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靠背及汽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83771发布日期:2022-12-24 06:09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座椅靠背及汽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座椅靠背及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2.汽车座椅为汽车内部的重要配件之一,汽车座椅包括座椅底部及座椅靠背,为了提高乘客的舒适度,座椅靠背一般活动设于座椅底部上,例如,座椅靠背以前后位置可调整的设于座椅底部,和/或,座椅靠背以前后俯仰角度可调的方式设于座椅底部。但是,目前的汽车座椅的舒适性还是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座椅靠背,能够将肩部单元调节至合适的角度位置,以适配不同高度和不同体型的乘客的肩部,使得乘客乘坐舒适。
4.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座椅靠背,包括靠背本体、肩部单元及旋转机构;所述肩部单元设于所述靠背本体的前侧,所述肩部单元的底端通过所述旋转机构与所述靠背本体转动连接,所述肩部单元能够被驱动前后旋转以靠近或远离所述靠背本体,所述肩部单元在旋转后能够被所述旋转机构进行锁定。
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靠背本体上形成有收纳腔,所述肩部单元能够收纳于所述收纳腔中,所述肩部单元还能够自所述收纳腔向前旋转撑开。
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靠背本体包括靠背支架及靠背软套;
7.所述靠背支架包括两个支撑臂及连接臂;两个所述支撑臂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连接臂的相对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臂的顶端连接;所述连接臂的两端之间的部分由前向后弯曲内凹设置;
8.所述靠背软套包裹于两个所述支撑臂及所述连接臂外,所述连接臂、两个所述支撑臂及所述靠背软套共同形成所述收纳腔。
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肩部单元相对所述靠背本体的旋转角度范围为0
°
~25
°

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肩部单元的旋转调节为自动调节或手动调节。
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肩部单元包括肩部支架;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调角器组件、卷簧及铰链组件;所述肩部支架的一端通过所述调角器组件与所述靠背本体连接,所述肩部支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铰链组件与所述靠背本体连接,所述卷簧连接于所述靠背本体与所述调角器组件之间。
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调角器组件包括靠背连接板、肩部连接板、核心件及手轮;所述靠背连接板与所述靠背本体固接,所述肩部连接板与所述肩部支架固接;所述核心件连接于所述靠背连接板与所述肩部连接板之间,所述手轮与所述核心件连接,所述手轮用于驱动所述核心件使得所述核心件带动所述肩部连接板相对所述靠背连接板旋转;所述卷簧连接于所述核心件与所述靠背本体之间。
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铰链组件包括旋转板及安装轴,所述安装轴固定设于所述靠背本体上,所述旋转板的一端转动套设于所述安装轴上,所述旋转板的另一端固接于所述肩部支架上。
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一套筒及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靠背本体固接,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肩部单元固接,所述第二套筒套设于所述第一套筒上;所述第二套筒的内壁凸设有多个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凸起,所述第一套筒的外壁上凹设有多个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凹槽;所述第二套筒能被所述肩部单元带动相对于所述第一套筒旋转,所述凸起在所述第二套筒旋转的过程中能够分别与不同的所述凹槽凹凸配合。
15.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座椅底部及上述座椅靠背;
16.其中,所述座椅靠背固定设于所述座椅底部上;
17.或者,所述座椅靠背以前后俯仰角度可调和/或前后位置可调地方式设于所述座椅底部。
18.有益效果:
19.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座椅靠背,通过将肩部单元以前后角度可调地方式设于靠背本体,从而可以通过调节肩部单元的位置以使得肩部单元刚好支撑于乘客的肩部,使得乘客可以以最舒适的姿态坐在该汽车座椅上,同时肩部还能够得到稳定支撑,乘坐舒适;此外,由于针对不同高度及不同体型的乘客可以通过调节肩部单元的位置来适应,从而使得该座椅靠背的适用范围广。此外,通过将肩部单元设于靠背本体的前侧,可以使得靠背本体对肩部单元具有一定的遮挡作用,至少从后侧看座椅靠背为一体结构,不影响美观;另外,可以通过靠背本体对肩部单元起到支撑作用,使得肩部单元不会孤立设置,结构强度更高,更稳定。
20.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通过上述座椅靠背的设置,使得该汽车座椅能够适用于不同体型及不同高度的乘客,且能够将乘客支撑于不同的乘坐角度,以满足乘客的不同乘坐需求。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座椅靠背的内部骨架的结构示例图;
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座椅靠背的内部骨架的分解示例图;
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肩部单元相对于靠背本体的运动示意图;
24.图4为图2中的靠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图2中的调角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图2中的旋转板的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
28.1、靠背本体;10、收纳腔;11、靠背支架;111、支撑臂;112、连接臂;113、加强臂;2、肩部单元;21、肩部支架;3、旋转机构;31、调角器组件;311、靠背连接板;312、肩部连接板;3121、第二旋转部;3122、第二连接部;313、核心件;32、卷簧;33、铰链组件;331、旋转板;3311、第一旋转部;3312、第一连接部;332、安装轴;4、第一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30.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该汽车座椅包括座椅底部及座椅靠背。
31.其中,座椅靠背可以固定设于座椅底部上,也即是座椅靠背的位置固定,当乘客坐于该汽车座椅上时,座椅牢靠。
32.座椅靠背也可以活动设于座椅底部,则乘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座椅靠背的位置进行调整。例如,座椅靠背以前后俯仰角度可调的方式设于座椅底部,且座椅靠背以前后位置可调地方式设于座椅底部,则乘客可以调节座椅靠背的前后位置以及座椅靠背的前后俯仰角度,从而达到对自身最佳支撑的位置。可以理解地,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座椅靠背也可以以前后俯仰角度可调的方式设于座椅底部,但是前后位置不可调;或者是座椅靠背以前后位置可调,但是座椅的前后俯仰角度不可调的方式设于座椅底部,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33.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座椅靠背。
34.参照图1及图2,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座椅靠背的内部骨架示例图,图2为座椅靠背的分解示意图。座椅靠背包括靠背本体1、肩部单元2及旋转机构3;肩部单元2设于靠背本体1的前侧,肩部单元2的底端通过旋转机构3与靠背本体1转动连接,肩部单元2能够被驱动前后旋转以靠近或远离靠背本体1,肩部单元2在旋转后能够被旋转机构3进行锁定。
35.其中,以靠背本体1朝向人体的一侧为前侧,以靠背本体1背离人体的一侧为后侧,则肩部单元2设于靠背本体1的前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将肩部单元2设于靠背本体1的前侧,可以使得靠背本体1对肩部单元2具有一定的遮挡作用,至少从后侧看座椅靠背为一体结构,不影响美观;另外,可以通过靠背本体1对肩部单元2起到支撑作用,使得肩部单元2不会孤立设置,结构强度更高,更稳定。
36.请参阅图3,为肩部单元2相对于靠背本体1的运动状态图,其中,肩部单元2能够被驱动前后旋转,具体是指肩部单元2绕肩部单元2的底端前后俯仰摆动,且当肩部单元2旋转锁定后,肩部单元2与靠背本体1之间呈夹角设置,且该夹角的大小可调。当肩部单元2向前摆动时,肩部单元2的顶端相对靠背本体1的距离越大,则能够将乘客支撑得更加挺直,或者用于支撑体型较小或较高的乘客;当肩部单元2向后摆动时,肩部单元2的顶端相对靠背本体1的距离越小,则能够使得乘客处于斜躺放松状态,或者用于支撑体型较大或较矮的乘客。
37.当不同高度及不同体型的乘客使用该座椅靠背时,可以先以自己最为舒适的姿势坐好,然后调整肩部单元2的位置,以使得肩部单元2刚好支撑于乘客的肩部,使得乘客可以以最舒适的姿态坐在该汽车座椅上,同时肩部还能够得到稳定支撑,乘坐舒适;此外,由于针对不同高度及不同体型的乘客可以通过调节肩部单元2的位置来适应,从而使得该座椅靠背的适用范围广。
38.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靠背本体1上形成有收纳腔10,肩部单元2能够收纳于收纳腔10中,肩部单元2还能够自收纳腔10向前旋转撑开。其中,收纳腔10为靠背本体1自前侧向后凹陷形成,且收纳腔10贯穿靠背本体1的顶端,如此,使得肩部单元2能够自靠背本
体1的前侧毫无阻碍的旋转收纳至收纳腔10中。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靠背本体1上形成收纳腔10,从而使得在汽车座椅没有人坐时,可以将肩部单元2收纳于收纳腔10中,减少肩部单元2旋转撑开的时间,保证肩部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使得座椅靠背整体表面平齐,不影响美观。
39.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靠背本体1包括靠背支架11及靠背软套(图未示),靠背软套包裹于靠背支架11外;其中,靠背支架11用于实现靠背本体1的形状骨架及支撑强度,靠背软套用于实现靠背支架11的舒适性及外观。
40.具体的,靠背软套包括包裹于靠背支架11外的消音层、安装于消音层外的泡沫及套设于泡沫为的外套。
41.请参阅图4,为靠背支架11的结构示意图;靠背支架11包括两个支撑臂111及连接臂112;两个支撑臂111相对且间隔设置,连接臂112的相对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臂111的顶端连接;连接臂112的两端之间的部分由前向后弯曲凹设,也即是连接臂112的两端之间的部分相对于两个支撑臂111向后延伸,连接臂112相对两个支撑臂111向后退避设置,以形成用于容纳肩部单元2的空间。
42.同时,由于两个支撑臂111及连接臂112均为骨架,需要在两个支撑臂111及连接臂112外套设于靠背软套,从而能够将两个支撑臂111与连接臂112形成连续延伸的空间,也即是连接臂112、两个支撑臂111及靠背软套共同形成上述收纳腔10。收纳腔10具体是形成于靠背软套的前侧,但是由于靠背软套为柔性结构,因此收纳腔10的形成本质是由两个支撑臂111及连接臂112的连接及形状限定而成。
43.请参阅图4,靠背支架11还包括加强臂113,加强臂113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支撑臂111靠近底端的位置,加强臂113的设置使得靠背支架11整体结构更加稳定牢靠。
44.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肩部单元2相对靠背本体1的旋转角度范围为0
°
~25
°
,也即是乘客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将肩部单元2旋转至与靠背本体1互成第一夹角的位置,而第一夹角可以是0
°
、5
°
、10
°
、15
°
、20
°
及25
°
等,即肩部单元2相对于靠背本体1的最大角度为25
°

45.在一个实施例中,肩部单元2的旋转调节可以为手动调节,通过手动驱动手柄、手轮或手动推动肩部单元2以实现肩部单元2的旋转调节。当然,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肩部单元2的旋转调节也可以是自动调节,例如通过按压控制按钮即可调节肩部单元2,甚至可以在汽车座椅上设置检测装置,当检测装置检测到乘客坐到座椅上,就会自动调节肩部单元2以使得肩部单元2支撑乘客肩部。
46.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及图2,肩部单元2包括肩部支架21;旋转机构3包括调角器组件31、卷簧32及铰链组件33;肩部支架21的一端通过调角器组件31与靠背本体1连接,肩部支架21的另一端通过铰链组件33与靠背本体1连接,卷簧32连接于靠背本体1与调角器组件31之间。
47.具体的,调角器组件31连接于肩部支架21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支撑臂111的大致中间位置,铰链组件33连接于肩部支架21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支撑臂111的大致中间位置。其中,调角器组件31用于实现肩部支架21与其中一个支撑臂111之间的旋转调节,铰链组件33用于实现肩部支架21相对于另一个支撑臂111的随动旋转,卷簧32用于实现肩部支架21的复位,肩部支架21用于支撑乘客肩部。当需要调节肩部支架21的位置时,可以通过调角器组
件31的手柄或手轮启动调角器组件31,从而带动肩部支架21相对于靠背本体1旋转。本实施例中,是通过铰链组件33配合调角器组件31以实现两个支撑臂111与肩部支架21的转动连接;可以理解地,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对应两个支撑臂111设置两个调角器组件31,两个调角器组件31结构相同,然后被同步驱动,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48.具体的,请参阅图5,为调角器组件31的结构示意图;调角器组件31包括靠背连接板311、肩部连接板312、核心件313及手轮(图未示);靠背连接板311与靠背本体1固接,肩部连接板312与肩部支架21固接,核心件313连接于靠背连接板311与肩部连接板312之间,手轮与核心件313连接,手轮用于驱动核心件313使得核心件313带动肩部连接板312相对靠背连接板311旋转,卷簧32连接于核心件313与靠背本体1支架。
49.其中,靠背连接板311与其中一个支撑臂111焊接连接以实现靠背连接板311与靠背本体1的固定。肩部连接板312通过螺栓或螺钉等第一紧固件4锁紧固定于肩部支架21上。
50.请参阅图2,铰链组件33包括旋转板331及安装轴332,旋转板331的尺寸形状与肩部连接板312的尺寸形成相近,安装轴332固定于靠背本体1上,具体的,安装轴332固定于另一个支撑臂111上,旋转板331的一端转动套设于安装轴332上,旋转板331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紧固件4锁紧固定于肩部支架21上。
51.请参阅图6,为旋转板331的结构示意图;旋转板331包括第一旋转部3311及第一连接部3312,第一旋转部3311套设于安装轴332上,第一连接部3312一端与第一旋转部3311连接,第一连接部3312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紧固件4锁紧固定于肩部支架21上。第一连接部3312与第一旋转部3311通过第一弯曲部弯折连接,第一连接部3312相对第一旋转部3311向肩部连接板312方向弯折设置。对应的,肩部连接板312包括第二旋转部3121及第二连接部3122,第二旋转部3121与核心件313连接,第二连接部3122一端与第二旋转部3121连接,第二连接部3122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紧固件4锁紧固定于肩部支架21上。第二连接部3122与第二旋转部3121通过第二弯曲部弯折连接,第二连接部3122相对于第二旋转部3121向旋转板331方向弯折设置。如此设置,使得第一连接部3312与第二连接部3122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旋转部3311与第二旋转部3121之间的间距,从而便于在肩部支架21、第一连接部3312及第二连接部3122上套设于肩部软套。
52.在一个实施例中,肩部单元2还包括肩部软套,肩部软套套设于肩部支架21的外侧,具体的,肩部软套套设于肩部支架21、第一连接部3312及第二连接部3122外。同样的,肩部软套也包括消音层、泡沫层及外套。
53.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旋转机构3也可以是其他结构,例如旋转机构3包括第一套筒及第二套筒,第一套筒与靠背本体1固接,第二套筒与肩部单元2固接,第二套筒套设于第一套筒上;第二套筒的内壁凸设有多个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凸起,第一套筒的外壁上凹设有多个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凹槽,第二套筒能被肩部单元2带动相对于第一套筒旋转,凸起在第二套筒旋转的过程中能够分别与不同的凹槽凹凸配合。当需要调节肩部单元2时,可以手动推动肩部单元2以带动第二套筒相对于第一套筒旋转,由于第一套筒的外壁上分布有多个凹槽,每个时刻多个凹槽与多个凸起均一一对应配合,使得每次旋转之后肩部单元2能够稳定停留在某个位置。
54.同样的,对应两个支撑臂111,可以设置两个旋转机构3,以使得肩部单元2分别相对于两个支撑臂111旋转。
55.上述本技术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