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视镜加热装置

文档序号:31590390发布日期:2022-09-21 02:58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后视镜加热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后视镜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2.后视镜加热功能是指当汽车在雨、雪、雾等天气行驶时,后视镜可以通过镶嵌于镜片后的电热丝加热,确保镜片表面清晰。外后视镜加热和大灯清洗一样,是个联动功能,很容易让人忽略。其实很简单,如果车上带有外后视镜加热功能,直接按下后车窗除雾键就可以了(个别车型有单独加热按钮)。后视镜加热功能是指当汽车在雨、雪、雾等天气行驶时,后视镜可以通过镶嵌于镜片后的电热丝加热,确保镜片表面清晰。汽车后视镜加热一般在雨雪天比较适用,后视镜加热时,镜片后面的加热器迅速将镜面加热,慢慢的能除去镜面上的雨水或者雾气,省去了驾驶人频繁手动擦拭镜片的麻烦,从而降低了开车的危险。
3.公开号为cn208291094u提供了一种汽车用具有防霜功能的加热型后视镜,当反光镜表面有霜时,该装置中微型风机带动空气穿过电加热片,空气被加热,并通过导风罩吹向反光镜,使反光镜的温度上升,融化反光镜表面的霜,一部分热空气通过导风道,吹向反光镜有霜的一侧,加快霜的融化,并防止霜的形成,具有防霜功能,其解决了现有的汽车后视镜不具有防霜的功能,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容易影响正常使用的问题;
4.但是,其仅通过电热片及热风的配合进行除霜,电热片开启后,会在几分钟内迅速加热至一个固定的度,一般在35-60摄氏度之间,在后视镜表面冰霜较厚时,利用电热片及热风进行除霜的加热速度较慢,因此化霜时间较长,使启动汽车后需等待的时间也较长,使用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汽车后视镜加热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后视镜加热装置加热速度较慢、化霜时间较长、使用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6.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汽车后视镜加热装置,包括:设于后视镜壳体内的加热机构,后视镜壳体一侧设有一开口,开口上设有镜片,加热机构包括:
7.电热片,电热片设于后视镜壳体内且其贴于镜片;
8.除霜结构,除霜结构包括水箱、加热器、抽水件及温水喷头,水箱设于后视镜壳体内,加热器及抽水件均内置于水箱,加热器用以加热水箱内的水,抽水件的进水端与水箱连通、其出水端通过出水管与温水喷头连通,温水喷头朝向镜片,用以使水箱内的水经由出水管及温水喷头喷向镜片;
9.除水结构,除水结构包括气泵及气体喷头,气泵的出气口通过气管与气体喷头相连,气体喷头朝向镜片,用于使气泵经由气管及气体喷头喷气以吹落镜片上的水。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温水喷头及气体喷头均设有至少两组,且温水喷头及气体喷头均沿镜片的长度方向均匀布置。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温水喷头及气体喷头呈并列布置并均位于镜片一侧的上方。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后视镜壳体的顶部设有一进水管,进水管的一端穿过后视镜壳体及水箱并与水箱连通,进水管上设有阀门。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电热片通过固定框连接于后视镜壳体,固定框一侧设有安装框,镜片嵌设于安装框,安装框通过螺栓与固定框相连,固定框靠近安装框的一侧设有防水垫。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气泵的进气口设于后视镜壳体内并与后视镜壳体内部连通。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后视镜壳体的一侧部分均匀开设有多个散热孔。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散热孔呈倾斜布置,其较低一端朝向后视镜壳体外、较高一端朝向后视镜壳体内部。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后视镜壳体外侧与散热孔对应的位置处通过螺栓连接有一防尘网。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后视镜壳体靠近开口的一侧设有挡水板,挡水板位于镜片一侧的上方。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设置的电热片及除霜结构,其利用电热片对镜片加热,同时,利用抽水件将热水箱内加热器加的水抽出,使水由出水管及温水喷头喷出至镜片上,通过加热后的温水对镜片上的冰霜进行化霜,使其能够快速将冰霜融化,能够缩短启动汽车后需等待的时间,提高了该加热装置的使用效果;
20.通过设置的除水结构,使利用气泵使其通过气管及气体喷头喷气,能够将镜片上多余的水分吹落,使镜片化霜后表面的水能够被快速风干,便于后视镜的使用,该结构还能够在雨天及雾天对镜片进行除水除雾,适用性广泛;并且通过除霜结构及除水结构的配合,该装置还实现了对镜片的自动清洗,使其在灰尘较大时亦可适用。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后视镜加热装置一实施方式的整体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后视镜加热装置一实施方式的除霜结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后视镜加热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电热片及镜片安装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后视镜壳体;11、镜片;12、挡水板;13、进水管;14、阀门;2、加热机构;21、电热片;211、固定框;212、防水垫;213、安装框;22、除霜结构;221、水箱;222、加热器;223、抽水件;2231、出水管;224、温水喷头;23、除水结构;231、气泵;2311、气管;232、气体喷头;3、散热孔;31、防尘网。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后视镜加热装置,包括:设于后视镜壳体1内的加热机构2,后视镜壳体1一侧设有一开口,开口上设有镜片11,加热机构2包括:电热片21、除霜结构22及除水结构23。
29.电热片21设于后视镜壳体1内且其贴于镜片11;
30.如图1、图2所示,除霜结构22包括水箱221、加热器222、抽水件223及温水喷头224,水箱221设于后视镜壳体1内,加热器222及抽水件223均内置于水箱221,加热器222用以加热水箱221内的水,抽水件223的进水端与水箱221连通、其出水端通过出水管2231与温水喷头224连通,温水喷头224朝向镜片11,用以使水箱221内的水经由出水管2231及温水喷头224喷向镜片11;
31.除水结构23包括气泵231及气体喷头232,气泵231的出气口通过气管2311与气体喷头232相连,气体喷头232朝向镜片11,用于使气泵231经由气管2311及气体喷头232喷气以吹落镜片11上的水。
32.本装置中,电热片21设于后视镜壳体1内且其贴于镜片11,使电热片21能够快速发热,对镜片11进行加热,除霜结构22的加热器222能够对水箱221内的水进行快速加热,使用者可利用抽水件223进行抽水,使水经由出水管2231及温水喷头224喷出,将温水喷淋至镜片11上,通过温水对镜片11上的冰霜进行化霜,使其能够快速将冰霜融化,随后可配合设置的气泵231通过气管2311及气体喷头232喷气,将镜片11上多余的水分吹落,利于镜片11快速正常使用。
33.本实施例中,水箱221为保温箱,其由双层聚乙烯和高品质发泡聚氨酯采用一体成型技术制成,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使水箱221内的水加热后不易冷却;加热器222优先采用电加热管,能够快速加热水箱221内的水,并且该装置内安装有与加热器222电连接的控制器,使水加热到五十度左右后,加热器222自动停止加热;抽水件223优先采用微型水泵。
34.如图1所示,温水喷头224及气体喷头232均设有至少两组,且温水喷头224及气体喷头232均沿镜片11的长度方向均匀布置,该设置,使温水喷头224能够将水均匀喷至镜片11上,气体喷头232能够对镜片11均匀喷气;
35.温水喷头224及气体喷头232呈并列布置并均位于镜片11一侧的上方,通过将温水喷头224及气体喷头232呈并列布置并均位于镜片11一侧的上方的设置,使温水喷头224及气体喷头232均能够在镜片11一侧的上方对其进行喷水或喷气,使喷水后,水能够顺延镜片11流下,再经过气体喷头232进行喷气,能够将水向下吹落,使其能够实现快速对镜片11的除霜和除水;
36.气泵231的进气口设于后视镜壳体1内并与后视镜壳体1内部连通,通过将气泵231的进气口设于后视镜壳体1内并与后视镜壳体1内部连通的设置,使电热片21在后视镜壳体1内发热时,后视镜壳体1内会留存部分热量,后视镜壳体1内的热量能够经由气泵231的进气口进入到气泵231内,并经过气管2311及气体喷头232喷出气体,使除水结构23喷出的气体蕴含一定的热量,其加快了加热镜片11的速度,利于快速除去镜面上的雨水或者雾气,还
便于将后视镜壳体1的热量快速排出;
37.后视镜壳体1靠近开口的一侧设有挡水板12,挡水板12位于镜片11一侧的上方,通过设置的挡水板12,使挡水板12于后视镜壳体1的一侧并在镜片11一侧的上方,能够遮挡部分即将落至镜片11上的雨水,减小了雨水对镜片11的影响。
38.如图1、图2所示,后视镜壳体1的顶部设有一进水管13,进水管13的一端穿过后视镜壳体1及水箱221并与水箱221连通,进水管13上设有阀门14,通过设置的进水管13及阀门14,使得下雨时,将阀门14打开,雨水能够经由进水管13进入到水箱221内,实现自动向水箱221加水;并且,使用者也可手动利用进水管13向水箱221内注水。
39.如图3、图4所示,电热片21通过固定框211连接于后视镜壳体1,固定框211一侧设有安装框213,镜片11嵌设于安装框213,安装框213通过螺栓与固定框211相连,固定框211靠近安装框213的一侧设有防水垫212,通过设置的固定框211及安装框213,使镜片11嵌设在安装框213内,镜片11通过安装框213及螺栓与固定框211相连,便于对镜片11的拆卸及更换,同时固定框211与安装框213之间通过防水垫212进行隔水,使得该装置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
40.如图5所示,后视镜壳体1的一侧部分均匀开设有多个散热孔3,通过设置的散热孔3,使后视镜壳体1内电热片21散发的热量及其内部电器元件工作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散热孔3进行散热;
41.散热孔3呈倾斜布置,其较低一端朝向后视镜壳体1外、较高一端朝向后视镜壳体1内部,通过将散热孔3呈倾斜布置,且散热孔3较低一端朝向后视镜壳体1外,能够避免雨水经由散热孔3流至后视镜壳体1内,使该装置的防水效果较好;
42.后视镜壳体1外侧与散热孔3对应的位置处通过螺栓连接有一防尘网31,通过设置的防尘网31,能够避免外界灰尘进入到后视镜壳体1内,并且将防尘网31设于后视镜壳体1外,便于使用者对防尘网31上过滤的灰尘进行清理。
43.工作原理:使用前,需检查水箱221内是否有水,可手动通过进水管13向水箱221内加水,使用时,将该装置的电源开启,使电热片21迅速发热对镜片11进行加热,同时,加热器222能够快速加热水箱221内的水,抽水泵能够将加热后的温水抽出,使温水经由出水管2231及温水喷头224喷至镜片11的表面,使镜片11上的冰霜与温水接触并快速融化,最后利用气泵231通过气管2311及气体喷头232对镜片11进行喷气,其将镜面上多余的水吹下,在冰霜较厚时,其实现了对镜面的快速除霜,在雨天或雾天时,可只将电热片21及除水结构23开启,此时除水结构23作用于将后视镜壳体1内电热片21产生的余温吹出至镜片11,配合电热片21的加热,实现快速清除水雾及雨水,同时可在雨天将阀门14开启,使雨水能够经由出水管2231进入到水箱221内进行收集,便于后续的使用。
4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电热片21及除霜结构22,其利用电热片21对镜片11加热,同时,利用抽水件223将热水箱221内加热器222加的水抽出,使水由出水管2231及温水喷头224喷出至镜片11上,通过加热后的温水对镜片11上的冰霜进行化霜,使其能够快速将冰霜融化,能够缩短启动汽车后需等待的时间,提高了该加热装置的使用效果;
4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除水结构23,使利用气泵231使其通过气管2311及气体喷头232喷气,能够将镜片11上多余的水分吹落,使镜片11化霜后表面的水能够被快速风干,便于后视镜的使用,该结构还能够在雨天及雾天对镜片11进行除水除雾,功能齐全;并且通
过除霜结构22及除水结构23的配合,该装置还实现了对镜片11的自动清洗,使其在灰尘较大时亦可适用。
46.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