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的散热器风扇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79281发布日期:2023-10-21 14:55阅读:51来源:国知局
用于机动车的散热器风扇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机动车的散热器风扇模块,散热器风扇模块具有风扇护罩和与该风扇护罩连接的用于电动马达的马达支架以及被布置在风扇护罩的风扇轮凹部中的且被旋转驱动的风扇轮,风扇轮具有由若干被布置在风扇毂上的并且径向向外指向的散热器风扇叶片构成的叶片组。在此,机动车也指的是具有内燃机和由可再充电电池馈电的电动马达的混合动力车辆以及电动车辆。


背景技术:

1、在机动车中,在驱动系中通常存在需要散热的内燃机。由于热辐射和热对流不足以对该内燃机进行散热,因此这样的散热过程通常由在机动车前进行驶时的迎面风引起的散热气流以及由风扇装置提供支持。在此,采用中间接有形式为流体散热回路的散热装置是常见的,其中,热交换器(散热器)遭受行进风气流和风扇装置的气流。

2、这种也被称为风扇系统的风扇装置通常具有电动马达式驱动的风扇轮,风扇轮具有形式为叶片轮或螺旋桨的针对空气的输送元件。这种风扇轮以能转动的方式被布置在风扇护罩的形式为贯通的开口的风扇轮凹部之内。如果在风扇轮与风扇护罩中的开口的边缘之间的间隙尽可能小,并且如果在风扇毂和用于电动马达的马达支架的区域中避免或尽可能减少造成效率降低的不利的流动影响,则风扇装置的效率将特别高。

3、风扇装置沿机动车的行驶方向典型地被布置在散热器(热交换器)的散热器网的后面。借助(风扇的)风扇装置的风扇轮,使得空气沿主流动方向被抽吸穿过散热器网,并被转向到内燃机。风扇装置的风扇轮被布置在引导空气通过散热器网的风扇护罩的基本上完全覆盖散热器网的护罩主体的呈圆形的留空部中。

4、为了实现风扇的高效率,除呈圆形的风扇轮凹部外,护罩主体被基本上气密地实施。以该方式,使得(分别沿车辆的行驶方向和气流的主流动方向的上游观察)散热器网前面的区域与护罩主体后面的区域之间的压力差相对较大。因此,在车辆静止不动时,大量空气就借助风扇被抽吸穿过散热器网。而一旦机动车以相对较高的速度运动时,迎面风就在护罩主体和散热器网前面被阻塞。由于因此只有一定比例的迎面风通过散热器网,所以为了改善散热效果可以在护罩主体中引入能封闭的动压翻板开口,这方面例如由de 10 2013006 499 a1已知。

5、风扇或风扇系统的效率的受限或减少还可能由于风扇毂和马达支架的区域中的不利的(例如带有强烈涡旋)缝隙流造成。尤其是当马达支架利用其支杆而在(沿行驶方向或逆着气流的主流动方向)上游位于风扇轮之前时,就会出现对效率产生负面影响的带有涡旋的流动与主流动的混合或出现与风扇轮的不利的交互。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任务是说明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尤其是也用于具有内燃机式的和电动马达式的驱动装置的混合动力车辆的特别合适的散热器风扇模块。尤其应当尽可能很大程度上避免随着在风扇毂和马达支架的区域内的带有涡旋的缝隙流所带来的缺点。

2、该任务根据本发明利用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解决。本发明的有利的设计方案和改进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3、用于机动车的散热器风扇模块具有风扇护罩,风扇护罩具有在风扇护罩中构造的风扇轮凹部,在风扇轮凹部之内布置有马达支架,马达支架具有用于电动马达的支架侧的壳体部分和若干与风扇护罩机械连接的、例如呈辐条状布置的支杆。散热器风扇模块还具有被布置在风扇轮凹部中并能由电动马达绕转动轴线旋转驱动的风扇轮,该风扇轮具有若干散热器风扇叶片,这些散热器风扇叶片被布置在形成毂(毂侧)的壳体部分上并径向向外指向。

4、壳体部分具有轴向(优选至少近似于柱体形)的壳体壁和壳体底部。这些壳体部分大致呈半壳状(schalenfoermig),并在下文也被称为支架侧或毂侧的壳体半壳(gehaeuseschale)。支架侧的壳体部分具有沿轴向方向延伸的壳体壁,该壳体壁叠覆毂侧的壳体部分的沿相反方向延伸的壳体壁或被该毂侧的壳体部分的壳体壁叠覆。这些壳体部分或壳体半壳具有不同的直径,其中,直径较大的或直径相对较大的壳体半壳或壳体部分尤其沿轴向方向叠覆直径较小或直径相对较小的另一壳体半壳或壳体部分而形成尤其是沿径向方向延伸的气隙。

5、因此,壳体半壳被理解为具有基本上呈柱体形的壳体壁和壳体底部的壳体部分,其中,支架侧的壳体部分(支架侧的壳体半壳)优选具有呈环形的、即不完全封闭的底部。由此实现了对所使用的电动马达的散热的改善。优选地,马达支架的支杆在此相对于主流动方向(即沿行驶方向)被布置在散热器风扇叶片之前。尤其是呈环形的壳体底部也适当地朝向主流动,从而进一步改善对电动马达的散热。

6、适宜地,散热器风扇叶片呈新月形,并在此向后弯(rueck waertsgesichelt)。这意味着,在风扇轮的转动方向上,散热风扇叶片的前缘凸形拱出,而后缘凹形缩入。散热器风扇叶片的前缘和/或后缘适当地被实施成波浪形。尤其地,散热器风扇叶片的前缘是沿旋转方向在前的那个边缘,而散热器风扇叶片的后缘是沿旋转方向在后的那个边缘。

7、根据第一变体,支架侧的壳体部分的直径(即马达支架的壳体半壳的直径)大于毂侧的壳体部分的直径(即风扇轮的壳体半壳的直径)。容纳电动马达、尤其是电动马达的定子侧的元件或马达部分的支架侧的壳体部分适当地被实施成环形或者说被实施为环形半壳。适宜地,在该变体中,马达支架的壳体半壳叠覆风扇轮的壳体半壳。在该变体中,在叠覆的壳体半壳的区域内出现的缝隙体积流沿主流动方向流出。

8、根据第二变体,风扇轮的壳体半壳(即毂侧的壳体部分)的直径也可以大于马达支架的壳体半壳的直径。在该变体中,其中,风扇轮的壳体半壳叠覆马达支架的壳体半壳,在叠覆的壳体半壳的区域内出现的缝隙体积流反向于主流动方向或沿与主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流出。

9、在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叠覆另一壳体半壳的那个壳体半壳具有对着主流动方向安设的迎流面。适当地,叠覆另一壳体半壳的那个壳体半壳具有相对于风扇叶轮的轴向方向和/或转动轴线以0°至20°、优选为5°至15°的角度延伸的迎流面。

10、适宜地,支架侧的壳体部分与毂侧的壳体部分之间形成轴向缝隙,该轴向缝隙被具有较大的直径的壳体部分的叠覆边缘所覆盖形成径向缝隙。

11、在本发明意义下,风扇轮尤其是旋转对称的部件,它具有毂、尤其是作为壳体半壳或壳体部分的毂罐,该毂(毂罐)将风扇轮与马达轴或电动马达的转子连接起来,使得电动马达式产生的转矩被传递到风扇轮上。此外,风扇轮具有叶片组,该叶片组具有多个散热器风扇叶片,这些散热器风扇叶片被设置且设立成用于一旦风扇轮处于旋转运动就产生空气体积流。叶片(叶片扇叶)在此优选相对于旋转轴线倾斜。适宜地,风扇轮的散热器风扇叶片在叶片端部侧、尤其是在它们的叶片顶端与外环连接。

12、在本发明的意义下,毂或毂罐尤其是风扇轮的中央的部分,它被布置在风扇轮的中心并提供与驱动装置、尤其是与电动马达的连接,以及至少部分遮盖了该驱动装置,并且类似于传统的罐或壳体半壳地由平坦的基面(作为壳体底部)和与之联接的柱体面(作为壳体壁)组成。尤其地,叶片(散热器风扇叶片)被布置在该呈柱体形的外壁上,尤其是成形在其上。

13、在本发明意义下,马达支架尤其是静止不动的部件,其具有中央壳体或壳体部分,其形式尤其为适宜地呈环形的壳体半壳,该中央壳体或壳体部分至少部分容纳了驱动装置的固定不动的部分,尤其是定子和可能的马达电子器件以及电动马达的马达壳体或定子壳体。马达支架或马达保持器具有尤其是径向定向的支杆,这些支杆优选成形到支架侧的壳体半壳上并与静止部分的风扇护罩连接。风扇护罩的风扇轮凹部适当地由护罩环限界。

14、利用本发明实现的优点尤其在于,基于支架侧和风扇轮侧的壳体部分或壳体半壳的不同的直径及其(沿轴向方向实现的)(径向)叠覆部而避免了不利的流动影响,并实现了较高的系统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