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篷布搭建用支撑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24513发布日期:2022-11-25 20:14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篷布搭建用支撑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篷布支撑架,具体是一种篷布搭建用支撑架装置。


背景技术:

2.篷布(或称防水布)是一种高强度、具有良好韧性及柔软程度的防水材料,常被用作帆布(油画布)、带聚氨酯涂层的涤纶或制作成聚乙烯类塑料。篷布通常在角部或边缘有坚固的索环,以方便用来穿绳索捆绑、悬挂或覆盖。
3.在平板货车拉货时,通常会采用篷布进行覆盖,从而对货物进行遮蔽防护,在篷布使用时通常会配合支撑架对篷布进行支撑,但是现有的支撑架大多为整体固定的u形设置,在不使用,空间占用较大,无法较好的对其进行收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篷布搭建用支撑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篷布搭建用支撑架装置,包括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第一套管的端部和第一滑杆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壳体,壳体的开口处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座,一侧的第一铰接座上铰接有第一铰接头,另一侧的第一铰接座上铰接有第二铰接头,第一铰接头和第二铰接头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管,第二套管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壳体内设有限位机构,第一铰接头和第二铰接头上对应限位机构处均开设有限位孔,第二套管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有第二铰接座,第二铰接座内铰接有第三铰接头,第三铰接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套管,第二套管的另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三铰接座,第三铰接座内铰接有第四铰接头,第四铰接头上固定连接有第三滑杆,第三滑杆与第三套管相适配,第二铰接座和第三铰接座的外侧均设有与第二套管固定连接的三角限位块。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铰接头和第一铰接头均为l形设置,第二铰接头的长度长于第一铰接头的长度。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滑杆上等距离开设有第一插孔,第一套管的端部对应其中一个第一插孔位置贯穿设有第一固定螺栓,第一套管上开设有用于第一固定螺栓贯穿的穿孔,第一固定螺栓的端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滑杆上等距离开设有第二插孔,第二套管上对应其中一个第二插孔位置贯穿设有第二固定螺栓,第二套管上开设有用于第二固定螺栓贯穿的穿孔,第二固定螺栓的端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滑杆上等距离开设有第三插孔,第三套管的端部贯穿设有第三固定螺栓,第三固定螺栓与第三插孔相适配,第三固定螺栓的端部螺纹连接有第三螺母,第三套管上开设有用于第三固定螺栓贯穿的穿孔。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活动块、限位销、弹簧和拨
杆。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块设在壳体内且与壳体相适配,活动块与壳体内壁滑动连接,限位销固定连接在活动块的一侧,限位销的一端滑动贯穿第一铰接座且与限位孔对应,第一铰接座上开设有用于限位销滑动贯穿的穿孔,弹簧固定连接在活动块的另一侧,弹簧的一端与壳体的端部内壁固定连接,拨杆对称固定连接在活动块的两侧,壳体上对应拨杆处开设有用于拨杆活动的长条槽。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套管、第一滑杆、壳体、第一铰接座、第一铰接头、第二铰接头、第二套管、第二滑杆、第二铰接座、第三铰接头、第三套管、第三铰接座、第四铰接头和第三滑杆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得第二套管、第二滑杆、可以相对于第一套管、第一滑杆进行折叠,第三套管和第三滑杆可以相对与第二套管进行折叠,从而使得装置整体为可折叠设置,从而可以在不使用时对装置进行折叠,方便收纳。,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活动块、限位销、限位孔、弹簧和拨杆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得第一铰接座、第一铰接头、第二铰接头在转动后可以被限定,使得第二套管被稳定竖直,通过三角限位块对第三套管和第三滑杆产生转动限定,从而在第三套管和第三滑杆相互连接后形成稳定的矩形结构,从而使本篷布搭建用支撑架装置具有稳定连接支撑的效果。
16.3、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套管、第一滑杆、第二套管、第二滑杆、第三套管、第三滑杆、第一插孔、第一固定螺栓、第二插孔、第二固定螺栓、第三插孔和第三固定螺栓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得可以通过第一插孔、第二插孔和第三插孔的选择,使得第一套管和第一滑杆的总长可以调节,对装置的支撑宽度进行调节,第二套管和第二滑杆的总长可以调节,对装置的支撑高度进行调节,第三套管和第三滑杆的总长可以调节,对装置的间距进行调节,没从而适合不同宽度的篷布支撑,从而使得本篷布搭建用支撑架装置的适应性更广。
附图说明
17.图1为一种篷布搭建用支撑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一种篷布搭建用支撑架装置中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19.图3为一种篷布搭建用支撑架装置中局部结构剖视图。
20.图4为一种篷布搭建用支撑架装置的收缩状态图。
21.图中:1、第一套管;2、第一滑杆;3、壳体;4、第一铰接座;5、第一铰接头;6、第二铰接头;7、第二套管;8、第二滑杆;9、限位机构;10、限位孔;11、第二铰接座;12、第三铰接头;13、第三套管;14、第三铰接座;15、第四铰接头;16、第三滑杆;17、三角限位块;18、第一插孔;19、第一固定螺栓;20、第二插孔;21、第二固定螺栓;22、第三插孔;23、第三固定螺栓;24、活动块;25、限位销;26、弹簧;27、拨杆。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篷布搭建用支撑架装置,包括第一套管1,第一套管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2,第一套管1的端部和第一滑杆2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壳体3,壳体3的开口处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座4,一侧的第一铰接座4上铰接有第一铰接头5,另一侧的第一铰接座4上铰接有第二铰接头6,第一铰接头5和第二铰接头6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管7,第二套管7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8,壳体3内设有限位机构9,第一铰接头5和第二铰接头6上对应限位机构9处均开设有限位孔10,第二套管7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有第二铰接座11,第二铰接座11内铰接有第三铰接头12,第三铰接头1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套管13,第二套管7的另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三铰接座14,第三铰接座14内铰接有第四铰接头15,第四铰接头15上固定连接有第三滑杆 16,第三滑杆16与第三套管13相适配,第二铰接座11和第三铰接座14的外侧均设有与第二套管7固定连接的三角限位块17。
24.第二铰接头6和第一铰接头5均为l形设置,第二铰接头6的长度长于第一铰接头5 的长度、从而使得连接在第一铰接头5和第二铰接头6上的第二套管7,在通过第一铰接座4翻转后,第二套管7相互堆叠,形成整体贴合结构。
25.第一滑杆2上等距离开设有第一插孔18,第一套管1的端部对应其中一个第一插孔 18位置贯穿设有第一固定螺栓19,第一套管1上开设有用于第一固定螺栓19贯穿的穿孔,第一固定螺栓19的端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
26.第二滑杆8上等距离开设有第二插孔20,第二套管7上对应其中一个第二插孔20位置贯穿设有第二固定螺栓21,第二套管7上开设有用于第二固定螺栓21贯穿的穿孔,第二固定螺栓21的端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
27.第三滑杆16上等距离开设有第三插孔22,第三套管13的端部贯穿设有第三固定螺栓 23,第三固定螺栓23与第三插孔22相适配,第三固定螺栓23的端部螺纹连接有第三螺母,第三套管13上开设有用于第三固定螺栓23贯穿的穿孔。
28.限位机构9包括活动块24、限位销25、弹簧26和拨杆27。
29.活动块24设在壳体3内且与壳体3相适配,活动块24与壳体3内壁滑动连接,限位销25固定连接在活动块24的一侧,限位销25的一端滑动贯穿第一铰接座4且与限位孔 10对应,第一铰接座4上开设有用于限位销25滑动贯穿的穿孔,弹簧26固定连接在活动块24的另一侧,弹簧26的一端与壳体3的端部内壁固定连接,拨杆27对称固定连接在活动块24的两侧,拨杆27部分伸出壳体3,壳体3上对应拨杆27处开设有用于拨杆27 活动的长条槽,从而可以通过拨杆27对活动块24进行拉动,解除限位销25与限位孔10 处插接关系。
3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31.使用时,扳动第二套管7,在第一铰接座4、第一铰接头5和第二铰接头6的配合下,第二套管7被扳开,挡板开90
°
时,此时限位孔10与限位销25对应,此时弹簧26带动活动块24活动,从而使得限位销25插入对应限位孔10内,使得第一铰接座4与第一铰接头5和第二铰接头6限定,然后通过第一插孔18和第一固定螺栓19的配合对第一套管 1和第一滑杆2进行调节,从而控制装置的宽度,然后通过第二插孔20和第二固定螺栓 21对第二套管7和第二滑杆8进行调节,从而控制装置的高度,然后通过第三铰接座14、第四铰接头15的配合翻转第三滑杆16,第二铰接座11和第三铰接头12的配合翻转第三套管13,并将相邻装置上的第三套管13和第三滑杆16对插,此时在三角限位块17的作用下,第三套管13和第三滑杆16和第二套管7之间组成一个稳定矩形,使得相邻装置稳定连接,此时通过第三插孔22和第三固
定螺栓23对第三套管13和第三滑杆16进行长度调节,从而控制相邻装置的间距,从而适应不同大小的篷布搭建。
32.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