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换标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74298发布日期:2023-08-09 18:30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换标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讲是一种汽车换标机构。


背景技术:

1、汽车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广泛运用的代步工具,但随着车辆制造技术的普及,人们对车辆功能上的追求也更高,往往需要体现出车辆的科技感,才能更好的引起人们的购买欲望。

2、同时,因为许多车辆往往是停靠在路边或者其它露天环境下,车辆表面容易出现损坏,其中因为车标突出的设计,使得车标的露天环境下最容易遭受破坏。

3、故而有些车辆会对车杆进行自动化变换设计,常态下车标显示在车壳上,而当汽车不需要显示车标时,车标可以自然缩回到车壳内,并且在原车标处填补上一块替换座,来保证车壳的完整性。该方法往往采用车标与替换座分离驱动的方式进行驱动,即先完成对车标的驱动,再完成对替换座的驱动,该方法需要两个不同的驱动装置分别完成对车标与替换座的驱动工作,同时因为车标与替换座之间的移动轨迹具有交叉性,需要严格控制两个驱动装置的驱动时间,避免干涉,从而造成该自动化换标机构占用空间大、成本高、更换周期长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只需要单驱动装置就可以完成车标与替换座的更换工作,并且可以避免车标与替换座之间出现干涉以保证更换效率的一种汽车换标机构。

2、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换标机构,包括车壳、用于安装车标的安装座和替换座,所述车壳的顶端设有一个用于与安装座或者替换座进行配合的安装孔,在车标正常使用时,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在安装孔上,在车标进行隐藏时,安装座脱离安装孔,替换座与安装孔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与一驱动组件驱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将安装座固定连接在安装孔上或者将安装座从安装孔上脱离,所述替换座与一从动组件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从动组件的另一端设于安装座的脱离移动轨迹上,当所述安装座与从动组件的另一端相抵并驱动从动组件转动使替换座移动至安装孔处。

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仅通过一个驱动组件对安装座进行驱动,安装座在被驱动过程中,先完成与安装孔之间的脱离,而后在脱离完成后,安装座继续移动,直至安装座脱离替换座的移动轨迹后,安装座开始与从动组件相抵,并通过从动组件驱动替换座移动至安装孔处,代替安装座,该过程仅有一个驱动组件进行驱动,就完成了安装座的脱离工作以及替换座的安装工作,减少了驱动组件的设计,使得换标机构的占用空间小、成本低,同时因为是通过安装座的移动才驱动替换座进行安装,不需要担心替换座与安装座之间因为运动的控制不精确造成执行干涉的情况,保证了安装座与替换座之间更换周期的稳定性,无须因为怕干涉的问题等待安装座完成运动后,再进行替换座的运动。

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从动组件包括一根连接曲杆,所述连接曲杆铰接在车壳的侧壁上,所述连接曲杆的一端设于安装座的脱离移动轨迹上,所述替换座也铰接在侧壁上,所述替换座远离与车壳顶端连接的一侧设有轨迹槽,所述连接曲杆的另一端设有与轨迹槽相连接的连接柱,当安装座带动连接曲杆进行转动时,连接柱带动替换座进行转动,通过所述改进,因为连接曲杆的设计,可以使连接曲杆的一端设于安装座的脱离移动轨迹上,而另一端可以设于安装座的胶离移动轨迹的周围,以较小的行程来完成替换座与安装孔之间的连接工作,同时,轨迹槽的设计,可以减少替换座的移动轨迹,以满足替换座铰接上侧壁上的连接条件,避免替换座需要与连接曲杆的另一端同步移动,增加替换座的移动轨迹的情况,从而造成安装座脱离替换座移动轨迹的时间也会增长,影响更换车标的效率。

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从动组件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连接曲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侧壁固定连接,通过所述改进,通过复位弹簧的设计,在驱动组件驱动安装座安装到安装孔上时,从动组件可以及时复位,并且带动替换座脱离安装孔,以保证安装座在安装过程中不会与替换座之间发生干涉。

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驱动杆、限位杆和驱动限位板,所述驱动限位板上设有驱动限位槽,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驱动电机驱动连接,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与安装座铰接,所述限位杆的一端限位活动连接在驱动电机上,所述限位杆上设有与驱动限位槽移动连接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与安装座铰接,驱动杆与安装座的铰接处和限位杆与安装座的铰接处之间设有间距,通过所述改进,驱动电机与驱动杆的设计,可以使安装座远离驱动电机,保证安装座在移动过程中不会与驱动电机发生干涉,而限位杆与驱动限位板的设计可以保证限位杆的移动轨迹,使限位杆移动轨迹适配于安装座的移动轨迹,通过限位杆与驱动杆分别铰接于安装座的两个位置,来保证安装座在移动过程中保持竖直状态,避免安装座的发生转动造成不可控的干涉。

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驱动杆包括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设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驱动电机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驱动杆呈向远离驱动限位板的方向弯曲设置,所述第一驱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驱动电机上,所述第一驱动杆的弯曲处与第二连接杆铰接,所述第二驱动杆共设有两个弯曲处,所述第二驱动杆的一端与第一驱动杆的一端同轴设置且转动连接在驱动电机上,所述第二驱动杆上靠近驱动电机的弯曲处呈向靠近驱动限位板的方向弯曲设置,所述第二驱动杆上远离驱动电机的弯曲处呈向远离驱动限位板的方向弯曲设置,所述第一驱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二驱动杆上远离驱动电机的弯曲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杆的另一端铰接在安装座上,所述驱动电机与第二驱动杆之间设有气缸弹簧,所述气缸弹簧的一端与驱动电机铰接,所述气缸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驱动杆靠近驱动电机的弯曲处铰接,所述驱动电机靠近第一连接杆的一侧设有抵接块,当安装座固定连接在安装孔上时,所述气缸弹簧呈压缩状态,且第一连接杆与抵接块相抵。

8、通过所述改进,在整体换标机构中,无论是安装座还是替换座均与安装孔之间并没有固定连接装置,仅有一个驱动电机作为动力源以及锁紧结构,当驱动电机不工作时,仅依靠驱动电机的驱动力进行固定连接容易出现安装座与替换座连接不稳定的情况,当安装座受到外部压力时,容易直接出现脱离安装孔的情况,而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以及气缸弹簧的设计可以避免出现安装座与替换座固定不稳定的情况。气缸弹簧用于提供阻力,保证第二驱动杆不会因为较小的外力造成转动,同时,气缸弹簧是具有移动行程的,可以通过气缸弹簧的设计,有效控制驱动杆与驱动电机之间的有效行程,当驱动杆在转动过程中使安装座安装到安装孔上后,有助于反向带动电机转动,而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设计,在安装座固定在安装孔上时,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连接呈直线设置或者弯曲朝向一侧,而在安装座脱离安装孔时,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连接弯曲朝向另外一侧,两个朝向方向相反,当需要进行朝向转弯时,机构中只能通过驱动电机来转动第一连接杆进行变换,而当安装座固定在安装孔上时,作用于安装座上的外力,只会使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之间相互靠近,而第一连接杆与抵接块相抵,使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之间无法相互靠近,从而造成安装座无法脱离安装孔,保证安装座安装的稳定性,故而形成了自锁效果,保证外界压力难以造成安装座的移动,除非外界压力超出了换标机构的负载,第一驱动杆的弯曲设计,可以增加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设计长度,使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可控性更强,第二驱动杆的弯曲设计,便于安装气缸弹簧,因为气缸弹簧为标准件,规格固定,避免定制的成本过高,进行第二驱动杆的弯曲设计就可以解决问题。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驱动电机上设有活动槽,所述限位杆的一端限位活动连接在活动槽内,所述驱动电机转动连接在侧壁上,所述驱动电机和车壳之间的转动连接处与第一驱动杆和驱动电机的转动连接处同轴设置,当安装座开始脱离安装孔时,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相互远离,气缸弹簧张开,驱动电机开始转动,直至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呈直线设置,完成安装座与安装孔的脱离准备,而后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从另一方向相互靠近,驱动电机位置保持不动,第一驱动杆、第二驱动杆与限位杆开始转动以带动安装座沿着驱动限位槽移动,通过所述进改,在安装座安装到安装孔后,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呈直线设置,此时驱动电机继续驱动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进行继续移动,而安装座已经无法移动,从而驱动电机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进行自转,就可以使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继续移动,才能完成自锁,而驱动电机设于车壳的内部,得到充分的保护,外界压力难以触及,从而保证了安装座安装到安装孔上的稳定性。反之,当需要将安装座脱离安装孔时,驱动电机先需要完成自身的转动,使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呈直线设置后,解除自锁状态,才可以开始进行驱动安装座脱离安装孔。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活动槽内设有活动件,所述活动件移动连接在活动槽内,所述活动件上还设有用于与限位杆的一端铰接的铰接孔,通过所述进改,通过活动件的设计,不仅可以使限位杆的一端在活动槽移动更稳定,还可以避免限位杆的一端与活动槽之间发生摩擦,造成限位杆的一端或者活动槽磨损的情况,以保证限位杆和活动槽的使用寿命。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活动槽内设有呈收缩状态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与活动件相抵,以提供转动驱动电机的助力,通过所述改进,在安装座脱离安装孔的准备过程中,驱动电机需要先完成转动动作,解除自锁状态,当第一连接杆开始驱动时,第一连接杆与抵接块之间的抵接关系消除,驱动电机恢复转动,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可以促进驱动电机进行转动,直至限位杆的一端与活动槽的一端相抵。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驱动电机远离驱动端的一端设有呈拉伸状态的第二弹簧,所述驱动电机上设有与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的限位轴,所述侧壁上设有抵接槽,所述限位轴限位移动在抵接槽内,所述侧壁上靠近驱动电机的一侧还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轴上,通过所述改进,与第一弹簧的作用相同,在驱动第一连接杆进行驱动安装座脱离安装孔时,先完成驱动电机进行转动,解除自锁。

1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驱动杆与第二驱动杆之间远离驱动电机的固定连接处设有用于固定连接第一驱动杆与第二驱动杆的连接板,所述侧壁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圆心设于第一驱动杆与驱动电机的转动连接处,所述连接板靠近侧壁的一侧设有与滑槽相配合的滑扣,所述滑扣用于保证连接板沿着侧壁进行移动,所述连接板上还设有用于定位限位杆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用于避免限位杆在转动过程中发生偏转造成卡滞,通过所述改进,滑槽与滑扣的设计可以保证第一驱动杆、第二驱动杆转动的稳定性,避免第一驱动杆与第二驱动杆脱轨,定位槽的设计可以保证限位杆转动的稳定性,避免限位杆脱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