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设备维护用的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74062发布日期:2022-07-23 11:21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设备维护用的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转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设备维护用的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在电力检修行业,经常遇到绝缘串的更换或者变压器的更换和定期维护,高压电力变压器结构复杂,体积庞大笨重,检修人员在拆装转运的过程中需要多个人同时配合,尽管如此,仍然是一项操作困难、耗时耗力的艰巨工作,并且在具体操作中存在较大的风险,很容易造成人员受伤或者设备损坏的事故。因此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便于转移变压器等大型电力设备并且提高转移过程安全性的转运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力设备维护用的转运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4.一种电力设备维护用的转运装置,包括夹持机构、移动车架、固定安装在所述移动车架上的固定导向组件、设置在所述固定导向组件上方的移动导向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导向组件下方的支撑板组;
5.所述固定导向组件包括若干相互平行且水平安装在所述移动车架上的第一转轴以及等间距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的若干第一转动辊;
6.所述移动导向组件包括被第一动力机构驱动能在竖直方向移动的移动框、平行设置在所述移动框内部的若干第二转轴以及等间距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二转动辊,所述第二转轴垂直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动辊的截面环宽大于第二转动辊的截面环宽和第二转轴的直径之和;
7.所述支撑板组包括被第二动力机构驱动的升降板以及安装在所述升降板上表面的若干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能穿过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间形成的让位孔;
8.所述夹持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移动车架的上方,用于夹持在移动车架上转运的电力设备的四周。
9.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侧撑板和垂直与两个所述第一侧撑板之间设置的第二侧撑板,所述第一侧撑板和第二侧撑板围合成的矩形框能支撑在电力设备的四周,所述第一侧撑板和第二侧撑板的内侧表面均设置有弹性垫,所述移动车架对应的两侧壁上设有若干竖直平行排布的第一插槽,所述第一侧撑板的下方设置有向下开口并与其中一对所述第一插槽相互咬合的第二插槽,所述第一侧撑板上设置有若干朝上开口的第三插槽,所述第二侧撑板下方设置有若干朝下开口的与对应一对所述第三插槽相互咬合的第四插槽。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动力机构和第二动力机构均包括若干转动安装在所述移动车架水平板面上的丝杠轴,所述移动框通过丝杠螺母安装在第一动力机构的若干所述丝杠轴
上,所述升降板通过丝杠螺母安装在第二动力机构的若干所述丝杠轴上,第一动力机构的若干丝杠轴之间通过带轮组件连接,第二动力机构的若干丝杠轴之间通过另一组带轮组件连接,第一动力机构的一个丝杠轴通过第一电机驱动旋转,第二动力机构的一个丝杠轴通过第二电机驱动旋转。
11.优选的,所述支撑块的上方通过缓震弹簧连接有缓震板。
12.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3.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移动车架、固定导向组件、移动导向组件、支撑板组以及夹持机构间的配合,使搬运上移动车架的电力设备的重心能够顺畅的顺次沿着x轴和y轴方向大致位移至移动车架的中心位置,对于大型的电气设备的搬运,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初步调整位置的劳力,提高安全性;之后由支撑板组以及夹持机构分别完成对电力设备下方的支撑以及四周的夹持,可有效避免电气设备在转运过程中发生摇晃,提高了电力设备转运的效率。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x轴方向调整电气设备位置时的局部侧面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y轴方向调整电气设备位置时的局部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力设备定位时的局部侧面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夹持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9.图中:
20.1-移动车架;2-固定导向组件;3-移动导向组件;4-支撑板组;5-夹持机构;
21.201-第一转轴;202-第一转动辊;
22.301-移动框;302-第二转轴;303-第二转动辊;
23.401-升降板;402-支撑块;403-丝杠轴;404-带轮组件;405-第一电机;406-第二电机;
24.501-第一侧撑板;502-第二侧撑板;503-弹性垫;504-第一插槽;505-第二插槽;506-第三插槽;507-第四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6.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力设备维护用的转运装置,包括夹持机构5、移动车架1、固定安装在所述移动车架1上的固定导向组件2、设置在所述固定导向组件2上方的移动导向组件3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导向组件2下方的支撑板组4;
27.所述固定导向组件2包括若干相互平行且水平安装在所述移动车架1上的第一转轴201以及等间距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201上的若干第一转动辊202;
28.所述移动导向组件3包括被第一动力机构驱动能在竖直方向移动的移动框301、平行设置在所述移动框301内部的若干第二转轴302以及等间距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转轴302上的第二转动辊303,所述第二转轴302垂直与所述第一转轴201,所述第一转动辊202的截
面环宽大于第二转动辊303的截面环宽和第二转轴302的直径之和;
29.所述支撑板组4包括被第二动力机构驱动的升降板401以及安装在所述升降板401上表面的若干支撑块402,所述支撑块402能穿过所述第一转轴201和第二转轴302间形成的让位孔;
30.所述夹持机构5固定安装在所述移动车架1的上方,用于夹持在移动车架1上转运的电力设备的四周。
31.所述夹持机构5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侧撑板501和垂直与两个所述第一侧撑板501之间设置的第二侧撑板502,所述第一侧撑板501和第二侧撑板502围合成的矩形框能支撑在电力设备的四周,所述第一侧撑板501和第二侧撑板502的内侧表面均设置有弹性垫503,所述移动车架1对应的两侧壁上设有若干竖直平行排布的第一插槽504,所述第一侧撑板501的下方设置有向下开口并与其中一对所述第一插槽504相互咬合的第二插槽505,所述第一侧撑板501上设置有若干朝上开口的第三插槽506,所述第二侧撑板502下方设置有若干朝下开口的与对应一对所述第三插槽506相互咬合的第四插槽507。
32.所述第一动力机构和第二动力机构均包括若干转动安装在所述移动车架1水平板面上的丝杠轴403,所述移动框301通过丝杠螺母(图中未示出)安装在第一动力机构的若干所述丝杠轴403上,所述升降板401通过丝杠螺母安装在第二动力机构的若干所述丝杠轴403上,第一动力机构的若干丝杠轴403之间通过带轮组件404连接,第二动力机构的若干丝杠轴403之间通过另一组带轮组件404连接,第一动力机构的一个丝杠轴403通过第一电机405驱动旋转,第二动力机构的一个丝杠轴403通过第二电机406驱动旋转。启动第一电机405,第一电机405驱动与其连接的丝杠轴403发生旋转,由于第一动力机构的若干丝杠轴403之间通过带轮组件404连接,因此第一动力机构的若干丝杠轴403可以同步的发生旋转,从而驱动其上连接的移动框301在竖直方向升降。同理,启动第二电机406,可以驱动升降板401在竖直方向升降。
33.所述支撑块402的上方通过缓震弹簧(图中未示出)连接有缓震板(图中未示出)。缓震弹簧可以避免电气设备在转运过程中由于颠簸而发生剧烈的碰撞,从而减少对电气设备的损伤。
34.本实用新型转运装置的工作原理是:
35.一、初始设定:驱动第一电机405和第二电机406,使自然状态下,如图2所示,第二转动辊303、第一转动辊202以及支撑块402的上表面高度从高至底排列;
36.二、初步调整电气设备在转运装置上的位置:
37.将需要用于电网维护的大型电气设备,如变压器搬运至移动车架1的移动导向组件3的上方,使电气设备的下表面落在移动导向组件3的若干第二转动辊303的表面,之后沿着第二转动辊303顶面切线方向移动电气设备,使电气设备在x轴方向的重心大致位于移动车架1的中心位置;
38.之后驱动第一电机405,使移动框301以及与其连接的第二转轴302上的第二转动辊303随着移动框301在竖直方向下降,由于第一转动辊202的截面环宽大于第二转动辊303的截面环宽和第二转轴302的直径之和,可将第二转动辊303的上表面下降至第一转动辊202的上表面以下。此时,如图3所示,第一转动辊202、第二转动辊303以及支撑块402的上表面高度由高至底排列。
39.接着,沿着第一转动辊202的顶面切线方向移动电气设备,使电气设备在y轴方向的重心大致位于移动车架1的中心位置。
40.此时,驱动第二电机406,如图4所示,使升降板401上安装的支撑块402上表面运行至超过或等于第一转动辊202上表面的高度,此时支撑块402支撑在电力设备的底面,电力设备在移动车架1的水平方向上不易移动,形成了初步的定位。
41.三、进一步稳固电力设备:
42.将两个第一侧撑板501下方的第二插槽505插入对应的第一插槽504的内部,使两个第一侧撑板501夹持在电力设备对应两侧壁上,之后将第二侧撑板502上的第四插槽507插入对应的第一侧撑板501上方的第三插槽506中,使两个第二侧撑板502夹持在电力设备其余的两个侧壁上。至此,整个电力设备在转运装置上被固定,避免转运的过程中轻易的位移。
43.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移动车架1、固定导向组件2、移动导向组件3、支撑板组4以及夹持机构5间的配合,使搬运上移动车架1的电力设备的重心能够顺畅的顺次沿着x轴和y轴方向大致位移至移动车架1的中心位置,对于大型的电气设备的搬运,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初步调整位置的劳力,提高安全性;之后由支撑板组4以及夹持机构5分别完成对电力设备下方的支撑以及四周的夹持,可有效避免电气设备在转运过程中发生摇晃,提高了电力设备转运的效率。
44.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