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用途货车后保险杠装置。
背景技术:2.消费者对汽车载货及舒适要求的不断提高,多用途货车因具有较好的载货性和舒适性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多用途货车后保险杠,位于货箱尾部,具有装饰、防护、踩踏的功能,可吸收缓和外界冲击力,防护货箱后部的被动安全装置,其在踩踏功能中,主要为乘客装卸货物及上下货箱起到支撑作用等,现有的后保险杠踩踏面较单薄,上踏步和后保险杠下本体间隙不均匀,且踩踏时有异响,从而影响承载力和用户体验感。
技术实现要素:3.为了解决上踏步和后保险杠下本体的间隙不均、踩踏时的摩擦异响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用途货车后保险杠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4.一种多用途货车后保险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踏板、后保险杠下本体、支撑机构总成,所述上踏板覆盖在后保险杠下本体上方,后保险杠下本体包裹支撑机构总成,所述上踏板下端面与后保险杠下本体之间设置有海绵条,所述支撑机构总成包括支撑主板、固定连接于支撑主板前侧的通用支架和牌照支撑支架、固定连接于支撑主板左右两侧的侧支撑支架以及固定连接于支撑主板下方左右两侧的安装支架,所述支撑主板与后保险杠本体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和车架尾部固定连接的车架连接孔以及用于和支撑主板固定连接的支撑主板连接孔,所述侧支撑支架与后保险杠下本体下部固定连接,所述牌照支撑支架与上踏板之间通过拉铆螺栓固定连接,此外,所述上踏板上设置有导向柱和卡接单元,所述后保险杠下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导向柱穿过的开孔以及与卡接单元卡接配合的凹槽。
5.优选的,所述上踏板上端面设置有横纵交错设置的防滑凸台。
6.优选的,所述后保险杠下本体上端面设置有连续分布的蜂窝状加强筋。
7.优选的,所述侧支撑支架上还设置有电器部件安装孔。
8.优选的,所述侧支撑架下方固定连接有侧l型支架,所述后保险杠下本体上端面通过下本体固定螺栓与支撑主板固定连接,后保险杠下本体下端与侧支撑支架和侧l型支架均通过支架固定螺栓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牌照支撑支架、通用支架、侧支撑支架均与支撑主板焊接相连。
10.优选的,所述上踏板与后保险杠下本体采用塑料材质,所述支撑机构总成由金属冲压成型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2.1、上踏板通过限位柱和卡接单元与后保险杠下本体可拆卸连接,连接结构简单,可保证外观面间隙均匀,避免解决上踏步和后保险杠下本体相互的摩擦异响,并提高装配效率;
13.2、上踏板背部粘接海绵条,踩踏时能有效防止踩踏时异响;
14.3、后保险杠下本体内壁平面上设置有多个连续的蜂窝状加强筋,相较于常规的加强筋结构,增大了与上踏板的接触面积,增强踩踏面的支撑强度,提高后保险杠的承载力及耐久性;
15.4、牌照支架、通用支架以及侧支撑支架均与支撑主板焊接连接,提高了支撑机构总成的承重能力,侧支撑支架作为支撑部件的同时也可以作为电器部件的安装支架。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爆炸结构主视图
18.图3为后保险杠下本体与支撑机构总成连接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安装支架与支撑主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牌照支撑支架、通用支架与支撑主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上踏板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与车架连接结构示意图
23.其中:1-上踏板,101-限位柱,102-卡接单元,103-防滑凸台,104-海绵条,2-后保险杠下本体,201-蜂窝状加强筋,3-支撑机构总成,301-支撑主板,302-侧支撑支架,303-安装支架,304-通用支架,305-牌照支撑支架,306-侧l型支架,307-车架连接螺栓,308-下本体固定螺栓,309-支架固定螺栓,3010-拉铆螺栓,3011-支撑固定螺栓,3012-电器部件安装孔,4-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25.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车辆行驶方向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
26.如图1-7所示的多用途货车后保险杠装置,包括上踏板1、后保险杠下本体2以及支撑机构总成3,上踏板1覆盖在后保险杠下本体2上方,后保险杠下本体2包裹支撑机构总成3分布。
27.具体的,支撑机构总成3由支撑主板301、侧支撑支架302、安装支架303、通用支架304以及牌照支撑支架305组成,各部件均采用金属冲压成型,支撑主板301为中间凹、左右两侧高的凹形板状结构,两组侧支撑支架302分别焊接连接于支撑主板301的左右两侧,通用支架304焊接连接在支撑主板301中间位置的前侧,牌照支撑支架305焊接连接在支撑主板301前侧,并且与通用支架304也焊接相连,安装支架303设置有两组,分别位于支撑主板301左右两侧下方位置,并且安装支架303通过支撑固定螺栓3011与支撑主板301左右两侧
固定连接,安装支架303上端前部还设置有车架连接孔,如图7所示,安装支架303通过车架连接螺栓307穿过车架连接孔后与车架4尾部固定连接,另外,安装支架303的下方还固定连接有侧l型支架306,侧l型支架306下端通过支架固定螺栓309与后保险杠2的下部固定连接。
28.上踏板1与后保险杠下本体2均采用塑料材质制成,上踏板1的上端面左右两侧设置有横纵交错分布的防滑凸台103,与后保险杠本体2相连的下端面上粘贴有海绵条104,上踏板1的下部还设置有导向柱101以及卡接单元102,后保险杠下本体2上设置有与导向柱101上下滑动连接的开孔以及与卡接单元102卡接配合的凹槽,上踏板1通过卡接单元102和导向柱101与后保险杠下本体2可拆卸连接,以保证外观面间隙的均匀性,并且二者通过海绵条104有效防止踩踏时的异响;牌照支撑支架305通过拉铆螺栓3010与上踏板1的中部固定连接。
29.后保险杠下本体2整体呈内部中空的壳体结构,上端面上设置有连续分布的蜂窝状加强筋201,上端面通过下本体固定螺栓308与支撑主板301固定连接,侧支撑支架302的下端通过支架固定螺栓309与后保险杠本体2下端固定连接,而且侧支撑支架302上还设置有电器部件安装孔3012,侧支撑支架302即可作为支撑部件,也可以作为电器部件安装支架。
30.本实装置解决了上踏步和后保险杠下本体配合的间隙不均问题,增强了后保险杠的支撑强度,解决上踏步和后保险杠下本体相互的摩擦异响等问题。
3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