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实施例涉及车辆,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车内中控屏的交互方法及车载终端。
背景技术:
1、车辆内的中控屏(central control screen)是一种安装在车辆中控台上的显示屏,可以用于显示汽车音响、导航、车辆信息以及倒车影像等内容。目前,大多数车辆内的中控屏均为触摸式的显示屏,驾乘人员可以使用手势直接在中控屏上进行操作。
2、当中控屏在显示内容时,车内的驾乘人员可能希望对中控屏进行一些操作。例如,在中控屏上输入信息。由于中控屏通常是固定安装于车内的,在驾乘人员实现上述操作的过程中,可能因为驾乘人员所处位置的不同而影响其操作的便利性。示例性地,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中控屏上可以显示有导航信息。如果驾乘人员希望修改导航目的地,则需要在中控屏上输入新的目的地信息。这一操作可以由主驾位置上的驾驶员来完成,也可以由副驾位置上的乘客来完成。但是,由于所处位置的不同,驾驶员和乘客在完成上述操作过程中的实际体验是不同的,中控屏无法根据不同位置的驾乘人员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不能有效提高驾乘人员操作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车内中控屏的交互方法及车载终端,用以识别在中控屏上进行操作的用户所处的具体方位,根据该方位在中控屏上显示信息,使得显示的信息能够更靠近实际操作中控屏的用户,提高用户操作中控屏的便利性。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车内中控屏的交互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车载终端,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车载终端检测到作用于中控屏上的操作,基于该操作,车载终端可以获取雷达信号强度数据,上述雷达信号强度数据由配置于车载终端中的雷达探测得到。根据获取到的雷达信号强度数据,车载终端可以确定执行该操作的目标用户,并在中控屏的目标位置与目标用户进行交互。上述目标位置可以是中控屏上靠近目标用户的位置。
4、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在车载终端中配置雷达,可以采用雷达对车内各个位置或区域中存在的物体进行探测。具体地,当某一区域内的雷达信号强度数据发生变化时,可以认为该区域中可能存在移动物体。在车载场景下,根据雷达探测得到的信号强度数据,车载终端可以准确地确定执行当前操作的目标用户。这样,车载终端可以区分该操作是由车内主驾位置的驾驶员执行的还是由副驾位置的乘客执行的。通过区分执行前述操作的目标用户,车载终端可以在中控屏上靠近目标用户的位置与用户进行交互。例如,车载终端可以在靠近用户的位置显示相应的信息,方便用户查看;或者,车载终端可以在相对便利的位置显示交互控件,供用户与中控屏进行交互。应用本方法,可以提高用户与中控屏的交互效率,降低用户在中控屏上进行操作的难度。
5、需要说明的是,中控屏仅是一个便于理解的通用名称,通常用于指示车内前排主副驾可操作的显示屏,也可以指后排座椅可操作的显示屏。另外,“中”控屏并不用于限定屏幕一定位于数学严格意义上的“中间”。
6、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车载终端在基于所述操作,获取雷达信号强度数据时,可以确定目标时间段,该目标时间段可以是以车载终端检测到操作的时刻为结束时间的一段时间。车载终端可以分别获取在目标时间段内车内多个区域的雷达信号强度数据。
7、应理解,目标时间段是车载终端检测到作用于中控屏上的操作之前的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车内用户在中控屏上执行操作需要将手从车内某一位置移动至中控屏上,这会使得移动路线上的雷达信号强度数据发生变化。通过获取目标时间段内的雷达信号强度数据,可以更准确地对目标用户进行识别。
8、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车载终端分别获取在目标时间段内车内多个区域的雷达信号强度数据,包括:车载终端分别获取在目标时间段内车内各个区域的雷达信号强度数据的变化量。
9、应理解,雷达信号强度数据的变化量可以表示在目标时间段内各个区域的雷达信号强度的变化大小。通过确定雷达信号强度的变化大小,可以准确识别各个区域在目标时间段内受外部影响导致的雷达信号强度的变化。示例性地,当有物体在某个区域移动时,雷达所探测到的信号强度将会发生显著变化。通过确定雷达信号强度的变化,可以更便捷地识别受外部影响更大的区域,从而将这些区域确定为用户执行操作前手移动经过的区域,进而准确确定执行操作的目标用户。
10、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车载终端分别获取在目标时间段内车内各个区域的雷达信号强度数据的变化量,包括:车载终端确定目标时间段内的多个时刻;车载终端分别获取车内各个区域在每个时刻的雷达信号强度数据;车载终端根据车内各个区域在每个时刻的雷达信号强度数据,确定各个区域的雷达信号强度数据的变化量。
11、由于目标时间段是一段连续的时间,可以包括多个时刻。通过确定目标时间段内的多个时刻,并确定每个时刻的雷达信号强度数据,可以更简便地确定出雷达信号强度数据的变化量。
12、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车载终端分别获取在目标时间段内车内多个区域的雷达信号强度数据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车载终端确定车内的多个区域。其中,任一区域可以是以中控屏上的一点为圆心的扇形区域。
13、示例性地,中控屏上的一点可以是与雷达在车载终端中的安装位置相对应的中控屏屏幕上的一点。车载终端可以基于该点确定一区域,该区域可以是雷达主要探测的区域。在这一区域中,车载终端可以将其划分为多个扇形区域,每个扇形区域均一中控屏上的同一点为圆心。雷达在探测信号强度时,可以基于每个扇形区域来进行探测。
14、应理解,根据与雷达的距离远近的不同,雷达探测得到的信号强度的精确度也不同。因此,车载终端确定车内的多个区域时,可以根据预设的距离阈值,将每个扇形区域划分为至少两个子区域。上述距离阈值可以是区分雷达探测精度的距离值。其中,在与雷达之间的距离小于上述距离阈值的区域,雷达的探测精度更高。
15、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车载终端根据雷达信号强度数据,确定执行操作的目标用户,包括:车载终端根据雷达信号强度数据,从车内多个区域中确定多个目标区域;其中,每个目标区域是雷达信号强度数据的变化量大于预设阈值的区域;车载终端基于多个目标区域,确定执行操作的目标用户。
16、应理解,用户在执行操作前手经过的区域,雷达信号强度更有可能发生显著变化。因此,雷达信号强度数据的变化量大于预设阈值的区域更有可能是用户在执行操作前手经过的区域。通过在车内多个区域中确定多个变化量大于预设阈值的目标区域,更便于确定用户在执行操作前手经过的区域包括哪些区域,从而可以根据这些目标区域的位置,确定执行操作的目标用户。
17、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车载终端基于多个目标区域,确定执行操作的目标用户,包括:车载终端分别确定每个目标区域所在的方位,该方位可以包括第一方位和第二方位,第一方位和第二方位可以分别位于车载终端的左右侧。示例性地,第一方位可以位于车载终端的左侧,第二方位可以位于车载终端的右侧。这样,车载终端可以根据分别位于第一方位或第二方位的目标区域的数量,确定执行操作的目标用户。其中,目标用户所在的方位与数量更多的目标区域所在的方位相同。
18、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车载终端根据雷达信号强度数据,确定执行操作的目标用户,还包括:车载终端采用预先训练的分类模型,对雷达信号强度数据进行分类;车载终端根据分类结果,确定执行操作的目标用户。
19、应理解,分类结果可以包括处于不同方位的用户在中控屏上执行操作时被雷达探测到的雷达信号强度数据对应的结果。因此,车载终端在根据分类结果,确定执行操作的目标用户时,可以根据分类结果对应的方位,确定处于该方位的用户为执行操作的目标用户。
20、示例性地,主驾位的驾驶员在中控屏上操作时被雷达探测到的信号强度数据,以及副驾位的乘客在中控屏上操作时被雷达探测到的信号强度数据可以分别作为标签数据,通过对标签数据进行机器学习,可以训练出一分类模型,该分类模型可以对雷达探测到的信号强度数据进行分类,得出当前探测到的信号强度数据与哪一类的标签数据更相似。这样,可以根据与标签数据的相似度,确定当前探测到的信号强度数据的类型,从而确定执行操作的目标用户是谁。例如,如果当前探测到的雷达信号强度数据与主驾位的驾驶员在中控屏上操作时被雷达探测到的信号强度数据更相似,则可以确定当前在中控屏上执行操作的是主驾位的驾驶员;反之,如果当前探测到的雷达信号强度数据与副驾位的乘客在中控屏上操作时被雷达探测到的信号强度数据更相似,则可以确定当前在中控屏上执行操作的是副驾位的乘客。
21、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车载终端在中控屏的目标位置与目标用户进行交互,包括:车载终端确定与操作对应的待显示的目标内容;车载终端在目标位置显示目标内容。
22、应理解,与用户在中控屏上的操作对应的待显示的目标内容可以包括视频、信息、交互控件等内容。车载终端可以将待显示的目标内容显示在中控屏上更靠近目标用户的位置。这样,目标用户可以更方便的与中控屏进行交互。例如,若待显示的目标内容为视频或信息等内容,在更靠近目标用户的位置显示这些内容,可以使目标用户获得一个更好的视野,更容易清楚地查看上述内容。又如,若待显示的目标内容是需要用户操作的交互控件,在更靠近目标用户的位置显示这些交互控件,可以方便用户的操作,减少用户操作时手移动的距离。
23、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车载终端在目标位置显示目标内容,包括:车载终端对中控屏上显示的内容进行分屏;车载终端在分屏后靠近目标用户一侧的屏幕上显示目标内容。通过分屏显示不同的内容,可以防止待显示的目标内容与中控屏显示的其他内容之间的相互干扰,满足主驾位的驾驶员与副驾位的乘客对于不同的内容的观看需求。
24、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车内中控屏的交互装置,该装置可以应用于车载终端,该装置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25、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到作用于中控屏上的操作;
26、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检测到的操作,获取雷达信号强度数据,上述雷达信号强度数据由配置于车载终端中的雷达探测得到;
27、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雷达信号强度数据,确定执行操作的目标用户;
28、交互模块,用于在中控屏的目标位置与目标用户进行交互,上述目标位置为中控屏上靠近目标用户的位置。
29、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车内中控屏的交互装置,该装置可以是实现前述第一方面各项方法的车载终端。
30、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车载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车内中控屏的交互方法。
31、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在终端或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终端或计算机执行上述相关方法步骤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车内中控屏的交互方法。示例性地,该终端可以是车载终端。
32、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终端或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终端或计算机执行上述相关步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车内中控屏的交互方法。示例性地,该终端可以是车载终端。
33、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车内中控屏的交互方法。示例性地,该芯片可以应用于车载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