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程式汽车的热管理系统、方法及增程式汽车与流程

文档序号:34103904发布日期:2023-05-10 19:03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程式汽车的热管理系统、方法及增程式汽车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汽车,具体涉及一种增程式汽车的热管理系统、方法及增程式汽车。


背景技术:

1、目前行业内增程式新能源汽车(或其他混动车型)热管理系统在采用增程器余热给暖风加热时,需要采用独立的ptc回路水泵和电子三通比例阀实现回路通断。

2、采用上述方式,暖通加热回路布置难度高、管路走向复杂;使用水阀、水泵零部件数量多,热管理系统集成化程度低、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增程式汽车的热管理系统、方法及增程式汽车。

2、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增程式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包括:高温冷却液回路;所述高温冷却液回路包括增程器、温控五通阀、pct加热器、三通比例阀、水暖芯体、板式换热器的升温通道、第一水泵、高温散热器、高温水壶、截止阀以及控制器;

3、所述增程器的缸体出液口与所述温控五通阀的第一端管道连接,所述增程器的缸体进液口与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液口、所述温控五通阀的第二端管道连接,所述温控五通阀的第三端与所述第第一水泵的进液口管道连接,所述温控五通阀的第四端与所述高温散热器的第一端管道连接,所述温控五通阀的第五端与所述pct加热器的第一端管道连接,所述高温散热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液端管道连接,所述pct加热器的第二端通过所述三通比例阀的第一端和所述三通比例阀的第三端与所述水暖芯体的第一端管道连接,所述pct加热器的第二端还通过所述三通比例阀的第一端和所述三通比例阀的第二端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升温通道的第一端管道连接,所述水暖芯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液口管道连接,所述水暖芯体的第二端还通过所述截止阀与所述高温水壶的进液口管道连接,所述高温水壶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液口管道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升温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液口管道连接;

4、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增程器、所述温控五通阀、所述pct加热器、所述三通比例阀、所述第一水泵以及所述截止阀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

5、根据增程式汽车的不同冷却和/或热需求模式,控制所述高温冷却液回路的工作状态。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冷媒回路;所述冷媒回路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电池冷却器、电子膨胀阀、电子阀以及蒸发器;

7、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端与所述冷凝器的第一端管道连接,所述冷凝器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子膨胀阀与所述蒸发器的第一端管道连接,所述冷凝器的第二端还通过所述电子阀与所述电池冷却器的第一端管道连接,所述电池冷却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端管道连接;

8、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压缩机、所述电子膨胀阀以及所述电子阀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9、根据增程式汽车的不同冷却和/或热需求模式,控制所述冷媒回路的工作模式。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电驱电池串并联回路;所述电驱电池串并联回路包括低温散热器、低温水壶、第二水泵、电驱系统、四通控制阀、板式换热器的降温通道、所述电池冷却器、第三水泵以及电池包;

11、所述低温散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低温水壶的进液口管道连接,所述低温水壶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二水泵的进液口管道连接,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液口与所述电驱系统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驱系统的第二端通过所述四通控制阀的第二端和所述四通控制阀的第一端与所述低温散热器的第二端管道连接,所述电池包的第一端通过所述四通控制阀的第四端和所述四通控制阀的第三端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降温通道的第一端管道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的降温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冷却器的第一端管道连接,所述电池冷却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水泵的进液口管道连接,所述第三水泵的出液口与所述电池包的第二端管道连接;

12、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第二水泵、所述四通控制阀以及所述第三水泵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13、根据增程式汽车的不同冷却和/或热需求模式,控制所述电驱电池串并联回路的工作模式。

14、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增程式汽车的热管理控制方法,应用于如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增程式汽车的热管理系统,该方法包括:

15、确定热需求模式为采暖和/或加热,且采用增程器热回收;

16、控制温控五通阀的第一端和温控五通阀的第四端开启,控制温控五通阀的第一端和温控五通阀的第五端开启,控制第一水泵开启,控制ptc加热器关闭,控制三通比例阀的第一端和三通比例阀的第二端开启,控制三通比例阀的第一端和三通比例阀的第三端开启,控制四通控制阀的第一端和四通控制阀的第二端开启,控制四通控制阀的第三端和四通控制阀的第四端开启,控制第三水泵开启。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18、确定冷却模式为增程器冷却;

19、控制温控五通阀的第一端和温控五通阀的第三端开启,控制温控五通阀的第一端和温控五通阀的第四端开启,控制第一水泵开启,以实现增程器冷却。

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21、确定冷却模式为电池制冷和/或乘员舱制冷,则控制压缩机启动,控制电子膨胀阀开启,控制电子阀开启。

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23、确定冷却模式为电池制冷和/或电驱制冷,则控制四通控制阀的第一端和四通控制阀的第二端开启,控制四通控制阀的第三端和四通控制阀的第四端开启;或

24、确定冷却模式为单电池制冷,则控制四通控制阀的第二端和四通控制阀的第三端开启,控制四通控制阀的第一端和四通控制阀的第四端开启,控制第二水泵开启,控制第三水泵开启。

2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26、确定热需求模式为采暖和/或加热,且采用ptc加热器加热,则控制温控五通阀的第二端和第五端开启,控制第一水泵开启,控制ptc加热器开启,控制三通比例阀的第一端和三通比例阀的第二端开启,控制三通比例阀的第一端和三通比例阀的第三端开启,控制四通控制阀的第一端和四通控制阀的第二端开启,控制四通控制阀的第三端和四通控制阀的第四端开启,控制第三水泵开启。

2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28、确定为冷却液加注模式,控制温控五通阀的第一端和温控五通阀的第四端以第一预设比例开启,控制温控五通阀的第一端和温控五通阀的第五端以所述第一预设比例开启,控制第一水泵以第一预设占空比开启,控制ptc加热器关闭,控制三通比例阀的第一端和所述三通比例阀的第一端的第二端以所述第一预设比例开启,控制三通比例阀的第一端和所述三通比例阀的第三端的第二端以所述第一预设比例开启,控制四通控制阀的第一端和所述四通控制阀的第二端开启,控制四通控制阀的第三端和所述四通控制阀的第四端开启,控制第二水泵以第二预设占空比开启,控制第三水泵以所述第二预设占空比开启。

29、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增程式汽车,包括如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增程式汽车的热管理系统。

30、综上所述,本技术提出一种增程式汽车的热管理系统、方法及增程式汽车,其中,增程式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包括高温冷却液回路;该高温冷却液回路包括增程器、温控五通阀、pct加热器、三通比例阀、水暖芯体、板式换热器的升温通道、第一水泵、高温散热器、高温水壶、截止阀以及控制器,由于控制器可以根据增程式汽车的不同冷却和/或热需求模式,控制高温冷却液回路的工作状态,并且该热管理系统包括温控五通阀,因此,可以降低暖通加热回路的布置难度;减少水阀、水泵零部件,提高热管理系统的集成度,降低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