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灯支架及后灯安装结构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51012发布日期:2023-03-15 00:53阅读:30来源:国知局
后灯支架及后灯安装结构总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车身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灯支架及后灯安装结构总成。


背景技术:

2.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人们对于汽车外观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其中,汽车后灯与车身尤其是后保险杠之间的装配间隙作为视觉敏感地带,直接关系到车身尾部的美观性。
3.目前,汽车后灯和后保险杠通常是分别与车身进行固定,两者之间往往相互独立而缺少定位关系,因此两者之间的间隙很难通过装配时的调整达到一致,对于装配要求极高,而且在后期拆修后也难以再复原至最佳的出厂装配状态,从而导致汽车尾部观感变差,这些都会严重影响产品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后灯支架及后灯安装结构总成,旨在解决汽车后灯与后保险杠之间装配间隙不均,拆修重装复原难度大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后灯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设于后灯本体的连接板与后保险杠之间,连接板和后保险杠均与支架本体连接;
6.其中,支架本体朝向连接板的侧壁设有至少一组限位结构,各组限位结构均与连接板上的相应结构形成配合关系,配合关系能够限定支架本体和后灯本体在任意方向上的相对位置。
7.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限位结构包括:
8.两个定位槽,沿y向随形排布于支架本体上,定位槽在y向上的一端为封闭端,定位槽在y向上的另一端为开放端,且两个定位槽的开放端相对;
9.卡扣,设于两个定位槽之间,卡扣沿x向与连接板上的相应结构卡接;
10.其中,卡扣与至少一个定位槽的槽底壁共同形成为x向限位结构,两个定位槽的封闭端槽壁共同形成为y向限位结构,至少一个定位槽在z向上的两侧槽壁形成为z向限位结构。
11.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定位槽的槽底壁上设有限位筋,限位筋与卡扣共同形成x向限位结构;其中,限位筋与连接板上的相应结构沿x向抵接。
12.示例性的,y向限位结构和z向限位结构均为广口型结构。
13.举例说明,至少一个定位槽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加强筋。
14.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限位结构位于支架本体的顶部,支架本体上于限位结构的下方设有多条第二加强筋,多条第二加强筋沿y向间隔分布。
15.一些实施例中,支架本体的外侧壁上设有适于与后保险杠上的相应结构卡接配合的后杠安装结构。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灯支架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后灯支架,能够扣装在后灯本体的连接板外侧,通过支架本体上至少一组限位结构与连接板上的相应结构形成配合关系,利用该配合关系能够限定支架本体和后灯本体在任意方向上的相对位置,然后再将支架本体作为后保险杠的连接基础,在后灯支架与后灯本体之间相对位置固定的情况下,后保险杠与后灯本体之间的相对位置也随之固定,从而提高后保险杠与后灯本体之间的缝隙均匀性;由于限位结构能够保证支架本体与连接板之间的装配还原性,因此在装配时无需过多调整即可保证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同时在后期拆修重装时也能够直接复原为拆修之前的装配状态,从而降低装配及拆修复原难度,提升整车尾部观感,进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17.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后灯安装结构总成,包括后灯本体、后保险杠,以及上述后灯支架;后灯本体的下缘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至少一组定位结构,各组定位结构与各组限位结构一一对应,且每组定位结构和与其对应的限位结构均形成配合关系。
18.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定位结构包括x向定位结构、y向定位结构、z向定位结构;其中,x向定位结构与限位结构配合以限定支架本体和后灯本体在x向上的相对位置,y向定位结构与限位结构配合以限定支架本体和后灯本体在y向上的相对位置,z向定位结构与限位结构配合以限定支架本体和后灯本体在z向上的相对位置。
19.一些实施例中,支架本体上沿y向随形间隔分布有两组限位结构。
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灯安装结构总成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后灯安装结构总成,通过后灯支架上的限位结构与后灯本体的连接板上设置的定位结构相配合,能够使后灯支架与后灯本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后保险杠与后灯支架连接后可保证后保险杠与后灯本体之间的缝隙均匀一致,能够降低装配难度,拆修复原难度小,有利于提升整车尾部观感,进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灯安装结构总成(不含后保险杠)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灯支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图2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后灯本体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图5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28.图8为图7中c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9.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灯支架与后灯本体之间的y-z断面示意图;
30.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灯支架与后灯本体之间的x-z断面示意图;
31.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灯支架与后灯本体之间的x-y断面示意图;
32.图12为图11中d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33.图中:10、支架本体;101、第一安装孔;102、第二安装孔;103、x向限位结构;104、y
向限位结构;105、z向限位结构;11、限位结构;111、定位槽;112、卡扣;113、限位筋;12、第一加强筋;13、第二加强筋;14、后杠安装结构;141、卡舌;15、第三加强筋;20、后灯本体;21、连接板;22、凸台;221、通孔;222、定位结构;223、卡接面;224、定位筋;23、第三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若干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6.应当说明,以下实施例中x向是指汽车前后长度方向,y向是指汽车左右宽度方向,z向是指汽车上下高度方向;另外,以下实施例描述中,元件的外侧是指该元件背离车身的一侧,元件的内侧是指该元件朝向车身的一侧。
37.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12,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灯支架进行说明。所述后灯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0,支架本体10设于后灯本体20的连接板21与后保险杠之间,连接板21和后保险杠均与支架本体10连接;其中,支架本体10朝向连接板21的一侧设有至少一组限位结构11,各组限位结构11均与连接板21上的相应结构形成配合关系,该配合关系能够限定支架本体10和后灯本体20在任意方向上的相对位置。
38.首先应当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后灯支架对后灯本体20和后保险杠进行连接的方式具体可以是:支架本体10扣装在连接板21的外侧壁上,后保险杠扣装在支架本体10的外侧壁上;支架本体10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01和第二安装孔102,其中,第一安装孔101内穿设紧固件与车身进行螺接,第二安装孔102内穿设紧固件与后保险杠进行螺接。
39.本实施例中的限位结构11至少可以是包括凸筋或凹槽结构,连接板21上与之配合的相应结构可以是对应凸筋的凹槽或者对应凹槽的凸筋,其中,相互对应的凸筋和凹槽插接配合至少能够实现y向和z向的限位,在此基础上,可以是在凸筋的侧壁和凹槽的槽壁上设置对应卡接的卡齿型结构以实现x向限位,当然,第一安装孔101内沿x向穿设紧固件与车身螺接固定也可以理解为限位结构11的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实现x向限位,通过对x向、y向及z向的共同限位即可实现支架本体10和后灯本体20在任意方向上得到相对固定;另外需要说明,为节省安装空间,第一安装孔101内穿设的紧固件可以一并穿过连接板21上第三安装孔23后再与车身进行螺接固定。
40.基于本实施例提供的后灯支架,在装配时首先将后灯本体20与车身固定,然后将支架本体10上的限位结构11与后灯本体20的连接板21上的相应结构进行配合连接,并通过
紧固件穿过第一安装孔101、第三安装孔23后将支架本体10和连接板21一并与车身螺接固定,最后再将后保险杠扣装在后灯支架上并通过第二安装孔102内穿设紧固件进行螺接固定即可。
41.本实施例提供的后灯支架,与现有技术相比,后灯支架能够扣装在后灯本体20的连接板21外侧,通过支架本体10上至少一组限位结构11与连接板21上的相应结构形成配合关系,利用该配合关系能够限定支架本体10和后灯本体20在任意方向上的相对位置,然后再将支架本体10作为后保险杠的连接基础,在后灯支架与后灯本体20之间相对位置固定的情况下,后保险杠与后灯本体20之间的相对位置也随之固定,从而提高后保险杠与后灯本体20之间的缝隙均匀性;由于限位结构11能够保证支架本体10与连接板21之间的装配还原性,因此在装配时无需过多调整即可保证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同时在后期拆修重装时也能够直接复原为拆修之前的装配状态,从而降低装配及拆修复原难度,提升整车尾部观感,进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2.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图9至图12,限位结构11包括两个定位槽111,以及卡扣112;两个定位槽111沿y向随形排布于支架本体10上,定位槽111在y向上的一端为封闭端,定位槽111在y向上的另一端为开放端,且两个定位槽111的开放端相对;卡扣112设于两个定位槽111之间,卡扣112沿x向与连接板21上的相应结构卡接;其中,卡扣112与至少一个定位槽111的槽底壁共同形成为x向限位结构103,两个定位槽111的封闭端槽壁共同形成为y向限位结构104,至少一个定位槽111在z向上的两侧槽壁形成为z向限位结构105。
43.在此两个定位槽111可以理解为两个口部相对设置的u型槽,利用至少一个定位槽111在z向上相对的两侧槽壁作为z向限位结构105,利用两个定位槽111在y向上相互远离的封闭端槽壁作为y向限位结构104,同时利用至少一个定位槽111的槽底壁和卡扣112的卡接面223形成为x向限位结构103,从而实现空间任意方向的相对固定,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且限位关系稳定可靠。
44.优选地,为进一步提升限位配合稳定性,两个定位槽111在z向上相对的两侧槽壁均作为z向限位结构105,两个定位槽111的槽底壁均与卡扣112的卡接面223形成为x向限位结构103。
45.作为上述x向限位结构103的一种变形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及图12,至少一个定位槽111的槽底壁上设有限位筋113,限位筋113与卡扣112共同形成x向限位结构103;其中,限位筋113与连接板21上的相应结构沿x向抵接。由于连接板21的造型需要随车身造型而设计,因此连接板21通常为不规则的曲面结构,因此通过在定位槽111内设置限位筋113与连接板21进行抵接,能够限制支架本体10在x向上向前移动,再配合上卡扣112与连接板21在x向的卡接配合,能够限制支架本体10在x向上向后移动,从而实现稳定的x向前后限位,提高x向限位可靠性。
4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y向限位结构104和z向限位结构105均为广口型结构。也就是说,定位槽111在x向上为口部大底部小的结构,也即定位槽111的封闭端槽壁和z向两侧槽壁均为斜面,能够在装配时起到导向作用,方便y向限位结构104和z向限位结构105均能够方便与连接板21上相应结构实现插接配合,从而降低装配难度。
47.为了提高定位槽111的结构强度,从而提升卡接定位可靠性,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定位槽111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加强筋12。第一加强筋12具体可以是z向竖立设置并
沿x向延伸,能够提升定位槽111的y向和z向结构强度,提升限位可靠性。
48.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请参阅图2,限位结构11位于支架本体10的顶部,支架本体10上于限位结构11的下方设有多条第二加强筋13,多条第二加强筋13沿y向间隔分布。由于后保险杠位于后灯本体20的下方,因此后灯支架需要扣装在后灯本体20的下缘,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与连接板2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将限位结构11设置在支架本体10的顶部,从而能够方便在后灯本体20的下缘处于连接板21上设置相应的配合结构,一方面有利于减小限位配合占用空间,另一方面能够提升结构紧凑性以及支架本体10与后灯本体20之间的定位精度,进而提升后保险杠与后灯本体20之间的装配间隙一致性,提高汽车尾部观感。
49.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4,支架本体10的外侧壁上设有适于与后保险杠上的相应结构卡接配合的后杠安装结构14。通过后杠安装结构14配合穿设于第二安装孔102的紧固件共同实现后灯支架与后保险杠的固定连接,一方面能够提高连接可靠性,保证后保险杠与后灯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进而提升后保险杠与后灯本体20之间的装配间隙一致性,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卡接配合的后杠安装结构14能够减少螺接点位,从而避免因连接点位多而影响后保险杠的美观性。
50.具体的,后杠安装结构14包括能够与后保险杆上的相应结构卡接配合的多个卡舌141,多个卡舌141沿y向随形间隔分布。另外,为了提高后杠安装结构14的结构强度,支架本体10的外侧于后杠安装结构14的下方沿y向间隔设置第三加强筋15。
51.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结合图1至图12理解,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后灯安装结构总成,包括后灯本体20、后保险杠,以及上述后灯支架;后灯本体20的下缘设有连接板21,连接板21上设有至少一组定位结构222,各组定位结构222与各组限位结构11一一对应,且每组定位结构222和与其对应的限位结构11均形成配合关系。
52.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连接板21上设有与第一安装孔101沿x向对齐的第三安装孔23,第一安装孔101和第三安装孔23内一并穿设紧固件,以使连接板21和支架本体10通过一个紧固件而同时实现与车身螺接固定。
53.本实施例提供的后灯安装结构总成,与现有技术相比,后灯支架能够扣装在后灯本体20的连接板21外侧,通过支架本体10上至少一组限位结构11与连接板21上的相应结构形成配合关系,利用该配合关系能够限定支架本体10和后灯本体20在任意方向上的相对位置,然后再将支架本体10作为后保险杠的连接基础,在后灯支架与后灯本体20之间相对位置固定的情况下,后保险杠与后灯本体20之间的相对位置也随之固定,从而提高后保险杠与后灯本体20之间的缝隙均匀性;由于限位结构11能够保证支架本体10与连接板21之间的装配还原性,因此在装配时无需过多调整即可保证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同时在后期拆修重装时也能够直接复原为拆修之前的装配状态,从而降低装配及拆修复原难度,提升整车尾部观感,进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定位结构222包括x向定位结构、y向定位结构、z向定位结构;其中,x向定位结构与限位结构11(具体为x向限位结构103)配合以限定支架本体10和后灯本体20在x向上的相对位置,y向定位结构与限位结构11(具体为y向限位结构104)配合以限定支架本体10和后灯本体20在y向上的相对位置,z向定位结构与限位结构11(具体为z向限位结构)配合以限定支架本体11和后灯本体20在z向上的相对位置。
55.具体的,参见图5至图12,上述连接板21上设有至少一个沿x向朝向其外侧凸起的
凸台22,凸台22的中部设有通孔221,通孔221的内壁设有卡接面223,凸台22上于通孔221的两侧均设有定位筋224,定位筋224沿y向延伸,且位于通孔221至少一侧的定位筋224与支架本体10上的相应结构沿x向抵接,卡接面223与支架本体10上的相应结构沿x向卡接;其中,定位筋224与支架本体10抵接的侧壁和卡接面223共同组成上述x向定位结构;位于通孔221两侧的定位筋224在y向相互远离的侧壁共同形成为上述y向定位结构,该y向定位结构与y向限位结构配合104形成y向卡接定位;位于通孔221至少一侧的定位筋224在z向上的两侧壁形成为z向定位结构,该z向定位结构与z向限位结构105配合形成z向定位。
56.举例说明,其中一组限位结构和相应的定位结构之间的具体配合方式为:通孔221两侧的定位筋224分别对应插入两个定位槽111内,两个定位筋224在y向相互远离的侧壁分别与两个定位槽111的封闭端槽壁沿y向抵接而实现y向定位;两个定位筋224在z向上的两侧壁分别与两个定位槽111的z向两侧槽壁抵接而实现z向定位;两个定位筋224分别与两个定位槽111的内部的限位筋113沿x向抵接,限制支架本体10向前移动,同时卡扣112伸入通孔221内与卡接面223在x向上形成卡接,从而限制支架本体10向后移动,如此便实现x向定位。支架本体10上的限位结构11与连接板21上的定位结构222之间配合状态稳定可靠,定位精准,能够避免后灯支架相对于后灯本体20在空间任意方向上发生错位,保证后保险杠固定在后灯支架后与后灯本体20之间的间隙均匀一致。
57.示例性的,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支架本体10上沿y向随形间隔分布有两组限位结构11。两组限位结构11分别靠近支架本体10的y向两侧设置,从而保证支架本体10与后灯本体20之间的卡接稳定性,提升连接强度,避免单一限位结构11因强度不足而导致支架本体10相对于后灯本体20发生偏转或错位。
5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