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中控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全制动中控轮。
背景技术:2.中控轮是一种常见的机械配件,通常安装在推车、医疗车、家具、机械设备等的底部上以方便物体的移动。在物体移动过程中,为了适应不同路况和紧急状况,常需要利用中控轮刹车机构来实现脚轮的刹车,而通过解除刹车,可便于物体继续移动。现有的中空轮刹车机构刹车功能单一,无法满足各种场合的移动需求。
3.文献号为cn20983324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中控轮,包括固定架,固定架的顶部的前后两侧开设有滑槽,固定架顶部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拉杆,拉杆的底端贯穿滑槽且延伸至其外部与其活动连接,位于固定架外部的拉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刹车块,固定架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凹槽。该技术方案虽然能够通过把手控制脚轮刹车,但是无法控制脚轮的周向转动。
技术实现要素: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全制动中控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6.全制动中控轮,包括轮组件、轴组件、制动结构,所述制动结构包括主动制动件以及与所述主动制动件远端配合的被动制动件,所述轴组件与所述主动制动件连接,所述被动制动件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轮组件连接,所述固定座设置刹车弹片,所述主动制动件相对于所述被动制动件作轴向运动,使所述主动制动件的一部分配合所述被动制动件的一部分,并且所述主动制动件驱动所述刹车弹片相对于所述固定座变形,以实现全制动中控轮的锁定或解锁。
7.进一步的,所述主动制动件包括杆体以及与所述杆体远端连接的第一刹车盘,所述第一刹车盘外侧设置至少一齿部。
8.进一步的,所述主动制动件还包括卡片,所述卡片与所述第一刹车盘卡接,所述卡片两侧具有第一延伸部伸出所述第一刹车盘近端。
9.进一步的,所述主动制动件还包括限位片,所述限位片设置在所述第一刹车盘近端,所述限位片开设供所述第一延伸部卡入的限位孔。
10.进一步的,所述被动制动件包括固定座以及与所述固定座配合的第二刹车盘,所述第二刹车盘开设供所述齿部穿过的定位孔。
1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两侧具有第三延伸部,所述第二刹车盘两侧具有第四延伸部抱住所述固定座。
12.进一步的,所述刹车弹片包括横部以及与横部连接的弯曲部,所述横部通过固定件与固定座连接,所述固定座开设供所述弯曲部穿过的第一孔。
13.进一步的,所述轴组件包括与所述杆体连接的主轴,在所述主轴远端设置轴承套,所述轴承套内设有供所述杆体穿过的轴承,所述轴组件的近端具有方头及凸轮,所述杆体的近端伸出所述主轴与所述方头连接。
14.进一步的,所述轮组件包括支架和轮芯,所述轮芯外周套设外轮,所述支架近端与所述被动制动件连接,所述支架远端与所述轮芯连接。
15.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外套设轮外罩,所述轮外罩近端连接盖体并包围所述支架,所述轮外罩远端与所述支架远端连接。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17.(一)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主动制动件以及被动制动件可以实现同时对轴组件以及对轮组件的锁定,从而实现全方位刹车。
18.(二)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被动制动件中采用固定座中设置刹车弹片,通过刹车弹片的形变实现对轮组件的锁定,结构简单,使用便捷。
19.(三)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的主动制动件、被动制动件均采用螺纹连接和卡接,拆装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20.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全制动中控轮中制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全制动中控轮中主动制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全制动中控轮中被动制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全制动中控轮中轮组件和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全制动中控轮中轮组件和轴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5.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全制动中控轮的轴测图。
26.附图中标记:1、制动结构;11、主动制动件;111、杆体;1111、外螺纹;112、第一刹车盘;1121、齿部;1122、卡口;113、限位片;1131、限位孔;1132、第二延伸部;114、卡片;1141、第一延伸部;12、被动制动件;121、固定座;1211、第三延伸部;1212、第一孔;122、刹车弹片;1221、横部;1222、弯曲部;123、第二刹车盘;1231、第四延伸部;1232、第二孔;1233、定位孔;2、轴组件;21、凸轮;22、方头;23、主轴;24、轴承套;25、盖体;251、垫片;252、托盘;3、轮组件;31、外轮;32、轮芯;4、固定件;5、支架;51、第三孔;52、第四孔;53、第五孔;6、轮外罩;7、卡箍。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要说明的是,附图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
能够更加明显易懂,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限定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9.如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包括复数对象,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术语“近端”通常是中控轮远离地面的一端,术语“远端”通常是中控轮靠近地面的一端。以图2为例,图2中杆体111的上部为近端,图2中杆体111的下部为远端。
30.实施例一
31.全制动中控轮,包括轮组件3、轴组件2、制动结构1,所述制动结构1包括主动制动件11以及与所述主动制动件11远端配合的被动制动件12,所述轴组件2与所述主动制动件11连接,所述被动制动件12包括固定座121,所述固定座121与所述轮组件3连接,所述固定座121设置刹车弹片122,所述主动制动件11相对于所述被动制动件12作轴向运动,使所述主动制动件11的一部分配合所述被动制动件12的一部分,并且所述主动制动件11驱动所述刹车弹片122相对于所述固定座121变形,以实现全制动中控轮的锁定或解锁。
32.下面首先描述所述主动制动件11的具体结构如下:
33.请参考图2,进一步的,所述主动制动件11包括杆体111以及与所述杆体111远端连接的第一刹车盘112,所述第一刹车盘112外侧设置至少一齿部1121。
34.具体的,请继续参考图2,所述杆体111为正六棱柱,正六棱柱的设置可使所述杆体111与主轴23内部相配合,使其既能够驱动主轴23转动又能够相对于所述主轴23作轴向运动。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杆体111可以是除六棱柱之外的形状,其只要满足可以与主轴23内部配合即可。请继续参考图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所述第一刹车盘112的对称的两条长边处分别设置五个齿部1121。
35.请继续参考图2,进一步的,所述主动制动件11还包括卡片114,所述卡片114与所述第一刹车盘112卡接,所述卡片114两侧具有第一延伸部1141伸出所述第一刹车盘112近端。具体的,请继续参考图2,在所述第一刹车盘112的对称两条短边出分别开设卡口1122,卡片114固定在所述杆体111上并且第一延伸部1141卡入所述卡口1122,所述第一延伸部1141的长度超过所述第一刹车盘112的上表面。
36.请继续参考图2,进一步的,所述主动制动件11还包括限位片113,所述限位片113设置在所述第一刹车盘112近端,所述限位片113开设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1141卡入的限位孔1131。具体的,请继续参考图2,所述限位片113四角具有四个第二延伸部1132与支架5卡接。所述限位片113的限位孔1131可供所述杆体111穿过,同时所述限位孔1131与所述卡片114的第一延伸部1141位置相对应,当卡片114的第一延伸部1141卡入所述限位孔1131后限
制所述杆体111沿圆周方向转动,即限制了轴组件2的旋转功能。
37.下面描述所述被动制动件12的具体结构如下:
38.请参考图3,进一步的,所述被动制动件12包括固定座121以及与所述固定座121配合的第二刹车盘123,所述第二刹车盘123开设供所述齿部1121穿过的定位孔1233。具体的,请继续参考图3,所述固定座121两侧具有第三延伸部1211卡入支架5中,用于固定所述固定座121。所述第二刹车盘123开设供所述杆体111穿过的第二孔1232,所述第二刹车盘123两侧具有第四延伸部1231卡入支架5中,同时抱住所述固定座121。
39.请参考图3,进一步的,所述刹车弹片122包括横部1221以及与横部1221连接的弯曲部1222,所述横部1221通过固定件4与固定座121连接,所述固定座121开设供所述弯曲部1222穿过的第一孔1212。具体的,请继续参考图3,所述弯曲部1222近端高于所述第一孔1212,便于与杆体111接触,所述弯曲部1222远端低于所述第一孔1212,便于与外轮31接触。所述弯曲部1222在受到杆体111的压力时变形向下弯曲与外轮31接触,所述杆体111离开弯曲部1222时弯曲部1222恢复原状。
40.下面描述所述轴组件2和轮组件3的具体结构如下:
41.请参考图4和图5,进一步的,所述轴组件2包括与所述杆体111连接的主轴23,在所述主轴23远端设置轴承套24,所述轴承套24内设有供所述杆体111穿过的轴承(图中未示出),所述轴组件2的近端具有方头22及凸轮21,所述杆体111的近端伸出所述主轴23与所述方头22连接。
42.具体的,请继续参考图4和图5,所述轴承选用深沟球轴承。其中主动制动件11中杆体111的正六棱柱部分与所述主轴23中心开设的六边形孔相适配,所述杆体111的近端具有外螺纹1111与方头22螺纹连接,所述方头22的近端与凸轮21抵接。所述方头22与所述主轴23之间设置弹性件(图中未示出),所述弹性件用于保证所述方头22抵住凸轮21。所述轴承套24近端设置托盘252,托盘252近端设置垫片251用于锁紧主轴23,所述垫片251近端设置盖体25,所述盖体25内设置多个爪部(图中未示出)用于固定所述垫片251。
43.请参考图4、图5和图6,进一步的,所述轮组件3包括支架5和轮芯32,所述轮芯32外周套设外轮31,所述支架5近端与所述被动制动件12连接,所述支架5远端与所述轮芯32连接。
44.具体的,请参考图4、图5、图6,所述支架5为对称设置的两块,两块所述支架5近端包围所述固定座121及轴承套24,所述支架5上开设互相连通的第三孔51、第四孔52、第五孔53,所述第三孔51卡入限位片113的第二延伸部1132以及固定座121的第三延伸部1211,用于固定所述限位片113和固定座121。所述第四孔52与轮外罩6卡接。所述第五孔53用于固定所述第二刹车盘123的第四延伸部1231。两个所述支架5近端设置卡箍7,用于固定支架5,所述卡箍7远端设置在限位片113的第二延伸部1132上。所述支架5外侧还具有轮外罩6,所述轮外罩6近端与所述盖体25连接并包围所述支架5,所述轮外罩6远端嵌入所述外轮31并与所述支架5远端连接。
45.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46.请参考图4,调整件(图中未示出)穿过所述凸轮21并驱动所述凸轮21转动至下一工位时,凸轮21转动带动方头22下行,由于方头22与所述杆体111的近端螺纹连接,且所述杆体111的正六棱柱与主轴23配合,因此所述杆体111相对于主轴23下行,杆体111的远端在
下行过程带动第一刹车盘112下行,第一刹车盘112在下行过程中逐渐接触并定位使第一刹车盘112的齿部1121进入第二刹车盘123的定位孔1233中,从而限制了所述杆体111的转动,使轮组件3的周向转动功能被锁定。
47.同时,所述杆体111的远端在下行过程中逐渐接触并驱动所述刹车弹片122的弯曲部1222相对于横部1221向下弯曲。弯曲部1222在向下弯曲过程中逐渐接触并卡入外轮31的表面,限制轮组件3的转动,从而达到制动轮组件3的目的。
48.请继续参考图4,当凸轮21位于图中的工位时所述方头22上行时,所述杆体111也相应上行,所述第一刹车盘112上行至靠近限位片113处停止,此时轴组件2的转动功能可继续正常运行,而由于杆体111上行使得所述刹车弹片122的弯曲部1222不再受压力,弯曲部1222恢复原状并不再与外轮31接触,从而实现了轮组件3转动功能的正常运行。
49.请继续参考图4,当所述凸轮21翻转至上一个工位时,所述方头22持续上行并带动杆体111继续上行,所述杆体111上行过程中,与杆体111远端的第一刹车盘112卡接的卡片114两侧第一延伸部1141也随杆体111上行,所述第一延伸部1141逐渐卡入限位片113的限位孔1131中,从而再一次限制了主轴23以及杆体111的周向转动。
50.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5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