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蓄电池固定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2.随着汽车成本的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汽车前舱布置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汽车蓄电池大部分布置在汽车前舱内,为了固定蓄电池以及其他零部件需要在汽车前舱内安装蓄电池安装支架,现有的蓄电池安装支架为分体式的,体积较大,利用率不高,安装的稳定性差,而且当前舱内进水时,蓄电池安装支架内可能会有积水,使蓄电池被水浸泡而使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安装的稳定性高、避免产生积水的汽车蓄电池固定支架结构。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汽车蓄电池固定支架结构,包括用于定位蓄电池的托盘,所述托盘的两端与车身纵梁相连,所述托盘的一侧设置有安装空气滤清器的安装支架,所述托盘上设置有内凹的导水槽,所述导水槽内设置有导流孔。
5.所述托盘的一端通过固定架可拆卸连接在车身纵梁的底端,所述托盘的另一端设置有台阶段,所述台阶段的端部与车身纵梁的上端可拆卸相连。
6.所述固定架设置为几字形支架,所述固定架通过连接螺栓ⅰ与所述托盘的一端相连。
7.所述托盘的一端设置有条形凹槽,所述连接螺栓ⅰ位于所述条形凹槽内且所述连接螺栓ⅰ的上端不超过所述条形凹槽的上端。
8.所述台阶段通过连接螺栓ⅱ与所述车身纵梁的上端相连,且所述连接螺栓ⅱ的上端不超过所述托盘的上表面;所述台阶段的过渡处设置有多个加强筋。
9.所述托盘靠近所述台阶段的一端设置有穿线孔,蓄电池正极线束穿过所述穿线孔和车身纵梁后连接在所述连接螺栓ⅱ上。
10.所述导水槽设置为t形凹槽,所述t形凹槽内均布有多个导流孔。
11.所述托盘的两侧和一端的边缘设置有向上的翻边。
12.所述托盘的两侧相对设置有耳座,两个耳座分别通过螺杆与压板相连,所述压板的下端将蓄电池的上端压紧。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蓄电池定位在托盘上,在托盘的一侧安装空气滤清器,将托盘的两端安装在车身纵梁上,提高了托盘的集成安装功能,使结构更紧凑;通过在托盘上设置导水槽,在导水槽内设置导流孔,使托盘上沉积的水流向导水槽并由导流孔外排,避免了
蓄电池被水浸泡的问题。
15.2、本实用新型中托盘的一端通过固定架固定在车身纵梁的底端,托盘的另一端的台阶段固定在车身纵梁的上端,提高了托盘与车身纵梁连接的稳定性。
16.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托盘的一端通过连接螺栓ⅱ与所述车身纵梁相连,将蓄电池正极线束穿过穿线孔和车身纵梁后连接在连接螺栓ⅱ上,使连接螺栓ⅱ所在的位置成为蓄电池正极线束的安装点和线束连接点,为固定前舱线束提供了安装点,节约了空间。
17.综上,该汽车蓄电池固定支架结构简单紧凑,安装的稳定性高,可及时排出积水,为固定前舱线束提供了安装点,节约了安装空间。
附图说明
18.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20.图2为图1的俯视图;
21.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托盘,2.安装支架,3.导水槽,4.导流孔,5.固定架,6.台阶段,7.连接螺栓ⅰ,8.条形凹槽,9.连接螺栓ⅱ,10.加强筋,11.穿线孔,12.翻边,13.耳座。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5.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方案为: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汽车蓄电池固定支架结构,包括用于定位蓄电池的托盘1,托盘1的两端与车身纵梁相连,托盘1的一侧设置有安装空气滤清器的安装支架2,提高了托盘1的集成安装功能,使结构更紧凑;托盘1上设置有内凹的导水槽3,导水槽3内设置有导流孔4,使托盘1上沉积的水流向导水槽3并由导流孔4外排,避免了蓄电池被水浸泡的问题。
26.具体地,其中的托盘1的一端通过固定架5可拆卸连接在车身纵梁的底端,托盘1的另一端设置有台阶段6,台阶段6的端部与车身纵梁的上端可拆卸相连,提高了托盘1与车身纵梁连接的稳定性。
27.其中的固定架5设置为几字形支架,固定架5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螺栓ⅰ7与托盘1的一端相连,使托盘1通过三点式安装结构与车身纵梁相连,提高了固定支架结构安装的稳
定性。
28.具体地,其中的托盘1的一端设置有条形凹槽8,连接螺栓ⅰ7位于条形凹槽8内且连接螺栓ⅰ7的上端不超过条形凹槽8的上端,既避免与蓄电池底面产生干涉,使蓄电池平稳放置在托盘1上表面,又加强了托盘1的刚度。
29.具体地,其中的台阶段6通过连接螺栓ⅱ9与车身纵梁的上端相连,且连接螺栓ⅱ9的上端不超过托盘1的上表面,避免与蓄电池底面产生干涉,保证了蓄电池平稳放置在托盘1上表面;台阶段6的过渡处设置有多个加强筋10,提高了托盘1的刚度和稳定性。
30.具体地,其中的托盘1靠近台阶段6的一端设置有穿线孔11,蓄电池正极线束穿过穿线孔11和车身纵梁后连接在连接螺栓ⅱ9上,使连接螺栓ⅱ9所在的位置成为蓄电池正极线束的安装点和线束连接点,为固定前舱线束提供了安装点,节约了空间。
31.具体地,其中的导水槽3设置为t形凹槽,t形凹槽可覆盖托盘1的中部和边缘,在导向槽内均布有多个导流孔4,使托盘1上的积水可及时排出。
32.另外,托盘1的两侧和一端的边缘设置有向上的翻边12,可对其上的蓄电池的周向进行定位挡止;托盘1的两侧相对设置有耳座13,两个耳座13分别通过螺杆与压板相连,螺杆的一端设置有钩状结构,通过钩状结构与耳座13挂接相连,螺杆的另一端穿过压板后与螺母相连,通过旋拧螺母可使压板的下端将蓄电池的上端压紧定位,使蓄电池定位更稳定。
33.综上,该汽车蓄电池固定支架结构简单紧凑,安装的稳定性高,可及时排出积水,为固定前舱线束提供了安装点,节约了安装空间。
34.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原理,本说明书并非是要将本实用新型局限在所示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