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驾驶室隔热顶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33079发布日期:2022-07-30 00:45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驾驶室隔热顶棚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用品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驾驶室隔热顶棚。


背景技术:

2.室外作业车辆往往工况比较恶劣。为了提高司机操作舒适性,部分车辆配备了驾驶室,但夏季户外作业时,阳光直接暴晒驾驶室顶棚,热量传递至驾驶室内部,车内温度可达40-50℃,令司机非常煎熬。
3.因此,如何合理地减少减少驾驶室在阳光曝晒下的内部温度,是设计师尚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驾驶室隔热顶棚,解决了降低在阳光曝晒下驾驶室的内部温度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驾驶室隔热顶棚,包括驾驶室本体,所述驾驶室本体包括顶棚本体,所述驾驶室本体上设置有隔热顶,所述隔热顶包括隔热面和支脚,所述隔热面上表面设置有反光层;所述隔热面底部还固定有与所述顶棚本体相分离的承接板,所述支脚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承接板和所述顶棚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承接板与所述隔热面之间设置有吸水填料层,所述承接板和所述吸水填料层边沿各处均超出隔热面边沿。
6.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反光层可反射太阳光,反光层可减少对太阳光辐射能量的吸收比率,减少阳光暴晒下驾驶室的升温速度;吸水填料层可吸收雨水或自来水,吸水填料层上的水分蒸发时,可及时将吸收吸水填料层的内能,进而降低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温度,使用十分方便。
7.进一步地,所述隔热面和反光层上均开设有与所述吸水填料层连通的通水孔。
8.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使用者可通过通水孔浇灌、湿润吸水填料层,使得十分方便。
9.进一步地,所述通水孔边沿周侧向下凹陷设置。
10.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使得在反光层上的水珠更易滑落到通水孔中,更易被吸水填料层吸收,
11.进一步地,所述承接板边沿均向上翘起,所述吸水填料层边沿位于所述承接板边沿内。
12.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使得承接板能承接更多水分,使得吸水填料层的湿润时间、降温能力能够保持更长时间,十分实用。
13.进一步地,还包括软性的加水囊体,所述加水囊体上设置有加水管,所述加水管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吸水填料层接触的渗水孔,所述加水囊体表面设置有加水口和密封盖。
14.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挤压加水囊体,加水囊体内的水分经过加水管流入吸水填料层,即可对吸水填料层进行湿润,使得本实用新型在长时间未下雨的情况下也能利用水
蒸发作用进行降温。
15.进一步地,所述加水管为软性材料,所述加水管靠近端口一端横向安置在所述吸水填料层和所述隔热面之间,所述加水管侧面上与所述吸水填料层接触的部分设置至少两个两个渗水孔。
16.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渗水孔设置在加水管端部和侧面上,使得渗水孔在多点位处同时进行湿润吸水填料层的动作,使得吸水填料湿润地更快速更均匀。
17.进一步地,所述支脚设置于至少三个,所述顶棚本体上设置有对应数量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和所述支脚上均开设有供紧固件连接的安装孔。
18.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利用紧固件将支脚和安装板上的安装孔同时连接即可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安装过程简单方便,安装完成后结构十分稳固。
19.进一步地,所述吸水填料层由吸水棉制成。
20.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吸水棉吸水能力强且可重复吸水,使用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24.实用新型标号信息如下:
25.1、驾驶室本体;2、顶棚本体;3、隔热顶;4、隔热面;5、支脚;6、反光层;7、承接板;8、吸水填料层;9、通水孔;10、加水囊体;11、加水管;12、渗水孔;13、加水口;14、密封盖;15、安装板;16、安装孔;
26.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9.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
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0.如图1、2所示:一种驾驶室隔热顶棚,包括驾驶室本体1,所述驾驶室本体1包括顶棚本体2,所述驾驶室本体1上设置有隔热顶3,所述隔热顶3包括隔热面4和支脚5,所述隔热面4上表面设置有反光层6;所述隔热面4底部还固定有与所述顶棚本体2相分离的承接板7,所述支脚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承接板7和所述顶棚本体2固定连接,所述承接板7与所述隔热面4之间设置有吸水填料层8,所述承接板7和所述吸水填料层8边沿各处均超出隔热面4边沿。反光层6可反射太阳光,反光层6可减少对太阳光辐射能量的吸收比率,减少阳光暴晒下驾驶室的升温速度;吸水填料层8可吸收雨水或自来水,吸水填料层8上的水分蒸发时,可及时将吸收吸水填料层8的内能,进而降低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温度,使用十分方便。
31.隔热面4和反光层6上均开设有与吸水填料层8连通的通水孔9。使用者可通过通水孔9浇灌、湿润吸水填料层8,使得十分方便。
32.通水孔9边沿周侧向下凹陷设置。使得在反光层6上的水珠更易滑落到通水孔9中,更易被吸水填料层8吸收,
33.承接板7边沿均向上翘起,吸水填料层8边沿位于承接板7边沿内。使得承接板7能承接更多水分,使得吸水填料层8的湿润时间、降温能力能够保持更长时间,十分实用。
34.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软性的加水囊体10,加水囊体10上设置有加水管11,加水管11端部设置有与吸水填料层8接触的渗水孔12,加水囊体10表面设置有加水口13和密封盖14。挤压加水囊体10,加水囊体10内的水分经过加水管11流入吸水填料层8,即可对吸水填料层8进行湿润,使得本实用新型在长时间未下雨的情况下也能利用水蒸发作用进行降温。优选加水囊体10设置在驾驶室本体1外侧。
35.加水管11为软性材料,加水管11靠近端口一端横向安置在吸水填料层8和隔热面4之间,加水管11侧面上与吸水填料层8接触的部分设置至少两个两个渗水孔12。渗水孔12设置在加水管11端部和侧面上,使得渗水孔12在多点位处同时进行湿润吸水填料层8的动作,使得吸水填料湿润地更快速更均匀。本实用新型优选渗水孔12在加水管11的侧面上设置有三个。
36.支脚5设置于至少三个,顶棚本体2上设置有对应数量的安装板15,安装板15和支脚5上均开设有供紧固件连接的安装孔16。利用紧固件将支脚5和安装板15上的安装孔16同时连接即可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安装过程简单方便,安装完成后结构十分稳固。本实用新型优选安装和支脚5均设置有四个且对称设置。优选紧固件选用螺栓和螺母。
37.吸水填料层8由吸水棉制成。吸水棉吸水能力强且可重复吸水,使用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38.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承接板7和吸水填料层8能够吸收雨水,在曝晒的情况下,承接板7和吸水填料层8中的雨水蒸发对整体机构进行降温,在承接板7和吸水填料层8中的雨水蒸发完全后,使用者可以挤压加水囊体10,加水囊体10中的水可对吸水填料层8的水分进行补充,使用十分方便,通过加水口13可对加水囊体10中的水进行补充。
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