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线束辅助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35936发布日期:2022-10-05 03:40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用线束辅助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支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用线束辅助支架。


背景技术:

2.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连接器)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
3.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部分汽车用线束辅助支架在使用时,汽车驾驶室的内部空间相对较小,其难以安装到指定位置,并对圆管与钣金支架处的线束固定。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汽车用线束辅助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部分线束辅助支架难以安装到驾驶室内的指定位置,并对圆管与钣金支架处的线束固定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用线束辅助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一侧的边缘处向下折弯形成第一折弯部,所述支架本体的中间处向下凹陷形成凹陷部,所述支架本体的另一侧向上折弯形成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二折弯部的顶部沿其长度方向向外折弯形成第三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的顶部沿其与凹陷部的边缘处等距开设有第一束带口,所述第一折弯部的底部沿其与凹陷部的边缘处等距固定安装有卡块,所述第二折弯部外壁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束带口,所述第三折弯部顶部的中间处固定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的两侧壁均开设有第三束带口,所述第三折弯部顶部的一端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部的中间处固定安装有卡扣。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折弯部的表面远离凹陷部的一侧为曲面,且第一折弯部的曲面两侧分别与第二折弯部的两侧固定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凹陷部外壁的侧表面沿其边缘走向等距设置有第一加强筋,且凹陷部的底部与第一加强筋的底部齐平。
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折弯部的一侧壁沿其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有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底部与第一加强筋的底部齐平。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折弯部底部的边缘处和其底部均固定设置有第三加强筋,所述第三加强筋的朝向有纵向和横向。
11.进一步地,所述卡扣的形状为十字形,且卡扣的四端均向上倾斜弯折。
12.与现有技术相比,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存在以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能够安装在汽车驾驶室内的指定位置,并对圆管与钣金支架处的线束进行限位固定,且其背部设置有突出的卡扣,安装时可将其卡接在与其相配合的钣金上的圆孔内,操作极为简单,使其也可以预装在钣金支架上或者线束上,并配合其上设置的扁桥
状孔位和束线扎带,实现对线束的限位固定,简化线束排布固定的难度。
附图说明
14.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右视半剖面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俯视图。
19.图中:
20.1、支架本体;11、第一折弯部;111、第一束带口;112、卡块;12、凹陷部;121、第一加强筋;13、第二折弯部;131、第二束带口;132、第二加强筋;14、第三折弯部;141、凸缘;142、第三束带口;143、通槽;144、卡扣;145、第三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2.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23.在本技术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24.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5.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6.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汽车用线束辅助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所述支架本体1一侧
的边缘处向下折弯形成第一折弯部11,所述支架本体1的中间处向下凹陷形成凹陷部12,所述支架本体1的另一侧向上折弯形成第二折弯部13,所述第二折弯部13的顶部沿其长度方向向外折弯形成第三折弯部14,所述第一折弯部11的顶部沿其与凹陷部12的边缘处等距开设有第一束带口111,所述第一折弯部11的底部沿其与凹陷部12的边缘处等距固定安装有卡块112,所述第二折弯部13外壁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束带口131,所述第三折弯部14顶部的中间处固定设置有凸缘141,所述凸缘141的两侧壁均开设有第三束带口142,所述第三折弯部14顶部的一端开设有通槽143,所述通槽143内部的中间处固定安装有卡扣144,且汽车驾驶室内的钣金表面开设有与卡扣144相配合的圆孔,支架本体1上的第一束带口111、第二束带口131和第三束带口142均是配合扎带使用的,扎带可以穿过不同的束带口,而对不同方向的线束进行捆绑固定,使得线束能够牢固的固定在支架本体1上,也能够将支架本体1安装在汽车驾驶室内的指定位置,并对圆管与钣金支架处的线束进行限位固定,且其背部设置的较为突出的卡扣144,安装时可将其卡接在与其相配合的钣金上的圆孔内,操作极为简单,使其也可以预装在钣金支架上或者线束上。
27.根据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弯部11的表面远离凹陷部12的一侧为曲面,且第一折弯部的曲面两侧分别与第二折弯部13的两侧固定连接,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能够在安装时,使得第一折弯部11的曲面部分能够很好的贴合在汽车驾驶室内的圆管表面上,而增加其安装的稳定性,并配合卡扣144更好的约束支架本体1的自由度,且其曲面的两侧与第二折弯部13表面的两端固定连接,而起到加强筋的支撑作用,提高支架本体1的整体支撑强度。
28.根据图2、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凹陷部12外壁的侧表面沿其边缘走向等距设置有第一加强筋121,且凹陷部12的底部与第一加强筋121的底部齐平,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能够为凹陷部12的侧壁和各个表面的交界处提供足够的支撑,从而增加其抗压能力,在使用过程中,使其在受到外力时不会轻易发生形变,提高其支撑的稳定性,避免其支撑的线束出现较大偏移,而造成线束散乱缠绕的问题。
29.根据图2、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折弯部13的一侧壁沿其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有第二加强筋132,所述第二加强筋132的底部与第一加强筋121的底部齐平,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第二加强筋132均垂直与第二折弯部13的表面,并对第二折弯部13进行支撑,增强第二折弯部13的支撑强度,提高第二折弯部13的抗形变性能。
30.根据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折弯部14底部的边缘处和其底部均固定设置有第三加强筋145,所述第三加强筋145的朝向有纵向和横向,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横向的第三加强筋145和纵向的第三加强筋145分别与第三折弯部14的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一致,而使得第三加强筋145在第三折弯部14的底部形成网状支撑,且横向的第三加强筋145的一端与第二加强筋132的顶端固定连接,共同作用并提高第二折弯部13和第三折弯部14的整体支撑强度,使得两者受到外力后而不易发生形变,提高其稳定性。
31.根据图2、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扣144的形状为十字形,且卡扣144的四端均向上倾斜弯折,卡扣144的其中一个端头固定连接在通槽143的内部,其剩余的三个端头均的均与第三折弯部14的底部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在将支架本体1安装在汽车驾驶室内的钣金上时,其与第三折弯部14之间留有间隙的三个端头会卡接在钣金表面的圆孔内部,并配合第一折弯部的曲面,使其搭接在汽车驾驶室内的圆管顶部,完成支
架本体1的固定安装,便于对汽车驾驶室内的钣金与圆管之间的线束进行支撑固定。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中未述及的部分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