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圈及车圈轮组和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62314发布日期:2022-10-28 23:38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圈及车圈轮组和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圈及车圈轮组和自行车。


背景技术:

2.自行车车轮是自行车的主要构件,而车圈是自行车车轮的主体,是自行车的支承部件。目前,车圈按材质可分为金属车圈和碳纤维车圈,其中,碳纤维车圈采用碳纤维材质制成,具有重量轻、工艺简单等特点。碳纤维车圈通常具有中空内腔,由相对布置的两侧壁体、设置在该两侧壁体的外端之间的外壁体和设置在该两侧壁体的内端之间的内壁体合围而成。碳纤维车圈的内壁体与花鼓之间连接有多个辐条,因此,碳纤维车圈的内壁体与辐条连接的位置的强度要求较高。目前,通常是对碳纤维车圈的内壁体整圈做补强处理,使其厚度较大,强度较高。然而,对碳纤维车圈的内壁体做补强处理,会导致整体的重量较大,不利于车圈的轻量化。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车圈及车圈轮组和自行车,其采用局部补强的方式,既确保了车圈与辐条连接处的强度足够,又降低了车圈的整体重量。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圈,包括车圈本体,该车圈本体包括相对布置的两侧壁体、设置在该两侧壁体的外端之间的外壁体和设置在该两侧壁体的内端之间的内壁体,所述两侧壁体、外壁体和内壁体围成环形空腔,所述外壁体设有轮胎槽;所述内壁体的外表面形成有多个凸部和多个凹部,所述凸部沿车圈本体的径向向内凸出,所述凹部沿车圈本体的径向向外凹陷,凸部和凹部沿内壁体的周向交替分布;所述内壁体在凸部处的厚度大于所述内壁体在凹部处的厚度。
5.进一步的,相邻的凸部与凹部平滑过渡,使所述内壁体外表面呈现波浪造型。
6.进一步的,所述内壁体在其各个凸部处分别设有辐条安装孔,所述外壁体与各辐条安装孔对应的位置处分别设有工具操作孔。
7.进一步的,所述内壁体在其各个凸部处的辐条安装孔的数量为一个或若干个,且若干个辐条安装孔沿内壁体的周向间隔分布。
8.进一步的,所述内壁体在其一个凹部处设有轮胎的气嘴孔,用于穿设轮胎的气嘴。
9.进一步的,所述车圈本体为碳纤维材质。
10.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车圈轮组,包括花鼓,还包括如上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圈,所述花鼓位于所述车圈本体中心,所述内壁体的各个凸部与花鼓之间分别连接有辐条。
11.进一步的,所述内壁体的各个凸部与花鼓之间连接的辐条的数量分别为一个或若干个。
12.进一步的,所述外壁体的轮胎槽装有轮胎。
13.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自行车,包括如上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圈轮组。
14.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由于所述内壁体的外表面形成有所述多个凸部和多个凹部,且所述内壁体在凸部处的厚度大于所述内壁体在凹部处的厚度,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车圈的内壁体只在其各个凸部处做了补强处理,而不是对内壁体整圈做了补强处理,从而既确保了车圈与辐条连接处的强度足够,又降低了车圈的整体重量,满足车圈实现轻量化的目的。此外,所述内壁体的外表面采用凹凸相间的设计区别补强位置,使得工作人员后续开设辐条安装孔、编圈组轮时能够快速找到补强位置,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16.2、相邻的凸部与凹部平滑过渡,使所述内壁体外表面呈现波浪造型,从而使车圈外观更加美观、新颖。
17.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圈及车圈轮组和自行车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18.图1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车圈的主视图;
19.图2是实施例一图1的a-a剖视图;
20.图3是实施例一图1的b-b剖视图;
21.图4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车圈轮组的主视图;
22.图5是实施例二本实用新型的车圈轮组的主视图;
23.图6是实施例三本实用新型的车圈轮组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实施例一
25.请参见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圈,包括车圈本体1,该车圈本体1为碳纤维材质,所述车圈本体1包括相对布置的两侧壁体11、设置在该两侧壁体11的外端之间的外壁体12和设置在该两侧壁体11的内端之间的内壁体13,所述两侧壁体11、外壁体12和内壁体13围成环形空腔,所述外壁体12设有轮胎槽121;所述内壁体13的外表面形成有多个凸部131和多个凹部132,所述凸部131沿车圈本体1的径向向内凸出,所述凹部132沿车圈本体1的径向向外凹陷,凸部131和凹部132沿内壁体13的周向交替分布;所述内壁体13在凸部131处的厚度大于所述内壁体13在凹部132处的厚度。
26.本实施例中,相邻的凸部131与凹部132平滑过渡,使所述内壁体13外表面呈现波浪造型。
27.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壁体13在其各个凸部131处分别设有辐条安装孔(图中未体现),所述外壁体12与各辐条安装孔对应的位置处分别设有工具操作孔(图中未体现),该工具操作孔在车圈进行编圈组轮时,能够供螺丝刀伸入而将牙帽拧紧于辐条的外端。
28.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壁体13在其各个凸部131处的辐条安装孔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辐条安装孔沿内壁体13的周向间隔分布。具体,所述内壁体13在其各个凸部131处的辐条安装孔的数量为三个,但不局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内壁体在其各个凸部处的辐条安装孔的数量为一个或两个等。
29.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壁体13在其一个凹部132处设有轮胎的气嘴孔(图中未体现),
用于穿设轮胎的气嘴4,如图4所示。
30.本实施例中,所述车圈本体1在所述凸部131处的径向尺寸为50mm,如图1所示,但不仅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车圈本体1在所述凸部131处的径向尺寸为55mm或52mm等。所述车圈本体1在所述凸部131处的径向尺寸为40mm,如图2所示。
3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圈,由于所述内壁体13在凸部131处的厚度大于所述内壁体13在凹部132处的厚度,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车圈的内壁体13只在其各个凸部131处做了补强处理,而不是对内壁体13整圈做了补强处理,从而既确保了车圈与辐条连接处的强度足够,又降低了车圈的整体重量,满足车圈实现轻量化的目的。此外,所述内壁体13的外表面采用凹凸相间的设计区别补强位置,使得工作人员后续开设辐条安装孔、编圈组轮时能够快速找到补强位置,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32.所述内壁体13外表面呈现波浪造型,使车圈外观更加美观、新颖。
33.请参见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圈轮组,包括花鼓2,还包括如上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圈,所述花鼓2位于所述车圈本体1中心,所述内壁体13的各个凸部131与花鼓2之间分别连接有辐条3。所述辐条3为碳纤维材质。
34.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内壁体13在其各个凸部131处的辐条安装孔的数量为三个,因此,所述内壁体13的各个凸部131与花鼓2之间连接的辐条3的数量也为三个,三个辐条3并列设置,使整个车圈轮组外观新颖、美观。
35.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壁体12的轮胎槽121装有轮胎(图中未体现)。
36.实施例二
37.请参见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圈,其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内壁体13在其各个凸部131处的辐条3安装孔的数量为一个。
38.请参见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圈轮组,其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内壁体13在其各个凸部131处的辐条安装孔的数量为一个,因此,所述内壁体13的各个凸部131与花鼓2之间连接的辐条3的数量也为一个,但不局限于此。相邻辐条3与花鼓2连接的一端分别呈交错设置。
39.实施例三
40.请参见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圈轮组,其与上述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各个辐条3分别位于车圈本体1的径向方向上。
4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行车,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圈轮组。
4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圈及车圈轮组和自行车,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43.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圈及车圈轮组和自行车,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