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传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45502发布日期:2024-01-06 23:29阅读:26来源:国知局
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传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传递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在配备有至少一个、优选2个以上的马达和扭振减振器的混合动力汽车上,防止在扭振减振器上产生的粉尘流入马达和变速器的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1、汽车环保技术是未来汽车工业的关键技术,汽车制造商正在全力开发环保汽车,以满足环境和燃油效率法规。

2、未来的汽车技术包括使用电能的电动汽车(ev:electric vehicle)、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hybrid electric vehicle)以及提高效率和便利性的双离合变速器(dct:double clutch transmission)。

3、所述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是使用2个以上的动力源(power source)的汽车,可以多种方式组合,通常是使用现有化石燃料的汽油或柴油发动机和由电能驱动的电动机/发动机混合(hybrid)组成的混合动力。

4、这些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同时配备有内燃机和马达,因此,与普通车辆相比,可以大大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和燃油效率。

5、这种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要求开发一种配备有发动机离合器和变矩器的动力传递装置,由此可以有效地将发动机和马达的旋转动力传递至变速器,以提高效率,并使得最大限度地提高燃油效率,实现有效的动力传递以及减少尺寸和零件。

6、此处,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传递装置,具有自动变速器、马达、发动机及isg(integrated startor&generator)排列成一排的布局。

7、在使用发动机和马达的混合动力汽车中,初期使用马达起动汽车,当汽车具有预定速度时,发电机,即isg(integrated startor&generator)启动发动机,从而同时利用发动机的输出和马达的输出。

8、另外,在初期发动机未被驱动时,可以通过驱动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传递装置中的马达来实现汽车的电动行驶。并且,近年来,马达的数量不限于一个,而配置有2个以上。

9、作为一例,当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传递装置中配备有2个马达时,可以驱动第一马达来启动发动机,并且可以驱动第二马达来实现汽车的电动行驶。

10、然而,当根据现有技术的动力传递装置运行时,从扭振减振器产生的铁粉成分的粉尘以被包含在工作流体中的状态流动在内部并扩散,因此,存在被粘附到马达上,引起马达的性能降低,导致马达损坏及故障,并降低耐用性的问题。

11、此外,还存在由于马达的性能降低,发生不必要的动力损失,并且整体燃料效率降低的问题。

12、此外,当在扭振减振器上产生的粉尘被包含在工作流体的状态循环的同时流入变速器时,还包含会导致变速器故障的问题。

13、该背景技术部分中记载的内容是为了提高对本发明背景的理解而提供的,可以包括不被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周知的现有技术内容。


技术实现思路

1、于是,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发明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在配备有至少一个马达和扭振减振器的混合动力汽车中,防止在扭振减振器上产生的粉尘扩散而流入马达和变速器的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传递装置。

2、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包括:马达壳体,配置在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至少一个马达,在所述马达壳体的内部与所述发动机的曲轴或所述变速器相连接;扭振减振器,配置在所述马达壳体的内部的所述发动机和所述变速器之间,外侧沿径向联接到所述至少一个马达;以及花键毂,连接至所述扭振减振器,用于将传到所述扭振减振器的驱动力传递至所述变速器,还包括粉尘捕集单元,其安装在从所述变速器流入的工作流体经过所述扭振减振器向所述至少一个马达流动的所述工作流体的流动路径上以径向为准从所述扭振减振器向径向外侧隔开的位置,用于捕集在所述扭振减振器产生并包含在所述工作流体中的粉尘。

3、所述至少一个马达,可以包括:第一马达,在所述马达壳体的内部连接到所述发动机的曲轴;以及第二马达,与所述第一马达轴向相邻配置,并连接至所述变速器。

4、所述粉尘捕集单元在从所述第一马达向径向内侧隔开的位置可以配置于所述第一马达与所述第二马达之间。

5、所述第一马达可以配置在第一马达套筒的径向外侧,所述第一马达套筒固定在从所述发动机通过所述曲轴传递得到驱动力的转子轴,所述马达可通过第一马达保持器固定至所述第一马达套筒。

6、所述扭振减振器,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弹簧,弹性支撑于所述第一马达套筒,用于吸收旋转方向的振动和冲击;第一盖板,固定于所述第一马达套筒,并支撑所述第一弹簧;从动板,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弹簧弹性支撑,接收驱动力,并连接到所述花键毂;第二盖板,固定于所述从动板;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弹簧,被支撑于所述第二盖板,并沿旋转方向配置,用于吸收旋转方向的振动和及冲击。

7、所述扭振减振器配置于所述第一马达和所述第二马达之间,所述第一盖板可以在从所述第一弹簧向径向外侧隔开的位置联接于所述第一马达套筒。

8、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弹簧的外周面可由介设于与所述第一马达套筒的径向内侧面之间的弹簧引导件可弹性变形地支撑。

9、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弹簧可以与所述花键毂相连接。

10、所述粉尘捕集单元,可以包括:安装构件,以轴向为准向所述第二马达突出预定部分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第一盖板;以及捕集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马达和所述第二马达之间的所述安装构件的径向内侧。

11、所述安装构件可弯曲成“l”形,并在与所述第二马达之间形成间隙以供所述工作流体流动。

12、所述捕集构件可由具有磁力的材料而形成,用于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弹簧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弹簧产生的粉尘附着。

13、所述安装构件可固定地联接至所述第一盖板。

14、所述粉尘捕集单元,可以包括:安装部,从所述第一盖板弯曲成以轴向为准向所述第二马达突出预定部分;以及捕集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马达和所述第二马达之间的所述安装部的径向内侧。

15、所述安装部可以向与轴向平行的方向弯曲,并在与所述第二马达之间形成间隙以供所述工作流体流动。

16、所述捕集构件可由具有磁力的材料而形成,用于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弹簧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弹簧产生的粉尘附着。

17、所述第二马达可以配置在所述第二马达套筒的径向外侧,并可通过第二马达保持器固定至所述第二马达套筒。

18、所述粉尘捕集单元,可以包括:安装部,以轴向为准向所述第一马达从所述第二马达套筒成一体突出形成;以及捕集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部的径向内侧。

19、所述安装部可以向与轴向平行的方向突出,并在与所述扭振减振器之间形成间隙以供所述工作流体流动。

20、所述捕集构件可由具有磁力的材料而形成,用于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弹簧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弹簧产生的粉尘附着。

21、所述粉尘捕集单元,可以包括:安装部,以轴向为准,向所述第一马达从所述第二马达保持器成一体突出形成;以及捕集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部的径向内侧。

22、所述安装部可以向与轴向平行的方向突出,并在与所述扭振减振器之间形成间隙以供所述工作流体流动。

23、所述捕集构件可由具有磁力的材料而形成,用于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弹簧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弹簧产生的粉尘附着。

24、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马达上,并选择性地连接所述第二马达和所述扭振减振器的离合器。

25、发明效果

26、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传递装置,在配备有至少一个马达和扭振减振器的混合动力汽车中,通过最小化以在扭振减振器上产生的粉尘被包含在工作流体中的状态扩散而流入马达和变速器,从而,具有防止马达性能及燃料效率降低的效果。

27、另外,本发明通过防止马达的性能降低来防止燃料效率下降,从而,具有减少不必要的动力损失,并满足环保及燃料效率法规的效果。

28、另外,本发明通过将扭振减振器组装到用作发动机侧转子功能的马达套筒,并使用马达作为质量体,从而,具有与扭振减振器一起有效地吸收从发动机产生的振动的效果。

29、另外,本发明通过在扭振减振器向轴向配置弹簧,从而,具有尽可能确保动力传递装置的整个径向空间的效果。

30、另外,本发明通过最小化以在扭振减振器上产生的粉尘被包含在工作流体中的状态流入变速器,从而,具有防止由于粉尘流入而变速器发生故障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