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19441发布日期:2023-03-10 23:19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除冰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底盘清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除冰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新能源车辆的普及,特别是电池驱动的车辆的保有量越来越大,电动车辆当前的一个痛点是充满电后可行驶里程还有不足,存在着充电慢、充电桩不足等问题,尤其是在节假日期间,电动车辆的弊端会显现,为此,人们想通过快速换电池的方式解决此类问题。
3.但是,在寒冷地区的电动车辆,经常存在车辆底盘结冰的问题,而电池通常设置于底盘,结冰后电池将被寒冰覆盖,无法直接松动固定电池的螺丝,导致无法实现更换电池。
4.目前尚无针对电动车辆底盘结冰问题的解决方案,鉴于此,需要一种除冰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除冰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车辆的底盘进行除冰清洁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使得除冰装置能够可移动,能够在不同环境,不同场所对车辆的底盘进行除冰和清洁,不受场地条件的限制。
7.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冰装置,所述除冰装置包括:
8.底座,具有多个开孔以及与所述多个开孔连通的第一通道;
9.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加热装置具有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的第二通道,以将经由所述加热装置加热的热风通过所述第二通道输送至所述第一通道,并由所述开孔流出。
10.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具有多个进风口,所述多个进风口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加热装置设置成对从所述进风口进入的气流进行加热,并使所述气流从所述第二通道流出。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道与所有所述开孔均连通。
12.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开孔形成多个开孔组,每个所述开孔组包括至少一个开孔;
13.所述第一通道与其中一个开孔组连通,且所述第一通道的数量与所述开孔组的数量保持一致。
14.进一步地,还包括:
15.清洁部件,可翻转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用于对待清洁件进行清洁。
16.进一步地,还包括:
17.导向件,沿预设方向延伸,设置在所述底座处且与所述清洁部件连接,以允许所述清洁部件沿所述导向件移动。
18.进一步地,所述清洁部件沿垂直于所述预设方向的方向延伸。
19.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和清洁部件分别设置在底座的相对的两侧。
20.进一步地,所述除冰装置用于对车辆底部的电池包进行除冰,所述除冰装置设置成在对所述电池包进行除冰时,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保持一致。
21.进一步地,还包括:
22.把手,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加热装置同侧;
23.万向轮,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底部。
2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座上安装加热装置并在底座上设置有多个开孔,使得加热装置通过底座上的开孔将热风输送出来,从而实现对车辆底部的冰块进行加热融化,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对车辆的底盘进行除冰清洁的问题。
25.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座上设置把手和万向轮,使得除冰装置能够移动,从而使得除冰装置不受场地限制,能够自由移动以对车辆的底盘进行除冰清洁。
26.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27.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28.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除冰装置工作示意图;
29.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除冰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加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31.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32.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33.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除冰装置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34.图7是图6所示a的示意性局部放大视图;
35.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除冰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36.图中:1-车辆;2-除冰装置;20-底座;200-开孔;2000-开孔组;201-第一通道,202-腔体;203-导向件;204-出水口;21-加热装置;210-进风口;211-第二通道;22-清洁部件;23-把手;24-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37.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除冰装置工作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除冰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加热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38.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除冰装置2用于对车辆1的底部进行除冰处理,以使得车辆1的底部保持干净,从而能够对车辆1的电池包进行更换,该除冰装置2则包括:底座20和加热装置21。其中,底座20上开设有多个开孔200和第一通道201,而加热装置21则是设置该底座20上,且加热装置21具有与第一通道201相连通的第二通道211,从而使得加热装置21加热的热风能够通
过第二通道211输送至第一通道201,并最终由开孔200流出。
39.具体来说,底座20上安装有加热装置21,且底座20的上表面则设置有多个开孔200,该开孔200通过第一通道201和第二通道211与加热装置21连通,从而使得加热装置21内的热空气能够从开孔200处流出,对车辆1的底部进行除冰操作。
4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底座20上安装加热装置21并在底座20上设置有多个开孔200,使得加热装置21通过底座20上的开孔200将热风输送出来,从而实现对车辆1的底部的冰块进行加热融化,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对车辆1的底盘进行除冰清洁的问题。
41.在进一步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加热装置21具有多个进风口210,该多个进风口210均与第二通道211相连通,从而使得加热装置21对冲进风口210进入的气流进行加热,并使该气流从第二通道211流出,进而使得该气流从开孔200处吹出。
42.具体来说,加热装置21具有至少一个进风口210,使得外部气流能够通过进风口210进入到加热装置21内部,从而使得加热装置21能够对气流进行加热,并通过第二通道211流出。
4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加热装置21对气流进行加热不仅装置简单,便于操作人员使用,提升工作效率,而且使用加热装置21对气流进行加热,还能使得除冰装置2不受使用场景的限制,进而提升了该除冰装置2的适用性。
44.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5和图6所示,多个开孔200形成多个开孔组2000,每个开孔组2000包括至少一个开孔200,且第一通道201与至少一组开孔组2000相连通,且第一通道201的数量与开孔组2000的数量相同。
45.具体来说,底座20上设置有至少一组开孔组2000,且开孔组2000包括至少一个开孔200,而在底座20内则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通道201,该第一通道201与开孔组2000内的所有开孔200连通,从而使得加热装置21内的热气流能够通过第二通道211和第一通道201后从开孔组2000中的开孔200流出,从而对车辆1的底盘进行除冰处理。
46.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底座20上设置多个开孔组2000,以及与开孔组2000数量相一致的第一通道201,不仅能够提高除冰效率,减少第一通道201内的热气流的热量损失,还能减少底座20的体积,从而降低除冰装置2的生产成本。
47.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5所示,底座20可以为中空的腔体202,使得开孔200直接与腔体202连通,且该腔体202与第二通道211连通,从而使得加热装置21内的热气流经过第二通道211和腔体202从开孔200处流出。
48.在本实施例中,以中空的腔体202来代替第一通道201,一方面使得底座20的结构更加简洁,便于生产,另一方面,还能减少除冰装置2的重量,使其在工作时能够更加便捷。
49.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该除冰装置2设置成在对车辆1的电池包进行除冰时,该底座20的长度方向与车辆1的宽度方向保持一致。且该除冰装置2还具有清洁部件22,该清洁部件22可翻转的设置在底座20上,以在除冰装置2工作时翻转到工作位置,对待清洁件或车辆1的底盘进行清洁。
50.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除冰装置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a的示意性局部放大视图。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除冰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进一步地,如图6、图7和图8所示,底座20上设置有沿预设方向延伸的导向件203,从而使得该清洁部件22沿预设方向延伸,从而使得清洁部件22能够沿导向件203进行移动,进而对
车辆底部或待清洁件进行清洁。而该清洁部件22与加热装置21分别设置在底座20的相对的两侧,从而能够使得清洁部件22能够正常工作而不会与加热装置21发生干涉。
51.此外,在除冰装置2上还设置有把手23和万向轮24,其中,万向轮24则是设置在底座20下部,从而使得除冰装置2能够在万向轮24的作用下能够移动,从而使得除冰装置2能够变成可移动式的除冰,提升了除冰装置2的工作场景。而把手23设置在加热装置21的同侧,使得操作人员能够根据需要将除冰装置2移动至指定位置便于工作。
52.而在底座20处还设置有出水口204,使得除冰装置2在工作时,融化的冰水能够从出水口204中流出,防止冰水在腔体202或者第一通道201内堆积,从而影响除冰装置2的工作效率。
53.具体来说,当除冰装置2对车辆1的电池包进行除冰时,该底座20的长度方向与车辆1的宽度方向保持一致,从而使得除冰装置2能够从车辆1的侧部进出,从而对车辆1的电池包进行除冰。而在除冰装置2上还设置了清洁部件22通过设置清洁部件22使其能够翻转到底座20的上方,使其能够沿导向件203移动,从而该清洁部件22对车底进行清洁。当然了,清洁部件22可以为清洁刷,也可以为清洁皮条,其具体需要可根据实际清洁需要进行更换,且清洁部件22可以沿导向件203移动从而完成对车辆1的底部进行清洁,也可以固定在底座20上,通过移动底座20从而使得清洁部件22完成对车辆1底部的清洁,在此不过多赘述。
54.此外,在除冰装置2上还设置有把手23和万向轮24,使得除冰装置2能够移动得更加顺畅,使得操作人员能够根据实际的需要将除冰装置2移动到指定位置,使其对车辆1的底部或其他待清洁件进行清洁除冰等处理。
55.如图7所示,底座20处还设置有出水口204,使得除冰装置2在工作时,融化的冰水能够从出水口204中流出,防止冰水在腔体202或者第一通道201内堆积,从而影响除冰装置2的工作效率。
56.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该除冰装置2设置成在对车辆电池包进行除冰时,该底座20的长度方向与车辆1的宽度方向保持一致,从而使得除冰装置2能够更好地完成对车辆1的除冰。
57.进一步地,在除冰装置2上设置把手23和万向轮24,一方面能够使得除冰装置2能够移动,增加除冰装置2适用场景,另一方面能够便于操作人员操作,操作人员通过把手23可以将除冰装置2推到指定位置,从而使得其能够便于移动。
58.更进一步地,通过在底座20上开设有出水口204,使得除冰装置2在工作时,融化的冰水能够从出水口204中流出,防止冰水在腔体202或者第一通道201内堆积,从而影响除冰装置2的工作效率。
59.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