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外用新能源充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78972发布日期:2023-10-21 14:19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室外用新能源充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室外用新能源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1、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四大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

2、然而现有的新能源汽车都需要充电桩进行充电,而充电桩所在的位置通常固定,这就导致用户需要将车停在固定的位置才能进行充电,而固定位置的充电桩不仅占用占地面积,车辆在停靠驾驶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因为驾驶员的技术问题,使车辆与充电桩发生碰撞,进而造成安全隐患等问题,使用起来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外用新能源充电设备,解决了充电桩所在的位置通常固定,这就导致用户需要将车停在固定的位置才能进行充电,而固定位置的充电桩不仅占用占地面积,车辆在停靠驾驶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因为驾驶员的技术问题,使车辆与充电桩发生碰撞,进而造成安全隐患等问题,使用起来不方便的问题。

3、技术方案

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室外用新能源充电设备,包括保护箱,所述保护箱的内部设置有充电装置,所述保护箱的正面中部转动连接有控制电机,所述保护箱正面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发电桩,在正常情况下,该装置位于地下,保护箱的上表面与地表面相平齐,而充电桩收缩在该装置的内部,处于图二所示状态,所以地表面没有充电桩的阻碍,使用者将车停在指定位置后,启动该装置。

5、优选的,所述充电装置包括环形轨板,所述环形轨板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切槽口,所述保护箱内壁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压力装置,所述保护箱内壁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导电装置,所述保护箱内壁的中部转动连接有控制转杆,所述控制转杆外表面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凸头套,所述控制转杆外表面中部的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竖直连接板,所述竖直连接板外表面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伸缩保护板,所述控制转杆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充电桩,所述充电桩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插线口,所述充电桩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遮水板,所述环形轨板内壁下部的背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环,外部的开关通过控制电机顺时针转动控制转杆,此时控制转杆转动至竖直状态,如图三所示,充电桩的可充电部位伸出地面,此时上部的充电桩提供充电接头的作用,而下方的充电桩通过连接环与导电装置相接,所以发电桩能够对正上方的充电桩供电,使用者将两侧的伸缩保护板下拉后,打开充电桩两侧的插线口,通过插线口与车辆相连进行充电。

6、优选的,所述压力装置包括拱形板,所述拱形板内壁下部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滑腿,所述拱形板内壁上部的中部设置有铰接伸缩板,所述铰接伸缩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卡板,所述弧形卡板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连接拉板,所述弧形卡板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拉力弹簧带,所述拉力弹簧带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按压警报器,在操作员停车后,如果车辆停止的位置不当,如车辆的轮胎位置压在该装置的上表面,此时该装置两侧的压力装置就会受到向下的挤压力,拱形板受压后,内壁的两侧会沿着滑腿的外表面下部,直到拱形板上表面伸出地面的拱形部位完全收缩进地面,在这个过程中,两侧的按压警报器相对拱形板上滑,拉力弹簧带被压缩,所以按压警报器受到的压力均增大,进而警报发声,另一方面,弧形卡板也在铰接伸缩板的压力作用下将凸头套外表面的凸头部位卡死,所以控制电机无法牵引控制转杆进行转动,所以充电桩也不会升起。

7、优选的,所述压力装置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弧形卡板的下表面与凸头套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弧形卡板的外表面与拱形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铰接伸缩板的顶端与拱形板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拉板外表面远离弧形卡板的一侧延伸至滑腿的内部,所述连接拉板外表面远离弧形卡板的一侧与滑腿内壁的上部滑动连接,所述按压警报器的外表面与滑腿内壁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滑腿外表面的上部与拱形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腿的底端与保护箱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拱形板的上部延伸至保护箱的外部,在操作员停车后,如果车辆停止的位置不当,如车辆的轮胎位置压在该装置的上表面,此时该装置两侧的压力装置就会受到向下的挤压力,一方面,弧形卡板在铰接伸缩板的压力作用下将凸头套外表面的凸头部位卡死,控制电机无法牵引控制转杆进行转动,另一方面,两侧的按压警报器就会在突增的压力作用下发出警报声,提醒驾驶员停车的位置不当,地下的充电桩无法正常升起,防止出现充电桩在升起的过程中与车辆发生碰撞的问题。

8、优选的,所述控制转杆的前端延伸至保护箱的外部,所述控制转杆前端的轴心处与控制电机输出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电装置的前端与发电桩的内腔转动连接,所述导电装置的后端与充电桩外表面的背部滑动连接,因为该装置的充电桩在非使用状态下完全收缩进地表面下方,所以在不使用的状态下并不会出现固定位置的充电桩占用占地面积、车辆在停靠驾驶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因为驾驶员的技术问题,使车辆与充电桩发生碰撞,进而造成安全隐患等问题,使用起来更加灵活安全。

9、优选的,所述遮水板的外表面与环形轨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环形轨板外表面的左右两侧与保护箱内壁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遮水板外表面的两侧均与伸缩保护板外表面远离竖直连接板的一侧滑动连接,所述伸缩保护板的数量为四块,所述伸缩保护板的底端与竖直连接板外表面的上部固定连接,因为该装置在正常状态下位于地表面下方,所以该装置的充电桩比起一般的固定式充电桩,抗干扰能力更强,因外界干扰而出现故障的概率更低,在充电桩收缩进地面内部时,充电桩的两侧有伸缩保护板保护作用,有效起到了保护插线口,防止插线口进水的作用,进而使该装置的使用寿命更长。

10、优选的,所述导电装置包括滑动插头,所述滑动插头外表面下部靠近环形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接连板,所述转接连板外表面的下部转动连接有开关转筒,所述开关转筒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导线,所述弧形导线远离开关转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套筒,所述滑动套筒内壁远离环形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开关转筒包括转筒,所述转筒的内壁对称设置有侧支杆,所述侧支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内转导电杆,所述转筒外表面远离发电桩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外转盖,所述外转盖内壁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环切槽,所述外转盖内壁的左右两侧均通过环切槽对称设置有弧形弹簧带,所述外转盖内壁的上下两侧对称开设有插接口,在装置位于地下处于图二所示的非工作状态下时,两侧的遮水板与环形轨板的内壁处于贴紧状态,所以遮水板的外表面能够将插入切槽口的滑动插头向环形轨板的外部推动,此时滑动插头向远离环形轨板的一侧滑动,滑动插头牵引转接连板运动,转接连板的下表面在向左运动的过程中,拨动开关转筒的外表面,使开关转筒逆时针转动一定的角度,由于外转盖与保护箱的内壁固定,所以转筒会与外转盖发生相对转动,此时在侧支杆的牵引状态下,内转导电杆与插接口发生错位旋转,最终如图六所示,所以发电桩与弧形导线的连接关系被切断,两侧的弧形弹簧带分别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与拉伸作用。

11、优选的,所述转筒的后端通过环切槽与外转盖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弧形弹簧带的底端通过小连杆与转筒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外转盖的外表面与保护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内转导电杆的前端与发电桩的内腔转动连接,所述转筒外表面的前部与保护箱的内壁转动连接,因为该装置的通电连接方式为非固定式连接,所以弧形导线的右端在卡接在连接环内壁的过程中,有可能会与其他的导电物体相接触,进而出现漏电问题,一方面会产生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漏电也会造成电能的浪费,而该装置内部的导电装置在充电桩非工作的状态下将开关转筒的内部线路切断,进而导致弧形导线完全没有电流经过,从而避免出现漏电问题。

12、优选的,所述转接连板外表面的下部与转筒外表面的上部转动连接,所述弧形导线远离滑动套筒的一端通过插接口与外转盖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插头远离环形轨板的一端与保护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插头靠近环形轨板的一端通过切槽口延伸至环形轨板的内部,所述滑动套筒的外表面与连接环的内壁固定连接,当充电桩在正常工作时,即处于图三所示状态时,遮水板滑出环形轨板的内壁,滑动插头失去了遮水板的推力作用后重新插入环形轨板的内部,此时开关转筒在转接连板的拉力与两侧弧形弹簧带的推力作用下,顺时针转动一定的角度复位,使内转导电杆的后端与插接口对齐,进而使内转导电杆的后端与弧形导线的端头处相接,发电桩能够对正上方的充电桩供电。

13、优选的,所述导电装置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内转导电杆的数量为四根,所述内转导电杆的后端通过外转盖与弧形导线远离滑动套筒的一端滑动连接,该装置的导电装置能够自动根据充电桩的位置状态,进而判断是否需要进行通电,并且调整过程自动进行,不需要人工操作或者其余的自动装置进行调整,进而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自动化程度,使用起来更加科学与人性化。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5、1.因为该装置的充电桩在非使用状态下完全收缩进地表面下方,所以在不使用的状态下并不会出现固定位置的充电桩占用占地面积、车辆在停靠驾驶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因为驾驶员的技术问题,使车辆与充电桩发生碰撞,进而造成安全隐患等问题,使用起来更加灵活安全。

16、2.因为该装置在正常状态下位于地表面下方,所以该装置的充电桩比起一般的固定式充电桩,抗干扰能力更强,因外界干扰而出现故障的概率更低,在充电桩收缩进地面内部时,充电桩的两侧有伸缩保护板保护作用,有效起到了保护插线口,防止插线口进水的作用,进而使该装置的使用寿命更长。

17、3.在操作员停车后,如果车辆停止的位置不当,如车辆的轮胎位置压在该装置的上表面,此时该装置两侧的压力装置就会受到向下的挤压力,一方面,弧形卡板在铰接伸缩板的压力作用下将凸头套外表面的凸头部位卡死,控制电机无法牵引控制转杆进行转动,另一方面,两侧的按压警报器就会在突增的压力作用下发出警报声,提醒驾驶员停车的位置不当,地下的充电桩无法正常升起,防止出现充电桩在升起的过程中与车辆发生碰撞的问题。

18、4.因为该装置的通电连接方式为非固定式连接,所以弧形导线的右端在卡接在连接环内壁的过程中,有可能会与其他的导电物体相接触,进而出现漏电问题,一方面会产生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漏电也会造成电能的浪费,而该装置内部的导电装置在充电桩非工作的状态下将开关转筒的内部线路切断,进而导致弧形导线完全没有电流经过,从而避免出现漏电问题。

19、5.该装置的导电装置能够自动根据充电桩的位置状态,进而判断是否需要进行通电,并且调整过程自动进行,不需要人工操作或者其余的自动装置进行调整,进而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自动化程度,使用起来更加科学与人性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