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汽车扶手箱及其盖合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48128发布日期:2023-03-22 10:14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汽车扶手箱及其盖合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汽车内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汽车、汽车扶手箱及其盖合组件。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在汽车行业,具有科技感的汽车内饰能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为用户带来便捷。
3.在汽车内饰中,汽车扶手箱用于存放用户的物品。用户需要经常打开汽车扶手箱以取放物品。传统的汽车扶手箱的盖合组件采用纯机械结构,需要用户按压来提供打开或盖合的动力,对用户来说不够方便。另外传统的汽车扶手箱只能从其中一侧打开,导致使用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汽车扶手箱及其盖合组件,能够自动从两侧打开和盖合汽车扶手箱。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盖合组件,用于打开或盖合汽车扶手箱,盖合组件包括盖板、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一磁吸对和第二磁吸对,第一磁吸对包括第一电磁体和第一磁体转轴,第一电磁体连接第一驱动机构;第二磁吸对包括第二电磁体和第二磁体转轴,第二电磁体连接第二驱动机构;第一磁体转轴和第二磁体转轴分别位于盖板的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电磁体和第二电磁体均连接电源;其中,根据选择从第一侧还是第二侧打开盖板,电源供给第一电磁体和第二电磁体预设电流,而使得第一电磁体与第一磁体转轴、第二电磁体与第二磁体转轴相互排斥断开或相互吸引连接;且第一驱动机构或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盖板枢转打开。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扶手箱,包括箱体,还包括第一个技术方案提供的盖合组件,盖合组件安装于箱体,用于打开或盖合箱体。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包括第一个技术方案提供的汽车扶手箱。
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的盖合组件根据选择从第一侧还是第二侧打开盖板,电源供给第一电磁体和第二电磁体预设电流,而使得第一电磁体与第一磁体转轴、第二电磁体与第二磁体转轴相互排斥断开或相互吸引连接;且第一驱动机构或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盖板枢转打开。具体地,本技术的盖合组件利用电磁体通电有磁性,且根据不同的电流方向可以控制电磁体的n极和s极,从而控制第一电磁体和第二电磁体与第一磁体转轴和第二磁体转轴是相互吸引还是排斥;也就是说,需要打开的一侧,控制电磁体和对应的磁体转轴相互排斥断开;而另外一侧,则控制电磁体和对应的磁体转轴相互吸引连接,并通过对应的驱动机构驱动该磁体转轴转动,从而从该侧打开盖板。由此可见,本技术的盖合组件能够依靠电源驱动从两侧打开或盖合盖板,在盖板盖合时电磁吸引
作用能够保持盖板盖合的稳定性,汽车扶手箱可自动完成打开和盖合的操作,智能化前景好;并且可根据需要选择从不同侧打开,打开方向不受限制,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技术盖合组件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0.图2为图1所示盖合组件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1.图3为图1所示盖合组件盖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2.图4为图3所示盖合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3.图5为图3所示盖合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4.图6为图5所示盖合组件沿d-d剖切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15.图7为图6所示盖合组件e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6.图8为图1所示盖合组件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9为图1所示盖合组件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10为图2所示盖合组件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0.本发明人经过长期研究发现,用户的物品可存放于汽车扶手箱,用户需要经常打开汽车扶手箱以取放物品。传统的汽车扶手箱的盖合组件采用纯机械结构,需要用户按压来提供打开或盖合的动力,对用户来说不够方便。另外传统的汽车扶手箱会使用到弹簧和阻尼,由此造成汽车扶手箱存在打开速度不一致,弹簧失效打不开,打开后抖动以及关不上等缺点。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以下实施例。
21.本技术汽车实施例描述的汽车(图未示)包括汽车扶手箱(图未示)。汽车扶手箱可设置于汽车座椅旁,用于供用户放置物品。汽车扶手箱也可设置于两个汽车座椅之间,便于供不同的用户取放物品。例如,汽车扶手箱也可设置于同一排的两个汽车座椅之间,可分别从两侧打开,便于供分别乘坐于汽车扶手箱左右两侧的用户取放物品。
22.本技术汽车扶手箱实施例描述的汽车扶手箱包括箱体(图未示),还包括盖合组件100,盖合组件100安装于箱体,用于打开或盖合箱体。箱体可与汽车框架分离设置,并固定于汽车框架。箱体也可与汽车框架一体成型连接。
23.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盖合组件100实施例描述的盖合组件100用于打开或盖合汽车扶手箱,盖合组件100包括盖板110、第一驱动机构120、第二驱动机构130、第一磁吸对140和第二磁吸对150。第一磁吸对140包括第一电磁体141和第一磁体转轴142,第一电磁体141连接第一驱动机构120。第二磁吸对150包括第二电磁体151和第二磁体转轴152,第二电磁体151连接第二驱动机构130。第一磁体转轴142和第二磁体转轴152分别设置于盖板110的相对第一侧a和第二侧b。第一电磁体141和第二电磁体151均连接电源。其中,根据选择从第一侧a还是第二侧b打开盖板110,电源供给第一电磁体141和第二电磁体151预设电流,而
使得第一电磁体141与第一磁体转轴142、第二电磁体151与第二磁体转轴152相互排斥断开或相互吸引连接,且第一驱动机构120或第二驱动机构130驱动盖板110枢转打开。
24.第一驱动机构120能够从第一侧a驱动盖板110枢转,使得盖板110从第二侧b打开。进一步地,第一驱动机构120从第一侧a驱动盖板110枢转时,以第一磁体转轴142为转轴。第二驱动机构130能够从第二侧b驱动盖板110枢转,使得盖板110从第一侧a打开。进一步地,第二驱动机构130从第二侧b驱动盖板110枢转时,以第二磁体转轴152为转轴。
25.可选地,盖板110从第一侧a和从第二侧b择一侧打开。相应地,第一驱动机构120和第二驱动机构130择一启动。
26.可选地,第一电磁体141和第一磁体转轴142其中一者与盖板110固定,另一者可与箱体相对固定。第二电磁体151和第二磁体转轴152其中一者与盖板110固定,另一者可与箱体相对固定。
27.盖板110盖合时,第一电磁体141和第一磁体转轴142可相互吸引连接,第二电磁体151和第二磁体转轴152也可相互吸引连接,从而使得盖板110与箱体相对固定,有利于汽车扶手箱保持盖合的稳定性。盖板110从第一侧a打开时,第一电磁体141和第一磁体转轴142相互排斥断开,第二电磁体151和第二磁体转轴152相互吸引连接,可使得盖板110在第二侧b与箱体连接,同时盖板110能够以第二磁体转轴152为转轴稳定地进行枢转运动。盖板110从第二侧b打开时,第二电磁体151和第二磁体转轴152相互排斥断开,第一电磁体141和第一磁体转轴142相互吸引连接,可使得盖板110在第一侧a与箱体连接,同时盖板110能够以第一磁体转轴142为转轴稳定地进行枢转运动。
28.第一电磁体141连接第一驱动机构120,第一驱动机构120启动时,可驱动第一电磁体141转动,进而驱动与第一电磁体141相互吸引连接的第一磁体转轴142以及盖板110的转动。第二电磁体151连接第二驱动机构130,第二驱动机构130启动时,可驱动第二电磁体151转动,进而驱动与第二电磁体151相互吸引连接的第二磁体转轴152以及盖板110的转动。
29.可选地,第一磁体转轴142和第二磁体转轴152轴线平行设置。
30.第一电磁体141内有预设电流通过,可使得第一电磁体141产生磁性,因此第一电磁体141得以与第一磁体转轴142相互排斥或相互吸引。第一电磁体141得以与第一磁体转轴142相互排斥时可产生间隔,从而断开连接。第一电磁体141得以与第一磁体转轴142相互吸引时会吸引到一起,从而产生连接。
31.预设电流的方向发生转变,相应地第一电磁体141与第一磁体转轴142相互排斥或相互吸引的状态也发生切换。例如,预设电流为正向电流使得第一电磁体141与第一磁体转轴142相互排斥,则预设电流为反向电流使得第一电磁体141与第一磁体转轴142相互吸引。
32.同理,第二电磁体151内有预设电流通过,可使得第二电磁体151产生磁性,因此第二电磁体151得以与第二磁体转轴152相互排斥断开或相互吸引连接。预设电流的方向发生转变,相应地第二电磁体151与第二磁体转轴152相互排斥或相互吸引的状态也发生切换。
33.可选地,第一驱动机构120和第二驱动机构130相同。
34.可选地,第一驱动机构120和第二驱动机构130存在不同。
35.可选地,第一磁吸对140和第二磁吸对150相同。
36.可选地,第一磁吸对140和第二磁吸对150存在不同。
37.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的盖合组件100根据选择从第一侧a还是第二侧b
打开盖板110,电源供给第一电磁体141和第二电磁体151预设电流,而使得第一电磁体141与第一磁体转轴142、第二电磁体151与第二磁体转轴152相互排斥断开或相互吸引连接;且第一驱动机构120或第二驱动机构130驱动盖板110枢转打开。具体地,本技术的盖合组件100利用电磁体通电有磁性,且根据不同的电流方向可以控制电磁体的n极和s极,从而控制第一电磁体141和第二电磁体151与第一磁体转轴142和第二磁体转轴152是相互吸引还是排斥;也就是说,需要打开的一侧,控制电磁体和对应的磁体转轴相互排斥断开;而另外一侧,则控制电磁体和对应的磁体转轴相互吸引连接,并通过对应的驱动机构驱动该磁体转轴转动,从而从该侧打开盖板110。由此可见,本技术的盖合组件100能够依靠电源驱动从两侧打开或盖合盖板110,在盖板110盖合时电磁吸引作用能够保持盖板110盖合的稳定性,汽车扶手箱可自动完成打开和盖合的操作,智能化前景好;并且可根据需要选择从不同侧打开,打开方向不受限制,使用更加方便。
38.可选地,第一驱动机构120和第二驱动机构130均为电机。
39.可选地,第一驱动机构120具有第一输出轴121。第一电磁体141套设于第一输出轴121,并能沿着第一输出轴121的轴线滑动以使得第一电磁体141与第一磁体转轴142能够在相互排斥断开和相互吸引连接之间切换,且第一电磁体141与第一输出轴121设置成能够同步转动。第二驱动机构130具有第二输出轴131。第二电磁体151套设于第二输出轴131,并能沿着第二输出轴131的轴线滑动以使得第二电磁体151与第二磁体转轴152能够在相互排斥断开和相互吸引连接之间切换,且第二电磁体151与第二输出轴131设置成能够同步转动。
40.第一输出轴121转动时,可带动第一电磁体141同步转动。第二输出轴131转动时,可带动第二电磁体151同步转动。
41.随着预设电流方向的转变,第一电磁体141与第一磁体转轴142之间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使得第一电磁体141发生靠近或远离第一磁体转轴142的运动。第一输出轴121可为第一电磁体141的运动导向,使得第一电磁体141沿着第一输出轴121的轴线滑动。同理,随着预设电流方向的转变,第二电磁体151与第二磁体转轴152之间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使得第二电磁体151发生靠近或远离第二磁体转轴152的运动。第二输出轴131可为第二电磁体151的运动导向,使得第二电磁体151沿着第二输出轴131的轴线滑动。
42.可选地,当盖板110盖合时,第一输出轴121与第一磁体转轴142同轴设置使得第一输出轴121、第一电磁体141和第一磁体转轴142同轴转动。同理,当盖板110盖合时,第二输出轴131与第二磁体转轴152同轴设置使得第二输出轴131、第二电磁体151和第二磁体转轴152同轴转动。
43.可选地,第一电磁体141的滑动过程中,第一输出轴121与第一磁体转轴142相对固定。第二电磁体151的滑动过程中,第二输出轴131与第二磁体转轴152相对固定。
44.可选地,第一电磁体141与第一磁体转轴142在相互排斥断开和相互吸引连接之间切换时的位移为3mm-4mm。第二电磁体151与第二磁体转轴152在相互排斥断开和相互吸引连接之间切换时的位移也为3mm-4mm。
45.可选地,第一电磁体141与第一磁体转轴142在相互排斥断开和相互吸引连接之间切换时的位移为3.5mm。第二电磁体151与第二磁体转轴152在相互排斥断开和相互吸引连接之间切换时的位移也为3.5mm。
46.可选地,第一电磁体141滑动于第一磁体转轴142和第一输出轴121之间,第一电磁
体141与第一磁体转轴142相互排斥断开时第一输出轴121的一端抵接第一电磁体141的侧壁,第一电磁体141与第一磁体转轴142相互吸引连接时第一磁体转轴142抵接第一电磁体141的另一侧壁,由此限定第一电磁体141的位移行程。同理,第二电磁体151滑动于第二磁体转轴152和第二输出轴131之间,第二电磁体151与第二磁体转轴152相互排斥断开时第二输出轴131的一端抵接第二电磁体151的侧壁,第二电磁体151与第二磁体转轴152相互吸引连接时第二磁体转轴152抵接第二电磁体151的另一侧壁,由此限定第二电磁体151的位移行程。
47.可选地,第一磁体转轴142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磁吸头143和第一传动杆144,第一磁吸头143远离第一传动杆144的一侧用于与第一电磁体141磁吸连接,第一传动杆144与盖板110相固定。第二磁体转轴152包括相连接的第二磁吸头153和第二传动杆154,第二磁吸头153远离第二传动杆154的一侧用于与第二电磁体151磁吸连接,第二传动杆154与盖板110相固定。
48.第一电磁体141通过第一磁吸头143和第一传动杆144带动盖板110转动。第二电磁体151通过第二磁吸头153和第二传动杆154带动盖板110转动。
49.在垂直于第一磁体转轴142轴线的平面上,第一磁吸头143的投影面积大于第一传动杆144的投影面积,这样设置可以保证第一磁吸头143与第一电磁体141具有足够的磁吸接触面积,又可以减轻第一传动杆144的用料与重量。在垂直于第二磁体转轴152轴线的平面上,第二磁吸头153的投影面积大于第二传动杆154的投影面积,这样设置可以保证第二磁吸头153与第二电磁体151具有足够的磁吸接触面积,又可以减轻第二传动杆154的用料与重量。
50.可选地,第一驱动机构120和第二驱动机构130均为两个,其中,两个第一驱动机构120分别位于第一侧a的相对两端,两个第二驱动机构130分别位于第二侧b的相对两端。盖合组件100还包括第三电磁体161和第四电磁体162,且第三电磁体161和第四电磁体162均连接电源。
51.其中,第三电磁体161与第一电磁体141的结构相同,第三电磁体161和第一电磁体141分别连接两个第一驱动机构120的第一输出轴121,并能沿着对应第一输出轴121的轴线滑动。且电源向第三电磁体161和第一电磁体141提供的预设电流相同。第四电磁体162与第二电磁体151的结构相同,第四电磁体162和第二电磁体151分别连接两个第二驱动机构130的第二输出轴131,并能沿着对应第二输出轴131的轴线滑动,且电源向第四电磁体162和第二电磁体151提供的预设电流相同。
52.设置两个第一驱动机构120和两个第二驱动机构130可增强盖板110转动时的稳定性。两个第一驱动机构120可同时启动,使得两个第一驱动机构120的第一输出轴121同步转动,从而分别带动第一电磁体141和第三电磁体161同步转动。两个第二驱动机构130可同时启动,使得两个第二驱动机构130的第二输出轴131同步转动,从而分别带动第二电磁体151和第四电磁体162同步转动。
53.进一步地,盖合组件100还包括两个第一磁体转轴142和两个第二磁体转轴152,两个第一磁体转轴142分别与第一电磁体141和第三电磁体161相互吸引连接或相互排斥断开,两个第二磁体转轴152分别与第二电磁体151和第四电磁体162相互吸引连接或相互排斥断开。设置两个第一磁体转轴142和两个第二磁体转轴152以及增设第三电磁体161和第
四电磁体162可增强盖板110转动及盖合时的稳定性。
54.电源向第三电磁体161和第一电磁体141提供的预设电流相同。也就是说,第三电磁体161与相应的第一磁体转轴142相互吸引连接的同时第一电磁体141与相应的第一磁体转轴142相互吸引连接,第三电磁体161与相应的第一磁体转轴142相互排斥断开的同时第一电磁体141与相应的第一磁体转轴142相互排斥断开。电源向第四电磁体162和第二电磁体151提供的预设电流相同。也就是说,第四电磁体162与相应的第二磁体转轴152相互吸引连接的同时第二电磁体151与相应的第二磁体转轴152相互吸引连接,第四电磁体162与相应的第二磁体转轴152相互排斥断开的同时第二电磁体151与相应的第二磁体转轴152相互排斥断开。
55.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第一磁体转轴142同轴间隔设置,两个第二磁体转轴152同轴间隔设置。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第一磁体转轴142同轴固定连接,两个第二磁体转轴152同轴固定连接。
56.盖板110从第一侧a打开时,两个第二磁体转轴152分别与第二电磁体151和第四电磁体162相互吸引连接,两个第一磁体转轴142分别与第一电磁体141和第三电磁体161相互排斥断开。在两个第二驱动机构130驱动下,第二电磁体151和第四电磁体162同步正向转动α,从而带动两个第二磁体转轴152同步正向转动α,最终两个第二磁体转轴152共同带动盖板110以两个第二磁体转轴152为转轴从第一侧a打开。之后,盖板110盖合的过程中,在两个第二驱动机构130的驱动下,第二电磁体151和第四电磁体162同步反向转动β,从而带动两个第二磁体转轴152同步反向转动β,最终两个第二磁体转轴152共同带动盖板110转动至盖合状态。
57.同理,盖板110从第二侧b打开时,两个第一磁体转轴142分别与第一电磁体141和第三电磁体161相互吸引连接,两个第二磁体转轴152分别与第二电磁体151和第四电磁体162相互排斥断开。在两个第一驱动机构120驱动下,第一电磁体141和第三电磁体161同步反向转动β,从而带动两个第一磁体转轴142同步反向转动β,最终两个第一磁体转轴142共同带动盖板110以两个第一磁体转轴142为转轴从第二侧b打开。之后,盖板110盖合的过程中,在两个第一驱动机构120的驱动下,第一电磁体141和第三电磁体161同步正向转动α,从而带动两个第一磁体转轴142同步正向转动α,最终两个第一磁体转轴142共同带动盖板110转动至盖合状态。
58.可选地,两个第一驱动机构120的输出轴同轴设置,两个第二驱动机构130的输出轴同轴设置。
59.可选地,盖合组件100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电连接电源、第一驱动机构120、第二驱动机构130,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驱动机构120和第二驱动机构130运动及控制电源提供的电流方向。盖板110于第一侧a在打开和盖合之间切换时,控制器控制第二驱动机构130驱动盖板110转动。盖板110于第二侧b在打开和盖合之间切换时,控制器控制第一驱动机构120驱动盖板110转动。
60.可选地,控制器通过控制第一驱动机构120和第二驱动机构130的电流反向以控制第一输出轴121和第二输出轴131的转向。
61.可选地,控制器可控制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第三电磁铁和第四电磁铁的电流反向,以控制第一电磁铁和第三电磁铁与相应的第一磁体转轴142的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
以及控制第二电磁铁和第四电磁铁与相应的第二磁体转轴152的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
62.可选地,盖合组件100包括与控制器电连接的触摸屏(图未示),用户可通过触摸屏输入指令给控制器,以控制盖合组件100打开或盖合扶手箱。
63.可选地,盖合组件100包括与控制器电连接的语音交互电路(图未示),用户的声音指令可通过语音交互电路发送给控制器,以控制盖合组件100打开或盖合扶手箱。
64.可选地,盖合组件100还包括连接框170,连接框17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端c和第二侧端d。第一驱动机构120及第一电磁体141均安装在第一侧端c,第一磁体转轴142安装在盖板110的第一侧a。第二驱动机构130及第二电磁体151均安装在第二侧端d,第二磁体转轴152安装在盖板110的第二侧b。
65.连接框170通过第一磁吸对140和第二磁吸对150与盖板110连接。盖板110第二侧b打开时,连接框170的第一侧端c与盖板110的第一侧a连接。盖板110第一侧a打开时,连接框170的第二侧端d与盖板110的第二侧b连接。盖板110盖合时,连接框170的第一侧端c与盖板110的第一侧a连接,连接框170的第二侧端d与盖板110的第二侧b连接。
66.可选地,两个第一驱动机构120设置于第一侧端c的两端,两个第二驱动机构130设置于第二侧端d的两端。
67.可选地,两个第一电磁体141设置于两个第一驱动机构120之间,两个第二电磁体151设置于两个第二驱动机构130之间。
68.可选地,连接框170设置于盖板110和箱体之间,且连接框170固定于箱体的开口处。
69.可选地,盖板11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装饰层113、下壳体111及上壳体112,下壳体111位与上壳体112可拆卸连接。
70.下壳体111及上壳体112可起到结构支撑的作用。装饰层113可起到美观及使用户触摸具有舒适感的作用。具体地,装饰层113可包括层叠的表皮层115及发泡层114,发泡层114位于表皮层115和上壳体112之间。
71.可选地,下壳体111位与上壳体112连接后形成容纳腔118。第一磁体转轴142插设于容纳腔118侧壁并部分位于容纳腔118内,第二磁体转轴152也插设于容纳腔118侧壁并部分位于容纳腔118内。进一步地,第一传动杆144插设于容纳腔118侧壁并部分位于容纳腔118内,第二传动杆154也插设于容纳腔118侧壁并部分位于容纳腔118内。
72.可选地,如图7所示,第一磁体转轴142靠近第一电磁体141的一侧具有凹陷部147,第一电磁体141具有与凹陷部147配合的凸起部148,第一电磁体141与第一磁体转轴142相互吸引连接时第一电磁体141的凸起部148嵌入第一磁体转轴142的凹陷部147,可起到定位防偏离的作用。
73.可选地,第二磁体转轴152靠近第二电磁体151的一侧具有凹陷部147,第二电磁体151具有与凹陷部147配合的凸起部148,第二电磁体151与第二磁体转轴152相互吸引连接时第二电磁体151的凸起部148嵌入第二磁体转轴152的凹陷部147,可起到定位防偏离的作用。
74.可选地,第一输出轴121与第一传动杆144同轴设置,第二输出轴131与第二传动杆154同轴设置。
75.可选地,如图8至图10所示,第一传动杆144的一端具有沿第一传动杆144的轴线方
向延伸的肋条149,第二传动杆154远离第二磁吸头153的一端具有沿第二传动杆154的轴线方向延伸的肋条149,盖板110上开设有传动孔116及与传动孔116连通的限位槽117,第一传动杆144或第二传动杆154插入相应的传动孔116同时肋条149嵌入相应的限位槽117,使得第一传动杆144或第二传动杆154可带动盖板110进行转动。
76.进一步地,第一传动杆144或第二传动杆154的肋条149的数量为至少两条,且沿第一传动杆144或第二传动杆154的周向均匀分布。例如,肋条149的数量为8条。
77.可选地,第一电磁体141和第二电磁体151均包括安装孔145,安装孔145均为非圆形孔,第一输出轴121和第二输出轴131沿着垂直其轴线方向的截面形状均与安装孔145相配,安装孔145分别能滑动地套装在对应的第一输出轴121和第二输出轴131。
78.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孔145为盲孔,第一电磁体141的安装孔145的开口位于第一电磁体141背离第一磁体转轴142的一侧,第二电磁体151的安装孔145的开口位于第二电磁体151背离第二磁体转轴152的一侧。
79.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孔145为通孔。
80.可选地,第一电磁体141和第二电磁体151均包括安装孔145及与安装孔145连通的导槽146,第一输出轴121和第二输出轴131上均凸设有导肋122。安装孔145分别能滑动地套装在对应的第一输出轴121和第二输出轴131,且导肋122分别能滑动地容置在对应的导槽146内。
81.可选地,导肋122沿沿第一输出轴121或第二输出轴131的轴线方向延伸。进一步地,第一输出轴121或第二输出轴131的导肋122的数量为至少两条,至少两条导肋122沿第一输出轴121或第二输出轴131的周向均匀分布。例如,肋条149的数量为8条。相应地,导槽146沿第一输出轴121或第二输出轴131的轴线方向延伸,导槽146的数量与导肋122的数量相同。
82.进一步地,安装孔145于每两条导槽146之间形成导肋122,第一输出轴121或第二输出轴131于每两条导肋122之间形成有导槽146,安装孔145的导肋122分别能滑动地容置在对应的第一输出轴121或第二输出轴131的导槽146内。
83.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可以实现依靠电源驱动从两侧打开或盖合汽车扶手箱的盖板110,在盖板110盖合时通过电磁吸引作用保持盖板110盖合的稳定性,汽车扶手箱可自动完成打开和盖合的操作,智能化前景好,另外连接结构及传动机构可靠性高,可以广泛适用于汽车的各种行驶场景。
8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