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电车辆位置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15467发布日期:2023-12-19 16:06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换电车辆位置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辆换电,具体涉及一种换电车辆位置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1、电动车辆具有零排放、低噪音、运营和维护性价比高等优点,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电动车辆使用的能源为自身搭载的电池包提供的电能,电动车辆在电能使用完后需要充电。电动车辆的电池包设置方式一般分为固定式和可换式,其中,固定式电池包一般是固定在车辆上,在充电时直接以车辆作为充电对象。而直接以车辆作为充电对象对电池包进行充电存在充电时间长的问题,换电模式的出现为解决当前电池包面临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活力,可换式的电池包一般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被固定在车辆上,电池包可以被快速取下,以单独进行更换操作,也就是车辆上可直接安装上预先充满电的电池,而被拆下的已亏电的电池则单独进行充电操作待充满电后可安装于后续换电的车辆上,由此,使得车辆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即可更换上满电电池以使车辆迅速完成续航补能。特别地,对于大型车辆而言,由于本身的结构及装载需求等的原因,重型卡车上往往配备的大容量的大电池,这种大电池的充时间更久,因此重型卡车用换电模式进行补能更为便捷。

2、换电过程中,车辆的位置精度直接影响到相关设备拆、装电池包的工作情况,若车辆位置精度不准,很容易造成换电失败或者重复换电的问题,会导致相关设备、电池包及车辆产生机械磨损甚至在换电过程中卡死的情况。目前的电动车辆换电流程中,换电车辆先行进至换电位,然后由换电设备对换电车辆上的电池进行换电操作。换电车辆到达换电位时,换电车辆通常存在偏移角度,即车身与换电通道的长度方向之间存在夹角,造成换电设备需要移动至与换电车辆相匹配的位置才能进行换电,增加了换电设备的运动行程,使得其换电轨迹复杂,并且当上述偏移角度较大时,可能存在换电设备调整范围不足的问题,不利于换电操作的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电车辆位置调整装置,可调整电动车辆进行位置或车身角度调整,以解决换电设备换电轨迹复杂、换电效率低、换电设备调整范围不足等问题。

2、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换电车辆位置调整装置,设置于一换电站的换电通道中,包括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使所述传动机构作用于所述换电车辆,以对所述换电车辆进行位置或车身角度调整,使所述换电车辆的车身与所述换电通道的长度方向平行。

4、本技术方案中,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传动机构连接,使传动机构作用于换电车辆,使得可通过驱动机构带动传动机构活动以使传动机构实现对换电车辆自动位置调整,可节省人工操作,提高换电车辆位置调整的精度和效率,对具有不同程度驾驶技巧的驾驶者友好,无需驾驶者反复调节换电车辆位置,为换电车辆换电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条件。其中,驱动机构作为动力源提供动力输出,传动机构作为中间结构将动力输出作用于换电车辆,以使换电车辆动作,当换电车辆调整至车身平行于换电通道的长度方向时,在换电车辆已到达换电位的前提下,换电设备可顺利且迅速地执行对换电车辆进行亏电电池拆除和满电电池安装的过程,由于换电车辆已进行过位置调整,方便了换电设备沿预定轨迹进行换电,可避免换电设备大幅度移动以适应换电车辆的位置,电池包与车身更易实现相对位置匹配,轻松实现电池包与车身的拆装过程,提高了换电效率。

5、较佳地,所述传动机构在所述驱动机构的作用下作用于所述换电车辆的车轮,使所述换电车辆的至少一部分沿换电通道的宽度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换电车辆朝向平行于换电通道的长度方向调整;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用于支撑于所述换电车辆的车轮下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在所述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所述活动板与所述车轮同步运动。

6、本技术方案中,驱动机构驱动传动机构后,传动机构施加作用力于换电车辆的车轮,以消除换电车辆的偏移角度(即调整之前车身与换电通道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从而调整车身,传动机构作用于车轮,作用范围小,基于此传动机构的结构简单、体积小,可促进调整装置整体的小型化,以避免过多占用换电通道,减小对换电设备布设的影响。此外,活动板为车轮提供停放位,并且在换电车辆调整过程中,活动板可与车轮同步运动,移动方向可以为垂直于换电通道方向,以防止车轮与活动板之间存在较大摩擦而阻碍车轮移动。

7、较佳地,所述活动板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活动板沿换电通道的宽度方向做往复运动。

8、本技术方案中,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活动板沿换电通道的宽度方向做往复运动,即驱动机构既能驱动活动板沿换电通道的宽度方向实现双向运动,可实现车辆双向角度调整,满足换电过程中换电车辆多角度调整需求。

9、较佳地,所述活动板下侧设有滚动件,所述活动板移动时所述滚动件相对于所述换电通道滚动。

10、本技术方案中,活动板移动时滚动件相对于换电通道滚动,将驱动机构驱动活动板的平移转化为滚动件的滚动,滚动摩擦小,由此可减小驱动机构通过传动机构作用于换电车辆的作用力大小,节省驱动能源、节约成本、提高调整效率。

11、较佳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丝杠,所述丝杠上设有螺母,所述活动板与所述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能够驱动所述丝杠转动以使所述螺母带动所述活动板往复运动。

12、本技术方案中,丝杠和螺母配合形成滚珠丝杠运动副,电机驱动丝杠进行转动,丝杠的转动转化为螺母的往复直线移动,进而使螺母带动活动板往复移动,结构简单,传动可靠、稳定。

13、较佳地,所述换电通道还设有定位平台,所述活动板沿所述换电通道的宽度方向的端部设有伸缩板,所述伸缩板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定位平台。

14、本技术方案中,伸缩板可在活动板移动过程中伸缩,则定位平台和伸缩板对位于活动板下方的结构进行封闭和遮挡,既实现了遮丑效果,又能防止外界物体意外掉落至活动板下方而干扰装置运行。

15、较佳地,所述换电车辆位置调整装置还包括车轮定位组件,所述车轮定位组件沿所述换电车辆的长度方向对所述换电车辆的车轮进行限位,所述车轮定位组件包括沿所述换电车辆的前进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之间设有定位空间,以将所述车轮限定于所述定位空间中。

16、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车轮定位组件,可对车轮沿换电车辆的长度方向进行限位,使车轮限定于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配合形成的定位空间内,一方面,限定车辆的停放位置,使换电车辆停放于预设位置,另一方面,可保持换电车辆调整过程中车轮的稳定性,使车轮始终限位于预设区域范围内,保持换电车辆在预设换电位下,为后续换电流程提供可靠条件。

17、较佳地,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或所述第二定位件能够向所述换电车辆的驶入方向展平,沿所述换电车辆的后退方向拱起。

18、本技术方案中,第一定位件和/或第二定位件展平时,便于车轮驶入定位空间内或从定位空间内驶出,第一定位件和/或第二定位件拱起时,实现对车轮在定位空间内的限位。

19、较佳地,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或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与所述第二导向件沿所述换电车辆的前进方向排布,所述第一导向件一侧与所述活动板铰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导向件铰接;所述车轮经过时,所述第一导向件与所述第二导向件在所述车轮的作用下展平,所述车轮经过后,所述第一导向件与所述第二导向件恢复为拱起状态。

20、本技术方案中,第一导向件一侧与活动板铰接,另一侧与第二导向件铰接,使得第一导向件相对活动板的旋转配合第二导向件相对第一导向件的旋转实现展平状态和拱起状态的切换,结构简单,易操控。

21、较佳地,所述第二导向件远离所述第一导向件的一侧通过弹性复位件与所述活动板连接,所述弹性复位件用于向所述第一导向件的方向拉动所述第二导向件,以使所述第一导向件与所述第二导向件在车轮经过后恢复为拱起状态。

22、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弹性复位件,使得第二导向件可在车辆经过后自动在弹性复位件的弹力驱动下恢复至拱起状态,第二导向件与第一导向件的铰接配合使第二导向件自动复位的过程中同步带动第一导向件朝拱起的方向复位转动。

23、较佳地,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或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安装于所述活动板,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导向件与所述第二导向件之间;所述第一限位结构能够与所述第二导向件朝向所述第一导向件的一侧抵接,以限制所述第二导向件向所述第一导向件的移动距离。

24、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二导向件朝向所述第一导向件的一侧抵接以限制第二导向件向第一导向件的移动距离,既能使第二导向件的复位移动保持拱起状态,又能避免第二导向件朝向第一导向件过度移动而与第一导向件贴靠在一起而难以再次展平。

25、较佳地,所述第二导向件朝向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的一面开有导向槽,在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展平时,所述第一限位结构能够沿所述导向槽的槽边进入所述导向槽。

26、本技术方案中,导向槽的设置,在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展平时为第一限位结构提供避让空间,即第一限位结构可以伸入导向槽内而不会对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的展平移动产生干涉,使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能够完全展平,以便提升车轮经过的顺畅性和平缓性。

27、较佳地,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或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能够与所述第二导向件远离所述第一导向件的一侧抵接,以限制所述第二导向件远离所述第一导向件的移动距离。

28、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二限位结构对第二导向件的限位,可以使第二导向件以及与第二导向件铰接的第一导向件稳定地维持于拱起状态,更好地对车轮进行限位,避免车轮进入定位空间内后,由于惯性等非预期的情况下从定位空间内驶出。

29、较佳地,所述活动板设有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结构能够沿所述限位孔伸缩。

30、本技术方案中,可通过通信手段远程操控第二限位结构在限位孔内伸缩,操作方便易实现,第二限位结构伸出限位孔时实现对第二导向件的限位,缩入限位孔时解除对第二导向件的限位,使第二导向件可实现自拱起状态朝向展平状态的变换。

3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的技术效果为: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传动机构连接,使传动机构作用于换电车辆,使得可通过驱动机构带动传动机构活动以使传动机构实现对换电车辆自动位置调整,可节省人工操作,提高换电车辆位置调整的精度和效率,对具有不同程度驾驶技巧的驾驶者友好,无需驾驶者反复调节换电车辆位置,为换电车辆换电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条件。其中,驱动机构作为动力源提供动力输出,传动机构作为中间结构将动力输出作用于换电车辆,以使换电车辆动作,当换电车辆调整至车身平行于换电通道的长度方向时,在换电车辆已到达换电位的前提下,换电设备可执行对换电车辆进行亏电电池拆除和满电电池的安装,由于换电车辆已进行过位置调整,方便了换电设备沿预定轨迹进行换电,可避免换电设备大幅度移动以适应换电车辆的位置,电池包与车身更易实现相对位置匹配,轻松实现电池包与车身的拆装过程,提高了换电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