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触网吊弦安装用接触线线夹扣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18184发布日期:2022-08-20 05:01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触网吊弦安装用接触线线夹扣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接触网吊弦安装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接触网吊弦安装用接触线线夹扣接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吊弦的安装施工中,吊弦的两端分别弯折形成环状弯,由环状弯连接吊环和线夹后分别经线夹与接触线和承力索配合安装,吊环则通过紧固螺栓和紧固螺母配合安装在对应的线夹上。
3.在吊弦对应接触线端的装配中,通常由人工将线夹的槽口推向接触线,使线夹的两侧槽口端部卡入开设于接触线上的纵向槽内完成安装。因涉及高工作业,故常需要搭梯进行作业,效率低下且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接触网吊弦安装用接触线线夹扣接装置,提高线夹至接触线的装配效率,降低安全风险。
5.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方案为:一种接触网吊弦安装用接触线线夹扣接装置,包括多自由度机械臂、平台、定位座以及驱动机构;平台设置于多自由度机械臂的自由端,定位座滑动设置在平台上并设有用于定位吊弦端部的环状弯、吊环以及线夹的定位组件,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定位于定位座上的吊弦端部沿平台滑动以使线夹卡接入接触线上的纵向槽中。
6.优选的,定位座为矩形,定位组件包括沿定位座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在定位座上的定位槽、第一定位柱、定位块以及第二定位柱;定位槽供线夹上的紧固螺栓的螺栓头卡接定位配合,第一定位柱的数量为两根,两根第一定位柱沿定位座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并供环状弯的头部外侧卡接定位配合,定位块朝向第一定位柱的一侧设有与吊环相适配的弧形段以供吊环卡接定位配合,第二定位柱供环状弯的尾部内侧卡接定位配合。
7.优选的,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定位座和平台之间的第一拉簧和卡接组件,卡接组件用于将定位座卡接定位至第一拉簧拉伸状态,且卡接组件可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动作以释放定位座,使定位座在第一拉簧拉力作用下沿平台滑动。
8.优选的,第一拉簧沿平台的纵向分布,其一端与固定在平台上的第一弹簧座钩连固定,另一端与固定在定位座上的第二弹簧座钩连固定。
9.优选的,第一拉簧的数量为两根,两根第一拉簧分别位于定位座的两侧。
10.优选的,卡接组件包括第二拉簧和l形的卡接条板,卡接条板的拐点与平台转动配合安装,卡接条板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拉簧与平台相连,卡接条板的另一端设有转动钩,转动钩用于与固定在定位座上的固定钩卡接配合以将定位座卡接定位置第一拉簧拉伸状态,且转动钩可随卡接条板转动以脱离固定钩从而释放定位座。
11.优选的,转动钩的钩头处和固定钩上分别设有可相互配合以使固定钩滑入转动钩
内的楔形面。
12.优选的,卡接条板上设有用于辅助卡接条板转动以释放定位座的拨柄。
13.本实用新型具有多自由度机械臂以及设置在其自由端上的定位座和驱动机构,可通过多自由度机械臂的升降、伸缩以及旋转完成线夹至接触线的自动化配合安装,安装效率大幅度提高,作业人员仅进行地面操控作业,合理规避了高空作业的风险。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侧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侧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7.图中标记:1、吊弦,2、平台,3、固定钩,4、第二弹簧座,5、环状弯,6、第二定位柱,7、定位块,8、第一定位柱,9、吊环,10、紧固螺栓,11、紧固螺母,12、螺栓头,13、定位槽,14、滑块,15、线轨,16、接触线,17、纵向槽,18、线夹,19、第一弹簧座,20、第一拉簧,21、第二拉簧,22、拨柄,23、转动钩,24、转轴,25、卡接条板,26、定位座。
具体实施方式
18.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接触网吊弦安装用接触线线夹扣接装置,包括平台2以及设置在平台2上的定位座26和驱动机构。定位座26供吊弦1上对应接触线16的端部定位卡接配合,驱动机构用于将定位座26朝向接触线16方向推动,从而将经定位座26定位固定的线夹18卡接配合安装在接触线16上。平台2设置于多自由度机械臂(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图中未示出)的自由端上,以通过多自由度机械臂的升降、伸缩及旋转将平台2及平台2上的定位座26和驱动机构移动至接触线16处进行高空作业。
19.定位座26和平台2均大致呈矩形,且定位座26和平台2的长度方向重合分布。在平台2的上沿设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分布的线轨15,在定位座26的下沿固定设有与线轨15滑动配合的滑块14,以使定位座26可在外力作用下,经线轨15和滑块14的配合作用沿平台2长度方向灵活滑动配合。平台2的尾端一体成型有矩形的法兰,以通过该法兰与多自由度机械臂配合安装。
20.定位座26的上沿设有供吊弦1对应接触线16的端部定位卡接配合的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由头至尾依次设置在定位座26上的定位槽13、第一定位柱8、定位块7以及第二定位柱6。定位槽13开设于定位座26的前端,前部和顶部均敞口分布,槽内形状与将吊环9和线夹18固定的紧固螺栓10的螺栓头12形状相适配,槽高与该螺栓头12厚度相对应,以在将螺栓头12适配插入定位槽13后,由定位槽13形成紧固螺栓10的卡接定位配合。第一定位柱8的数量为两根,两根第一定位柱8沿定位座26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并位于定位槽13后方的两侧,在定位安装过程中,吊环9穿过两个第一定位柱8间的间隙,而吊弦1上的环状弯5前端外部的两侧分别抵触在两根第一定位柱8的后方,从而通过两根第一定位柱8形成对于环状弯5头部外侧的卡接定位。定位块7的前侧设有弧形段,该弧形段与吊环9尾部的弯折弧形规格相适配,在定位安装过程中吊环9尾部卡接定位于定位块7前侧的弧形段中。第二定位柱6位于定位块7的正后方,供环状弯5的尾部插接后与环状弯5的内侧卡接定位配合。
21.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拉簧20和卡接组件。在本实用新型的初始状态下,上述定位座
26由卡接组件固定在平台2上,并使第一拉簧20呈拉伸状态;在线夹18安装时,通过多自由度机械手将线夹18对准接触线16后,通过外力使卡接组件释放定位座26,定位座26即在第一拉簧20的拉力作用下前移,使其上的线夹18与接触线16上的纵向槽17咬合对接。
22.第一拉簧20的数量为两根,两根第一拉簧20分别设置在定位座26的两侧且两根第一拉簧20均沿平台2的纵向方向分布。第一拉簧20的一端钩连固定在设置于平台2前部的第一弹簧座19上,另一端钩连固定在设置于定位座26的第二弹簧座4上。
23.卡接组件的主体为一根l形的卡接条板25,卡接条板25的中部设有转轴24,转轴24与设置在平台2侧部位置的轴座转动配合,使卡接条板25的两端均可在外力作用下以转轴24为中心转动。卡接条板25的其中一端与平台2的中部通过第二拉簧21相连,另一端反向弯折形成转动钩23。转动钩23可与设置在定位座26侧部的固定钩3相互钩连配合,并在第二拉簧21的拉力作用下保持前述的第一拉簧20拉伸状态。在卡接条板25上靠近转动钩23的位置还设有突出的拨柄22,拨柄22供外力作用配合拨动卡接条板25转动,使转动钩23脱离固定钩3,即释放定位座26,使定位座26在第一拉簧20的拉力作用下迅速朝向平台2前方移动,完成线夹18与接触线16之间的卡接固定。此外,转动钩23的钩头处和固定钩3上分别设有可相互配合以使固定钩3滑入转动钩23内的楔形面。
2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如下:
25.首先将吊弦1对应接触线16一端的环状弯5、吊环9、线夹18通过定位组件定位扣接于定位座26上。然后向后拉动定位座26以积累第一拉簧20的弹性势能,至如图3所示状态后持续后拉定位座26,由两个楔形面配合使固定钩3推动转动钩23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直至固定钩3后移至脱离转动钩23的钩口后,转动钩23即在第二拉簧21的拉力作用下迅速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并钩连固定钩3,锁定定位座26的位置。通过多自由度机械臂控制平台2移动至接触线16位于线夹18的正前方后,通过下压拨柄22驱动转动钩23重新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以脱离固定钩3。脱钩后,定位座26即在第一拉簧20拉力作用下拉动定位座26迅速前移,使线夹18前端槽口卡接入接触线16上的纵向槽17内。最后通过拧紧装置拧紧紧固螺栓10上的紧固螺母11即实现了吊弦1至接触线16的安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