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的后阅读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74092发布日期:2022-12-31 12:51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汽车的后阅读灯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雾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后阅读灯结构。


背景技术:

2.汽车后阅读灯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乘客在后排坐车如在夜晚和天气不够亮的情况下,需要打开后阅读灯才能照亮后排光线,后阅读灯是安装在汽车顶棚上,因为顶棚和后阅读灯装配不可能打螺钉固定,所以都是用卡扣配合形式,现有有一些汽车会因为后阅读灯跟顶棚配合结构不强导致后阅读灯有晃动,甚至发生摩擦异响。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后阅读灯结构,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一些汽车会因为后阅读灯跟顶棚配合结构不强导致后阅读灯有晃动,甚至发生摩擦异响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5.一种用于汽车的后阅读灯结构,包括灯壳和灯罩,所述灯壳和灯罩可拆卸连接,所述灯壳的壳壁上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上设置有上压接平台和下压接平台,所述上压接平台与灯壳固定连接,所述下压接平台与灯壳固定连接,所述上压接平台与下压接平台相配合与汽车的顶棚卡接连接。
6.优选的,所述灯壳的边缘处沿周向均匀间隔设有多条加强筋。
7.优选的,灯壳的壳壁上设置有y向限位块,所述y向限位块设置在远离固定结构的灯壳的壳壁上。
8.优选的,所述y向限位块上设置有倒向卡台。
9.优选的,所述上压接平台上设有横向加强筋板和竖向加强筋板,所述横向加强筋板和竖向加强筋板径向垂直设置。
10.优选的,所述下压接平台上设有多条加强筋。
11.优选的,所述灯壳和灯罩之间通过卡接连接。
12.优选的,所述后阅读灯结构的材质采用pc-abs树脂材料。
13.优选的,所述y向限位块数量为6个,以3个为一组,间隔分布在灯壳的壳壁两侧。
14.优选的,所述固定结构的数量为4个,所述固定结构以两个为一组对称设置在灯壳的壳体的侧壁上。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后阅读灯结构,通过设置上压接平台和下压接平台,保证了上下卡接住顶棚安装面的稳定性,所述灯壳上的边缘处沿周向均匀间隔设有多条加强筋,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一些汽车会因为后阅读灯跟顶棚配合结构不强导致后阅读灯有晃动,甚至发生摩擦异响的问题。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后阅读灯结构可靠性强,体积较小,便于安装和拆卸。
17.进一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灯壳的壳壁上设置有y向限位块,保证了后阅读灯与汽车顶棚的定位和限位的稳固性。
18.进一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压接平台上设有横向加强筋板和竖向加强筋板,在下压接平台上设有多个加强筋,保证了后阅读灯灯壳的强度,保证了后阅读灯跟顶棚配合结构连接稳定且拆装还方便,进一步加强了上压接平台和下压接平台的可承受的强度,使得后阅读灯与汽车顶棚安装更稳固。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后阅读灯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阅读灯的主视剖面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阅读灯与汽车顶棚的俯视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阅读灯与汽车顶棚的主视图;
23.图中:1-灯壳,1.1-加强筋,1.2-y向限位块,2-固定结构,2.1-上压接平台,2.1.1-加强筋板,2.2-下压接平台,2.2.1-加强筋,3-灯罩,4-顶棚。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25.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款便于安装且结构强度很高的汽车后阅读灯结构,如图1为本实用新型后阅读灯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包括灯壳1和灯罩3,所述灯壳1和灯罩3可拆卸连接,所述灯壳1的壳壁上设置有固定结构2,如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阅读灯的主视剖面图,其中主视剖面图为沿后阅读灯主体长边方向的切面图,所述固定结构2上设置有上压接平台2.1和下压接平台2.2,所述上压接平台2.1与灯壳1固定连接,所述下压接平台2.2与灯壳1固定连接,如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阅读灯与汽车顶棚装配的主视图;所述上压接平台2.1与下压接平台2.2相配合与汽车的顶棚4卡接连接。所述上压接平台2.1与下压接平台2.2之间设置有卡槽,所述固定结构2通过卡槽实现汽车后阅读灯与汽车的顶棚4卡接紧密安装,所述灯壳1和灯罩3之间通过卡接连接。
26.所述灯壳1的边缘处沿周向均匀间隔设有多条加强筋1.1,进一步加强了灯壳1的可承受强度。
2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之一,灯壳1的壳壁上设置有y向限位块1.2,分布在后阅读灯的y向两所述y向限位块1.2设置在远离固定结构2的灯壳1的壳壁上,保证了后阅读灯和汽车的顶棚定位和限位。
2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之一,所述y向限位块1.2上设置有倒向卡台,将后阅读灯安装在汽车的顶棚的时候,通过力的作用将y向限位块1.2的倒向卡台可起到支撑作用实现了后阅读灯跟汽车的顶棚配合的稳定性,不会由于。
29.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之一,如图3所示,所述上压接平台2.1上设有横向加强筋板2.1.1和竖向加强筋板2.2.1,所述横向加强筋板2.1.1和竖向加强筋板2.2.1径向垂直设置。所述下压接平台2.2上设有多个加强筋。进一步加强了上压接平台2.1和下压接平台2.2的可承受的强度,使得后阅读灯与汽车顶棚安装更稳固,其中横向加强筋板2.1.1
和竖向加强筋板2.2.1的数量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调整。
30.所述后阅读灯结构的材质采用pc-abs树脂材料。pc-abs树脂材料为聚碳酸酯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混合物,是由聚碳酸酯(pc)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合并而成的热可塑性塑胶,结合了两种材料的优异特性,abs材料的成型性和pc的机械性、冲击强度和耐温、抗紫外线(uv)等性质,颜色是无色透明颗粒,可广泛使用在汽车内部零件、商务机器、通信器材、家电用品及照明设备上。本实用新型使用pc-abs树脂材料进一步保证了后阅读灯结构的强度和稳固性。
31.本实用新型中的后阅读灯中所涉及的部件均通过pc-abs树脂材料熔融一次注塑成型,灯壳1与上压接平台2.1、下压接平台2.2、y向限位块1.2、横向加强筋板2.1.1和竖向加强筋板2.2.1之间的连接均是通过注塑模具将pc-abs树脂材料熔融注塑成型的,一体化的后阅读灯结构更能保证各部件之间的稳定连接,长期使用过程不会由于连接处的松动,发生晃动,而影响后阅读灯与顶棚之间的安装稳定性。
32.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之一,所述y向限位块1.2数量为6个,以3个为一组,间隔均匀分布在灯壳1的壳壁两侧。y向限位块的形状为倒三角的结构,随着灯壳1向汽车顶棚的安装
33.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之一,所述固定结构的数量为4个,所述固定结构2以两个为一组对称设置在灯壳1的壳体的侧壁上,保证了后阅读灯跟顶棚在x向、z向的结构配合定位。其中,x向、y向和z向分别为以灯壳1为三维立体结构x向代表灯壳1的横向方向,y向代表灯壳1的纵向方向,z向代表灯壳1的高度方向。
34.灯罩3上开设有用于导线好穿过的开口,灯罩3上安装有用于控制灯泡发亮的控制设备。
35.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