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提升随动转向桥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31996发布日期:2022-09-06 22:16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提升随动转向桥总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可提升随动转向桥总成。


背景技术:

2.汽车车桥(又称车轴)通过悬架与车架(或承载式车身)相连接,其两端安装车轮。车桥的作用是承受汽车的载荷,维持汽车在道路上的正常行驶。现有的随动转向桥总成由于不具备提升和转向功能,使得其油耗高、轮胎磨损较快,导致用户使用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升随动转向桥总成,可实现承载和提升功能,当汽车空载和半载时,桥提升起来,节能环保,降低油耗,当汽车满载时,提升桥放下,承载。实现车辆资源,合理化利用。
4.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提升随动转向桥总成,包括车桥和设置在车桥两端的轮毂总成,所述车桥上相对设置有两板簧总成,还包括气囊提升机构和两气囊承载机构;所述气囊提升机构的上端与车架连接,气囊提升机构的下端与车桥连接,用于实现车桥的提升;所述气囊承载机构的上端与车架连接,气囊承载机构的下端与对应的板簧总成连接,用于实现车桥承载工作。
5.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气囊提升机构包括固定板和主气囊;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板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主气囊固定安装在固定板上,且主气囊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导向拉杆,所述导向拉杆的下端贯穿固定板后通过吊链与车桥连接。
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气囊承载机构包括侧气囊,所述侧气囊的下端与板簧总成的板簧座连接,侧气囊的上端通过第二连接板与车架固定连接。
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车架的内侧面连接,第二连接板与车架的外侧面连接。
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板簧总成包括板簧本体;所述板簧本体通过板簧座设置在车桥上,且板簧的前端通过第一连接座与车架连接,板簧的后端依次通过旋转夹板、第二连接座与车架连接。
9.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拉杆总成,所述拉杆总成的两端分别与轮毂总成连接,用于实现随动转向。
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拉杆总成包括横拉杆和两阻尼器;所述横拉杆通过拉杆座与车桥连接,且横拉杆的端部通过第一连接支架与对应的轮毂总成连接;所述阻尼器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支架连接,述阻尼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支架与对应的板簧座连接。
1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轮毂总成设置有制动气室。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3.1、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承载和提升功能,当汽车空载和半载时,桥提升起来,节能环
保,降低油耗,当汽车满载时,提升桥放下,承载。实现车辆资源,合理化利用。
14.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加装阻尼器,当车辆转弯行驶时,横拉杆的扭力传递于阻尼器上,使随动车轮快速角位移,从而在阻尼器的作用下,完成转向或调正运行,实现平稳的随动转向功能,增大汽车转弯半径,同时防止汽车轮胎磨胎。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提升随动转向桥总成的立体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提升随动转向桥总成的主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提升随动转向桥总成的侧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提升随动转向桥总成的俯视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气囊提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
21.1-车桥;
22.2-轮毂总成;21-制动气室;
23.3-板簧总成;31-板簧本体;32-板簧座;33-第一连接座;34
‑ꢀ
旋转夹板;35-第二连接座;
24.4-气囊承载机构;41-侧气囊;42-第二连接板;
25.5-气囊提升机构;51-主气囊;52-固定板;53-升降板;54-第一连接板;55-导向拉杆;56-吊链;
26.6-拉杆总成;61-横拉杆;62-拉杆座;63-第一连接支架;64
‑ꢀ
阻尼器;65-第二连接支架;
27.7-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30.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数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1.下面结合说明书的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2.参见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提升随动转向桥总成,包括车桥1和设置在车桥1两端的轮毂总成2,车桥1上相对设置有两板簧总成3,还包括气囊提升机构5和两气囊承载机构 4;气囊提升机构5的上端与车架7连接,气囊提升机构5的下端与车桥1连接,用于实现车桥1的提升;气囊承载机构4的上端与车架 7连接,气囊承载机构4的下端与对应的板簧总成3连接,用于实现车桥1承载工作。具体的,轮毂总成2设置有制动气室21。
33.参见图4所示,气囊提升机构5包括固定板52和主气囊51;固定板52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板54与车架7固定连接;主气囊 51固定安装在固定板52上,且主气囊51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板53;升降板5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导向拉杆55,导向拉杆55的下端贯穿固定板52后通过吊链56与车桥1连接。
34.参见图3所示,气囊承载机构4包括侧气囊41,侧气囊41的下端与板簧总成3的板簧座32连接,侧气囊41的上端通过第二连接板 42与车架7固定连接。具体的,第一连接板54与车架7的内侧面连接,第二连接板42与车架7的外侧面连接。
35.参见图3所示,板簧总成3包括板簧本体31;板簧本体31通过板簧座32设置在车桥1上,且板簧的前端通过第一连接座33与车架 7连接,板簧的后端依次通过旋转夹板34、第二连接座35与车架7 连接。
36.参见图4所示,还包括拉杆总成6,拉杆总成6的两端分别与轮毂总成2连接,用于实现随动转向。具体的,拉杆总成6包括横拉杆 61和两阻尼器64;横拉杆61通过拉杆座62与车桥1连接,且横拉杆61的端部通过第一连接支架63与对应的轮毂总成2连接;阻尼器 64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支架63连接,述阻尼器64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支架65与对应的板簧座32连接。
3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38.当车桥提升时,两侧气囊放气,主气囊充气,实现车桥提升;当车桥放下承载时,两侧气囊充气,主气囊充气放气,实现车桥承载工作。
39.当车辆转弯行驶时,横拉杆的扭力传递于阻尼器上,使随动车轮快速角位移,从而在阻尼器的作用下,完成转向或调正运行,实现平稳的随动转向功能,防止汽车轮胎磨胎。
40.本实用新型可提升随动转向桥及板簧气囊悬架总成工字梁,采用高强度后桥桥壳材质,焊接成型。拳头采用锻件,整体进行调质,提高前轴承载强度.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强度高,轻量化设计,节能环保,根据客户车型,主销中心距可以定制,自由选配。提升机构总成集成化设计,性能稳定,便于维护,及产品改装。可提升随动转向桥及板簧气囊悬架总成可实现承载和提升功能,当汽车空载和半载时,桥提升起来,节能环保,降低油耗,当汽车满载时,提升桥放下,承载。实现车辆资源,合理化利用。
41.在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优选地”、“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于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者示例中以合适方式结合。
42.通过上述的结构和原理的描述,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采用本领域公知技术的改进和替代均
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