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33214发布日期:2022-10-05 02:36阅读:38来源:国知局
车门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总体上涉及一种能量吸收结构,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车门的能量吸收结构。


背景技术:

2.车门可以包括延伸到车辆内部的各种特征。这些特征可以被构造成吸收来自各种力的能量,同时还保持各种结构性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
4.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车门包括内部面板,所述内部面板包括从内部面板的第一侧延伸并且限定空腔的壳体。能量吸收结构定位在空腔内并且包括布置成多个排的多个构件。多个构件中的每一者包括与肋联接并且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至少一个弧形支撑件。每个构件的至少一个弧形支撑件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中的一者处联接到相邻构件的至少一个弧形支撑件。
5.本公开的这个方面或本文描述的本公开的任何其他方面的实施例可以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任一者或其组合:
[0006]-至少一个弧形支撑件,所述至少一个弧形支撑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上支撑件和一个或多个下支撑件,所述上支撑件和所述下支撑件间隔开中心空间;
[0007]-至少一个弧形支撑件的每个支撑件包括在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延伸的多个线性区段;
[0008]-壳体,所述壳体被构造成形成扶手;
[0009]-外部面板,所述外部面板与内部面板联接并且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地覆盖内部面板的第二侧以及定位在内部面板与外部面板之间的能量吸收结构;和/或
[0010]-至少一个支撑件,所述至少一个支撑件具有半圆形形状并且朝向内部面板的第一侧开口。
[0011]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一种车门包括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的面板。壳体从第一侧延伸并且限定与开口连通的空腔。开口由第二侧的边沿限定。能量吸收结构定位在空腔内。能量吸收结构包括具有第一中心肋和具有第一端的第一支撑件的第一构件,以及具有第二中心肋和具有第二端的第二支撑件的第二构件。第二端在接合部处接触第一端。第三构件从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偏移并且包括第三中心肋。接合部与第三中心肋的边缘联接。
[0012]
本公开的这个方面或本文描述的本公开的任何其他方面的实施例可以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任一者或其组合:
[0013]-每个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上支撑件和一个或多个下支撑件,所述上支撑件和所述下支撑件间隔开中心空间;
[0014]-每个支撑件包括多个线性区段,以形成以中心肋为中心的基本上半圆形形状;
[0015]-壳体,所述壳体被构造成形成扶手;和/或
[0016]-盖,所述盖与面板的第二侧的边沿联接以将能量吸收结构封闭在壳体的空腔内。
[0017]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一种用于车辆的能量吸收结构包括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所述第一构件包括从第一中心肋延伸并且具有基本上半圆形形状的至少一个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构件包括从第二中心肋延伸并且具有基本上半圆形形状的至少一个第二支撑件。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定位在第一排中。第三构件包括从第三中心肋延伸并且具有基本上半圆形形状的至少一个第三支撑件。第三构件定位在从第一排偏移的第二排中,至少一个第一支撑件的第一端和至少一个第二支撑件的第二端与第三中心肋联接。
[0018]
本公开的这个方面或本文描述的本公开的任何其他方面的实施例可以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任一者或其组合:
[0019]-至少一个第一支撑件和至少一个第二支撑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支撑件包括间隔开第一中心空间的第一上支撑件和第一下支撑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支撑件包括间隔开第二中心空间的第二上支撑件和第二下支撑件;
[0020]-第一上支撑件和第一下支撑件,所述第一上支撑件与第二上支撑件联接,所述第一下支撑件与第二下支撑件联接;
[0021]-至少一个第一支撑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支撑件包括间隔开第一上部空间的一对第一上支撑件和间隔开第一下部空间的一对第一下支撑件;
[0022]-一对第一上支撑件,所述一对第一上支撑件与一对第一下支撑件间隔开第一中心空间;
[0023]-至少一个第一支撑件、至少一个第二支撑件和至少一个第三支撑件中的每一者包括从中心区段延伸的多个线性区段;
[0024]-每个构件的多个线性区段与相应的中心肋一体地形成为单件;
[0025]-第一构件、第二构件和第三构件一体地形成为单件;和/或
[0026]-至少一个第一支撑件、至少一个第二支撑件和至少一个第三支撑件中的一者包括从相应的支撑件向外延伸的支脚。
[0027]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研究以下说明书、权利要求和附图后将理解并了解本公开的这些和其他方面、目标和特征。
附图说明
[0028]
以下是对附图中各图的描述。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并且为了清楚和简明起见,附图的某些特征和某些视图可能按比例放大或示意性示出。
[0029]
在附图中:
[0030]
图1是根据各种示例的车门处于打开位置并且包括内部面板的车辆的后侧视透视图;
[0031]
图2a是根据各种示例的车门的内部面板的前透视图;
[0032]
图2b是包括定位在壳体附近的盖的图2a的内部面板的后透视图;
[0033]
图3是图2b的壳体的放大后透视图,其中移除盖并且能量吸收结构定位在壳体的空腔内;
[0034]
图4是根据各种示例的能量吸收结构的侧视透视图;
[0035]
图5是图4的能量吸收结构的构件的侧透视图;
[0036]
图6是图4的能量吸收结构的俯视图;以及
[0037]
图6a是图6的能量吸收结构的示例性部段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本图示的实施例主要存在于与能量吸收结构相关的方法步骤和设备部件的组合中。因此,设备部件和方法步骤已经在适当的情况下通过附图中的常规符号表示,仅示出了与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相关的那些具体细节,以便不会被对受益于本文描述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容易明显的细节混淆了本公开。此外,说明书和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0039]
出于本文描述的目的,术语“上”、“下”、“右”、“左”、“后”、“前”、“竖直”、“水平”及其派生词应涉及如图1中所取向的公开内容。除非另外说明,否则术语“前”应指代更靠近预期观看者的元件的表面,并且术语“后”应指代距预期观看者更远的元件的表面。然而,应当理解,除非明确地指出相反,否则本公开可采用各种替代的取向。还应当理解,附图中示出的以及在以下说明书中描述的特定装置和过程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创造性概念的示例性实施例。因此,除非权利要求另外明确地说明,否则与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相关的具体尺寸和其他物理特性不应被视为是限制性的。
[0040]
术语“包括”、“包含”或其任何其他变型意图涵盖非排他性包括,使得包含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制品或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可包括未明确列出的或者此类过程、方法、制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要素。在没有更多约束的情况下,之前有“包括一个......”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制品或设备中存在附加的相同要素。
[0041]
现在参考图1至图6a,附图标记10总体上指示包括内部面板12的车门。内部面板12包括从内部面板12的内侧14延伸的壳体16(例如,扶手)。壳体16限定空腔18,所述空腔被构造成容纳能量吸收结构20。能量吸收结构20包括布置成多个排26的多个构件24。多个构件24中的每一者包括在多个支撑件22之间延伸的肋30。每个支撑件22基本上是弧形的并且在第一端32与第二端34之间延伸。每个支撑件22在第一端32和第二端34中的一者处与相邻构件24的支撑件22互连。
[0042]
现在参考图1,车辆50被示出为包括处于打开位置的车门10。车门10可以是定位在车辆50的相对侧上的多个车门中的一者。如图所示,车门10是包括把手58和储物箱62的示例性前向驾驶员侧车门;然而,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能量吸收结构20可以用于车辆50的任何车门10中和/或车辆50的各种其他部分(例如,内部面板总成)中。
[0043]
如上面所介绍的,车门10包括内部面板12,所述内部面板具有定位成面向车辆50的内部52的第一侧14(也称为内侧14)和相对的第二侧54。当内部面板12与外部面板56联接以形成车门10时,第二侧54被定位成面向车门10的外部面板56。第二侧54被构造成与车门10的外部面板56间隔开并且被所述外部面板覆盖,并且当车门10被组装时基本上被封闭在内部面板12与外部面板56之间。
[0044]
如图1至图2b中所示,内部面板12可以包括被构造成车门10的装饰件的一部分的
至少一个壳体16。例如,壳体16可以限定从车门10的内部面板12延伸到车辆内部52中的扶手或任何其他特征。如上面所介绍的,壳体16可以由内部面板12一体地形成,并且可以限定空腔18。空腔18被构造成容纳一个或多个能量吸收结构20。虽然示出了壳体16的空腔18仅容纳一个能量吸收结构20并且壳体16被构造成形成扶手,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任何数量的能量吸收结构20。还应当理解,内部面板12可以形成任何数量的壳体16和/或空腔18,并且每个空腔18可以容纳一个以上的能量吸收结构20。
[0045]
如图2a至图3中所示,壳体16可以成形为具有由壳体16的后边沿64限定的开口60的矩形棱柱。开口60可以被限定为与空腔18连通。如图3中最佳所示,当车门10被组装时,能量吸收结构20定位在壳体16的空腔18内并且与内部面板12的第二侧54联接。当能量吸收结构20定位在空腔18内时,能量吸收结构20可以至少部分地延伸穿过开口60。在各种示例中,能量吸收结构20可以与内部面板12的一部分(例如,壳体16或盖68)一体地形成。在其他示例中,能量吸收结构20可以与内部面板12固定地或可移除地联接。
[0046]
现在参考图2b,盖68可以与内部面板12的第二侧54联接以封闭空腔18和能量吸收结构20。盖68可以被成形为与后边沿64和由此限定的开口60互补。盖68的边缘70可以与壳体16的后边沿64联接。盖68还可以包括加强元件72(例如,肋),所述加强元件被构造成向盖68提供附加结构和/或将盖68与内部面板12的第二侧54联接。然而,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盖68可以具有任何形状、形式或加强件。
[0047]
现在参考图4,能量吸收结构20包括多个构件24。多个构件24中的每一者包括在第一方向x上延伸的中心肋30。多个构件24被布置成多个排26。每个排26在第二方向y上延伸。多个排26在第三方向z上堆叠并且被取向成使得交替排26的多个构件24偏移。应当理解,多个构件24的数量和布置本质上是示例性的,并且任何数量的构件24可以布置成任何数量的排26以形成能量吸收结构20。
[0048]
现在参考图4和图5,多个构件24中的每一者包括通过中心肋30互连的一个或多个支撑件22。如图5中最佳所示,支撑件22沿着中心肋30间隔开以形成构件24。在各种示例中,支撑件22可以沿着中心肋30等距间隔开。在其他示例中,多个支撑件22可以包括与一个或多个下支撑件78间隔开中心空间80的一个或多个上支撑件76。如图所示,每个构件24包括沿着中心肋30间隔开的对应的多个支撑件22。多个支撑件22包括间隔开第一空间84的一对上支撑件76和间隔开第二空间86的一对下支撑件78。中心空间80可以大于限定在一个或多个上支撑件76之间的第一空间84和/或限定在一个或多个下支撑件78之间的第二空间86。一个或多个上支撑件76之间的第一空间84可以与一个或多个下支撑件78之间的第二空间86的尺寸相同,或者一个或多个上支撑件76之间的第一空间84可以大于或小于一个或多个下支撑件78之间的第二空间86。
[0049]
继续参考图5,多个支撑件22可以与相应构件24的中心肋30一体地形成为单件,或者可以与相应构件24的中心肋30联接。多个支撑件22中的每一者由联接在一起的多个线性区段90形成,以为每个支撑件22形成基本上弧形的形状。如图所示,线性区段90相对于彼此成角度以形成基本上半圆形形状的支撑件22。多个线性区段90中的每一者可以具有相同的长度,或者多个线性区段90的跨支撑件22的长度可以不同。
[0050]
多个支撑件22中的每一者的多个线性区段90可以以相应支撑件22的中心区段92为中心,并且可以围绕延伸穿过中心肋30的轴线a以基本上对称的模式分布。多个线性区段
90一体地形成为从中心区段92延伸到支撑件22的第一端32和第二端34中的一者。如图所示,中心区段92与中心肋30一体地形成。然而,可以设想,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中心区段92可以与中心肋30联接。
[0051]
如图5中最佳所示,每个支撑件22包括如此布置的八个线性区段90:其中四个线性区段90对准以从中心肋30的第一边缘94延伸,并且四个线性区段90对准以从中心肋30的第二边缘96延伸。中心区段92与中心肋30对准,使得支撑件22包括总共九个线性区段90、92。然而,应当理解,使用定位在中心肋30的任一侧上的四个线性区段90仅是示例性的,并且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任何数量的线性区段90。
[0052]
如图4至图6中最佳所示,每个支撑件22包括第一端32和第二端34。当多个构件24定位成多个排26时,多个构件24中的每一者与至少一个相邻构件24一起定位。每个支撑件22的第一端32可以与对应的相邻支撑件22的第二端34联接,在下文中称为支撑件22的接合部100。多个构件24还可以包括定位在结构20的边缘上的构件24,使得构件24的多个支撑件22中的每一者的第一端32或第二端34不包括在接合部100中。这些支撑件22的第一端32或第二端34可以是自由浮动的(参见图4)。替代地,这些支撑件22的第一端32或第二端34可以包括支脚104(参见图3)。支脚104可以被构造成从支撑件22的所述端32、34向外延伸和/或可以被构造成与车门10的内部面板12联接(未示出)。
[0053]
仍然参考图4至图6,如先前所介绍的,多个构件24布置成在第二方向y上延伸并且在第三方向z上堆叠的多个排26(参见图4)。在多个排26中,多个构件24被定位成使得每个构件24的每个支撑件22与相邻构件24的至少一个对应的支撑件22对准以形成接合部100。多个排26的多个构件24在第三方向上堆叠并且交错,使得交替排26中的构件24偏移。这种取向在能量吸收结构20内形成晶格结构。在各种示例中,多个排26中的每一者可以包括相同数量的构件24以形成能量吸收结构20的晶格结构。在其他示例中,多个排26中的一者或多者可以包括不同数量的构件24。排26中的构件24的数量可以允许调整能量吸收结构20的形状和大小。
[0054]
如图6中最佳所示,与多个排26中的每一者的接合部100联接的中心肋30的边缘94、96可以在整个模式中交替。然而,可以设想,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接合部100可以在能量吸收结构20的整个模式中与边缘94、96的同一边缘一致地联接,或者接合部100可以定位在边缘94、96之间。
[0055]
例如,如图6a中所示,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支撑件22a的第一构件24a定位成靠近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支撑件22b的第二构件24b,以形成多个排26中的第一排26a。第一构件24a的第一支撑件22a包括相对端32a、34a并且与第一中心肋30a一体地形成,并且第二构件24b的第二支撑件22b包括相对端32b、34b并且与第二中心肋30b一体地形成。第一支撑件22a的第二端34a与第二支撑件22b的第一端32b一体地形成以形成接合部100。第三构件24c定位在与第一排26a偏离的第二排26b中并且包括至少一个第三支撑件22c。第三构件24c的中心肋30c与第一构件24a和第二构件24b的接合部100对准。接合部100与第三构件24c的中心肋30c的第一边缘94c和第二边缘96c中的一者联接。联接多个构件24的多个支撑件22的这种模式在整个能量吸收结构20中继续以形成三维(3d)晶格结构。
[0056]
能量吸收结构20的多个支撑件22中的每一者包括由能量吸收结构20的位置和用途确定的预定厚度t。例如,每个构件的厚度t可以是约0.25mm、约0.5mm、约0.75mm、约1.0mm
或其间的任何厚度或厚度范围。在各种示例中,厚度t在整个结构20上可以是一致的。在其他示例中,厚度t可以跨能量吸收结构20交替(例如,厚度可以在一个或多个方向上跨能量吸收结构20逐渐变小,在排26之间可以不同,在构件24之间可以不同等)。
[0057]
如先前参考图1至图6a所讨论,多个构件24和相应的支撑件22可以在能量吸收结构20内取向,以形成分层分形模式以吸收能量,同时为车门10的区域(例如,扶手)提供能量吸收。当形成能量吸收结构20时,多个排26中的每一者的多个构件24可以使用三维(3d)打印工艺(增材制造)一体地形成为单个连续件以形成具有预定尺寸的单个连续结构。例如,结构20可以使用任何可行的增材制造工艺形成,例如但不限于挤出增材制造(例如,熔丝制造)、光聚合增材制造(例如,立体平版印刷或sla)、粉末床熔合增材制造、材料喷射增材制造、粘合剂喷射增材制造、定向能量沉积增材制造、层压增材制造和/或它们的任何组合。
[0058]
结构20的尺寸也可在经由3d打印工艺生产之前修改,以允许调整变量以适应结构20的各种布置、大小和位置。例如,可以改变支撑件22的厚度t以提供指定程度的支撑和能量吸收。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其他尺寸包括但不限于可以调整或改变多个线性区段90的高度、多个线性区段90的长度、支撑件22沿着中心肋30的间隔、线性区段90所取向的角度、多个线性区段90的长度、构件24的密度等以提供能量吸收,同时还提供壳体16内的结构(图2a至图3)。这为调整能量吸收结构20以用于车辆50内的各个位置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灵活性和容易性。应当理解,虽然此能量吸收结构20被描述为在车门10中使用,但是可以设想,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结构20可以用于车辆50的各个位置。
[0059]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描述的公开内容和其他部件的构造不限于任何特定材料。除非本文另有描述,否则本文所公开的本公开的其他示例性示例可由多种材料形成。
[0060]
出于本公开的目的,术语“联接”(以其所有形式:联接、联接的、被联接的等)通常意指两个部件(电气的或机械的)彼此直接或间接地连接。这种连接在本质上可以为固定的或者在本质上是可移动的。这种连接可以利用两个部件(电气的或机械的)实现,并且任何额外的中间构件可以彼此或与两个部件一体地形成为单个整体。除非另有说明,否则这种连接在本质上可以是永久性的,或者本质上可以是可移除的或可释放的。
[0061]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所描述的本公开和其他部件的构造不限于任何特定材料。除非本文另有描述,否则本文所公开的本公开的其他示例性实施例可由多种材料形成。
[0062]
如本文所用的术语“约”意指量、大小、配方、参数和其他量及特性不是精确的,也不需要是精确的,而是可根据以下需要为近似的和/或较大些或较小些:反映公差、换算系数、舍入、测量误差等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他因素。当术语“约”用于描述值或范围的端点时,本公开内容应被理解为包括具体的值或所涉及的端点。无论本说明书中的数值或范围的端点是否叙述“约”,所述数值或范围的端点都意图包括两个实施例:一个由“约”修饰,并且一个不由“约”修饰。还应当理解,范围中的每一个范围的端点在与另一个端点相关以及独立于另一个端点都是显著的。
[0063]
如本文所用的术语“基本”、“基本上”及其变型意图指明所描述的特征等于或近似等于值或描述。例如,“基本上平面的”表面意图指示平面的或近似平面的表面。另外,“基本
上”意图表示两个值相等或近似相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本上”可表示值在彼此的约10%内。
[0064]
出于本公开的目的,术语“联接”(以其所有形式,联接、联接的、被联接的等)通常意指两个部件(电气的或机械的)彼此直接地或间接地连接。这种连接在本质上可以为固定的或者在本质上是可移动的。这种连接可以利用两个部件(电气的或机械的)实现,并且任何额外的中间构件可以彼此或与两个部件一体地形成为单个整体。除非另有说明,否则这种连接本质上可以是永久性的,或者本质上可以是可移除的或可释放的。
[0065]
同样重要的是,要注意,如示例性实施例所示的本公开的元件的构造和布置仅是说明性的。尽管在本公开中已经详细地描述了本创新的仅若干实施例,但查阅本公开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容易理解,在实质上不脱离所叙述的主题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情况下,许多修改是可能的(例如,各种元件的大小、尺寸、结构、形状和比例、参数的值、安装布置、材料使用、颜色、取向等的变化)。例如,示出为一体地形成的元件可由多个零件构成,或者示出为多个零件的元件可一体地形成,接口的操作可颠倒或以其他方式改变,结构和/或构件或连接器或者系统的其他元件的长度或宽度可改变,可改变元件之间提供的调整位置的性质或数量。应当注意的是,系统的元件和/或总成可由提供足够强度或耐用性的多种材料中的任何一种以各种颜色、纹理和组合中的任何一种构成。因此,所有此类修改旨在被包括在本创新的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创新的精神的情况下,可在期望的示例性实施例和其他示例性实施例的设计、工况和布置方面进行其他替换、修改、改变和省略。
[0066]
应理解,任何所描述的过程或在所描述的过程内的步骤可以与其他所公开的过程或步骤组合以形成在本公开的范围内的结构。本文公开的示例性结构和过程用于说明性目的,而不应解释为限制性。
[0067]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门,所述车门具有:内部面板,所述内部面板包括从内部面板的第一侧延伸的壳体,所述壳体限定空腔;能量吸收结构,所述能量吸收结构定位在空腔内并且包括布置成多个排的多个构件,所述多个构件中的每一者包括:肋;以及至少一个弧形支撑件,所述至少一个弧形支撑件与肋联接并且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每个构件的至少一个弧形支撑件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中的一者处联接到相邻构件的至少一个弧形支撑件。
[0068]
根据一个实施例,至少一个弧形支撑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上支撑件和一个或多个下支撑件,所述上支撑件和所述下支撑件间隔开中心空间。
[0069]
根据一个实施例,至少一个弧形支撑件中的每一者包括在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延伸的多个线性区段。
[0070]
根据一个实施例,壳体被构造成形成扶手。
[0071]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外部面板,所述外部面板与内部面板联接并且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地覆盖内部面板的第二侧,其中能量吸收结构定位在内部面板与外部面板之间。
[0072]
根据一个实施例,至少一个弧形支撑件具有半圆形形状并且朝向内部面板的第一侧开口。
[0073]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门,所述车门具有:面板,所述面板包括第一侧和第二侧;壳体,所述壳体从第一侧延伸并且限定与开口连通的空腔,其中所述开口由第二侧
的边沿限定;能量吸收结构,所述能量吸收结构定位在空腔内并且包括:第一构件,所述第一构件具有第一中心肋和具有第一端的第一支撑件;第二构件,所述第二构件具有第二中心肋和具有第二端的第二支撑件,其中第二端在接合部处接触第一端;以及第三构件,所述第三构件从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偏移,其中所述第三构件包括第三中心肋,并且接合部与第三中心肋的边缘联接。
[0074]
根据一个实施例,构件中的每一者包括一个或多个上支撑件和一个或多个下支撑件,所述上支撑件和所述下支撑件间隔开中心空间。
[0075]
根据一个实施例,每个支撑件包括多个线性区段,以形成以相应中心肋为中心的基本上半圆形形状。
[0076]
根据一个实施例,壳体被构造成形成扶手。
[0077]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盖,所述盖与第二侧的边沿联接以将能量吸收结构封闭在壳体的空腔内。
[0078]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能量吸收结构,所述能量吸收结构具有:第一构件,所述第一构件包括从第一中心肋延伸并且具有基本上半圆形形状的至少一个第一支撑件;第二构件,所述第二构件包括从第二中心肋延伸并且具有基本上半圆形形状的至少一个第二支撑件,其中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定位在第一排中;以及第三构件,所述第三构件包括从第三中心肋延伸并且具有基本上半圆形形状的至少一个第三支撑件,其中第三构件定位在从第一排偏移的第二排中,并且至少一个第一支撑件的第一端和至少一个第二支撑件的第二端与第三中心肋联接。
[0079]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支撑件包括间隔开第一中心空间的第一上支撑件和第一下支撑件,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支撑件包括间隔开第二中心空间的第二上支撑件和第二下支撑件。
[0080]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上支撑件与第二上支撑件联接,并且第一下支撑件与第二下支撑件联接。
[0081]
根据一个实施例,至少一个第一支撑件包括间隔开第一上部空间的一对第一上支撑件和间隔开第一下部空间的一对第一下支撑件。
[0082]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一对第一上支撑件与所述一对第一下支撑件间隔开第一中心空间。
[0083]
根据一个实施例,至少一个第一支撑件、至少一个第二支撑件和至少一个第三支撑件中的每一者包括从中心区段延伸的多个线性区段。
[0084]
根据一个实施例,每个构件的多个线性区段与相应的中心肋一体地形成为单件。
[0085]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构件、第二构件和第三构件一体地形成为单件。
[0086]
根据一个实施例,至少一个第一支撑件、至少一个第二支撑件和至少一个第三支撑件中的一者包括从相应的支撑件向外延伸的支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