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腿托机构及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95531发布日期:2022-10-22 02:27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座椅腿托机构及座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座椅腿托机构及座椅。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对乘用车舒适性和空间的要求不断提高,人们对座椅的舒适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很多车型上提供了腿托机构,通过对人体小腿的支撑,减少小腿悬空感,从而降低长时间行车过程中产生的腿部不适,提高了乘坐舒适性。
3.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座椅用腿托调节装置,主要包括调角器和连杆机构,其中,所述调角器的固定件用于与所述座椅的固定件连接,所述连杆机构的动力输入杆与所述调角器的转动输出件相连,所述连杆机构的动力输出杆用于与腿托相连,以调节所述腿托的姿态在伸出状态和收回状态之间切换。本方案采用调角器作为运动输出构件,具有结构简单可靠的特点,显然,相对于采用丝杆螺母机构作为运动输出的方案,本实用新型占用空间较小,便于进行车内总体布置;同时,预留出更多的乘客活动空间,为提升用户体验提高了可靠保障。此外,调角器为一个封闭的零件,能够防止灰尘及杂物,维护成本较低。但其电机与驱动杆固定,电机需要随驱动杆一同伸出,整个腿托机构伸展后占用空间较大,显得比较臃肿。
4.此外,现有技术还公开了另一种座椅及其腿托机构,其中,该腿托机构包括:驱动总成,安装于固定支架;腿托总成,包括第一腿托组件和第二腿托组件,二者中的第一者设有孔型或槽型的滑动配合部,第二者沿所述滑动配合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者滑动连接,且第一腿托组件的上端部形成第一铰接点;连梁总成,包括动力输入部和动力输出部,动力输入部与驱动总成的驱动部连接,动力输出部与第二腿托组件相连,驱动总成启动时,动力输出部能够驱使第一腿托组件相对第一铰接点进行转动,以使得腿托总成在收起状态和伸出状态之间进行切换;而且,在伸出状态时,第二腿托组件相对第一腿托组件伸出,在收起状态时,第二腿托组件相对第一腿托组件缩回。但其由于连杆结构布置的特殊性,某些转动关节滑移过程中需要经过死点,造成的调节不顺畅问题。
5.基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司提出了一套新的腿托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座椅腿托机构及座椅,其意在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8.一种座椅腿托机构,包括铰接器,抬升臂,第一连杆,第一滑动部件,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二滑动部件以及驱动器;
9.铰接器,所述铰接器安装于座椅骨架上;
10.抬升臂,所述抬升臂通过所述铰接器与座椅骨架铰接;所述抬升臂沿其延伸方向平行的设置有第一滑动保持部和第二滑动保持部;
11.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铰接于所述座椅骨架;另一端铰接于第一滑动部件;
12.第一滑动部件和第二滑动部件,所述第一滑动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部件位于两所述抬升臂之间,所述第一滑动部件部分穿过所述第一滑动保持部;所述第二滑动部件穿过所述第二滑动保持部;所述第一滑动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部件分别开设有第一滑动左右方向保持部和第四滑动保持部,所述第一滑动左右方向保持部和第四滑动保持部均与所述抬升臂的延伸方向垂直;
13.第二连杆以及第三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第三连杆呈剪刀状交叠,二者靠近所述座椅骨架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抬升臂铰接,远离所述座椅骨架的一端分别活动连接于所述第四滑动保持部内;所述第二连杆以及第三连杆上分别设有第二连杆滑移保持部和第三连杆滑移保持部,所述第二连杆滑移保持部和第三连杆滑移保持部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动左右方向保持部内;
14.驱动器,所述驱动器带动两所述抬升臂同步绕所述铰接器的轴线旋转,以使所述第一滑动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部件沿所述抬升臂的所述第一滑动保持部和所述第二滑动保持部延伸方向远离或靠近所述座椅骨架。
15.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固设于所述座椅骨架上远离座椅靠背的一端;所述铰接器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抬升臂借助所述铰接器铰接于所述固定支架。
16.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滑动保持部和所述第二滑动保持部为开设于所述抬升臂上的直线或曲线滑槽。
17.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抬升臂上设置有铰接轴,所述第二连杆上设有第二连杆铰接孔,所述第三连杆上设有第三连杆铰接孔,所述第二连杆铰接孔和所述第三连杆铰接孔通过所述铰接轴铰接于所述抬升臂。
18.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杆上远离所述第二连杆铰接孔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杆铰接轴,所述第三连杆上远离所述第三连杆铰接孔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连杆铰接轴;所述第四滑动保持部为直线或曲线滑槽,所述第二连杆铰接轴和所述第三连杆铰接轴滑动设置于所述第四滑动保持部内。
19.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滑动左右方向保持部为直线或曲线滑槽,所述第二连杆滑移保持部和第三连杆滑移保持部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动左右方向保持部内。
20.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驱动器为调角电机、气杆、气缸、推杆电机中的任一。
21.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还包括中间连杆,所述中间连杆将两端分别与所述抬升臂固定连接、卡接或咬合,以使所述中间连杆与所述抬升臂同步转动。
22.还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包括上述座椅腿托机构。
23.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1提供一种全新腿托机构,实现腿托最大幅幅度的延展,避免以往腿托由于连杆结构经过运动死点,造成的调节不顺畅问题。2解决腿托展开后,过度占用空间问题,影响美观。3 提供多种驱动方式,如手动或电动功能。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座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伸出状态示意图;
27.图4是本实用新型腿托机构拆解图;
28.图5是第一滑动部件结构示意图;
29.图6是第二滑动部件结构示意图;
30.图7是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结构示意图;
31.图8是腿托机构抬升部分机械原理图;
32.图9是腿托机构延展部分机械原理图;
33.图10是腿托机构采用气杆/气缸驱动机械原理图;
34.图11是腿托机构采用丝杆驱动机械原理图。
35.1座椅骨架,2腿托机构,21固定支架,22铰接器,23抬升臂,231第一滑动保持部,232第二滑动保持部,24第一连杆,25第一滑动部件,251第一滑动延展方向保持部,252第一滑动左右方向保持部,26第二连杆,261第二连杆铰接孔, 262第二连杆滑移保持部,263第二连杆铰接轴,27第三连杆,271第三连杆铰接孔,272第三连杆滑移保持部,273第三连杆铰接轴,28第二滑动部件,281第二滑动延展方向保持部,282第二滑动左右方向保持部,29驱动器,30中间连杆,o’驱动器固定点旋转轴线,o’1抬升臂旋转轴线,o’2连杆24与腿托固定支架21铰接旋点转轴线,o’3第一连杆与第一滑动部件25铰接点旋转轴线,o’4抬升臂与第三连杆铰接点旋转轴线,o’5抬升臂与第二连杆铰接点旋转轴线,o’6第二连杆与第二滑动部件铰接点旋转轴线,o’7第二连杆与第二滑动部件铰接点旋转轴线;附图中具有(附图标记带有r、l字样为对称设置在座椅骨架左右两侧相同的零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已给出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未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39.一种座椅的腿托机构2,包括铰接器22,抬升臂23,连杆24,第一滑动部件 25,连杆26,连杆27,第二滑动部件28以及驱动器29。
40.对称设置的铰接器22,铰接器22安装于座椅骨架1上;抬升臂23,抬升臂23 对称设置,且借助铰接器22活动设置于座椅骨架上;本实施方式中优选还包括固定支架21,固定支架21固设于座椅骨架上远离座椅靠背的一端;铰接器22安装于固定支架21上;抬升臂23借
助铰接器22铰接于固定支架21。本实施方式优选固定支架21通过螺栓紧固,铆接或者焊接等方式固定在座椅骨架1上。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固定支架21也可以直接集成于座椅骨架之中,铰接器22直接与座椅骨架1铰接。同样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铰接器22可以是铆钉,也可以是调角器等能保持轴线旋转的部件,本实用新型优先采用调角器总成。
41.第一连杆24,第一连杆24一端铰接于固定支架21上。每个抬升臂23沿其延伸方向平行的设置有第一滑动保持部231和第二滑动保持部232;保持部的作用是保证运动的可持续性,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具体外形可以是直线滑槽,也可以是导杆,本实用新型优先选择第一滑动保持部231和第二滑动保持部231为开设于抬升臂23上的直线滑槽。
42.第一滑动部件25和第二滑动部件28,第一滑动部件25和第二滑动部件28位于两抬升臂23之间,第一滑动部件25部分穿过第一滑动保持部231后与连杆24上远离座椅骨架的一端铰接;第二滑动部件28的两端滑动设置于第二滑动保持部 232内;第一滑动部件25和第二滑动部件28分别开设有第一滑动左右方向保持部 252和第四滑动保持部282,第一滑动左右方向保持部252和第四滑动保持部282 均与抬升臂23的延伸方向垂直。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优选第一连杆24与固定支架21铰接,也与第一滑动部件25铰接。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连杆24也可直接与坐垫骨架总成1直接铰接,关键在于固定支架21是否理解当成座椅骨架1 的一部分。即第二连杆24与固定支架21铰接旋点转轴线o’2可以在固定支架21上也可以在座椅骨架1上。
43.第二连杆26以及第三连杆27;第二连杆26和第三连杆27呈剪刀状交叠,二者靠近座椅骨架的一端分别与抬升臂23铰接,远离座椅骨架的一端分别活动连接于第四滑动保持部282内;第二连杆26以及第三连杆27上,位于二者交叠处及其二者与抬升臂23的铰接处之间,分别设有第二连杆滑移保持部262和第三连杆滑移保持部272,第二连杆滑移保持部262和第三连杆滑移保持部活动设置于第一滑动左右方向保持部252内;抬升臂23上设置有铰接轴,第二连杆 26上设有第二连杆铰接孔261,第三连杆27上设有第三连杆铰接孔271,第二连杆铰接孔261和第三连杆铰接孔271通过铰接轴铰接于抬升臂23。第二连杆 26上远离第二连杆铰接孔26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杆铰接轴263,第三连杆27 上远离第三连杆铰接孔261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连杆铰接轴263;第四滑动保持部 282为直线或曲线滑槽,优选为直线滑槽。第二连杆铰接轴263和第三连杆铰接轴263滑动设置于第四滑动保持部282内。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滑动左右方向保持部252为直线或曲线滑槽,优选为直线滑槽。第二连杆滑移保持部262和第三连杆滑移保持部272滑动设置于第一滑动左右方向保持部252内。第一滑动部件25通过第一连杆24与第一滑动部件25铰接点旋转轴线o’3与第一连杆24 铰接。具体的,其中第一滑动延展方向保持部251与第一滑动保持部231配合,第一滑动左右方向保持部252分别与第二连杆滑移保持部262、第三连杆滑移保持部272配合;第二连杆铰接孔261通过抬升臂23与第二连杆铰接点旋转轴线 o’5与抬升臂23铰接,连杆滑移保持部262与第一滑动部件25上的第一滑动左右方向保持部252铰接配合,连杆铰接轴263通过第二连杆与第二滑动部件铰接点旋转轴线o’6与第二滑动部件28的第二滑动左右方向保持部282铰接。连杆铰接孔271通过升臂23与第三连杆27铰接点旋转轴线o’4与抬升臂23l铰接,连杆滑移保持部272与第一滑动部件25上的第一滑动左右方向保持部252 铰接配合,连杆铰接轴263通过第二连杆与第二滑动部件铰接点旋转轴线o’6 与第二滑动部件28的第二滑动左右方向保持部282铰接。第二滑动延展方向保持部281与抬升臂23上的第二滑动保持部232配
合,第二滑动左右方向保持部 282通过第二连杆与第二滑动部件铰接点旋转轴线o’7与第三连杆27的第三连杆铰接轴273铰接,第二滑动左右方向保持部282通过第二连杆与第二滑动部件铰接点旋转轴线o’6与第二连杆26的第二连杆铰接轴263铰接。
44.驱动器29,驱动器29带动两抬升臂23同步绕铰接器22的轴线旋转,以使第一滑动部件25和第二滑动部件28沿抬升臂23的第一滑动保持部231和第二滑动保持部232延伸方向远离或靠近座椅骨架。驱动器29为调角电机、气杆、气缸、推杆电机中的任一;当驱动器29为气杆/气缸,气杆/气缸通过伸出长度的改变,带动抬升臂23往上、往下旋转;如图10。当驱动器29为丝杆电机时,丝杆电机通过伸出丝杆长度的改变,带动抬升臂23往上、往下旋转,如图11。本实施方式优选为调角电机,见图8。
45.还包括中间连杆30,中间连杆30将两端分别与抬升臂23固定连接、卡接或咬合,以使中间连杆30与抬升臂23同步转动。
46.本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驱动器29为调角电机,调角电机通过中间连杆 30驱动左右两侧的铰接器22同步旋转,带动左右两侧的抬升臂23往上旋转。
47.抬升臂23向上抬升的过程中,由于第一连杆24的作用,第一滑动延展方向保持部251在抬升臂23的第一滑动保持部231中向前滑动。与此同时,由于抬升臂23与第二连杆26、第三连杆27铰接,第二连杆26、第三连杆27便会与第一滑动部件25配合,第二连杆26、第三连杆27又与第二滑动部件28配合,那么第二滑动部件28就会在抬升臂23的第二滑动保持部232中向前滑动。由此,基于以上各关节的配合关系,抬升臂23向上抬高的过程中,第二滑动部件 28同时向前移动,从而实现腿托机构2的旋转打开与伸长功能。反之,驱动其 29反向旋转,便可以实现腿托机构2回收动作。从而通过本技术实现腿托最大幅度的延展,避免以往腿托由于连杆结构经过运动死点,造成的调节不顺畅问题;解决腿托展开后,过度占用空间问题,影响美观。灵活的实现提供多种驱动方式。
48.实施例二
49.此外提供多种驱动方式从而手电动功能。
50.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中间连杆30上设置有旋动部,旋动部经由铰接器、固定支架向外暴露,可以通过在中间连杆30上安装摇把等手动驱动部件带动中间连杆30正反向转动即可实现腿托机构2的打开和收回。优选中间连杆30为花键轴结构,花键轴与铰接器相配合,摇把上设置有花键槽,那么将摇把和中间连杆30的端部装配即可驱动中间连杆30转动,实现腿托机构2的打开和收回。由此,进一步增加了手动功能,为车企或用户提供更多配置选择空间。
51.实施例三
52.还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腿托机构2;从而使得汽车座椅具备腿托功能。
53.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