件的侧壁上的卡接槽与第二安装构件上的卡接孔配合。由于卡接槽沿定位件轴线方向的截面呈三角形,故在撤销外力时,防撞梁会受到重力和纵梁对第二安装构件朝向远离纵梁方向的支撑力。同时,由于第二安装构件背离纵梁的一侧抵接在卡接槽远离纵梁的一端的侧壁上,卡接孔的内壁面抵接在卡接槽的内壁面上,故定位件上卡接槽的内壁面向防撞梁上第二安装构件的卡接孔的内壁面提供一个与重力方向相反的力,定位件上卡接槽远离纵梁的一端的侧壁向防撞梁上第二安装构件背离纵梁的一侧提供一个朝向靠近纵梁方向的支撑力。这些力之间能够互相抵消,使得防撞梁能够预装在纵梁上,无需人手扶着防撞梁,从而大大降低了安装防撞梁时的人工成本,提高了安装防撞梁时的安装效率。从纵梁上拆卸预装的防撞梁时,也只需工作人员向上抬起防撞梁,使得第二安装构件上的卡接孔脱离定位件上的卡接槽即可。因此,该防撞梁和纵梁的总成还具有安装或者拆卸过程便捷的优势。
9.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防撞梁和纵梁的总成,定位件设置为定位销,定位销包括沿定位销的长度方向依次相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一端与第一安装构件连接,另一端朝远离纵梁的方向延伸、且与第二部分的一端相接,第二部分的另一端朝远离纵梁的方向延伸。卡接槽设置于第一部分的另一端的周侧,并且,卡接槽远离纵梁的一端延伸至第一部分的另一端的端面,第二安装构件上背离纵梁的一侧抵接在第二部分的一端的端面上。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于其他定位结构,定位销更加易于制造,同时,也更加易于加工卡接槽。
11.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防撞梁和纵梁的总成,从第二部分的一端起到第二部分的另一端,第二部分的侧壁面逐渐靠近定位销的中心线,并且,第二部分的侧壁面与第二部分的一端的端面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90
°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二部分的侧壁面与第二部分的一端的端面之间的夹角大于90
°
时,通过定位件上的卡接槽与第二安装构件上的卡接孔预装在纵梁上的防撞梁存在脱落的风险,为保证防撞梁预装在纵梁上的可靠性,将该防撞梁和纵梁的总成的第二部分的侧壁面与第二部分的一端的端面之间的夹角设置的小于或等于90
°

13.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防撞梁和纵梁的总成,第二安装构件背离纵梁的一侧中与第二部分的一端的端面相抵接的区域为卡接区域,卡接区域的径向尺寸大于或者等于0.4mm。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区域的径向尺寸大于或者等于0.4mm能够进一步提高定位件上的卡接槽与第二安装构件上的卡接孔卡接的可靠性,从而进一步提高防撞梁预装在纵梁上的可靠性。
15.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防撞梁和纵梁的总成,第二安装构件的厚度设置在1.6mm-3.5mm之间。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撞梁预装在纵梁上时需要第二安装构件承担其重力,故第二安装构件需要具有一定的厚度。同时,定位销的第二部分的侧壁面与第二部分的一端的端面之间的夹角需要根据第二安装构件的厚度来调整,以保证卡接区域的径向尺寸大于或
者等于0.4mm。
17.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防撞梁和纵梁的总成,第一安装构件为设置于纵梁的一端的第一安装板,并且定位销的第一部分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安装板上。第二安装构件为设置于吸能盒的另一端的第二安装板,并且卡接孔设置于第二安装板上。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安装构件为设置于纵梁的一端的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构件为设置于吸能盒的另一端的第二安装板能够使得该防撞梁和纵梁的总成的结构更加简单。
19.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防撞梁和纵梁的总成,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与定位销的第一部分相适配,使得定位销的第一部分穿过连接孔连接于第一安装板上。
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于定位销的一端与第一安装板一体成型,定位销的一端通过连接孔连接于第一安装板上能够使得定位销与第一安装板的加工工艺更加简单。
21.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防撞梁和纵梁的总成,第一安装板上还设置有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板上还设置有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相适配,使得防撞梁的两端通过吸能盒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纵梁上。
2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防撞梁和纵梁的总成,第一安装部为设置于第一安装板上的多个第一螺栓孔,且多个第一螺栓孔沿第一安装板的周侧有间隔的依次设置;第二安装部为设置于第二安装板上的多个第二螺栓孔,且多个第二螺栓孔沿第二安装板的周侧有间隔的依次设置。
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于其他连接方式,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通过螺接的方式连接既能保证防撞梁和纵梁安装的可靠性,还能便于防撞梁从纵梁上拆卸下来。
2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汽车包括上述任意一种防撞梁和纵梁的总成。
2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汽车的防撞梁和纵梁的总成的防撞梁无需人手扶着,就可以通过第二安装构件上的卡接孔和定位件上的卡接槽的配合,预装在纵梁上,从而大大降低了安装防撞梁时的人工成本,提高了安装防撞梁时的安装效率。从纵梁上拆卸预装的防撞梁时,也只需工作人员向上抬起防撞梁,使得第二安装构件上的卡接孔脱离定位件上的卡接槽即可。因此,该防撞梁和纵梁的总成还具有安装或者拆卸过程便捷的优势。
2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撞梁和纵梁的总成包括防撞梁和两个纵梁,防撞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吸能盒,且防撞梁的两端通过吸能盒分别安装于两个纵梁上。每个纵梁靠近吸能盒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安装构件,第一安装构件上设置有定位件,定位件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接槽。吸能盒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构件,第二安装构件上设置有卡接孔,定位件贯穿卡接孔,且第二安装构件与第一安装构件固定连接,使得纵梁与对应的吸能盒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当安装有吸能盒的防撞梁与安装有定位件的纵梁进行装配时,将各吸能盒的第二安装构件上的卡接孔穿过对应的纵梁上的定位件,使得定位件的侧壁上的卡接槽与第二安装构件上的卡接孔配合。由于卡接槽沿定位件轴线方向的截面呈三角形,故在撤销外力时,防撞梁会受到重力和纵梁对第二安装构件朝向远离纵梁方向的支撑力。同时,由于第二安装构件背离纵梁的一侧抵接在卡接槽远离纵梁的一端的侧壁上,卡接孔的内壁面抵接在卡
接槽的内壁面上,故定位件上卡接槽的内壁面向防撞梁上第二安装构件的卡接孔的内壁面提供一个与重力方向相反的力,定位件上卡接槽远离纵梁的一端的侧壁向防撞梁上第二安装构件背离纵梁的一侧提供一个朝向靠近纵梁方向的支撑力。这些力之间能够互相抵消,使得防撞梁能够预装在纵梁上,无需人手扶着防撞梁,从而大大降低了安装防撞梁时的人工成本,提高了安装防撞梁时的安装效率。从纵梁上拆卸预装的防撞梁时,也只需工作人员向上抬起防撞梁,使得第二安装构件上的卡接孔脱离定位件上的卡接槽即可。因此,该防撞梁和纵梁的总成还具有安装或者拆卸过程便捷的优势。
28.本实用新型其他特征和相应的有益效果在说明书的后面部分进行阐述说明,且应当理解,至少部分有益效果从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的记载变的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撞梁和纵梁的总成的防撞梁安装在纵梁上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撞梁和纵梁的总成的防撞梁预装在纵梁上的结构示意图;
31.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撞梁和纵梁的总成的第二安装板卡接在卡接槽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撞梁和纵梁的总成取下防撞梁过程中的示意图;
3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撞梁和纵梁的总成的第二安装板要从卡接槽中脱出的示意图;
34.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撞梁和纵梁的总成的第二安装板要从卡接槽中脱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5.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撞梁和纵梁的总成的定位销的轴测图;
36.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撞梁和纵梁的总成的定位销的主视图;
37.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撞梁和纵梁的总成的定位销的第二部分的侧壁面与其一端的端面之间的第一角度大于90
°
的示意图;
38.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撞梁和纵梁的总成的第二安装板卡接在卡接槽中的卡接区域的示意图。
39.附图标记说明:
40.10:纵梁;
41.110:第一安装板;111:连接孔;112:第一螺栓孔;
42.120:定位销;121:卡接槽;122:第一部分;123:第二部分;
43.20:防撞梁;
44.30:吸能盒;
45.310:第二安装板;311:卡接孔;312:第二螺栓孔;
46.a:卡接区域;
47.g:防撞梁的重力;
48.f1:纵梁对第二安装构件的支撑力;
49.f2:卡接槽的内壁面对卡接孔的内壁面的支撑力;
50.f3:卡接槽远离纵梁的一端的侧壁对第二安装构件背离纵梁的一侧的支撑力;
51.f4:对防撞梁施加的向上抬起的力;
52.α:第二部分的侧壁面与第二部分的一端的端面之间的夹角;
53.β:第一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54.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实用新型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实用新型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55.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56.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57.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58.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5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6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撞梁和纵梁的总成,如图1所示,总成包括防撞梁20和两个纵梁10,防撞梁2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吸能盒30,且吸能盒30的一端分别与防撞梁20相接,另一端沿垂直于防撞梁20的方向朝远离防撞梁20的方向延伸,并且防撞梁20的两端通过吸能盒30分别安装于两个纵梁10上。每个纵梁10靠近吸能盒30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安装构件,第一安装构件上设置有定位件,且定位件的一端与第一安装构件连接,另一端朝远离纵梁10的方向延伸。定位件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接槽121,卡接槽121沿定位件的周向延伸,并且,卡接槽121从靠近纵梁10的一端起到远离纵梁10的一端逐渐朝定位件的轴线靠近,使得卡接槽121沿定位件轴线方向的截面呈三角形。
61.如图2所示,吸能盒30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构件,第二安装构件上设置有卡接孔311,定位件贯穿卡接孔311,且第二安装构件与第一安装构件固定连接,使得纵梁10与对应的吸能盒3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当安装有吸能盒30的防撞梁20与安装有定位件的纵梁10进行装配时,将各吸能盒30的第二安装构件上的卡接孔311穿过对应的纵梁10上的定位件,在外部作用力被撤销时,在防撞梁20的重力g和纵梁10对第二安装构件的支撑力f1的作用下,如图3所示,使得第二安装构件背离纵梁10的一侧抵接在卡接槽121远离纵梁10的一端的侧壁上,卡接孔311的内壁面抵接在卡接槽121的内壁面上。
62.具体地,吸能盒30的一端与防撞梁20之间可以通过焊接,螺接等方式连接,也可以一体成型,其具体可以根据实际设计和使用需求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63.具体地,第一安装构件和第二安装构件可以分别设置为翻边、安装板、安装块或者其他结构。优选地,在保证防撞梁20和纵梁10安装的可靠性的同时,为使得防撞梁20和纵梁10的结构更加简单,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安装构件和第二安装构件分别设置为安装板结构。
64.更为具体地,第一安装构件与纵梁10之间,以及第二安装构件与吸能盒30之间可以分别通过焊接、螺接等方式连接,也可以一体成型。其具体可以根据实际设计和使用需求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65.更为具体地,第一安装构件与定位件之间可以通过螺接、焊接等方式连接,也可以一体成型。优选地,为便于第一安装构件与定位件的生产制造,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安装构件与定位件之间通过螺接、焊接等方式连接。
66.更为具体地,定位件可以设置为圆柱状的销轴结构,也可以设置为棱柱状的定位结构,还可以设置为其他定位结构。优选地,为便于定位件的制造,本实施例中的定位件设置为圆柱状的销轴结构。
67.需要说明的是,当安装有吸能盒30的防撞梁20与安装有定位件的纵梁10进行装配时,将各吸能盒30的第二安装构件上的卡接孔311穿过对应的纵梁10上的定位件,使得定位件的侧壁上的卡接槽121与第二安装构件上的卡接孔311配合。由于卡接槽121沿定位件轴线方向的截面呈三角形,故在撤销外力时,如图2所示,防撞梁20会受到重力g和纵梁10对第二安装构件朝向远离纵梁10方向的支撑力f1。同时,由于第二安装构件背离纵梁10的一侧抵接在卡接槽121远离纵梁10的一端的侧壁上,卡接孔311的内壁面抵接在卡接槽121的内壁面上,故定位件上卡接槽121的内壁面向防撞梁20上第二安装构件的卡接孔311的内壁面提供一个与重力方向相反的力f2,定位件上卡接槽121远离纵梁10的一端的侧壁向防撞梁20上第二安装构件背离纵梁10的一侧提供一个朝向靠近纵梁10方向的支撑力f3。这些力之间能够互相抵消,使得防撞梁20能够预装在纵梁10上,无需人手扶着防撞梁20,从而大大降低了安装防撞梁20时的人工成本,提高了安装防撞梁20时的安装效率。如图4所示,从纵梁10上拆卸预装的防撞梁20时,也只需工作人员对防撞梁20施加一个向上抬起的力f4,如图5和图6所示,使得第二安装构件上的卡接孔311脱离定位件上的卡接槽121即可。因此,该防撞梁和纵梁的总成还具有安装或者拆卸过程便捷的优势。
68.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防撞梁和纵梁的总成,如图7和图8所示,定位件设置为定位销120,定位销120包括沿定位销120的长度方向依次相接的第一部分122和第二部分123,第一部分122的一端与第一安装构件连接,另一端朝远离纵梁10的方向延伸、且与第二部分123的一端相接,第二部分123的另一端朝远离纵梁10的方向延伸。卡接槽
121设置于第一部分122的另一端的周侧,并且,卡接槽121远离纵梁10的一端延伸至第一部分122的另一端的端面,第二安装构件上背离纵梁10的一侧抵接在第二部分123的一端的端面上。
69.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部分122和第二部分123是一体成型的。
70.更为具体地,第一部分122的一端与第一安装构件之间可以通过螺接、焊接等方式连接,也可以一体成型。优选地,为便于第一安装构件与定位销120的生产制造,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安装构件与第一部分122的一端之间通过螺接、焊接等方式连接。
71.需要说明的是,相比于其他定位结构,定位销120更加易于制造,同时,也更加易于加工卡接槽121。
72.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防撞梁和纵梁的总成,如图8所示,从第二部分123的一端起到第二部分123的另一端,第二部分123的侧壁面逐渐靠近定位销120的中心线,并且,第二部分123的侧壁面与第二部分123的一端的端面之间的夹角α小于或等于90
°

73.需要说明的是,如图9所示,若第二部分123的侧壁面与第二部分123的一端的端面之间的第一角度β大于90
°
,因实际制造加工过程中第二部分123的一端的端面上必定存在制造公差,故第二部分123的一端的端面与第二安装构件上背离纵梁10的一侧面存在角度,进而使得防撞梁20的吸能盒30的第二安装构件背离纵梁10的一侧沿卡接槽121远离纵梁10的一端的侧壁上移动,进而容易使第二安装构件上的卡接孔311脱离定位件上的卡接槽121,进而使得通过定位件上的卡接槽121与第二安装构件上的卡接孔311预装在纵梁10上的防撞梁20存在脱落的风险。因此,为保证防撞梁20预装在纵梁10上的可靠性,将该防撞梁和纵梁的总成的第二部分123的侧壁面与第二部分123的一端的端面之间的夹角设置的小于或等于90
°

74.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防撞梁和纵梁的总成,如图10所示,第二安装构件背离纵梁10的一侧中与第二部分123的一端的端面相抵接的区域为卡接区域a,卡接区域a的径向尺寸大于或者等于0.4mm。
75.具体地,卡接区域a的径向尺寸可以设置为0.4mm、0.5mm、0.6mm等,其具体可以根据实际设计和使用需求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76.需要说明的是,卡接区域a的径向尺寸大于或者等于0.4mm能够进一步提高定位件上的卡接槽121与第二安装构件上的卡接孔311卡接的可靠性,从而进一步提高防撞梁20预装在纵梁10上的可靠性。
77.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防撞梁和纵梁的总成,第二安装构件的厚度设置在1.6mm-3.5mm之间。
78.具体地,第二安装构件的厚度可以设置为1.6mm、2.1mm、2.95mm、3.25mm、3.5mm等,其具体可以根据实际设计和使用需求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79.需要说明的是,防撞梁20预装在纵梁10上时需要第二安装构件承担其重力,故第二安装构件需要具有一定的厚度。同时,定位销120的第二部分123的侧壁面与第二部分123的一端的端面之间的夹角需要根据第二安装构件的厚度来调整,以保证卡接区域a的径向尺寸大于或者等于0.4mm。
80.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防撞梁和纵梁的总成,如图1和图2所示,
第一安装构件为设置于纵梁10的一端的第一安装板110,并且定位销120的第一部分122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安装板110上。第二安装构件为设置于吸能盒30的另一端的第二安装板310,并且卡接孔311设置于第二安装板310上。
81.具体地,纵梁10与第一安装板110之间,以及吸能盒30与第二安装板310之间可以分别通过焊接、螺接等方式连接,也可以一体成型。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纵梁10与第一安装板110之间,以及吸能盒30与第二安装板310之间均一体成型。
82.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安装构件为设置于纵梁10的一端的第一安装板110,第二安装构件为设置于吸能盒30的另一端的第二安装板310能够使得该防撞梁和纵梁的总成的结构更加简单。
83.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防撞梁和纵梁的总成,如图2所示,第一安装板110上设置有连接孔111,连接孔111与定位销120的第一部分122相适配,使得定位销120的第一部分122穿过连接孔111连接于第一安装板110上。
84.具体地,连接孔111可以设置为螺接孔、焊点孔或者其他连接方式的孔部,其具体可以根据实际设计和使用需求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85.需要说明的是,相比于定位销120的一端与第一安装板110一体成型,定位销120的一端通过连接孔111连接于第一安装板110上能够使得定位销120与第一安装板110的加工工艺更加简单。
86.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防撞梁和纵梁的总成,如图1所示,第一安装板110上还设置有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板310上还设置有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相适配,使得防撞梁20的两端通过吸能盒30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纵梁10上。
87.具体地,第一安装部可以设置为螺栓孔、卡接孔311或者其他连接结构,第二安装部设置为与第一安装部相适配的结构。优选地,为保证防撞梁20和纵梁10安装的可靠性,以及便于将防撞梁20从纵梁10上拆卸下来,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安装部设置为螺栓孔,第二安装部也设置为螺栓孔。
88.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防撞梁和纵梁的总成,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安装部为设置于第一安装板110上的多个第一螺栓孔112,且多个第一螺栓孔112沿第一安装板110的周侧有间隔的依次设置;第二安装部为设置于第二安装板310上的多个第二螺栓孔312,且多个第二螺栓孔312沿第二安装板310的周侧有间隔的依次设置。
89.具体地,第一螺栓孔112的数量和第二螺栓孔312的数量可以分别设置为2个、3个、4个等。其具体可以根据实际设计和使用需求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90.需要说明的是,相比于其他连接方式,第一安装板110和第二安装板310通过螺接的方式连接既能保证防撞梁20和纵梁10安装的可靠性,还能便于防撞梁20从纵梁10上拆卸下来。
91.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汽车包括上述任意一种防撞梁和纵梁的总成。
92.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该汽车的防撞梁和纵梁的总成的防撞梁20无需人手扶着,就可以通过第二安装构件上的卡接孔311和定位件上的卡接槽121的配合,预装在纵梁10上,从而大大降低了安装防撞梁20时的人工成本,提高了安装防撞梁20时的安装效率。如图4所示,从纵梁10上拆卸预装的防撞梁20时,也只需工作人员对防撞梁20施加一个向上抬
起的力f4,如图5和图6所示,使得第二安装构件上的卡接孔311脱离定位件上的卡接槽121即可。因此,该防撞梁和纵梁的总成还具有安装或者拆卸过程便捷的优势。
93.虽然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包括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