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触摸控制室内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49926发布日期:2022-11-03 08:35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触摸控制室内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触摸控制室内灯。


背景技术:

2.目前,汽车内的室内灯,也是汽车内饰的一部分,目前主流的汽车室内灯,还是传统的机械开关,在按压开关面板的时候,操作力有过大或过小的手感差异,有开关卡涩问题,同时,观察整灯,开关面板与周边件的间隙存在或大或小的不良外观,在开关面板按下去的时候,能看到室内灯内部结构的不良问题。随着人们对汽车室内灯使用要求和外观评价要求的提高,汽车室内灯的设计方法和外观造型设计方案也需要不断提高。
3.为此,申请公布号为cn108571680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内触摸控制的室内灯,包括依次设置的外壳体、饰圈、内壳体、pcb线路板和壳体,饰圈卡接固定在内壳体上,在内壳体与壳体之间装有具有led灯和触摸功能的pcb线路板,最外层的外壳体卡接在壳体上;其中,外壳体包括透光区和触摸区,透光区的内侧面为皮纹结构,触摸区与pcb线路板电连接用于控制led灯的点亮或熄灭。
4.上述的室内灯需在透光区以外的位置布置触摸按键,且触摸面积较小,操作识别度不够明显,在整体布置上和机械式结构基本没有差异,所以在成本上也不具优势,市场竞争力不够。
5.为此,申请公布号为cn 212961358 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触摸式室内灯,包括具有开口的壳体、设于壳体内的pcb板一、以及设于pcb板一上的led光源一和触摸芯片,pcb板一上设有与开口正对设置的装饰圈,装饰圈远离pcb板一的一端内侧设有透光镜片,装饰圈内同轴设有呈环形的导电介质,导电介质的一端与pcb板一电连接,其另一端抵靠在透光镜片上,导电介质内设有导光体,导光体的一端紧贴在led光源一上,其另一端延伸至透光镜片处,它解决了现有汽车室内灯需要额外布置触摸按键的问题,将触摸区域和出光区域集成在一个区域上。
6.上述室内灯的导电介质为饰圈内的电镀金属区域,导电性能和触摸性能受到导电介质自身表面处理影响大且电镀的金属需要高硬度,低金属活性,本身成本较高;导电介质的区域面积也受到整灯外观影响较大,实现外观的同时很难兼顾产品性能,具有外观局限性;另外此方案还需增加额外的线束,将导电介质与线路板电连接,方案本身成本较高,局限性较大,实用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触摸控制室内灯,无需机械动作,机械结构简单。
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9.一种汽车触摸控制室内灯,它包括外灯罩、触摸膜片、线路板、饰圈、内灯罩、壳体和后盖,所述外灯罩设置在壳体的前端面中,所述触摸膜片粘贴在外灯罩的背面,所述触摸
膜片与线路板电性连接;所述饰圈与壳体卡接固定,将外灯罩压接在饰圈和壳体之间;所述内灯罩位于壳体的腔体内,所述内灯罩与壳体的腔体内壁卡接固定;所述后盖与壳体的后端面通过卡扣卡接固定,将线路板压接在壳体和后盖之间。
10.进一步,所述饰圈的内壁设置有若干公扣,所述壳体的前端面设置有若干与所述公扣卡接的母扣。
11.进一步,所述触摸膜片通过自带的背胶与外灯罩的背面粘贴。
12.进一步,所述触摸膜片上设置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与线路板电性连接。
13.进一步,所述线路板上电性连接有线束,所述饰圈通过线束与线路板电性连接。
14.进一步,所述饰圈为表面镀金属的塑料材质。
15.进一步,所述内灯罩的朝向外灯罩的表面设置有用于将光线进行偏折的花纹。
16.进一步,所述外灯罩的侧壁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壳体的前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配合卡接的卡块。
17.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不同于传统机械开关,无机械动作,无复杂的机械结构,整灯将出光面和开关区域集成在一起,触摸区域和发光区域面积不受限制,触摸膜片一体式设计,不用增加额外的线束,方案无金属介质,抗静电性能好,方案整体稳定性高,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触摸控制室内灯的爆炸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触摸控制室内灯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外灯罩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触摸膜片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线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饰圈的结构示意图;
24.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内灯罩的结构示意图;
25.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26.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27.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线束的结构示意图;
28.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饰圈与线束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触摸控制室内灯,它包括外灯罩1、触摸膜片2、线路板3、饰圈4、内灯罩5、壳体6、后盖7和线束8。当手指触摸到外灯罩1表面区域时,外灯罩1正面的电容会瞬时增大。外灯罩1背面的触摸膜片2会将手指电容带来的电容信号传递到线路板3,线路板3上的触摸芯片通过测量触摸膜片和其环境之间的电容变化来检测触摸膜片附近是否有手指触控,以此来打开或关闭线路板3上的led灯的电源。
31.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的外灯罩1限位在壳体6的前端面中,外灯罩1的侧壁上开
设有卡槽11,壳体6的前端面上设置有与卡槽11配合卡接的卡块62。
32.如图2、4所示,本实施例的触摸膜片2粘贴在外灯罩1的背面,触摸膜片2与线路板3电性连接。触摸膜片2通过自带的背胶与外灯罩1的背面粘贴,触摸膜片2上设置有连接片21,连接片21与线路板3电性连接。
33.如图2、6所示,本实施例的饰圈4与壳体6卡接固定,将外灯罩1压接在饰圈4和壳体6之间。饰圈4的内壁设置有若干公扣41,壳体6的前端面设置有若干与公扣41卡接的母扣61。
34.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内灯罩5位于壳体6的腔体内,内灯罩5与壳体6的腔体内壁卡接固定。灯光从线路板3上的led灯发出,通过内灯罩5后将光线聚集。
35.如图2、9所示,本实施例的后盖7与壳体6的后端面通过卡扣卡接固定,将线路板3压接在壳体6和后盖7之间。
36.如图2、5、10、11所示,本实施例的线路板3上电性连接有线束8,本实施例的饰圈4为表面镀金属的塑料材质,饰圈4上的连接板与线束8卡接,饰圈4通过线束8与线路板3电性连接。当手指触摸后饰圈4会产生静电,需要增加线束8将饰圈4与线路板3连接,实现抗静电。
37.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内灯罩5的朝向外灯罩1的表面设置有用于将光线进行偏折的花纹,内灯罩5表面的花纹会将光线偏折适宜的角度用来照明,光线通过外灯罩1后光线被打匀,能够均匀的照射出来,实现好的外观和照明效果。
38.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