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灯托架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45213发布日期:2022-11-03 06:50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大灯托架总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体,具体涉及一种大灯托架总成。


背景技术:

2.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消费者对造型、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在造型、性能方面也一直在快速发展,在造型方面,汽车行业相继引入空气动力学、工业美学等概念,力求汽车造型满足目标群体的需求,使汽车成为真正的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最佳表现形式。在性能方面,安全性、舒适性、nvh性能也在迅速的提升,汽车行业的工作者们不断的研究动力源、传播路径、响应等机制,来改善舒适性和nvh性能,在碰撞安全方面,致力于加强车身结构,增加碰撞力的传递路径,并且增加主动安全配置来提升汽车整车的碰撞性能,保护乘客和行人的安全。这些造型、性能方面的变化和需求,都要求隐藏在汽车外覆盖件内部的车身结构更加灵活、更加多变、更加精益,兼容性更高。
3.cn105984502a公开了一种汽车前端模块,包括主框架,主框架由上梁、下梁及侧梁组成,主框架由塑料一体注塑成型,简单快捷,主框架上设有加强筋,侧梁中部处均设有前纵梁及防撞梁的安装部,安装部间设有横梁,上梁中部设有钩圈,横梁与上梁间连接有钢件支撑件,钢件支撑件连接上梁一端上设有与钩圈相匹配的挂钩,横梁与钢件支撑件一体成型,即增加了前面模块的承载力,延长主框架的使用寿命,横梁两端设有挂钩,横梁与侧梁连接处设有与挂钩相匹配的钩圈,侧梁上部均设有钢件大灯托架。钢件的大灯托架承载力大,减少模块的损坏;钩圈与主框架一体成型,结构紧凑,使得横梁与钢件支撑件的安装方便快速,且在主框架收到损坏时,可快速拆卸,方便省力。毋庸置疑,上述专利文献公开的技术方案是所属技术领域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灯托架总成,能够提高车身结构的稳定性,结构简单,强度高,便于装配,并且能够与满足多个零部件的安装需求。
5.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大灯托架总成,包括大灯托架主体和大灯托架连接件,所述大灯托架连接件包括用于与散热器托架立柱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以及用于与所述大灯托架主体的前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大灯托架主体的后部设置有用于与副纵梁连接的第三连接部。
6.进一步,所述大灯托架连接件还包括用于与前大灯总成连接的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下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前部均与所述第四连接部连接。
7.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后部设置有用于与前罩锁拉索连接的第五连接部。
8.进一步,还包括喇叭安装支架,所述喇叭安装支架与所述大灯托架主体连接。
9.进一步,所述喇叭安装支架包括支架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上的喇叭定位件。
10.进一步,所述支架主体上设置有喇叭安装孔,所述支架主体对应所述喇叭安装孔的位置上设置有预焊螺母。
11.进一步,所述大灯托架主体包括主体平板以及两个主体加强翻边,两个所述主体加强翻边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平板的两侧,使所述大灯托架主体的截面呈“几”字形。
12.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大灯托架主体的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用于与所述主体平板连接的平板安装边和用于与其中一所述主体加强翻边连接的翻边安装边。
13.进一步,所述主体平板的前部通过螺栓与所述平板安装边连接,其中一所述主体加强翻边的前部通过螺栓与所述翻边安装边连接。
14.进一步,所述主体平板的后部通过螺栓与副纵梁连接,其中一所述主体加强翻边的后部通过螺栓与副纵梁连接。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实用新型的大灯托架连接件和大灯托架主体采用分体式结构,机舱左右侧各设置一个大灯托架总成,两个大灯托架总成互相对称,大灯托架主体的前部通过大灯托架连接件与散热器托架立柱连接,大灯托架主体的后部与副纵梁连接,使机舱左右侧前端区域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稳定结构,对车身结构的稳定性非常有力;
17.2、本实用新型的大灯托架总成的前部与散热器托架立柱相连,保证了冷却模块的安装点的动刚度,避免了散热器、冷凝器、冷却风扇在工作时的振动成为激励源,进而振动噪声传递到车内,引起噪声超标,引起乘客的不舒适,大灯托架总成的后部与副纵梁相连,加强了副纵梁的结构,在小偏置碰撞工况下,副纵梁变形更加稳定可靠,能够较好的将碰撞力传递至副纵梁,保证了车体结构在小偏置碰撞过程中性能的充分发挥,保障了乘客的安全;
18.3、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前大灯总成、前罩锁拉索以及汽车喇叭的安装需求;
19.4、本实用新型能够为前大灯总成提供前后方向上以及上下方向上的定位,保证了前大灯总成与如前保险杠等周边汽车零部件的间隙断差;
20.5、本实用新型的支架主体以及大灯托架主体均具有较高强度,抗弯曲、抗扭转能力强;
21.6、本实用新型的大灯托架主体与大灯托架连接件通过螺栓连接,大灯托架主体与副纵梁通过螺栓连接,能够便于拆装以及更换,降低售后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图1的a-a截面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连接部与前大灯总成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喇叭安装支架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喇叭安装支架与汽车喇叭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连接部与前罩锁拉索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29.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大灯托架连接件与散热器托架立柱进行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30.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大灯托架主体与大灯托架连接件以及副纵梁进行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31.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大灯托架主体与大灯托架连接件以及副纵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碰撞力传递路径示意图;
33.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与前保险杠的布置关系示意图;
34.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与汽车前罩以及前大灯总成的布置关系示意图。
35.主要附图中标记如下:
36.1-大灯托架总成,11-大灯托架主体,111-主体平板,112-主体加强翻边,113-第三连接部,12-大灯托架连接件,121-第一连接部,1211-第一焊接位置,1212-第二焊接位置,122-第二连接部,123-第四连接部,124-第五连接部,13-喇叭安装支架,131-支架主体,132-喇叭安装孔,133-喇叭定位件,134-预焊螺母;
37.2-前大灯总成,3-汽车前罩,4-前保险杠,5-散热器托架立柱,6-副纵梁,7-冷却模块,8-汽车喇叭,9-前罩锁拉索。
具体实施方式
38.如图1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大灯托架总成1,包括大灯托架主体11和大灯托架连接件12,大灯托架连接件12包括用于与散热器托架立柱5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21以及用于与大灯托架主体11的前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122,大灯托架主体11的后部设置有用于与副纵梁6连接的第三连接部113。
39.大灯托架连接件12和大灯托架主体11采用分体式结构,机舱左右侧各设置一个大灯托架总成1,两个大灯托架总成1互相对称,大灯托架主体11的前部通过大灯托架连接件12与散热器托架立柱5连接,大灯托架主体11的后部与副纵梁6连接,使机舱左右侧前端区域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稳定结构,对车身结构的稳定性非常有力。如图9-图12所示,同时,大灯托架总成1的前部与散热器托架立柱5相连,保证了冷却模块7的安装点的动刚度,避免了散热器、冷凝器、冷却风扇在工作时的振动成为激励源,进而振动噪声传递到车内,引起噪声超标,引起乘客的不舒适,大灯托架总成1的后部与副纵梁6相连,加强了副纵梁6的结构,在小偏置碰撞工况下,副纵梁6变形更加稳定可靠,能够较好的将碰撞力传递至副纵梁6,保证了车体结构在小偏置碰撞过程中性能的充分发挥,保障了乘客的安全。
40.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大灯托架连接件12还包括用于与前大灯总成2连接的第四连接部123,第一连接部121的下部与第二连接部122连接,第一连接部121和第二连接部122的前部均与第四连接部123连接。第四连接部123、第一连接部121以及第二连接部122组成一个两两互相连接的三面半封闭结构,大灯托架连接件12的强度较高,并且第四连接部123与前大灯总成2的下部通过螺栓连接,第四连接部123的前端面能够与前大灯总成2的下部相贴合,同时第四连接部123上设置有轴线沿前后方向的螺栓过孔和定位孔,能够为前大灯总成2提供前后方向上以及上下方向上的定位,保证了前大灯总成2与如前保险杠4、汽车前罩3等周边汽车零部件的间隙断差。此外,大灯托架总成1位于前大灯总成2的下方,并且大灯托架总成1位于前保险杠4的后上方,布置上满足了前大灯总成2在前后方向上以
及上下方向上的位置和空间需求。
41.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6所示,第二连接部122的后部设置有用于与前罩锁拉索9连接的第五连接部124。第五连接部124使得大灯托架总成1还具有对前罩锁拉索9进行固定的作用。
42.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4和图5所示,还包括喇叭安装支架13,喇叭安装支架13与大灯托架主体11连接。喇叭安装支架13使得大灯托架总成1还具有对汽车喇叭8进行固定的作用。
43.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4和图5所示,喇叭安装支架13包括支架主体131以及设置在支架主体131上的喇叭定位件133;在本实施例中,支架主体131上设置有喇叭安装孔132,支架主体131对应喇叭安装孔132的位置上设置有预焊螺母134。通过喇叭定位件133与汽车喇叭8配合,对汽车喇叭8进行一个初定位,然后通过螺栓与预焊螺母134配合将汽车喇叭8固定。支架主体131的截面呈“几”字形,具有较高强度,能够保证汽车喇叭8的稳定性。
44.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大灯托架主体11包括主体平板111以及两个主体加强翻边112,两个主体加强翻边112分别设置在主体平板111的两侧,使大灯托架主体11的截面呈“几”字形,具有较高强度,抗弯曲、抗扭转能力强。
45.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二连接部122与大灯托架主体11的形状相适配,第二连接部122包括用于与主体平板111连接的平板安装边和用于与其中一主体加强翻边112连接的翻边安装边。大灯托架主体11的截面呈“几”字形,因此第二连接部122与大灯托架主体11的形状相适配能够使大灯托架主体11与大灯托架连接件12连接时有自定位功能,能够降低装配难度,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装配效率。
46.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主体平板111的前部通过螺栓与平板安装边连接,其中一主体加强翻边112的前部通过螺栓与翻边安装边连接。大灯托架主体11与大灯托架连接件12通过螺栓连接,便于拆装以及更换,降低售后维修成本;大灯托架主体11与大灯托架连接件12的连接处具有两个连接点,能够保证连接强度。
47.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主体平板111的后部通过螺栓与副纵梁6连接,其中一主体加强翻边112的后部通过螺栓与副纵梁6连接。大灯托架主体11与副纵梁6通过螺栓连接,便于拆装以及更换,降低售后维修成本;大灯托架主体11与副纵梁6的连接处具有两个连接点,能够保证连接强度。
48.在进行装配时,如图7所示,首先将第一连接部121的第一焊接位置1211和第二焊接位置1212与散热器托架立柱5相贴合,然后通过焊点001、焊点002、焊点003以及焊点004使第一焊接位置1211和第二焊接位置1212均与散热器托架立柱5通过焊接连接,从而实现第一连接部121与散热器托架立柱5的连接,然后通过焊点005和焊点006将喇叭安装支架13与大灯托架主体11连接,如图8所示,最后将大灯托架主体11的前部放置在大灯托架连接件12上,将大灯托架主体11的后部放置在副纵梁6上,通过螺栓007将主体平板111与第二连接部122连接,通过螺栓008将主体平板111与副纵梁6连接,通过螺栓009将主体加强翻边112与第二连接部122连接,通过螺栓010将主体加强翻边112与与副纵梁6连接。
49.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
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